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业植物病理学复习思考题

农业植物病理学复习思考题

一、单选择题(下面各题中有四种答案,将正确答案之代表字母填在横线上)

(一)作物病害

1、构成稻瘟病常发区的基本条件是  C  

  a.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              b.旬平均气温20以上,阴湿多雨

c.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雾多,日照少  d.病菌越多容易

2、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策略是   B  

  a.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            b.以药剂防治为主,辅以栽培措施

  c.加强肥水管理                  d.种子处理

3、水稻白叶枯病叶枯型(普通型)的症状特点是   A 

  a.病斑从叶缘和叶尖发展成长而宽的枯斑,常见蜜黄色珠状菌脓

 b.病斑细而短,全叶分布  c.病斑细而长,菌脓少而大    d.病斑半透明,油浸状

4、小麦赤霉病菌以子囊孢子侵染穗部的方式是  A  

  a.子囊孢子先在残余的花药上萌发,然后由此侵入颖片和子房

  b.子囊孢子萌发后先侵入颖片,然后扩展到子房

  c.子囊孢子从颖片直接扩展到子房        d.子囊孢子直接侵入穗轴

5、玉米大斑病的分生孢子形态上的主要特点为   B 

  a.孢子约弯曲,脐点平截          b.孢子平直,脐点突出

  c.孢子弯曲,脐点突出            d.孢子平直,脐点平截

6、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症状特点为  C  

  a.局部侵染,果穗和雄花变为黑粉  b.局部侵染,叶部和茎秆产生黑粉苞

  c.系统侵染,在果穗和雄花上形成黑粉,仅残留维管束

  d.系统侵染,全株各器官均产生黑粉苞

7、马铃薯病毒和防治策略是  D     a.防治蚜虫,加强栽培管理        b.经常性换种  c.以药剂防治为主                d.生产和使用无毒种薯

8、防治红薯黑斑病的关键措施,在南方为   B 

  a.药剂浸种      b.用高温大屋窖方法贮藏  c.防治地下害虫                  d.田间药剂防治

9、油菜菌核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为  D     a.以菌核在茎秆中      b.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  c.以休眠菌丝在病残体中     d.以菌核在土壤中

10、就全国而言,小麦条锈菌可能的越夏地方是   A 

  a.甘肃的陇南、陇东、青海东部、四川的甘孜、阿坝以及雅安的高山区

  b.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  c.海拔较高的地方                d.西北地区

11、稻瘟病的传播方式为  B  

  a.雨水传播                        b.空气传播  c.昆虫传播                        d.农事活动

12、水稻白叶枯病菌的侵入方式为   C 

  a.气孔侵入                        b.伤口侵入  c.水孔侵入和伤口侵入为主          d.直接侵入

13、小麦赤霉病病害循环的类型为  A  

  a.多循环病害                      b.单循环病害  c.只有初侵染                      d.积年流行病害

14、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分类学上应归于   D 

  a.毛霉目                           b.外囊菌目  c.锈菌目                           d.霜霉目

15   B  为检疫性有害生物。

  a.水稻白叶枯病                   b.马铃薯癌肿病  c.小麦条锈病                       d.水稻纹枯病

16、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化学药剂为    D

  a.三环唑                           b.粉锈宁  c.敌克松                           d.井冈霉素

17、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的传播介体为  A  

  a.禾谷多粘菌                       b.蚜虫  c.飞虱                             d.菟丝子

18、在我国南方稻区小麦赤霉病菌最主要的初侵染来源为  D  

  a.带菌种子                     b.带菌土壤  c.自生麦苗                         d.稻桩上形成的子囊壳

19、马铃薯重症花叶病是由   D  引起的。

  aPVX                             bPVY     cPLRV                            dPVY+PVX

20、油菜菌核病是在开花期以子囊孢子先侵染   B  后,再侵染茎秆。

  a.叶片                             b.花瓣      c.根部                             d.果荚

21、三环唑和富士一号可有效防治   C 

  a.水稻纹枯病                   b.水稻细菌性病害     c.稻瘟病                          d.稻粒黑粉病

22、叶稻瘟有四种病斑类型,其中表示该品种抗病的病斑类型为   B    

  a.白点型                          b.褐点型      c.急性型.                         d 慢性型

23、马铃薯晚疫病菌一旦形成无性孢子,必定是  C  

  a.分生孢子                        b.担孢子       c.游动孢子                        d.芽孢子

24、马铃薯种性退化是由于   C  引起的。

  a.生理病害             b.栽培期间气温太高  c.病毒病害和生长期的高温          d.病毒病害

25、油菜菌核病的初侵染源为  B  

  a.病残体                     b.土壤中的菌核      c.带病种子                        d.田间杂草

26、水稻白叶枯病形成的病征是  C  

  a.霉状物                          b.粉状物      c.菌脓                            d.点状物

27、稻瘟病的病征为  D  

  a.霉状物                          b.粉状物      c.菌脓                            d.点状物

28、油菜秆腐病的病征为   A 

  a.霉状物                          b.粉状物     c.线状物                          d.颗粒状物

29、油菜菌核病的病状为    C

  a.腐烂                            b.变色      c.坏死                            d.畸形

30、从病害循环来看,油菜菌核病的类型为   B 

  a.多循环病害                     b.单循环病害     c.细菌病害                       d.病毒病害

31、稻粒黑粉病属于  C  

  a.子囊菌亚门                     b.半知菌亚门    c.担子菌亚门                     d.鞭毛菌亚门

32、下列锈病中冬孢子为单细胞的是   C 

 a.小麦条锈                      b.玉米锈病    c.豇豆锈病                       d.小麦秆锈病

33、小麦秆锈菌的病转主寄主是  C  

  a.十大功劳                       b.松柏科植物    c.十大功劳和小蘖                 d.唐松草

34、玉米丝黑穗病的越冬场所为   D 

  a.种子、粪肥           b.土壤和种子  c.土壤、病残体、种子             d.种子、土壤、粪肥

35、红苕黑斑病菌的子囊果类型为  B   

  a.闭囊壳                         b.子囊壳       c.子囊盘                         d.子囊座

(二)果树、蔬菜、烟草及茶树病害

36、梨黑星病在其症状部产生的黑色霉层为   D 

  a.子囊及子囊孢子 b.担子及担孢子 c.孢子囊及孢囊孢子d.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37、苹果白粉病可潜伏在冬芽的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其病原结构是 C   

  a.分生孢子                       b.子囊孢子      c.菌丝                           d.分生孢子器

38、苹果炭疽病在果实上部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   A 

  a.分生孢子盘                     b.分生孢子器     c.分生孢梗束                     d.分生孢子座

39、不同梨树种类对梨黑星病有抗病性差异,其最感病的是   A 

a.中国梨                         b.日本梨     c.西洋梨                         d.香水梨

40、苹果白粉病病部产生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   C 

  a.子囊壳                         b。分生孢子器      c.闭囊壳                         d.分生孢子盘

41、诱发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的关键因素是  A  

  a.树体营养不良和冻伤             b.高温多湿     c.低温高温                       d.低温多雨

42、梨白粉病叶部的小黑点为病菌的  C  

  a.子囊壳                         b.子囊盘     c.闭囊壳                         d.分生孢子团

43、柑桔溃疡病菌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如表现病征,应是  D  

  a.霉状物                         b.点状物     c.锈状物                        d.脓状物

44、桃缩叶病药剂防治的适宜时期为  A  

  a.桃芽膨大、花瓣露红             b.展叶后      c.幼果期                         d.谢花期

45、梨  锈菌的转主寄主为  B  

  a.马尾松                         b.柏属植物      c.十大功劳                       d.小檗

46、桃缩叶病在春末夏初叶片表面长出的一层灰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  C  

  a.夏孢子堆                       b.分生孢子堆     c.子囊层                         d.菌丝层

47、柑桔黄龙病的病原为  D  

  a.植原体                        b.病毒     c.细菌                          d.类立克次氏体

48、葡萄霜霉病秋季病害流行的气候条件为   B 

  a.高温多雨                      b.低温多雨     c.持续低温                      d.持续高温

49、葡萄黑痘病为害果实病斑为   A 

  a.鸟眼状                        b.同心轮纹状     c.圆形凹陷                      d.霉斑

50、柑桔黄龙病的传播介体昆虫是   C 

  a.蚜虫                          b.蚧壳虫      c.柑桔木虱                      d.柑桔粉虱

51、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是一种   C 

  a.专性寄生菌                     b.腐生菌     c.弱寄生菌                       d.重寄生菌

, 52、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雌虫形态为   B 

  a.线形                           b.柠檬形      c.蠕虫形                         d.纺锤形

53、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病征为  D 

a. 霉状物                       b. 点状物     c. 锈状物                       d.

54、瓜类炭疽病病部的黑色小点为病菌的  A   

a. 分生孢子盘                   b. 分生孢子器    c. 分生孢子梗束                 d. 分生孢子座

55. 茄科蔬菜灰霉病以  A   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a. 菌核和菌丝体                 b. 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c. 子囊壳和子囊孢子             d. 担子及担孢子

56. 茄科蔬菜青枯病病原为  C   

a. 真菌                         b. 病毒     c. 细菌                         d. 类病毒

57、辣(甜)椒病毒病的病原主要是  c   

 a. TMVTuMV                 b. CMVCaMV c. CMVTMV             d. CaMVTuMV

58、番茄病毒病的病原主要是  c   

a. CMVCaMV                 b. CaMVTuMV c. ToMVCMV                d. CMVTMV

59、防治茄科蔬菜病毒病种子处理可用  b   

a. 硫酸铜                      b. 磷酸三钠      c. 多菌灵                      d. 链霉素

60、防治蔬菜青枯病目前使用较多的药剂是  a   

a. 链霉素                      b. 井冈霉素     c. 硫酸铜                      d. 百菌清

61、防治蔬菜镰刀菌枯萎病进行轮作应  b   

a. 2                         b. 3    c. 1                         d. 一季作物

62、豆科蔬菜锈病为  a   病害。

a. 高温高湿                    b. 低温高湿    d. 高温低湿                    d. 低温低湿

63、油菜病毒病防治基础是  d   

a. 调整播期                    b. 防治蚜虫    c. 隔离毒源                    d. 栽培抗病品种

64、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叶部病斑的共同点是  d   

a. 圆形                        b. 多角形   c. 椭圆形                      d. 不规则形

65、大白菜软腐病病菌属  c   

a. 黄单胞杆菌                  b. 假单胞杆菌    c. 欧氏杆菌                    d. 脓杆菌

66. 瓜类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的要求为  a   

a. 范围较广      b. 范围较窄  c. 相对湿度25% 以下            d. 相对湿度100%并有水滴

67、茄科蔬菜灰霉病以  b  萌发从伤口、衰弱或死亡组织侵入。

a. 菌丝                         b. 分生孢子     c. 子囊孢子                     d. 担孢子

68、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软腐病菌的侵入途径为  c   

a. 直接侵入                     b. 皮孔侵入    c. 伤口侵入                     d. 气孔侵入

69、蔬菜霜霉病症状部位的霜状霉层为病菌的  c   

a. 子囊层                       b. 担子层      c. 孢囊梗及孢子囊               d. 菌丝

70 瓜类白粉病病部的白色粉状物是病菌的  a   

a. 菌丝和分生孢子               b. 子囊层   c. 担子层                       d. 孢囊梗和孢囊孢子

71、辣椒炭疽病最感病的是  c   

a. 甜椒                         b. 朝天椒     c. 青椒                         d. 鸡爪椒

72、防治蔬菜疫病效果较好的药剂是  a 

a. 甲霜灵                       b. 多菌灵       c. 托布津                       d. 百菌清

73、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田间主要传播是  a 

a. 蚜虫                         b. 菜青虫       c. 甲虫                         d. 蚧壳虫

74、茄科青枯病典型症状是  a   

a. 青枯萎蔫                     b. 变色萎蔫      c. 枯萎                         d. 黄萎

75、茶饼病病原的分类地位为  b   

a. 半知菌                       b. 担子菌       c. 子囊菌                       d. 鞭毛菌

76、茶饼病病菌为  a   

a. 活体寄生菌                   b. 死体寄生菌       c. 腐生菌                       d. 重寄生菌

77、烟草黑胫病流行的关键因素是  b   

a. 温度                         b. 湿度              c. 光照                         d. 土壤pH

78、烟草赤星病以  b  在病残体上越冬。

a. 菌核                         b. 菌丝       c. 分生孢子                     d. 分生孢子器

79、烟草病毒病(CMV, PVY)田间主要传播是  a   

a. 蚜虫                         b. 菜青虫      c. 甲虫                         d. 蚧壳虫

80、烟草病毒病(TMV)田间主要传播是  b   

a. 蚜虫                         b. 汁液摩擦              c. 甲虫                         d. 蚧壳虫

 二、多选题(下列各题下有abcde五种答案,其中有2个以上是正确答案)

(一)作物病害

1、油菜菌核病的越冬场所为      ad      

   a. 土壤                            b. 病残体  c. 粪肥                            d. 种子  e. 杂草

2、稻瘟病的叶部症状类型有       abce       

   a. 急性型                          b. 褐点型 c. 白点型                          d. 混合型  e. 慢性型

3、轮作可防治     ade         等病害。

 a. 玉米丝黑穗病         b. 水稻纹枯病  c. 棉花黄萎病        d. 小麦条锈病   e. 棉花枯萎病

4、下列病害的病原物属原核生物类的有      bcde        

   a. 稻曲病            b. 水稻细菌性条纹病   c. 柑桔溃疡病        d. 柑桔黄龙病   e. 枣疯病

5      abd         的流行类型为各年流年病害。

 a. 玉米丝黑穗病   b. 柑桔脚腐病   c.马铃薯晚疫病    d. 十字花科根肿病   e. 小麦赤霉病

6    bde         可通过溢菌现象初步确定为细菌病害。

   a. 柑桔炭疽病        b. 桃细菌性穿孔病   c. 柑桔黄龙病      d.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e. 马铃薯青枯病

7、小麦秆锈病的越冬场所为      de      

   a. 唐松草                        b. 侧柏    c. 桧柏                          d. 十大功劳 e. 小蘖

8、小麦条锈病在病害循环中真正起作用的孢子有     abc    

   a. 冬孢子                        b. 夏孢子 c. 担孢子                        d. 性孢子  e. 锈孢子

9、稻瘟病菌的越冬场所为      bd      

   a. 田边杂草                      b. 谷种 c. 土壤                          d. 干稻草  e.

10、水稻白叶枯的主要防治措施为    abce          

   a. 种子消毒             b. 销毁病残体   c. 药剂防治        d. 消灭媒介昆虫   e. 栽植抗病品种

11、水稻对稻瘟病的易感生育期有      acd       

   a. 分蘖盛期                      b. 苗期   c. 始穗期                        d. 四叶期   e. 破口期

12、小麦条锈病越夏基地的构成条件有    ae         

a. 夏季最热一旬的平均气温低于20

b. 海拔很高                      c. 雨水多 d. 有小麦种植                    e. 有大量感病寄主存在

13       ace      的病害循环为单循环类型。

   a. 玉米丝黑穗病         b. 稻瘟病   c. 水稻纹枯病          d. 小麦散黑穗病   e. 油菜菌核病

14       cde      的寄主范围广泛。

   a. 十字花科根肿病菌              b. 马铃薯晚疫病菌   c. 小麦赤霉病菌                

  d. 油菜菌核病菌   e. 水稻纹枯病菌

15、下列     abcde        是可通过种子传播的。

 a. 小麦散黑穗病     b. 红苕黑疤病   c. 玉米丝黑穗病         d. 稻瘟病   e. 水稻白叶枯病

16、可用铜制剂防治的病害有      ab       

   a 葡萄霜霉病          b. 马铃薯晚疫病   c. 棉苗立枯病         d.  小麦锈病   e. 小麦白粉病

17、稻瘟病的越冬结构有      cd       

   a. 子囊孢子                       b. 厚垣孢子   c. 分生孢子                d. 休眠菌丝   e. 冬孢子

18、属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有        acde     

   a. 小麦锈病菌                     b. 玉米小斑病菌

   c. 油菜霜霉病菌                   d. 玉米丝黑穗病菌   e. 小麦白粉病菌

19、主要通过伤口侵入的病害有    bce         

a. 棉花枯萎病       b. 柑桔青霉病   c. 红苕黑疤病        d. 十字花科白锈病   e. 苹果树腐烂病20、主要通过气流传播的病害有       abd      

 a. 小麦条锈病     b. 梨锈病 c. 柑桔炭疽病    d. 玉米大斑病   e. 水稻纹枯病

21、小麦条锈病病害循环包括以下  abcd  4个环节。

a. 越夏           b. 秋苗感染 c. 越冬   d. 春季流行 e. 秋季流行

22、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方法有     ab       

 a. 直接鉴定     b. 生化特性鉴定  c. 人工接种鉴定      d. 间接鉴定  e. 自然接种鉴定

23、根据寄主品种的抗病力与病原物生理小种的致病力之间的关系,植物抗病性可分为       ac     

  a. 垂直抗性  b. 形态结构抗病性  c. 水平抗性     d. 化学抗病性  e. 微效多基因抗病性

24、病原物对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动有害代谢产物,主要有     abd     

  a.. 酶类           b. 毒素  c. 氨基酸         d. 生长调节素  e. 蛋白质

(二)果树、蔬菜、烟草及茶树病害

25、柑桔溃疡病病菌的侵入途径是     abc        

  a. 皮孔                b. 伤口      c. 气孔              d. 直接侵入  e. 水孔

26、梨胶锈菌的寄主有      abc       

  a. 梨树           b. 贴梗海棠   c. 柏属植物           d. 苹果树  e. 垂丝海棠

27、植物病害发生和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bd        

  a. 病原          b. 感病植物  c. 人为因素                     d. 环境条件  e. 土壤缺素

28、植物病害的三角       acd     

  a. 病原                         b. 人为因素  c. 植物                         d. 环境条件  e. 土壤因素

29、苹果树腐烂病的症状表现有    ab        

  a. 溃疡型                        b. 枝枯型  c. 轮纹型                        d. 斑点型  e. 脂斑型

30、苹果树腐烂病病菌的越冬,主要以     acd       

  a. 菌丝体                        b. 厚垣孢子  c. 分生孢子器    d. 子囊壳  e. 分生孢子盘

31、根据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是否为生物,可将植物病害分为    ad    

  a. 传染性病害     b. 真菌性  c. 细菌性病害     d. 非传染性病害  e. 病毒性病害

32、桃穿孔病病原不同,主要有     abd     

a. 细菌性穿孔病    b. 霉斑穿孔病  c. 灰斑穿孔病       d. 褐斑穿孔病  e. 脂斑穿孔病

33、我国柑桔线虫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线虫病有     ad     

  a. 根线虫病      b. 穿孔线虫病  c. 孢囊线虫病     d. 根结线虫病  e. 北方根结线虫病

34、柑桔树脂病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它们是     abc       

a. 树脂病     b. 砂皮病  c. 蒂腐病       d. 疮痂病  e. 溃疡病

35、柑桔脂点黄斑病叶症症状类型有      acd      

  a. 脂点黄斑型                    b. 轮斑型  c. 褐色小圆星                    d. 混合型  e. 针芒型

36、梨锈病在梨叶正背面出现的病征为     cd      

  a. 冬孢子堆                      b. 夏孢子堆  c. 性子器           d. 锈子器  e. 担子及担孢子

37、苹果褐斑病在叶片上的病斑类型有   abd     

  a. 同心轮纹型        b. 针芒型  c. 脂点黄斑型     d. 混合型  e. 褐色小圆星型

38、苹果树腐烂病的主要发病条件是    abd    

  a. 树体营养不良                  b. 伤口多  c. 品种感病      d. 愈伤能力差  e. 高湿

39、柑桔溃疡病的传播途径是     abc   

  a. 风雨传播     b. 昆虫传播  c. 带菌苗木和病果   d. 土壤传播  e. 种子传播

40、梨黑星病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是     abc   

a. 4-5月病菌的累积期  b. 6月份病害流行区 c. 收获前1  

 d. 冬季树体喷药  e. 收获后1月喷药

41、白菜霜霉病感病生育期为    ac   

   a. 幼苗子叶期        b. 真叶期  c. 包心期         d. 花期   e. 结果期

42、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病菌的侵入途径为  abd  

   a. 伤口         b. 自然孔口   c. 直接侵入      d. 病裂痕处   e. 已木栓化的伤口

43、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病因素有  abde  

a. 土壤偏酸       b. 土温18-25 c. 土壤相对湿度100%     d. 连作   e. 土壤含菌量大

44、蕃茄病毒病的主要症状有  acd 

   a. 花叶型                        b. 黄化型   c. 条斑型                        d. 蕨叶型   e. 坏死型

45、辣椒病毒病的主要病原是  ab

a. CMV                          b. TMV c. ToMV                         d. PVX e. PVY

46、蔬菜青枯病的诊断特征为  ade 

a. 青枯萎蔫   b. 黄萎 c. 枯萎    d. 病茎木质部褐色 e. 挤压病茎有乳白色黏液渗出

47、蔬菜青枯病发生的气候条件为  ace 

a. 高温      b. 低温 c. 高湿 d. 低湿 e. 时晴时雨

48、辣椒炭疽病病菌越冬场所为 abc

a. 分生孢子附于种子表面          b. 菌丝潜伏于种子内部

c. 病菌于土壤中         d. 分生孢子器于病残体上 e. 分生孢子座于病残体上

49、豆科蔬菜锈病发生流行的气候条件是夏季  ade 

a. 高温                          b. 低温 c. 低湿                          d. 高湿 e. 多雨

50、姜腐烂病病菌的传播途径有  abcd 

a. 带菌根茎      b. 田间流水c. 地下害虫     d. 地上部借风雨接触传播 e. 剌吸式昆虫传播

51、灰霉病发生流行的气候条件是  ace 

a. 低温   b. 高温 c. 高湿  d. 低湿 e. 弱光

52、灰霉病菌的越冬为  ac 

a. 菌核在土壤中和残体上  b. 菌丝体、分生孢子在土壤中

c. 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    d. 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 e. 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

53、烟草病毒病的病原主要有  abcd 

    a. TMV                          b. CMV c. PVY                          d.  TEV  e. TuMV

54、烟草黑胫病成株期茎部症状为  abc 

    a. 黑胫    b. 髓部呈褐色,干缩成碟片状    c. 白色霉状物  d. 轮纹    e. 黄色晕圈

55、烟草赤星病叶部症状为  abcd 

  a.  褐色圆形或近圆形斑      b. 同心轮纹    c. 黄色晕圈    d. 黑色霉层    e.  白色霉状物  

56、烟草病毒病的叶部症状为  abce 

    a.  轻型花叶      b. 重型花叶     c. 脉带型        d. 蕨叶 e.  脉斑型 

57、茶饼病的症状特点为  ab 

    a. 饼状      b. 灰白色粉状物    c. 网状纹         d.  轮纹状    e. 白色霉状物

58、茶网饼病的症状特点为  bc 

    a. 饼状    b. 白色粉状物    c. 网状纹                         d.  轮纹状    e. 白色霉状物

59、茶饼病菌为  ab 

 a. 坏损外担菌     b. 活体营养寄生菌    c. 死体营养寄生菌     d.  子囊菌 e. 半知菌

60、以下哪几种有害生物是我国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abcde 

a. 柑桔溃疡病菌                   b. 柑桔黄龙病菌    c. 亚洲梨火疫病菌                

d.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e. 水稻白叶枯病菌

61、桃黄化病的病原有  ad 

a. 植原体                         b. 细菌    c. 线虫      d. 缺铁 e. 缺锰 

三、判断题(请在正确题前划“√”,错误题前划“×”

(一)作物病害

1、当前大多数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性是由主效基因控制( )。

2、用三环唑浸秧能有效地抑制前期的叶瘟(   )。

3、水稻纹枯病在田间先垂直扩展后水平扩展( ×  )。

4、水稻白叶枯病叶上的菌脓小而多(  ×  )。

5、水稻纹枯病是靠气生菌丝在田间扩展的(   )。

6、水稻纹枯病不产生任何类型的无性孢子( )。

7、水稻粒黑粉病是由花器侵染的(   )。

8、稻瘟病的急性型病斑出现预示着品种高度感病和气候条件适合发病( )。

9、稻瘟病菌的产孢方式为合轴式(   )。

10、浅灌和后期晒田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

11、铲除小麦秆锈病的转主寄主对防治该病有重要作用( √   )。

12、小麦白粉病的学名是禾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    )。

13、小麦赤霉病有再侵染,但在病害流行上不重要(    )。

14、三环唑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有效药剂(  ×  )。

15、小麦赤霉病菌的子囊孢子首先侵染花药(   )。

16、利用抗病品种是当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措施(  ×  )。

17、一个若干年前丧失了对小麦锈病抗性的品种其农艺性状优良,可以考虑重新利用(    )。18、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药剂有铜制剂和井冈霉素( × )。

19、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病毒侵染所致( × )。

20、马铃薯晚疫病菌在种薯上以菌丝越冬(    )。

21、油菜菌核病菌有反复多次再侵染,因而是单年流行病害(  ×  )。

22、拌种能有效地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

23、玉米干腐病的病征为霉状物(  ×  )。

24、玉米黑粉病菌属于层菌纲真菌(  ×  )。

25、玉米大斑病的分生孢子脐点平截( ×   )。

26、马铃薯晚疫病的病种薯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可以作该病的短期测报( )。

27、马铃薯重症花叶病是由PVYPVX混合侵染所致(   )。

28、马铃薯环腐病是由一种真菌病害(  ×  )。

29、芥菜型油菜感染病毒后表现系统枯斑(   )。

30、马铃薯癌肿病和十字花科根肿病均为检疫对象。( ×  )。

31、大豆菟丝子是半寄生的种子植物( ×   )。

(二)果树、蔬菜、烟草及茶树病害

32、柑桔根结线虫的雌、雄虫体均为线形(  ×  )。

33、柑桔黄龙病是由缺铁所致( × )。

34、柑桔黄龙病的传播介体是柑桔木虱(    )。

35、柑桔溃疡病,黄龙病是检疫对象(   )。

36、柑桔黄龙病叶部症状与缺锌症状相似(  )。

37、柑桔脂点黄斑的几种症状类型与不同品种相关( × )。

38、柑桔青、绿霉病是由同属不同种的病菌所致(    )。

39、苹果树腐烂病病部枝干在潮湿情况下涌出桔黄色的卷须状物是冬孢子角(  ×  )。

40、苹果花叶病毒主要是靠嫁接传染,不能汁液传染。(    )。

41、苹果褐斑病药剂防治重点在前期,第一次喷药最好在发病前一个月( × )。

42、苹果褐斑病具有病斑褐色,边缘绿色的症状特点(  )。

43、苹果轮纹病菌的侵入是经皮孔和伤口侵入(    )。

44、苹果轮纹病果实上的症状为深、浅褐色相间的同心轮纹状(    )。

45、苹果轮纹病,炭疽病和褐腐病三种病害在果实上的症状特点是形成轮纹,只是轮纹的构成是病状或病征的不同( )。

46、苹果树腐烂病是弱寄生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 )。

47、果树根癌病是由病毒所致(  ×  )。

48、梨、苹锈病为同一种病原菌所致(  ×  )。

49、梨黑星病症状部位的黑色霉层为病菌的无性态( )。

50、梨黑星病的发生危害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51、品种对梨黑星病的抗性,一般以中国梨最抗病。( × )

52、梨黑星病菌的子囊孢子的侵染力强于分生孢子。(

53、梨锈病菌的生活史中缺夏孢子。(

54、梨锈病菌为单主寄生菌。( × )

55、梨锈病菌为转主寄生菌。(

56、梨锈病症状部的毛管状物为锈子器。(

57、梨锈病菌无缺夏孢子,对梨树不发生重复侵染。(

58、梨锈病菌在转主寄主(桧柏等柏科植物)上越冬和越夏。(

59、葡萄霜霉病症状的特点是在病部产生白色霜霉状物。( )

60、葡萄霜霉病菌以卵孢子越冬或越夏。( )

61、桃缩叶病的防治适期为桃芽膨大,花瓣露红时( )。

62、桃黄化病的病原物为植原体。( )

63、大白菜软腐病病原为欧氏杆菌属细菌引起。( )

64、大白菜软腐病菌只侵染十字花科蔬菜。( × )

65、大白菜软腐病初侵染主要是未腐熟的有机肥。( × )

66、害虫在传播大白菜软腐病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67、防治大白菜软腐病最主要是靠药剂。× )

68、立枯菌的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菌核属。×  )

69、立枯病与猝倒病均为土传病害。( )

70、防治立枯病与猝倒病的有效方法是栽培抗病品种。( × )

71、蔬菜青枯病共同特点是萎蔫、维管束变色和病部有红霉。( × )

72、蔬菜青枯病菌为害块根、块茎,可致腐烂。(× )

73、蔬菜青枯病属假单胞极毛杆菌。( × )

74、蔬菜青枯病菌主要以病残体在土中越冬。( )

75、蔬菜青枯病为高温高湿病害。( )

76、防治蔬菜青枯病的药剂主要是托布津。( × )

77、蔬菜镰刀菌枯萎病症状的共同点是萎蔫、维管束变褐,茎部有淡红色霉。( )

78、蔬菜镰刀菌枯萎病病菌有致病性分化,可分为许多专化型,互不侵染。( )

79、蔬菜镰刀菌枯萎病为积年流行的土传病害。( )

80、防治蔬菜镰刀菌枯萎病主要是栽抗病品种、轮作。( )

81、蔬菜疫病症状的共同点是根、茎基部腐烂,植株上部叶变黄枯萎,病部生白色棉絮状菌丝。( )

82、防治蔬菜疫病最好的药剂为甲霜灵。( )

83、茄科蔬菜病毒主要由TMVCMV引起。( )

84TMV为蚜虫传播而CMV为汁液传播。( × )

85、栽培抗、耐病品种是防治茄科蔬菜病毒病的主要措施。( )

86、蔬菜炭疽病典型症状的共同点是叶部产生圆形、中央灰白或褐色、边缘红褐色斑或深褐色斑。  )

87、一般不利于作物生长的条件最有利于炭疽病发生。( )

88、处理种子是防治蔬菜炭疽病重要的措施。( × )

89、蔬菜立枯病与猝倒病的区别在于前者倒伏产生淡褐色菌丝;后者不倒伏,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 × )

90、豆科蔬菜锈菌都是单主寄生。( × )

91、根肿病病菌的分类地位为属原生动物门。( )

92、十字花科根肿病菌属于真菌(  ×  )。

93、烟草病毒病可由多种病毒引起。( )

94TMV由汁液摩擦传播 (   )

95CMVPVY 由蚜虫传播 (   )

96、烟草黑胫病主要危害大田烟草。( )

97、烟草黑胫病病原为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 )

98、烟草黑胫病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越冬。(   )

99、湿度是影响黑胫病流行的关键因素。( )

100、烟草赤星病病原为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 )

101、烟草赤星病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 )

102、茶饼病病原为活体营养寄生菌。( )

103、茶饼病和茶网饼病病部的白色粉状物为子囊及子囊孢子。( × )

104、茶饼病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活的病叶组织中越冬、越夏。( )

105、茶白星病菌(Phyllosticta theaefolia )为半知菌亚门叶点属真菌。( )

106、茶云纹叶枯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 )

107、茶圆赤星病菌(Cercospora theae )为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 )

108、茶轮斑病菌属死体营养寄主菌。( )

109、茶轮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后主要为直接侵入。( × )

110、茶轮斑病是一种高温高湿型病害。( )

111、茶饼病典型症状为叶背隆起呈饼状,表面产生灰白色粉状物。( )

112、茶网饼病典型症状为叶背面呈乳白色网状纹,其上生白色粉状物。( )

四、简答题

(一)作物病害

1试比较水稻白叶枯病与细菌性条斑病的叶部症状特点。

2合理的肥水管理在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作用机理。

3简述叶稻瘟病的四种病斑类型症状特点及其意义。

4简述稻瘟病的病害循环、流行类型及防治要点。

5简述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

6比较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在叶片上的症状特点。

7简述南方麦区小麦赤霉病的初侵染源、侵入途径及用药的关键时期。

8、简述小麦白粉病的症状特点及其病原的形态特征。

9、简述小麦赤霉病的典型症状特点及其病原的分类地位。

10、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的主要依据以及分级标准?

11、比较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及其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

12、简述马铃薯病毒病防治的策略和措施

13、简述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的意义和防治要点。

14、列举2个以上单循环病害,并说明单循环病害的主要特点。

15、举例说明多循环病害的流行特点及防治策略。

16、举例说明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在防治策略上的区别。

17、依据病害症状来诊断病害的依据及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8、简述影响病原菌侵入的环境条件。

19、简述化学防治的利弊及合理使用的方法。

20、简述认识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有何意义。

21、简述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意义。

(二)果树、蔬菜、烟草及茶树病害

22、比较柑桔树脂病与流胶病的症状特点。

23、比较柑桔溃疡病和疮痂病在叶片上的症状特点。

24、比较苹果腐烂病和干腐病的症状特点。

25、比较柑桔青、绿霉病的症状特点。

26、比较苹果腐烂病、轮纹病和炭疽病在果实上的症状特点。

27、豆科蔬菜病毒病的症状有何特点?

28、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治豆科蔬菜病毒病?

29、豆科蔬菜锈病的症状有何特点?

30、简要说明蔬菜枯萎病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及主要防治方法。

31、如何在田间诊断蔬菜青枯病?

32、比较黄瓜、白菜、菠菜霜霉病的症状特点,说明主要防治方法。

33、瓜类疫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34、瓜类疫病的病原菌有何特征?

35、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治瓜类疫病?

36、辣椒果实上3种炭疽病的症状区别是什么

37、番茄早疫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38、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防治番茄早疫病?

39、简述烟草病毒病的防控措施。

40、简述烟草黑胫病的防控措施。

41、简述烟草赤星病的防控措施。

42、比较茶饼病和茶网饼病叶部症状特点。

43、比较茶白星、茶芽枯、茶赤叶斑病症状的症状特点。

44、比较茶圆赤星病、褐色叶斑病的症状特点。

五、论述题

1、结合所学的病害评述利用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两大措施的利弊。

2、试从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病害循环和流行特点比较两病的防治策略和方法。

3、试分析目前稻瘟病综合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4、试述马铃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策略与方法。

5、根据果树病毒病害和难养细菌病害的发生及危害特点,以任一种果树上的1~2种上述病害为例,拟定其防治措施。

6、为何说病害循环是植物病理学的一个中心问题。

7 某梨园梨黑星病及梨锈病发生严重,根据两种病害的发病条件和病害循环,试拟定综合防治措施。

8、某柑桔园的柑桔炭疽病和脂点黄斑病发生严重根据其病害循环和发病条件,拟定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9 某苹果园的苹果褐斑病和霉心病发生严重,根据这两种病害的病害循环及发病条件,拟定其综合防治措施。

10.   根据梨、苹锈病的病害循环的特点,拟定其综合防治措施。

11、影响豆科蔬菜锈病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治豆科蔬菜锈病?   

12、影响茄科蔬菜病毒病发生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13、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治茄科蔬菜青枯病? 14、以生态菜园建设为基础,无公害蔬菜生产为目标,病害综合防治为保障,根据蔬菜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以当地1~2主要蔬菜病害为例),制订新建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方案。

15恢复与重建以生物自然控制为核心的生态菜园,无公害蔬菜生产为目标,病害综合防治为保障,根据蔬菜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以当地1~2主要蔬菜病害为例),制订蔬菜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16病害三角的分析入手,以1~2蔬菜病害为例,制订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171~2蔬菜病害为例,根据蔬菜病害的特点(病原类型,病害循环和发病条件)制订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18防治侵染性病害为何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试述各类防治方法的优缺点及综合防治的重要性。

19、什么是生物防治?试述生物防治在生态茶园建设和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重要性。

20、什么是化学防治?试述在生态茶园建设和无公害茶叶生产中如何合理地应用化学防治。

21、生态蔬菜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与病害综合防治的关系。

植物病理学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单选择题

1c  2b  3a  4a  5b  6c  7d  8d  9d  10a  11b  12c  13a  14d  15b  16d  17a  18d   19d  20b  21c  22b  23c  24c  25b  26c  27d  28a  29c  30b  31c  32c  33c  34d  35b  36d  37c  38a  39a  40c  41a  42c  43d  44a  45b  46c  47d  48b  49a  50c  51c  52b  53d  54a  55c  56c  57c  58c  59b  60a  61b  62a  63d  64d  65c  66a  67b  68c  69c  70a  71c  72a  73a  74a  75b  76a  77b  68b  79a  80b

 二、多选题

1ad   2abce   3ade   4bcde   5abd    6bde    7de   8abc   9bc  10abce 

11acd  12ae  13ace  14cde  15abcde  16ab  17cd  18acde  19bce  20abd  21abcd  22ab  23ac  24abd  25abc  26abc  27abd  28acd  29ab  30acd 

31ad  32abd  33ad  34abc  35acd  36cd  37abd  38abd  39abc  40abc  41ac  42abd  43adde  44acd  45ab  46ade  47ace  48abc  49ade   50abcd

51ace  52ac  53abcd  54abc  55abcd  56abce  57ab  58bc  59ab  60abcde

61a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56√  57×  58√  5960

61√  626364×  65×  6667× 68×  69√  70×  71× 72×

73√  747576×  77√  7879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试比较水稻白叶枯病与细菌性条斑病的叶部症状特点。

从病斑叶片上的分布、病斑的形状和颜色,菌脓的多少以及病斑对光检视的情况比较。

2、合理的肥水管理在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作用机理。

1)合理灌溉能降低田间湿度,后期晒田和浅灌能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和促进养分分解,从而提高作物的抗病性,特别对于纹枯病浅灌有利于减缓垂直扩展的作用。

2NPK平衡施肥有利于降低植株体内的游离氮,增加表皮细胞的硅化程度。偏施氮肥使叶片柔嫩,硅化程度降低,体内的游离氮增加从而降低了水稻抗侵入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病原物侵入后的扩展。氮肥过多,会造成叶片披垂,从而增加田间株间湿度,有利于病原菌的传播和侵入。

3、简述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

1)策略:积极选育抗病品种,以穗期药剂防治为重点。

  2)措施:选择利用抗性较好的品种;花期喷药防治;加强栽培管理。

4、简述叶稻瘟病的四种病斑类型症状特点及其意义。

1)褐点型:圆形或椭圆形的褐斑,一般局限在两叶之间,表示该品种抗病。

  2)白点型:圆形或椭圆形白斑,是一种过渡类型。表示该品种感病。

  3)慢性型:椭圆形或梭形病斑,病斑分三层次,有坏死线;表示该品种感病。

  4)急性型:圆形或近圆形墨绿色病斑。表示该品种高度感病和天气条件极端有利于发病。 5、比较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在叶片上的症状特点。

从孢子堆的颜色、形状以及孢子堆在叶片上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

6、比较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及其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

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为大而长的梭形病斑,长约5~10cm。分生孢子平直,脐点突出。  玉米小斑病的典型症状为小而短的椭圆形病斑,长约1cm。多数分生孢子约弯曲,脐点平截。 7、简述马铃薯病毒病防治的策略和措施

1)策略:以培育和使用无病毒种薯为中心。

  2)措施:建立脱毒苗,建立无毒良种繁育体系,改进栽培措施,适当调整播期。

8、列举2个以上单循环病害,并说明单循环病害的主要特点

1)举例:略  2)特点:只有初侵染,属积年流行病害,生长季节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防治策略以铲除初侵染源为主。

9、举例说明多循环病害的流行特点及防治策略

1)举例:略   2)流行特点:除初侵染外,还有若干次再侵染,生长季节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易造成当年流行。  3)防治策略:以减少再侵染次数,降低流行速度为主。

10、举例说明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在防治策略上的区别

1)举例:略   2)策略的区别:

单循环病害如玉米丝黑穗病,应以防止初侵染源为主。

多循环病害如小麦条锈病,应以减少再侵染,降低流行速度为主。

11、简述稻瘟病的病害循环、流行类型及防治要点

1)侵染循环特点:多循环病害。   2)流行类型:单年流行病害。

   3)防治要点: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药剂浸种和处理病草;平衡施肥,健身栽培;后期浅灌和晒田;一旦发病应以及时辅以药剂防治。

12、简述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的意义和防治要点

1)中心病株的意义:能适时地指导药剂防治。

   2)防治要点:利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适时辅以药剂防治。

13、简述南方麦区小麦赤霉病的初侵染源、侵入途径及用药的关键时期

1)初侵染源:主要为稻桩上形成的子囊壳产生的子囊孢子。

   2)侵入途径:主要从残余的花药侵入。   3)用药关键时期:盛花期

14、简述小麦白粉病的症状特点及其病原的形态特征

1)症状特点:在地上部形成由菌丝、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构成的灰白色粉霉堆,后期产生黑色的小粒点即闭囊壳。

   2)病原形态:    有性世代:形成闭囊壳,附属丝为菌丝状特短,多子囊。

无性世代:形成分生孢子,成串珠状。

15、简述小麦赤霉病的典型症状特点及其病原的分类地位

1)典型症状:侵染部分小穗或整穗病部变为枯白色,在病部形成粉红色的粘稠物质,后期会形成黑色的小颗粒状物。   2)分类地位:无性世代: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的镰孢属

                  有性世代: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的赤霉属。

16、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的主要依据以及分级标准

1)主要依据:病菌侵染后产生的症状类型(反应型)   2)分级标准:共分7

0---无肉眼可见的症状。免疫。

0;仅有坏死斑无孢子堆。近免疫。

1---有坏死斑,孢子堆小而少。高抗。

2---孢子堆中等大小,数量较多,周围坏死斑。中抗。

3---孢子堆中等大小,数量较多,周围有失绿现象。中感。

4---孢子堆大而多,无失绿现象。高感。

X---同一植株有上述各种病斑类型,混合型,感病。

17、依据病害症状来诊断病害的依据及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其依据为:症状的特异性症状的相对稳定性

   其注意的问题:a.症状的相似性b.症状的复杂性c.症状的潜隐性

18、简述影响病原菌侵入的环境条件

湿度:高湿度对病原物的侵入有利a.影响孢子的萌发,游动孢子的游动b.影响细菌的繁殖及游动高湿使寄主的抗侵入能力降低a.愈伤组织形成缓慢b.组织柔嫩c.气孔开张度大,水孔泌水多而持久。

   温度:影响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影响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19、简述化学防治的利弊及合理使用的方法

1)利与弊:作用迅速,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利)。

        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不利,产生抗性等(弊)

   2)合理使用的方法:认清化学防治是混合防治中的一种方法,不是唯一方法合理使用的原则和方法:对症下药;适期用药;合理用药量及次数;适当的剂型和施药方法;交叉用药和使用复配农药。

20、简述认识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有何意义

a.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b.三个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c.各因素在植病发生中的作用 d.防治植物病害应从植物病害发生的三个要素及相互关系入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1、简述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意义

a.生物防治的概念或定义;b.生物防治与可持续农业的一致性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相融性;c.生物防治有利于实现以自然控制为核心的农业生态系统;d.生物防治的优点e.生物防治是植物病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柑桔树脂病和流胶病症状特点比较

 

树脂病

流胶病

危害深入程度

达木质部

只限于皮层

病健交界处痕带

气味

恶嗅

微嗅

病征

后期具黑色毛发状物(子囊壳)

黄色卷须物(分生孢子角)后期黑色子点(子座)

23、柑桔溃疡病和疮痂病症状特点比较

 

溃疡病

疮痂病

症状显现期

从嫩叶伸长到嫩叶定形止

从嫩叶刚抽发到嫩叶未定形止

病斑大  形状

直径35mm,圆形,隆起,火山口状开裂,具微细轮纹

直径0.31mm,圆锥形突起,无火山口状开裂,无微细轮纹

黄色晕斑

病斑扩展深度

穿透叶的两面

叶在叶的一面

病叶形状

叶正常

畸形(扭曲变形)

病征

早期病斑置于水滴中有菌脓溢出

潮湿时病部有粉红色霉状物

 

24、苹果干腐病和腐烂病枝干症状特点比较

 

干腐病

腐烂病

发病部位

主枝、侧枝

主干、主枝

病组织硬度

干斑

轮纹

病皮

不剥离

极易剥离

黑色小点

小而密

大而疏

潮湿时

无桔黄色卷须状物

有桔黄色卷须状物

病斑形状

带状凹陷条斑

不规则

酒糟味

不明显

25、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症状特点比较

 

青霉病

绿霉病

颜色

青色

绿色

气味

霉味

芳香味

白色菌带

较窄,13mm

较宽,815mm

软腐边缘

边缘明显,较整齐

边缘不明显,不整齐

粘着性

不粘连包装纸

粘连

发病适温

1826℃

2527℃

26、苹果轮纹病、炭疽病和褐腐病果实症状特点比较

 

轮纹病

炭疽病

褐腐病

病斑大小

小(0.1~2cm

病斑下陷面

不下陷

下陷

不下陷

腐烂状

轮腐

干腐

轮腐

轮纹组成

深浅褐色相间的病状

由黑色小点组成轮纹

球状菌丝团组织轮纹

病征

散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

轮纹排列小点(分生孢子盘)

菌丝团

27、豆科蔬菜病毒病的症状有何特点

豆科蔬菜病毒病因病毒的种类、病毒株系、寄主种类、品种、生育期等不同而变异较大。    1)花叶病:可出现在豇豆、蚕豆、菜豆、豌豆等豆科蔬菜上。有轻花叶型,重花叶型,皱缩花叶型,黄斑型。

     ( 2 ) 芽枯病:顶端叶片坏死的褪绿环斑或黄斑,常沿叶柄或顶端表皮下的维管束变为褐色坏死或导致顶端枯死,生长受到抑制,严重时节间缩短,叶片坏死,植株明显矮化。

28、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治豆科蔬菜病毒病

1)栽培抗病毒品种;(2)选用无毒或低毒种子;(3)及早治蚜防病;(4)进行间作

5)初期喷施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NS83增抗剂100倍液

6)搞好预测预报。

29、豆科蔬菜锈病的症状有何特点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托叶、茎、果柄和果壳。 (1)初期在叶片正反面出现针尖大小的淡色斑点,后颜色加深,斑点扩大隆起成夏孢子堆;

2)后期表皮破裂露出红褐色粉末状物,即夏孢子。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扩展。生育后期形成黑褐色冬孢子堆。

3)此外,豇豆、菜豆锈病可在叶片正面生成近圆形有黄色晕圈的褐色病斑,上有黑褐色的小粒,对应的背面出现黄白色小疱斑,后因大量的锈子器密集而似黄白色绒状物。

30、简要说明蔬菜枯萎病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及主要防治方法

1)症状:苗期出苗前苗腐,出苗后猝倒;成株期叶片褪绿,发黄,最后叶片枯萎;茎维管束变褐;在多雨时,基部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层。

   2)发病规律:由种子,厩肥及田间雨水传播;以初侵染为主,发病适宜温度为28~30℃,土壤中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病菌的生长发育及侵入;属土传积年流行病害。

    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种子消毒;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前或发病期间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

31、如何在田间诊断蔬菜青枯病

根据症状初步诊断。表现为:叶片自上而下萎蔫,叶片仍保持绿色。维管束变褐,有白色黏液渗出。

32、比较黄瓜、白菜、菠菜霜霉病的症状特点,说明主要防治方法

1)危害部位主要在中下部或外部叶片,初在叶正面产生淡黄色或褪绿斑,扩大后呈多角形病斑。在叶背面长出各色霉状物。黄瓜为淡紫黑色,白菜是白色,菠菜是紫色。

   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适时播种;利用大棚、温室等控温的有利条件控制病害;药剂防治,百菌清,甲霜灵等。

33、瓜类疫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幼苗出土前可造成烂种、烂芽;苗期使茎基部及生长点出现暗绿色不定形斑,病部呈暗褐色变软,并逐渐缢缩,使苗死亡;成株期茎部产生暗绿色病斑,逐渐萎蔫枯死。叶片在叶缘处产生圆形或不规则、暗灰褐色湿润状病斑。瓜果多在花蒂部先发病,产生暗黑褐色凹陷病斑,可使瓜果变软腐烂,染病部位可长出白色的稀疏霉层和菌丝。

34、瓜类疫病的病原菌有何特征

瓜类疫病的病原是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 Kalsura),病菌的包囊梗简单,与菌丝无明显分化,宽1.5-3.0微米,长可达100微米。孢子囊无色,卵圆形或广卵圆形,其大小差异很大。卵孢子球形,淡黄色,表面较平滑,直径10.7-35.7微米。此外病菌还可产生淡黄色近球形的厚壁孢子。病菌生长发育要求高湿度和2830℃较高的温度。

35、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治瓜类疫病

1)应采取以加强栽培管理和筛选抗病品种为主,结合及时喷药的综合防治措施。

 2)加强栽培:包括合理轮作、高畦深沟种植等措施。(3)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4)药剂防治: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作定根水。发病初期用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等喷施。

36、辣椒果实上3种炭疽病的症状区别是什么?

1)黑点炭疽病:为长圆形或不规则褐色凹陷斑,有同心轮纹,小黑粒较大,色较深;   2)黑色炭疽病:为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圆形斑,上生小黑粒;(3)肉色炭病:圆形,黄褐色凹陷斑,轮生橙红色小粒。

37、番茄早疫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1)叶片初呈针尖大的小黑点,后发展为不断扩展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现同心轮纹;(2)茎部染病产生不规则病斑,表面生灰黑色霉状物。 3)叶柄受害,产生椭圆形轮纹斑,黑色。(4)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黑色斑,凹陷,后期果实开裂,密生黑色霉层。

38、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防治番茄早疫病

1)发病重的田块,应与其他蔬菜或经济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2)加强培育管理:棚内保温通风,调整播种期,加强田间管理,高畦栽培,及时拔除病株。

    3)药剂防治:采用粉尘法于发病初期喷施5%百菌清粉尘剂;施用45%百菌清烟剂;发病前开始喷施89%喷克可湿性粉剂;施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五、论述题

1、结合所学的病害评述利用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两大措施的利弊

1)利用抗病品种

   利:经济有效、防病彻底

   弊:对垂直抗病品种而言,抗性易丧失;抗性基因往往与不良农艺性状连锁;抗源短缺。

  2)化学防治

   利:方法简便、经济有效,能及时阻止病害蔓延。

   弊:目前尚缺乏准确的测报手段和方法;污染农产品和环境;长期使用单一农药易产生抗药性;破坏生态平衡。

2、试从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病害循环和流行特点比较两病的防治策略和方法

1)稻瘟病为气传病害,有多次再侵染,年度间病害流行波动大;纹枯病虽然有再侵染但不重要,从流行来看属积年流行病害,流行程度取决初侵染量。

  2)防治策略:稻瘟病在利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应及时辅以药剂防治。而纹枯病由于缺乏抗病品种,强调的药剂防治为主,结合栽培防治。

3、试分析目前稻瘟病综合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1)品种抗性容易丧失;(2)化学防治的效果不佳,防治难度大:因为缺乏准确可靠的预测预报办法;施药时机受天气影响很大,很难及时地用药。

4、试述马铃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策略与方法

综合防治策略为:以生产无毒种薯为中心,加强栽培管理。组织培养,生产脱毒苗;建立各级无毒种薯繁殖基地;加强栽培管理;加强种薯田的蚜虫防治。

5、根据果树病毒病害和难养细菌病害的发生及危害特点,以任一种果树上的1~2种上述病害为例,拟定其防治措施。

果树病毒类及难养病菌类病害发生种类多,为害普遍和严重;由于果树为多年生植物,其繁殖(如嫁接),管理(如修剪)和传播(介体昆虫)等特点,致使果树带毒率高;具有潜化侵染特点(带毒不显露明显症状);为害重,造成树体抗病性下降,品质下降,严重者造成果园毁灭;防治困难,一旦发生,难以治愈;根据上述特点,目前的防治措施为a.培育和栽种无毒菌b.利用抗病治本,减轻为害c.修剪、嫁接工具的消毒和传播体的消毒d.防治介体昆虫,减缓田间蔓延的速度e.利用防治病毒制剂防治感病树,减轻为害,利用抗菌素治疗,减轻为害f.加强检疫g.及时砍伐病树。

6、为何说病害循环是植物病理学的一个中心问题

1)病害循环的概念及与病害发生的关系;(2)病害循环所包括的四个阶段为越冬、越夏;初侵染再侵染;及休眠期和活动期;(3)病害循环与病害三角关系;(4)病害循环的特点是病害防治的依据这一;(5)果树病理学的目标是为了防治果树病害。

7、某梨园梨黑星病及梨锈病发生严重,根据两种病害的发病条件和病害循环,试拟定综合防治措施

1)论述两种病害的病害循环,并指出薄弱环节;(2)阐述两种病害的发病条件,并指出主要因素;(3)根据上述两种病害的病害循环及发病条件的特点,按照综合防治的三个基本观点和三大效益的要求,以季节(或月份),拟定各种措施有机结合,瞻前顾后的综防措施。抗病品种(指出抗病性差异)和增加树势(以植物为中心的防病)压低越冬病原(越冬场所、方法、适期)转主寄主(柏属植物)生物防治及其它防治(喷水加磷的二氧钾和尿素)化学防治a.防治适期(寄主、转主寄主)b.喷药方法及次数(根据有无再次侵染)c.药剂种类

8、某柑桔园的柑桔炭疽病和脂点黄斑病发生严重根据其病害循环和发病条件,拟定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阐述柑桔炭疽病和脂点黄斑病的病害循环,说明有利于防治的薄弱环节;(2)阐述其发病条件,指出有利发病的主要因素;(3)根据其病害循环和发病条件的特点,按照综合防治的三个观点三大效益的要求,拟定出综防措施:利用抗病品种(脂点黄斑病)加强栽培管理(以植物为中心,增强树势)药剂防治a.防治适期(炭疽病潜伏侵染特性,脂点黄斑病接触寄主后不立即侵染的特点b.防治方法c.防治药剂。

9、某苹果园的苹果褐斑病和霉心病发生严重,根据这两种病害的病害循环及发病条件,拟定其综合防治措施

1)论述苹果褐斑病和霉心病的病害循环,并指出利于防治的薄弱环节;(2)阐述上述两种病害的发病条件,并指出有利发病的主导因素或有利因素;(3)根据其病害循环和发病条件的特点按照综合防治的三个观点三大效益的要求,拟定出各种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防措施:抗病品种(说明抗性差异),增加树势(体现以植物为中心)清除越冬菌源(指出越冬场所,清除方法)药剂防治a.防治适期(霉心病花期、贮藏期,褐斑病发病前半个月,越冬期)b.防治方法(褐斑病为叶背侵入为主)c.防治药剂(列出种类、浓度)。

10、根据梨、苹锈病的病害循环的特点,拟定其综合防治措施

1)梨、苹锈病病害循环的特点为a.转主寄主(柏属植物)b.田间无再次侵染;(2)根据上述特点,拟定防治措施:避免在梨、苹果园附近3.5 km内栽种柏属植物针对梨、苹只受一次侵染的特点,注重梨、苹幼叶初展后喷药保护根据其转主寄主柏属植物的特点,在冬孢子萌发期喷药防治其萌发,以减少对梨、苹的侵染源防治药剂:梨、苹上粉锈灵,波尔多液,柏属植物上石硫合剂。

11、影响豆科蔬菜锈病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治豆科蔬菜锈病

1)与品种抗病性有关;与气候条件有关;与栽培管理有关;与生育阶段有关。(2)防治方法:应用选育抗病品种;搞好农业栽培措施,减轻病害发生;根据病情,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12、影响茄科蔬菜病毒病发生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1)茄科蔬菜病毒病主要由TMVCMV侵染所引起。TMV主要存在土壤和种子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田间主要通过汁液摩擦传播。CMV主要在冬季作物和田间杂草上越冬,经蚜虫等传毒昆虫传播。

 1)因此,影响因素有:气候条件:温度和光照;寄主抗病性;传播介体栽培管理措施

13、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治茄科蔬菜青枯病

1)茄科青枯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微管束系统性病害。(2)防治技术:选育抗病品种和无病品种属;适当调节播种期;通过轮作等进行栽培防病;采用无病床土和营养钵育苗;进行微生物和生态防治;调节土壤酸碱度;嫁接防病;药剂防治。

14、以生态菜园建设为基础,无公害蔬菜生产为目标,病害综合防治为保障,根据蔬菜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以当地1~2主要蔬菜病害为例),制订新建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方案

1)举例:略。 2)方案:依法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倡洁净生产,开发绿色蔬菜:a.实行基地化生产,形成一定规模,提高商品率;b. 起点高,制定并实行切实可行的技术规范;c.在基地化条件下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加强管理,建立蔬菜污染的监测系统。

15、恢复与重建以生物自然控制为核心的生态菜园,无公害蔬菜生产为目标,病害综合防治为保障,根据蔬菜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以当地1~2主要蔬菜病害为例),制订蔬菜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1)举例:略。(2)根据具体的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找出薄弱环节,依据病害防治的原则。a.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或提高蔬菜的抵抗力;b.防止新的病原物传入,对已有的病原物或消灭其越冬来源,或切断其传播途径,或防止其侵入和侵染;c.通过栽培管理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原物生长发育的条件。 3)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植物检疫;农业防治:a.利用抗病品种b.合理布局和耕作 c.高种子质量d.科学管理生物防治;a.利用拮抗微生物和病原物寄生物 b.利用交互保护作用 c.利用非生物的诱导抗性 d.利用抗生素和植物抗菌剂  化学防治:合理用药

16、从病害三角的分析入手,以1~2蔬菜病害为例,制订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1)举例:略。(2)阐述病害三角的内容及意义。(3)阐述病害的病害循环,说明有利于防治的薄弱环节;(4)阐述其发病条件,指出有利发病的主要因素;(5) 根据其病害循环和发病条件的特点按照综合防治的三个观点三大效益的要求,拟定出各种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防措施: a. 利用抗病品种 b. 加强栽培管理(轮作、调节播期、肥水管理) c. 减少病原物传播介体 d. 生物防治 e. 药剂防治等等措施。

17、以1-2蔬菜病害为例,根据蔬菜病害的特点(病原类型,病害循环和发病条件)制订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1)举例:略。(2)阐述两种病害的病害循环,说明有利于防治的薄弱环节; (3)阐述其发病条件,指出有利发病的主要因素; (4)根据其病害循环和发病条件的特点按照综合防治的三个观点三大效益的要求,拟定出各种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防措施:

a.利用抗病品种 b.加强栽培管理(轮作、调节播期、肥水管理) c.药剂防治d.生物防治e.较少病原传播介体等等措施。

18、防治侵染性病害为何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1)防治侵染性病害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这个方针总结了多年来与病害斗争的正反经验和教训,植物与其病原物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相互适应和相互斗争导致了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植物病害防治就是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削弱其致病性,保持与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控制病害。病害的种类很多,发生发展的规律不同,防治方法也因病害性质不同而异。(2)农业防治在全面分析寄主,病原物和环境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农业防治措施可与栽培管理结合,不需要特殊措施。但其有地域限制性,单独使用有时收效较慢,效果低。(3)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对许多难以运用农业措施和农药防治的病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几乎是唯一可行的防治途径。使用抗病品种不仅有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避免或减轻因使用农药造成的残毒和环境污染问题。但存在抗性易丧失的问题。(4)生物防治主要用于防治土传病害,也用于防治叶部病害和收获后病害。优点是经济,安全,有益微生物不但直接作用于病原菌,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抗病性。但生防效果不稳定,适用范围较窄,其地理适应性强,生防制剂的生产,运输,贮存又要求较严格的条件,防治效益低于化学防治。 5)物理防治简单易行,成本低,但适用范围窄,效果有时不佳。(6)化学防治有高效,速效,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农药使用不当对植物产生药害,引起人畜中毒,杀伤有益微生物,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农药的高残留还可污染环境。

  7)植物检疫有强制性和预防性,人为传播的病害可以人为阻止,局部流行病可以局限在局部,但检疫的收益和成本比高。(8)综合防治的重要性:综合防治从农业生产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观点出发,以预防为主,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而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其次,综合防治因时,因地,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取长补短,考虑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

19什么是生物防治?试述生物防治在生态茶园建设和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重要性。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和削弱其致病性。有益微生物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抗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物的关系,抑制病害发生。生物防治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对作物和自然界很多有益微生物无不良影响;不少具有预防作用,有的且能收到较长时期的控制效果;一般不会产生抗性;天敌资源丰富,有的可就地取材,很多可以工厂化生产。

20 什么是化学防治?试述在生态茶园建设和无公害茶叶生产中如何合理地应用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来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应用化学防治时要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控制茶叶农药残留量,做到:1    严禁使用剧毒,高毒,蓄积性大,残效期长的农业品种;(2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3  根据防治对象和农药的性质对症下药;(4  根据病虫防治指标和茶树生长情况适期施药;(5  根据有效剂量适量用药;(6  合理选用施药方法;(7  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用药和采摘。

21.生态蔬菜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与病害综合防治的关系

阐述生态蔬菜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内容;

阐述从是生态蔬菜建设和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产品安全、无污染)和重要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阐述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生态蔬菜建设和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性(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综合防治从农业生产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观点出发,以预防为主,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而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其次,综合防治因时,因地,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取长补短,考虑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稻主要病害
农药基础知识学习
花生病害大全 (高清)
常见玫瑰病虫害图例及防治
黄瓜病虫害防治
月季常见病虫害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