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技术周刊 | 门刚考虑了雪荷载之后,梁稳定应力比结果反而比不考虑变小了?


技术周刊

门刚考虑了雪荷载之后,

梁稳定应力比结果反而比不考虑变小了?

PKPM结构系列软件常见问题解析

二零二三年第二十九期

如上图所示,左边是仅考虑了普通的楼面活荷载,按照一组相容活荷载考虑,右边考虑了一键雪荷,普通楼面活荷载按照一组互斥活荷载添加,其余互斥活荷载均为雪荷载的均匀分布和不均匀分布,共计6组互斥活荷载。计算结果查看发现,梁的面外稳定应力比考虑雪荷载之后,由0.93变为0.81。

常规理解,考虑了雪荷载的各种不利位置的分布之后,即便是应力比不变大,也不应该变小,但是现在应力比反而变小了,有点不太好理解。

我们从门规验算梁的面外稳定公式入手来看这个问题:

同样的模型下,梁截面属性相同,梁面外长度一致,程序计算书输出的两组弯矩和轴力分别为梁两端的断面内力,可以看出来两组轴力和弯矩都有差异,但是轴力相差不太大,所以我们先核对弯矩的部分

继续看稳定系数和小端与大端应力比的规范行文如下:

通过门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稳定应力比的分子和分母都跟梁端弯矩有关,其中稳定系数跟梁两端的弯矩比值有直接关系,所以如果在轴力一定的情况下,并不是弯矩越大,稳定应力比就越大。

下来我们再核对一下稳定系数的差异:

通过Excel表格的验算,稳定系数差异就比较大了,一组相容的模型稳定系数为0.59,六组互斥的模型稳定系数为0.66,而大端弯矩值相差不大,这就导致弯矩项出现了差异。而轴力项是直接正相关的影响,也就是轴力越大稳定应力比越大,所以最终出现了6组互斥活荷载的模型稳定应力比反而变小的情况出现。

如果规范改为按照《钢结构设计标准》考虑的话,稳定应力比就不会出现此类问题:

因为钢标对于梁的稳定验算,其稳定系数在均布荷载分布时候,面外支撑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只跟面外长度有关,与梁本身的弯矩没有关系,所以在构件截面,面外长度等信息一致的情况下,一定是弯矩越大,稳定应力比就越大。

结论:

程序处理活荷载的方式初衷是希望得到组合后最大的内力,进而得到最保守的设计结果,但是由于门规本身构件设计的验算公式的原因,稳定系数与构件端部弯矩比值有影响,最终稳定应力比是大端弯矩与稳定系数的比值关系,所以弯矩的大小对于稳定应力比的结果影响趋势不明确,导致有可能出现多组互斥活荷载的情况下,最终的稳定应力验算结果反而变小的情况发生。

解决办法:

可以考虑按照满布的活荷载,和分跨不均匀的活荷载的情况分别验算一下稳定,用多个模型验算一遍,以此确保最终面外稳定验算是最不利的结果。

供稿丨高磊   审稿丨刘孝国

编辑丨王蕊   责编丨张跃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设计篇-钢结构(三)
简支钢梁计算. www.jxdiguo.com
钢结构厂房吊车梁设计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机房承重标准及承重计算方法
墩柱脚手架施工验算全过程实例,不可忽视的细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