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节有望成美国官方节日 决议案已获参院通过(2)

  北京日报(记者潘福达)春节刚过,一周没见面的同事讨论起自家过年的那些事儿,普遍话题可不只是“长了几斤”,还有“每逢春节倍吸金”的吐槽。不少网友纷纷晒出高额的“春节账单”,动辄数千上万元的花费,让很多人感慨春节如“春劫”。但也有不少市民表示,春节“团圆”意义最重要,心态要积极乐观,别让过年成了负担。

  记者昨天随机采访20多名市民,发现六成人过年总花销在5000元以上,超1万元的市民也不在少数,一半人表示“比预算花得更多”。其中,给父母和孩子的红包礼物、人情往来花销、旅游费用等成了开销“大头”。

  “对已婚人士来说,过年就是撒钱”,在一家外企工作的马先生感慨,由于几个同学赶在春节期间结婚,送出的“份子钱”就有3000元。拜访亲戚朋友时,给自家和妻子家晚辈的压岁钱又花了4000元,孝敬双方父母各买了净水器、智能手机等礼品,“花了小两万元,虽然孩子也收到别人的几千元红包,但刚发的年终奖全撒出去了”。

  毕业不到三年、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胥先生虽是单身,也感觉春节负担很重。“现在给晚辈的红包都涨到500元起了。”他调侃道,虽然少了很大的送礼压力,但给亲戚朋友孩子发红包就花了2500元,加上给父母的红包、朋友聚会等,总共花了1万3千元,相当于两个月的工资,“还好一年就花这一次,人情钱必须得花”。

  去年刚开一家广告公司的张力雪这个春节同样开销不菲,“人脉和渠道刚打开,得趁着节日热乎劲儿拉拢巩固人情”。他为同事、客户和好友准备了很多过年串门礼品,微信红包也发出了近两千元,而按照老同学轮流“坐庄”的习惯,今年他不仅请吃饭,唱歌、看电影、自驾游等社交费用就花了6000多元。

  不少70后、80后受访者称“没万元难过年”。一项9963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14.3%的人表示自己的过年花费在1万元到2万元,7.3%的人花费在2万元以上,38%的人在1000元到5000元,26.4%的人在5000元到10000元。腾讯的调查则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觉得“春节经济压力大,年过得累”。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少市民表示,一家人“团圆”的意义最重要,不要为金钱和面子所累。与内陆过年压岁钱越来越“大方”不同,香港春节期间传统习俗是派发“利是”,数额一般都是10元、20元、50元港币,重在讨个吉利和心意,对于派发者和收受者来说,都没有很大负担。

  几位花销过万的受访者虽表示“压力山大”,但都坦言“过年回家给父母和小孩花点钱是应该的,最重要的是过年的味道,开心就好”。这两天参与微信公众话题“春节开销”的网友很多,不乏心态乐观者:“与其抱怨,不如想想怎样奋斗给家人更好的生活。钱花了再去挣,有压力才有动力!”

  虽说人情开销少不了,但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子女的陪伴是最好的春节礼物。“儿子儿媳挺孝顺,今年年货都是他们置办的,还给我买了台好几千元的大电视呢”,家住管庄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儿子在外地工作,虽说每年春节都回京全家一起过年,也不少往家里买东西,但由于应酬很多,经常不在家吃饭,而且“没事儿就抓着手机,总觉得和他们聊得不太尽兴”。

  不少受访者坦言,春节账单中“孝敬父母”占很大一部分,希望自己“在父母面前有所表现”,很大程度也包含着对亲情的亏欠。一些年长的父母表示,礼品不重要,团圆才最重要,“不只集中在春节,平时最好也能抽空打个电话,或者能回家看看”,多花点儿时间陪家人沟通团聚,才是最好的春节礼物。


  下一页:春节档票房接近20亿 较去年同期增近6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让过年变成“烧钱” 少花钱过好年4大妙招
7成白领称遭遇过春劫
​孤独年轻人,“难逃”份子钱
360doc网文摘手
《人情世故》对不起!你家孩子的压岁钱,我不敢给,更给不起!
在北上广拼了命赚多少钱,才能回家过一个好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