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米最初何时从何方传来我国?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目前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备受人们重视。我国也是玉米生产大国,但玉米在我国出现较迟,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由美洲辗转传入,时间在明朝。对具体的传入时间、传入方式及途径,学界已有不少探讨,但结论多值得商榷。学界普遍认为,玉米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传来我国,分别由三个方向大致同时传入,这三个方向是:(一)东南海路,经海上丝绸之路由福建、广东等地传入;(二)西南陆路,从印度、缅甸经云南传入;(三)西北陆路,由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三条传入路线中,以东南海路、西南陆路更受人们重视,许多学者着意就此举证和演绎,几成定论。

笔者讨论我国西瓜、黄瓜、丝瓜、南瓜、辣椒等作物的起源问题,发现传统说法多有问题,也随带关心我国玉米最初传入情况,发现学界已有的讨论,材料多不可靠,论述更不合理。比如明人关于玉米有不少记载,说法比较明确,玉米的名称最初叫“番麦”。嘉靖南畿志》京城皇家“苑囿”:“花果园在城南,姜菜园散在城隅香稻田、番麦厂并在城东,以享宗庙。”是说南京城东有“番麦厂”,这是皇宫管理机构种植生产玉米的地方,产品供应南京皇家宗庙祭祀之用该志编成于于嘉靖十年(1536是笔者所见明朝涉及玉米最早的文献,也是我国玉米最早的地方志记载,我国玉米的传入应在嘉靖十前的十多年间。请注意这里记载的玉米名称是番麦”,而不是人们经常说的“玉麦”,“玉麦”是明朝末年以来才用作玉米别称的。

同在嘉靖年间稍后,西北地区的甘肃《(嘉靖)平凉府志》记载玉米称“西天麦”,杭州田艺蘅《留青日札》记载“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曰御麦。李时珍《本草纲目》称“玉蜀黍,种出西土更是广为人知。万历间王世懋《学圃杂疏》记载也称西番麦”。整个明朝几乎众口一辞,玉麦来自“西番”“西天”“西土”,因而称“西番麦”“西天麦”。既然玉米始见于明朝,明人的说法自然最为可信。但我们的论者却对此熟视无睹,一味从现代科学知识的角度想其当然,认为玉米应是“大航海时代”从海上先传入印度,再从印度缅甸传入我国云南,或从海上直接传入我国东南、华南沿海福建、广东等地,认为这是最可靠、最迅速、最主要的路径,有明显想当然的色彩。而事实是,明人从未说过玉米是从南方,无论是东南还是西南传入,也没象南瓜那样把玉米称作“南米”“南麦”之类,明人说的都是玉米“出于西番”“种出西土”,即来自西番、西天、西土。毫无疑问,明人的记载更值得尊重和信赖,南瓜应来自“西番”“西土”!

根据笔者考证,明人所说“西番”指甘肃嘉峪关外的“西域”,这也是我国历史话语中“西番”一词最常见、最通行的理解。可以肯定地说,玉米最初是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来我国,由西亚或中亚一带的使者或商团作为谒见明朝皇帝的礼物直接带到朝廷,最初在皇家御花园种植。同时传送至南京,种植供奉南京产的皇家宗庙,《南畿志》所载即是,再由南、北两京分别传向民间。根据笔者的搜索查证,整个明朝福建地方志并未记载玉米,广东、云南地方志记载玉米也要到明末清初,福建、广东、云南都不能作为我国玉米的始传地。整个明朝地方志记载玉米最早、最多的是江苏(含今上海市)、甘肃两省,另北京附近的河北省也有明确记载。江苏南京的情况前面已经提到,甘肃嘉靖、万历地方志都记载玉米,甘肃是玉米由西域入境的当口地区,记载较早、较多也十分合理。

最后一个问题是,玉米为什么最初叫“番麦”?玉米“番瓜”“番薯”“番茄”同属美洲新大陆作物,由域外传入,称作“番-”不难理解。那么,为什么最初以“麦”为名呢?根据玉米在欧洲、西亚等地早期传播的信息,玉米在西亚一带最初称“土耳其麦”,由西域传来以麦为名有可能即受其影响。另一种可能更值得注意,据说哥伦布曾给西班牙国王报告称:“我们发现了一种神奇的谷物,它的名字叫麦兹(西班牙文maiz)”,1500年《西班牙年鉴》记载玉米称“梅赛”,这个名字源于印第安语。如果这些信息属实,所谓“麦兹”“梅赛”,西班牙语作maiz,英语作maize与汉语“麦子”的读音十分接近,应是西域使者或商团最初传来玉米时读音如此,国人因此读音取义而以“麦”为名。因为是直接进献明朝皇帝,嘉靖皇帝在皇家西苑种植,人称“御麦”,简化作“玉麦”。李时珍改名“玉蜀黍”,蜀黍即高粱,玉米确实与高粱更近。明朝末年,“玉米”之名在江苏、上海等地出现,与李时珍所说“玉蜀黍”渐成玉米的通名。由“番麦”到“御麦”,再到“玉米”,这是玉米名称逐步中国化的过程。

上述看法在笔者《明朝玉米传入与传播考》一文有详细的论证和阐说,这篇拙作在网络上不难找到。因感于人们多停留在传统说法中,包括不少研究新大陆作物传播史、我国农作物史的一流学者,迄今仍多称玉米由“海上丝绸之路”传来,最初主要由福建、云南等地传入,特撰此小文,略作介绍,读者朋友或感兴趣,欢迎批评指正,谢谢!2023年7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物 程杰|“南瓜”实从北方来
产量高耐贮存的玉米,在明代传入我国后为什么没有大面积种植?
《金瓶梅》里的玉米面问题
玉米在山西的传播引种及其经济作用(转)
张文德|明代天方国使臣来华考
2021.02||李祥东: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商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