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创作常用易混、易错繁体字大全,书法人必看,保存!
《常用易混繁体字》
1、“後”与“后”,“后”在古代有两种写法:“後”和“后”,“後”表示方位,例如“後面”、“後来”等;“后”则是一种特定称谓,例如“皇后”、“后土”等。
2、“尽”的繁体有两种写法:“儘”和“盡”,前者用于“儘管”(现在读第三声),后者用于“盡頭”、“前功盡棄”(现在读第四声)。
3、“历”的繁体有两种写法:“歷”和“曆”,前者用于“經歷”、“歷史”、“歷代”;后者用于“日曆”、“曆法”。
4、“范”的繁体有两种写法,用作姓氏时写作“范”,其余写作“範”。
5、“钟”的繁体有两种写法:“鐘”和“鍾”,前者用于“鐘錶”、“時鐘”、“敲鐘”,后者用于“鍾情”、“鍾愛”、“鍾靈毓秀”。
6、“丑”的繁体有两种写法:“丑”和“醜”,表示“丑陋”之意用“醜”,例如“醜八怪”;表示天干地支或戏剧角色时用“丑”,例如“丑時”、“生旦淨末丑”。
7、“里”的繁体有三种写法:“裡”、“裏”和“里”,表示长度单位、居所时用“里”,如“千里”、“邻里”;表示与“外”相反时用“裡”或“裏”,例如“心裡”、“裏面”。注意,“裡”和“裏”是异体字,读音意义都相同。
8、“云”的繁体有两种写法:“雲”和“云”,前者用于“雲雨”、“白雲”;后者用于“人云亦云”、“詩云”、“古人云”。
9、“表”在表示计时工具时写作“錶”,例如“手錶”、“鐘錶”;其余写作“表”,例如“表面”,“表現”。
10、“注”的繁体有两种写法:“註”和“注”,前者用于“註冊”、“批註”、“註解”;后者用于“注射”、“注意”、“全神貫注”。
11、“制”:製作”、“監製”;“制止”、“限制”、“制度”。
12、“面”繁体有“面”和“麵”两种,前者用于“表面”、“裏面”,后者用于“麵粉”、“麵條”。
13、“准”表示批准、允许时写作“准”,例如“准许”、“不准”、“准奏”;其余写作“準”,例如“精準”、“準则”。
14、“脏”作形容词时写作“髒”,例如“骯髒”;作名词时写作“臟”,例如“心臟”。
15、“发”的繁体有两种写法:“發”和“髮”,前者用于“發出”、“發送”、“發財”;后者用于“頭髮”、“千鈞一髮”。曾经有人说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押韵时重复了,押了两次“发”,其人家原来写的是“雄姿英發”和“早生華髮”啊!
16、“台”的繁体有“台”、“臺”、“檯”和“颱”四个,第一个用于“兄台”、“台鑒”;第二个用于“舞臺”、“高臺”、“平臺”、“臺灣”;第三个用于“檯面”、“燈檯”;第四个用于“颱風”。注意:“臺”一般是站人的,而“檯”则是放物品用的。
17、“斗”表示争斗之意时写作“鬥”,如“战鬥”、“鬥争”;其余写作“斗”,如“北斗”、“刁斗”。
18、“复”的繁体有两个:複和復。前者用于“複雜”;后者用于“光復”、“復出”、“復興”。
19、“欲”用作动词时写作“欲”,例如“己所不欲”;用作名词时写作“慾”,例如“慾望”、“貪慾”、“清心寡慾”。
20、“秋”用于“秋千”时写作“鞦韆”,其余都写作“秋”或“秌”。
21、“游”用在与水有关的词汇中写作“游”,例如“游泳”、“上游”;其余都写作“遊”,例如“漫遊”、“旅遊”、“遊歷”。姓用“游”。南宋诗人“陆游”应写作“陸游”。
22、“征”的繁体有两个:“征”和“徵”,前者用于“長征”、“征程”;后者用于“特徵”、“徵求”、“徵集”。
23、“只”作为量词时写作“隻”,例如“一隻雞”、“形單影隻”;其余写作“衹”和“只”均可,用“衹”更为正式,例如“衹是”、“衹有”。
24、“系”的繁体有三个:“系”、“係”和“繫”。注意组词:“系統”、“中文系”,“干係”、“關係”,“聯繫”、“維繫”、“繫鞋帶”。
25、“郁”的繁体有两个,“鬱”和“郁”。注意组词:“憂鬱”、“鬱鬱寡歡”、“蔥鬱”;“文采郁郁”、“濃郁”、“馥郁”、“郁达夫”。
26、“几”在表示小桌子时写作“几”,例如“茶几”、“條几”;其余写作“幾”。
27、“借”在表示凭借、依靠之意时写作“藉”,例如“藉口”、“慿藉”;表示借出之意时仍写作“借”,例如“借錢”、“借用”。
28、“咸”在跟“淡”相对时写作“鹹”,例如“鹹菜”、“鹹魚”;在表示“全,都”时仍写作“咸”,例如“老少咸宜”、“少長咸集”。用作地名或年号等专有名词时也写作“咸”,例如“咸陽”、“咸豐”。
29、“松”用作树名和人名时写作“松”,例如“松樹”、“松柏”、“李如松”。其余写作“鬆”,例如“鬆緊”、“鬆懈”、“放鬆”。
30、“谷”表示山谷及姓氏时仍写作“谷”,表示谷物时写作“穀”,例如“五穀豐登”。
31、“岳”在表示山时写作“嶽”,例如“五嶽獨尊”;用于姓氏或者地名时一般写作“岳”,例如“岳飛”、“岳阳楼”。
32、“奸”在某些词中写作“姦”,例如“姦淫”;其余仍写作“奸”,例如“漢奸”、“奸細”、“奸雄”。
33、“丰”在表示丰富、丰盛之意时作写“豐”,例如“豐富”、“豐年”;其余写作“丰”,例如“丰韻”、“丰采”。
34、“出”在表示量词时写作“齣”,例如“一齣戲”;出入写作“出”。
35、“布”用作名词时仍写作“布”,用作动词时写作“佈”,例如“布匹”、“抹布”、“發佈”、“佈局”。
36、“姜”的繁体有两种写法:“薑”和“姜”,前者表示植物“生薑”;后者用于姓氏,例如“姜尚”。
37、“采”作为动词时写作“採”,例如“採花”、“採摘”;作为名词时写作“采”,例如“神采奕奕”、“文采”。
38、“汇”的繁体有两种写法:“匯”和“彙”,前者用于“匯合”、“匯款”、“匯集”;后者用于“詞彙”、“彙編”。
39、“须”的繁体有两种写法:“須”和“鬚”,前者用于“必須”;后者用于“鬍鬚”。
40、“获”在表示收成时写作“穫”,例如“收穫”;其余写作“獲”,例如“獲取”、“捕獲”。
41、“才”在表示副词时写作“纔”,例如“剛纔”、“现在纔來”;其余写作“才”,如“人才”、“天才”。
42、“舍”作为动词时写作“捨”(现在读第三声),例如“捨棄”、“施捨”;作为名词时写作“舍”(现在读第四声),例如“宿舍”、“寒舍”。
43、“筑”在表示古代乐器时写作“筑”,例如“擊筑”;其余写作“築”,例如“建築”、“築造”。
●冲,衝:——古代是两个字:空虚、谦虚、年幼之意用冲(沖),例词:大盈若冲;谦冲节俭;方年冲貌。交通要道、冲击、向着、对着之意用衝,例词:天下之衝;衝撞;首衝南方,要衝,衝撃。
●仇、讎:地名、姓氏用仇;仇恨、仇敵可用讎,報讎,讎人。
●斗,鬥(鬦,鬭):古代盛酒器、容量單位、星宿名用斗,例字:北斗星、車載斗量、烟斗、斗膽、漏斗;争斗、战斗用鬥:鬥牛士、鬥智鬥勇。
●干,乾,幹,榦:“天干地支”用干;“冒犯”“干预”用干,例词:干戈;“干湿”用乾   例词:乾杯、乾旱,乾净,乾燥;“树干”用榦   例词:樹榦 、骨榦、榦流;“才干”用幹   例词:才幹、幹活、幹練、幹部、骨幹。
●歷、曆:歷:例字:歷史、經歷、閱歷、歷代、歷年、歷歷在目;曆:例字:曆法、曆書、日曆、曆象,庆曆四年春。
●志、誌:“志氣”之意時用志;“雜誌”、“墓誌”等用誌。
●余、餘:表示第一人称用余;表示剩下的、业余等,用餘,業餘愛好、富餘、宽餘。
●溪、谿:为异体字,可互用。
●板、闆:木板;老闆。
●表、錶:外表,表现,表演;手錶。
●刮、颳:搜刮;颳風。
●胡、鬍:胡閙,胡亂;鬍鬚。
●回、迴:回頭,回報,回族;迴旋。
●克、剋:千克;克勤克儉;攻剋,剋敌制胜,剋期。
●困、睏:困苦,圍困;睏倦,睏覺。
●漓、灕:淋漓;灕江。
●帘、簾:酒帘[注:旧时酒家作店招的旗子];窗簾,垂簾聽政。
●蔑、衊:蔑視;竹篾;污衊。
●御、禦:御花园;御车;御下;抵禦,禦寒。
●芸、蕓:芸香(植物);芸芸众生;蕓薹(油菜)。
●致、緻:致敬,,致力;細緻。
●朱、硃:朱紅色;硃砂。
●辟、闢:复辟;開闢,精闢。
●别、彆:告別,別人,差別;彆扭。
●卜、蔔:占卜,前程未卜;蘿蔔。
●种、種:种[注:姓];物種起源,種田。
●虫、虺、蟲:昆蟲,毛蟲;長虫[注: “虺”的本字,毒蛇]。
●党、黨:党項人;黨員,上黨。
●划、劃:划船,划算;劃伤,劃分,计劃,劃拨。
●家、傢:家庭,家乡,科学家;傢具,傢什。
●据、據:拮据;占據,據點,慿據。
●卷、捲:讀書破萬卷,試卷;風捲殘雲,捲起千堆雪。
●了、瞭:了卻,受不了,了无生气;瞭解、一目瞭然、不甚瞭瞭;瞭望。
●累、纍:連累;勞累;纍贅,罪行纍纍,纍计。
●朴、樸:朴刀,朴树,厚朴,朴姓;樸素,樸实。
●仆、僕:“向前倒下”之pu意用仆,前仆後繼;“仆人、奴仆”之意用。僕,僕人,公僕;古官名仆射,用僕射。
●术、術:苍术[注:中草藥],白术[注:中草藥];術業有専攻,技術。
●夫、伕:丈夫、姐夫、夫人;旧指用为夫役的专字,车伕、火伕、挑伕。
●苔、薹:苔藓、青苔;蒜薹、抽薹;
●体、體:体(音同笨)夫[注:旧指抬靈柩的人伕];身體,體育,體諒。
●吁、籲:長吁短歎;呼籲,籲請。
●佣、傭:佣金;雇傭,傭人。
●症、癥:症候;癥[注:腹中結塊之病]結。
●壇、罎:天壇,花壇,設壇,論壇,體壇;罎罎罐罐,罎子。
●團、糰:團結,團體,師團,團員,團長;湯糰,飯糰。
2
国展参评作品中的文字问题
——以相似字为例
文/刘照剑
《字辩·补遗》字辩序所言:“六书音韵,既束之高阁而问津无人。讹字方言,复错杂连篇而触目皆是。管理讹为菅理,鄙人改为敝人,甚至误嗟乎为嗟呼,姊妹为姐妹,屈服为屈伏,斡旋为幹旋等等谬误。新闻报纸、小学课书,无不相沿成习不足奇。其尤者社教专家之艺术字,小学教室之标语字,五花八门,令人目倦。不识字之民众,幼稚之儿童,一点一画之正楷尚未认识,如何以此种不规则之变相字,能令其一一认识乎?吾辈识字,本愧不多,偶见此种所谓美术字者,形奇装怪,直等诸字体中之嫫母无盐也。”
相似字混用,在历史上很常见。有些字是后起分化字,有些字是同音替代,有些字是通假,有些字是假借等。相似字字形相似,有的音义相近相同,有的则毫无关系。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为历史上一直混用,有时候我们要弄清楚一个字,颇费脑筋。本表就展览中常见的相近字错误使用的问题,以音义相似、形声相似、形体相似分类举例,供广大书友参考。
1音义相似          佳美好也。佳人、佳话嘉美善也。嘉猷、嘉禾
低低,高之反。高低、低浅。底下也。年底、底稿。
侮欺慢也。欺侮、侮辱负恃也。抱负、自负。
供供,奉也。供职、供给贡献也、纳也。贡献、进贡。
係係,缚也,係累。关係、干係。繫缚也。繫臂、繫舟。
具具,置办、完备也。具体、器具。俱皆也、同也、谐也。俱乐部、与生俱来
冤冤,屈也、枉曲也。冤枉、冤家。怨怨,深恨也。怨恨、怨气
刊刊,刻也。刊板、刊石。勘校也。校勘、勘误
划划,舟用桨为划。划船。劃以刀破物也。劃条、劃款
制制,裁也,裁制。法制、制度。製裁成衣服也。製造
愿谨悫也。谨愿、乡愿。願欲也、望也。本願、不願
玩弄也戏也。玩弄、玩物。顽愚无知也。顽童、顽劣
翊飞貌。辅翊、翊戴。翌明也。翌日
耶语词又疑词。是耶、非也。也起语助词。也者。结语助词。也已
需须用也。军需、需要。须颐下毛也,鬚本字。须眉、必须、无须。
鍼《说文》:“鍼,所以缝也。”箴《说文》:“箴,缀衣针也。”
“低”“底”
音义相似,但不代表可以共用一个字。比如“低”和“底”字,水面初平云脚低,有的人就写为底下的“底”。
“系”“係”“繫”
“系”“係”“繫”不分,三字在古代用法不同,“系”主要用作嫡系、派系、世系、体系等,“係”主要只用于关系、干系、确系等;“繫”主要用于拘系、羁系、维系等;“擊”和“繋”,繋马不能误为擊马。
“制”“製”
“制”和“製”,“安禅制毒龙”这首诗,很多作者把制写为“製”,“制”在这里作抑制的意思。
“愿”和“願”,《说文》:“愿,谨也,从心,原声。本义谨慎之意。” 《说文》:“願,大头也。从页,原声。本义如此。”简化汉字以后以“愿”字代替了“願”字。作者把“愿”都写为“願”。这类字已没人视为错,混用不别已久。“玩”和“顽”二字,虽意义各别,但古代“顽”同“玩”。
“翊”“翌”
“翊”和“翌”、翋字属于偏旁移位,义有相同处,但又各有表述,翊、翋、翌(左飞貌、古同翌,中飞翔,右明日)。所以有些字,我们在构造字形时,一定要考虑是否会变为另外一个字。
“鍼”和“箴”在用作“针”时不分。段玉裁注:“竹部箴下曰:缀衣针也。以竹为之,仅可联缀衣,以针为之乃可缝衣。”古人最初以竹为针,故字从竹,后以金属为针,故字又从金,俗作针。古代一种刺穴位治病的用具似针,故称之以“箴”。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箴砭为道之病痛。”引申为规劝、告诫之义。而“鍼”不具此意。
“耶”“也”
“耶”和“也”字常见于作者的自作文中,《说文》:“耶,会意。字从耳,从邑。”表示疑问或反诘。古通爷。耶,后世也表示“邪”。《说文》:“也,女阴也,象形。”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也,是语已及助句之辞,文籍备有之矣。”用法区别明显。2形声相似
仿
傚也。仿古、摹仿,仿佛别作髣髴;彷彷徨,意不安定。上彷,彷彿同仿。
饰也。修饰、修身;脩干肉也。脩脯、束脩。
侧也。偏重、偏袒;徧周也。普徧、徧地。
觊觎非望也。儌幸、儌福;徼巡察也。遊徼。
学者之称。儒生、儒家;孺乳子也,子幼弱也。孺子、孺人。
水寒也。凌冽;洌水清也。酒洌。
嚮,面也、对也。嚮往、嚮导;響声之扩大而渐及身外者曰響。声響、響亮。
大也、美也。奕奕梁山;弈围棋也。博弈、善弈者。
山脊也。高岡;罔罗罟总名。今作網。虚诬也,欺罔。
幤,幤帛也,纸幤;弊奸伪也。舞弊。
斫木之具。斧钺、斧凿;釜烹饪之具。瓦釜、破釜。
推算日月星辰已定岁时节气之法也。日暦、阳暦;歷经历也。阅歷、歷史。
高跨空中这。桥梁、屋梁;粱谷之一种也。高粱、黄粱。
有所觉也。悟性;晤晤,遇也对也。会晤、晤面。
姓也,山名。佘山;余我也。
开垦过三年的田地,熟田。新畲;作姓、畲恭。畬字的俗体。
畬开垦过三年的田地,熟田。新畲。作姓。
诈也,作伪也。佯狂;徉徘徊不定也。徜徉。
符节也。符咒;苻草名。萑苻。
乐器,洞箫;萧蒿也、肃也。萧瑟、萧疏。
竹器。竹篮、篮球;蓝染青草也。蔚蓝、蓝姓。
簿
藉也。簿籍、主簿;薄草丛生曰薄。厚薄、薄冰。
竹器。籐椅;藤藟也。紫藤。
书籍也。典籍、籍贯;藉荐也衬垫也,承玉之具曰藉。凭藉、慰藉。
冬至后三戊臘祭百神也,世称阴历十二月为腊月。臘祭、臘肉;蠟蜜滓也蜜蜂腹部分泌蜡质制成,黄蠟、蠟梅。
锺,酒器。酒锺;鐘乐器。鐘鼓、鐘磬。
“仿”“彷”
形声相似字很多,列举作品中常见字举例。“仿”和“彷”,仿,作相似、比拟、摹仿义;彷,作彷徨、相对、相当讲。彷彿同仿,仿佛别作髣髴,二字通用。但不要把彷彿写为彷髴或髣彿。
“修”“脩”
“修”和“脩”,脩古同修,《说文》:“修,饰也。从彡,攸声。”“修”的本字为“攸”,甲骨文像人持物洗刷人之尘土。拂试去污垢、尘土为其本义。《说文》:“脩,脯也。从肉,攸声。”《礼记·昏义》:“枣栗段脩。”又作“束脩”。《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史记·秦始皇纪》载会稽刻石之文有“德惠脩长”,或作“修长”。二字后世混用,《为吏之道》5:“正行脩身。”“脩”则都假借为“修”。秦汉以后,除干肉义用“脩”外,脩与修皆通用。
“俯首甘为孺子牛”,有作者写为 “儒”是不解字义也。“嚮”、“響”二字音同义不同,混用就错了。
“歷”“暦”
“歷”、“暦”二字,歷,形声字,从止,厤声。金文作“厤”或“歷”。歷的本意是经过经历。引申为行走、越过、历代、历年、屡次等义。“暦”由“歷”分化,专指日月星辰运转之象。多用作历象,日月星辰运转之象,曆与歷在历象、历书、年历、历法可通用,但用于经历、阅历、历史等写作“歷”。庆历四年春,《四库全书》中,庆历四年多为“慶歷”,也用“慶暦”,应属避讳字。慶曆作为年号,除非避讳,一般不写为“歷”。
“悟”和“晤”,“晤”古同“悟”,但后来分别使用。
“臘”“蠟”
“臘”和“蠟”字,很多作者区分不清。臘,形声字。古代把干肉称为“腊”字本从肉,昔声,与“臘”字不同音。因“腊”与“臘肉”同义,故后来借用“腊”为“臘”的简体。文字改革一后即采用“腊”字。“臘”本义是岁末的一种祭祀。冬天或十二月腌制或熏干的肉成为腊肉。“腊”形声字。从虫,昔声。古读qu,为“蛆”之古字,指蝇的幼虫。《说文》:“蜡,蝇䏣也。”段玉裁注:“蝇生子为蛆,蛆者俗字,䏣者正字,蜡者古字。”读zha,本义是古代年终合聚万物,大祭宗庙。蜡,祭名。今为“臘”的简化字。蜡烛、蜡黄不可用 “腊”,用作梅时二字通用,《现代汉语词典》:“腊、蜡词条下,腊梅同蜡梅。”
“锺”“鐘”
“锺”和“鐘”二字易混不别。锺,《列子·杨朱》:“朝之室也,聚酒千钟,积曲成封,望门百步,糟浆之气逆于人鼻。”作盛酒器、量词、汇聚、作姓等。
鐘,作古代乐器、古代容量单位、计时的器具等。但“鐘磬”写为“锺磬”,古通。清邵英《说文解字群经正字》:“按,据《说文》,锺是酒器,鐘为乐器,今经典多通用锺为乐器,其误亦始自汉碑,韩勑碑云:'锺磬瑟鼓。’校官碑云:'锺磬具矣。…’”鐘字产生于西周中晚期,皆用为乐器,锺产生于春秋时期,同样乐器之名,“鐘”、“锺”不别,战国以后区别使用。
3
形体相似
俳杂戏也。俳优;徘不进貌。徘徊。
傅傅,辅也。师傅;傳遽也,驿递曰傳。驰傳、传授。
券契约也。左券、操券;劵倦本字,懈怠也。厌倦。
刺直伤也。刺客;剌戾也。乖剌。
厙厙,姓也、地名;庫兵车藏也。车库。
商度也。商榷;啇中从古与商字异,摘敵谪適从之。
埶藝本字,才藝;執持也。執笔。
埸田畔小界曰埸,田界。疆埸;場除地为場。广場。
壶盛酒浆之器。酒壶;壸宫中阁道之门曰壸。闺壸。壸政。
幹躯体曰幹,草木之茎曰幹,能做事曰幹;斡转也旋也无可挽回者曰斡旋。
朿木芒也;束缚也。一束。
笛乐器。羌笛;苗禾之未秀者凡草初生曰苗。禾苗。
筋肌肉之纤维也。筋骨;筯饭具筷也。玉筯。
管乐器,箫管;菅为禾本科草本植物。
羡地名,沙羡;羨贪欲也。羨慕。
裏衣内也凡在内者曰裏。表裏;裹包也。包裹。
迥廖远也。迥然;迴旋转也。迴转、迴避。
逐逐,追也。逐鹿;遂丛志也。未遂。
錫金属元素。锡器;鍚马额头上的金属饰物。鍚面。
炙燔炙。炙热;灸灼也。针灸。
系世系。係等字从之;糸细丝。丝自从之。
刊削也。从干。刋切也。从干,
本根本。夲进取也。
无同“無”。《说文》:“無,亡也。无,奇字无。通于元者。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旡《说文》:“㒫”,㱃食气屰不得息曰“㒫”。从反欠。
豕象形字。甲骨文像猪形,头尾四足具备。豖会意字。像公猪阉割,生殖器与腹部断开,表示去势之意。
丏遮蔽。避箭的短墙。丐求;乞求。给予。
“埸”和“場”、“刺”和“剌”、“壶”和“壸”、“朿”和 “束”、“筋”和“筯”、“刊”和“刋”、“系”和“糸”、“本”和“夲”、“傅”和“傳”等字,二字极为相似,书写时稍有不慎既无法区别。
“埸”和“場”。埸,作田畔、边境、国界等意义;場,作翻曬作物和脫粒的平坦空地,菜圃等意义。稍不注意,就是错字。
“壶”和“壸”。壶,是容器、古代盛箭的鞘袋称箭壶等。壸,读kun,是古代宫里的路,一横之差,意思全变。
“刋”读qian,为“刊”字的讹字。《玉篇·刀部》:“刋,切也。”《字汇·刀部》:“刋,俗为雕刊字,误。”
用“夲”字表现进取、快速前进意时用“本”为错字。“夲”读ben时,古同“本”。
“刺”“剌”
“刺”和“剌”二字易混。《说文·刀部》:“刺,直伤也。从刀,从朿,朿亦声。”本义为尖利的东西扎。《说文》:“剌,戾也。”段玉裁注:“戾者,违背之意。”西湖有一处纪念白居易的雕像,下面说明介绍,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期间。文中将“刺史”误为“剌史”。
“厙”和“庫”字。“厙”方言,村庄(多用于村庄名)。作姓。和庫是两个字。这一类字,在古代碑帖墓志中常见。在某些字来讲,比如流水的“流”,上面的一点多为不写,属于帖写字,也叫增减笔画字。但并不是所有的字都可以随意增减笔画,有些字多一点,少一画,则成了另外一个字。
“商”字,很多作者把里面写为古,即成为“啇”字。埶和執,埶,甲骨文像跽跪的人双手捧持禾苗栽种之意。“執”字甲骨文像给人的双手戴上刑具,本以为拘捕。
“徘”“俳”
“徘徊”,写为“俳徊”,在古代法帖中常见。但“俳优”不能写作“徘优”。
“傅”“傳”
“傅”和“傳”,傳,从人,專声;傅,从人,尃声。本意辅佐。傳播写为傅播。
历代碑版墓志和写经中“旡”作“无”。“无”和“旡”。《字辨·字辨补遗》:“无、旡,上音無,与無通。易皆作无。譌作 [旡]。” 徐灏段注笺:“气申为欠,逆气为旡,故从反欠。”说明了旡作无是文字譌变造成的,也是有历史传承的。《难字大鉴》:“无部:旡、無古同。”旡在无部。这也是目前见到的唯一的一部《字书》说明“旡”同“无”。
第二形声相似与第三形体相似中有竹艸头一类字,比如:籍、藉,箫、萧,篮、蓝,簿、薄,籐、藤,管、菅,筋、筯,笛、苗,符、苻,这类字,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隶变以后,竹艸不分。历史上“艹、竹”偏旁互易也屡见不鲜。正如吕思勉《中国文字小史》所云:“偏旁之随意改易者极多,……至如竹与艹,则绝然异物,然后世二者多互讹(如'荅’,相承作'答’)。《说文》竹部:籓,'一曰蔽也。’艹部:藩,'屏也。’尸部:屏,'蔽也。’则'籓’下一曰之义,即'藩’字之义,艹竹互讹,其来旧矣。……此与《说文》之艹竹互讹,皆足证偏旁随意改易,古已有之也。”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中也谈到:“汉隶'竹’头'艹’头往往不分,所以'箸’变'著’。.......也提到'埶’先加'艹’成'蓺’,又变作'藝’。” 汉唐以后“竹”字头普遍作“艹”。见《宋元以来俗字谱》“答、第、節等字皆作艹字头。”虽说汉隶竹艸不分,隶书易混,但有些作者写行楷书也混用不分,这种现象比较常见。
“籍”“藉”
“籍”和“藉”。籍,作书册、书籍,籍贯、作姓等,汉代有籍福。陈垣《史讳举例·避讳之种类》:“籍氏避项羽讳,改为席氏。”藉,古时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草垫,助,有助于。同“借”。藉田、登记、赋税等义同“籍”。
“箫”“萧”
“箫”和“萧”。箫,竹制管乐器,弓的末端等义,萧,蒿类植物的一种,萧条、冷落的意思。字头互用,把“管理”写为“菅理”,“草菅人命”误作“草管人命”不只是文字的错误,有时候在不同的文本下是要出问题的。
夏丏尊被写为或读为夏丐尊。丏、丐不分不要紧,“丏”,指看不见。“丐”指乞求。风马牛不相及。你把丏尊当丐尊,名都读不对,字都认不清,还谈什么丏尊与丐尊。
豕写为豖。豕,猪。《书·召诰》:“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豖,猪被绊足而难行貌。《说文·豕部》:“豖,豕绊足行豖豖也。从豖系二足。”二字形体相近,一点之差,字义谬之千里。
己亥涉河变成三豕涉河,就是这个缘故。汉字经过数千年的孳乳演变,不只是字形发生很大变化,字义变化更甚,有的本义已失,引申为其它字义。有的一字多义,用法则不相同。作为书家,研究文字的本体以及孳乳演变,正确使用文字至关重要。文字学基础代表着一个人的基本文化修养,有时候往往因为一个关键的字,不光影响作品的审美,更足以让人斯文扫地。
03《常用的异体字分类表》
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异体字,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异体字,书法人必须要知道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照剑:国展参评作品中的文字问题
用错繁体字,字写再好都是笑话
热播剧这样写繁体字,糊弄书法小白还差不多!
有了此图,再也不怕写错繁体字了
有了此图,再也不怕写错繁体字了!
《说文解字》第613课:易错的繁体,“考”的繁体字是“攷”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