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质量管理大师

质量管理大师有
  1930年 道奇和罗明提出统计抽样检验方法。
  1950年代 戴明提出质量改进的观点——在休哈特之后系统和科学地提出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质量和生产力的持续改进;强调大多数质量问题是生产和经营系统的问题;强调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管理的责任。此后,戴明不断完善他的理论,最终形成了对质量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戴明十四法”。
  1960年代初 朱兰、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他们提出,为了生产具有合理成本和较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只注意个别部门的活动是不够的,需要对覆盖所有职能部门的质量活动策划。
  戴明、朱兰、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日本被普遍接受。日本 企业创造了全面质量控制(TQC)的质量管理方法。统计技术,特别是“因果图”、“流程图”、“直方图”、“检查单”、“散点图”、“排列图”、“控制图”等被称为“老七种”工具的方法,被普遍用于质量改进。
  日本质量管理学家对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时期产生了石川馨、田口玄一等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QC七大手法而得到解决。  

这一时期产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包括:JIT—准时化生产、Kanben—看板生产、  Kaizen—质量改进、QFD—质量功能展开、田口方法、新七种工具。

  由于田口博士的努力和贡献,质量工程学开始形成并得到巨大发展。
  1980年代 菲利浦.克劳士比提出“零缺陷”的概念。他指出,“质量是免费的”。突破了传统上认为高质量是以高成本为代价的观念。他提出高质量将给企业带来高的经济回报。

赤尾洋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东京工业大学、山梨大学、玉川大学教授、工学部学部长。现任朝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日本质量管理学会会长,日本科学技术联盟质量机能展开研究会委员长、QC委员会委员长,日本全国QC小组本部副总代表,日本全国质量月实行委员会委员长,戴明奖实施奖委员会副委员长,《质量》杂志主编,《质量管理》杂志主编. 现任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国际质量机能展开组织(ICQFD)主席,美国质量机能展开(QFD )研究会首席顾问。 获得日经质量管理文献奖,戴明奖本奖, Vision Award(美国GOAL/QPC) ,Best on Quality Award (国际质量科学院),特别功绩金奖(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 ,业绩奖(日本机械学会)等。

QFD概要:

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是近年来在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管理技术和方法。QFD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依据,用多层次演绎分析的方式,在产品开发初期就对产品的适用性实施全方位保证的系统方法,是顾客满意的定量实现技术,是企业成功地实施顾客满意战略的有利武器。 QFD可以实现市场、创新、设计与开发、制造和顾客满意的综合集成。日美等国的许多大公司,例如丰田公司、IBM公司、DEC公司、HP公司、麦道公司、波音公司、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等等,都采用了QFD技术。它已成为世界上许多著名公司进行产品开发、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QFD被认为是最能体现日本式质量管理的特点,也是最重要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日本能,我们不能?看日本的制造质量转变之路!
《质量人脑库》特辑 (重要!)
PDCA计划循环法培训课件(41页)
PDCA,质量管理有方法!
【研发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与日本的崛起
史上最强的PDCA循环工作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