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邛竹帖》又名邛竹杖帖,王羲之《十七帖》丛帖第十二通尺牍
邛竹杖帖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名称】邛竹杖帖  【作者】王羲之  【书体】草书  【时代】东晋  【材质】纸本墨拓  【规格】4行,31字
目录 1法帖简介
2法帖释文
3书法欣赏
4关于十七帖
5相关资料
折叠编辑本段
法帖简介
【名称】邛竹杖帖
【作者】王羲之
【书体】草书
【时代】东晋
【材质】纸本墨拓
【规格】4行,31字
又名《邛竹帖》,《十七帖》丛帖第十二通尺牍。
折叠编辑本段法帖释文
折叠原文
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至。
折叠帖文大意
去年夏季您送致的邛竹杖,都收到了。此间士人中许多人年纪已老,我随即将这些邛竹杖分送给他们了,并告知他们是您从遥远的益州送来的。
折叠编辑本段书法欣赏
《邛竹杖帖》作为《十七帖》丛帖的一种,它的风格也体现了《十七帖》的整体面貌。《十七帖》的用笔特点主要表现为一种不激不厉的平和状态,笔画的提按转折交代得十分明确,点画稳定、扎实。加之刻本的原因,更是增加了其古朴的质感。正如《湛园书论》所说的"点画拖曳之间,若断若续,而锋棱宛然,真意不失,此为至精至妙。"
《十七帖》结字温文尔雅,从容潇洒,没有过度的夸张、强调、冲突,而是以理性的架构为主,从而表达出一种蕴藉、含蓄的文人气质。单字以独立的形式为主,连带不多,而气势贯通畅达,主要靠体势上的"暗连",上下字之间的大小、方圆、长短、欹侧,默契配合,生动自然,不着痕迹,"状若断而还连"--这也是一种深层次、高境界、以内涵为主而非形式至上的行气特征(或曰章法模式)。
折叠编辑本段关于十七帖
折叠简介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写给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因为第一封信开头是"十七"二字,于是统称为《十七帖》。
折叠目录
宋拓十七帖《十七帖》丛帖共二十九帖,目录如下:
01、郗司马帖;02、逸民帖;03、龙保帖;04、丝布衣帖;05、积雪凝寒帖;06、服食帖;07、知足下帖;08、瞻近帖;09、天鼠膏帖;10、朱处仁帖;11、七十帖;12、邛竹杖帖;13、蜀都帖(游目帖);14、盐井帖;15、远宦帖(省别帖);16、都邑帖(旦夕帖);17、严君平帖;18、胡母帖;19、儿女帖;20、谯周帖;21、汉时讲堂帖;22、诸从帖;23、成都城池帖;24、旃罽胡桃帖;25、药草帖;26、来禽帖;27、胡桃帖;28、清晏帖;29、虞安吉帖。
此目录主要依据孔氏岳雪楼本《十七帖》,藏香港中文大学。此本为"僧权"全本,摹刻于南朝梁内府所藏原迹。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邛竹《右军书记》未著录此帖文字。《宣和书谱》亦未著录此帖目。《淳化阁帖》卷八有《周益州帖》(亦称《邛竹杖帖》),所记事宜与此帖相关,文曰:"周益州(周抚)送此邛竹杖,卿尊长或须,今送。"即羲之将周抚所送邛竹杖分布友人之尊长。将《周益州帖》与此帖参照,可知王羲之在晚年某夏得到周抚送致的邛竹杖,数量不寡。不久,王羲之将这些邛竹杖分送诸友中之尊老者,并宣明乃周抚"远惠"之物。于次年写此尺牍答周抚。
邛竹杖由邛竹加工而成。邛竹产於西南地区,扬雄《蜀都赋》曰:"邛竹缘岭。"邛竹杖,最早记载见於《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传,曰:"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邛乃山名,邛竹节高实中,状如人剡,俗称"扶老竹"。从汉代起,筇竹杖或邛竹杖便成了士大夫常常提起的物事,历代文人诗客吟咏不绝,乃至"筇"成了手杖的代称,如"扶筇"便是拄杖的意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献之书法大全[2]
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王羲之草书尺牍《适太常帖》赏析
王羲之法帖155《周益州帖》草书
《王羲之尺牍集》原色法帖欣赏
《王羲之尺牍集》原色法帖
原色法帖选24:《王羲之尺牍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