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雅•美术人物志」史清君 | 浅议国画山水中的意境

史清君,字济沧,河北邢台人,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山水画工作室画家、中央党校国宝书画院原副院长、中央党校中国领导科学杂志社原特聘画家、翰墨千秋交易中心签约画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副秘书长。

▲《溪山叠翠乐幽居》240cm × 195cm

浅议国画山水中的意境

文 / 史清君

▲《温馨家园》240cm × 145cm

山水画是我国国画艺术的代表,意境是山水画艺术的旗帜和灵魂。我国山水画之所以备受欢迎,广为流传,就是因为它在意境营造方面技术高超,手法巧妙。文章从山水画意境的内涵入手,就我国国画山水意境表现手法和营造技巧进行了探讨、分析。

▲《砥砺剑锋》240cm × 195cm

一、国画山水中意境的内涵

从字面意义来看,意境指艺术创作中所创造的富有情趣但是又难以名状的艺术境界。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理念,也是国画山水艺术的重心。在山水画中,意境指作品所营造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想像空间。

▲《融》230cm × 200cm

国画山水的意境包罗万象,它可以涉及到自然、历史、文化、哲学、宗教等方面的要素,山水画的气韵、情感和风格,很大程度上都要借助画作的意境来表现。中国山水画对意境的追求,始终主导着中国画的艺术发展方向。我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受“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影响,许多画家在山水画创作中,都会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观察和感受融入到创作中去。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国画山水意境视为画家表达情感的一个渠道,一种手法。

▲《丝路润土》230cm × 195cm

在国画山水创作中,画家大都会从意境选择出发,先进行意境组合,然后再根据特定的主题去构思、取景、构图。古人关于国画山水意境的论述也非常多,南北朝时,谢赦的“六法论”,就将气韵生动放在第一位,这一理论得到了绘画界的高度认可,并很快成为山水画、花鸟画的精神要领。如今,国画山水艺术历经千年的发展,意境表现在国画山水中仍旧位居重要地位。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180cm × 97cm

二、国画山水意境表现手法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现手法多样,不过,整体来看,国画山水主要是借助着墨技巧、用笔、构图来表现意境的,下面,笔者将就这几点做出分析:

▲《高山泉鸣》180cm × 97cm

(一)国画山水着墨技巧

笔墨是山水画主要的表现手段和形式,山水画如果只有笔没有墨,其表现力和意境根本无从谈起。长期以来,山水画又被称为水墨画,从中可见墨在山水画中的重要性。国画山水的用墨色调主要是黑色,黑色虽然色调单一,但是表现力出重,借助精湛的绘画技巧,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创作出了许多山水精品。中国山水画的用墨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泼墨法、破墨法和积墨法,山水画的墨色有浓淡、干湿之分。

▲《秋山泉气精神家园》180cm × 97cm

▲《云梦家园》180cm × 97cm

(二)用笔技巧

中国山水画在用笔方面非常讲究,谢赦在《六法论》中,将“骨法用笔”放在第二位,用笔也是历代画家最为看重的。山水画用笔执笔如同书法,用笔要领为指实、掌虚、腕平、五指力齐,运笔方式有中锋、侧峰、藏锋、露峰、逆峰、顺峰等。运笔力度、方式不同,物体的线条粗细、流畅度不同,物体的轮廓、韵味也不同。用笔是山水画营造意境的重要手法,也是检验画家绘画技巧的重要标准。

▲《春风到古寨》180cm x 97cm 

国画山水笔法是古代画家对物像的高度提炼的结果,它具有形神兼备等特点,还具有形式美、内在美。中国画家山水名家都善于借助笔法的粗细、刚柔、轻重变化来传情达意。如董其昌的笔法轻劲、活泼,所以他的画作《葑泾访古图》看起来清新秀丽,充满了莹润的质感,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画家悠闲温和的心境。

▲《仙居图》136cm x 68cm 

(三)空间构图技巧

构图是事关山水画分量感和空间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山水画中,即便笔墨技巧高超但是如果构图不成功,同样画不出好作品。山水画构图的重要性在于,山水画中的山川、树木、云气、流水等事物繁琐、复杂,这些事物汇合到一起,要想确保画面布局得当,必须要周密思考画作的布局,然后根据景物主次进行提炼取舍,进行结构布局。国画山水构图方法有居中取势法、均衡取势法、疏密主从取势法等。

▲《太行春晓》33cm x 65cm 

山水画的构图巧妙之处在于,景色远景、虚实结合,景物大小、远近、疏密、浓淡得当。借助山水景物的空间布局,山水画的意境和气势也得到了体现。如元代画家吴镇的《鱼父图》采用的就是俯视取景、一水两岸的构图方式,山遥水阔对应的是画家优雅、平和、闲散的心态,也反映了画家所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微妙难言的精神境界。

▲《高山青居》33cm x 65cm 

三、国画山水营造意境的技巧

受传统的文化思想影响,中国画家在创作时,都喜欢借助可见之物去表达“画外之趣”、“画外之音”。国画山水的意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山水画的意境与画作的整体感觉和具体事物都密切相关。画家要想营造或幽暗深邃或自由闲散的的意境,必须要放眼全局,在脑海中先进行画作立意,确定作品的主题,看作品想营造什么样的意境。然后围绕主题,认真进行画作构思,合理考虑画作布局。

▲《静观图》33cm x 65cm 

在此基础上,进行意向选择,建立在生活的背景上进行意向提炼,并将自己的情感借助笔法、着墨技巧等融合到景物中去,以增强作品的质感,营造引人入胜的意境。国画山水意境营造和创作,对画家的艺术修养有着较高的要求。画家要想创作出更多的山水精品,必须要打好基本功,加强绘画知识和技巧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同时,画家还要本着知行合一的原则,去山水间阅览自然景色,开阔自己的眼界,积累更多的素材,这是一个山水画家成长的必由之路。

▲《家在云水间》68cm x 68cm 

综上所述,在中国国画发展史上,山水画是极其重要的一脉。在山水画艺术中,意境对山水画来说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长期以来,意境也被人们视为衡量山水画艺术水准、功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也要求创作者在绘画艺术实践中,对山水画的意境有一定的认识,并在此方面不断努力,以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山居图》68cm x 68cm 

参展经历

2015年9月国画作品《融》入选“重温经典”第二届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山水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6年11月国画作品《梦语》入选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十周年河北省公务员书画展并获绘画一等奖。

2017年5月国画作品《丝路润土》入选2017“悲鸿精神”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古寨松风》68cm x 68cm 

2017年7月国画作品《溪山叠翠乐幽居》入选“中国梦2017艺术草原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7年8月国画作品《砥砺剑锋》入选首届“白山黑水,美丽四平”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获入会资格作品(最高奖)(中国美协主办)。

2017年9月国画作品《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入选纪念叶浅予诞辰110周年“潇洒桐庐”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云水间》68cm x 68cm 

2017年10月国画作品《温馨家园》入选2017“八大山人”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并获入会资格作品(最高奖)(中国美协主办)。

2017年10月国画作品《云梦家园》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邢台市书画作品晋京展。

▲《幽居图》68cm x 68cm 

▲《雨过听泉鸣》68cm x 68cm 

▲《竹林清居》68cm x 68cm 

▲《佛光普照》68cm x 68cm

▲《山水四条屏》136cm x 136cm 

▲《墨竹四条屏》136cm x 136cm 

▲《山水四条屏》136cm x 136c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艺术】如何鉴赏山水画,掌握六种入门基本方法
元建波山水画
随感镜头里的国画
砚边余话——当代国画家刘汉民
成就了一个时代,国画山水还是这个朝代的最好!
人画双清 自然典雅——评画家林之本先生山水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