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敦煌壁画|女性妆饰艺术研究

本文节选自《敦煌壁画——女性妆饰艺术研究画集》芮樱著。

美目

中国古代女装靠秋波流转来传情达意,对眉目外在形式的追求则是贵长不贵大,偏爱细长的丹凤眼。莫高窟第320窟乐伎,仅上眼线延长至鬓角处,以自然传神为根本,是一种内在美,不依靠外在修饰之功。

胭脂

中国古代妇女对胭脂情有独钟。胭脂又称燕脂、燕支,是一种名为“红蓝”的花(即红花,生梁汉及西域。花开后被整朵摘下,放入食钵中杵槌,淘去黄汁后的红汁配合其他材料制成粉末状,再将粉末放在阳光下暴晒,暴晒后的粉末即可用以敷面,用时加少许水即可涂抹。诗词有云:“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

翠眉

眉本黑色,但敦煌壁画中有很多眉施翠色的菩萨、飞天、妇人等,这样的眉毛称为“翠眉”。诗词中常有歌咏翠眉的文字,如《文选》卷一九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云“眉如翠羽”,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中云“峨眉象翠翰”等。

古人“尚青”,眉毛染成青色,体现了古人的审美观念。涂染翠眉的色料,劳费尔认为是靛青,但究竟是哪种矿物,目前未能确定。

妆粉

敷面之粉在古代被统称为妆粉。妆粉的种类很多,就其成分而言,最初只有两种:

一种以米粒研碎制成的米粉,许慎《说文解字》中载:“粉,傅(敷)面者也,从米分声”;

另一种为化铅而成的糊状面脂,称为铅粉,铅粉有两种形态,固体者被制作成瓦当或银锭状;糊状者又称:“胡粉”。

额黄一

敦煌壁画中妇女黄妆素雅清淡,一般仅涂于面部,有别于天人全身饰黄。关于黄妆所使用的材料,除黄粉,敦煌壁画中的女性还使用黄色的矿物颜料,如雌黄、石黄、藤黄、赭黄等。当时的矿物质颜料主要供画师使用,虽款物颜料含有对皮肤危害的一些物质,但爱美的古代妇女也偶有使用。

额黄二

额黄的施行方法有:

一是全涂法,即将整个额头全涂上黄色,或将整个面部涂上黄粉,似白粉妆一般;

二是半涂法,即用黄色涂抹在额头的上部或下部,仅涂一半,然后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将颜色分染出浓淡的层次变化;

三是粘贴法,将黄色材料剪成各式各样的花样,并用胶水粘在额部,剪成的各式花样又称为“花黄”,从某种意义上讲,花黄已接近于花钿的形制及施行方法。

圆形花钿

莫高窟第130窟女供养人,妇人体态丰盈,双眼眼头与眼尾处均施圆形花钿。期初,花钿大多施于眉间,后逐渐施于双颊、双鬓、嘴角眼周等处,甚至出现满脸花子,且慢慢遇妆靥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花形

莫高窟第130窟妇人,在其上眼睑、双颊处饰圆形装饰物,嘴角饰花朵形妆靥,温婉动人。妆靥可作绘面的一种形式,其形制,如:凤鸟纹、花卉纹、十二生肖纹均具有神秘的图腾意义。及至后来,随着现实生活的嬗变和理性批评的成熟,人们的艺术理想和审美趣味发生转变,妆靥的图腾艺术色彩逐渐让位于世俗现实艺术。

白毫

白毫,指佛陀双眉间的装饰物,其施行位置、造型特点与花钿有很多类似之处,故有学者探讨花钿和白毫是否也有一定关系,或认为白毫是花钿的前身。笔者以为:花钿妆的产生不是孤立的,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是远古绘面的一种遗存。后来,由于佛教的传入,人们对于佛陀的虔诚膜拜和信仰,认为如佛陀一般在额间点红点花是智慧吉祥的象征。因此,花钿在保留我国独创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吸收了佛陀眉间白毫的影响,同时,我国花钿丰富多样的生命力也感染和影响着白毫的形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娄婕:敦煌并未凝固在历史中,她一直生生不息
深入荒漠艺术宫殿,邂逅惊艳的敦煌飞天
不可方物的敦煌壁画
神秘的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艺术佛像壁画
敦煌九色鹿,为什么是白色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