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乔纳森 | 2022年第二季度新书过眼录

以下开列的是我2022年4月到6月翻览过的新书。有些书也许不算“新”了,是2021年底出版的,但考虑到许多人应该还没读过,就也列入了。至于《钱穆致徐复观信札》一书,出版于前年10月,却是我当时错过了;此书大佳,不应忽略,故特别加以推荐。

【中国部分】

1、《结社的艺术》

张艺曦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版。 

评分:★★★★

评语:这部关于明清时期文人、士人结社的论文集,由海内外十几位青年学者共同研讨、分别撰文,内容上打通文化史、社会史、思想史、文学史,地域上旁涉当时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其中文章,率皆翔实深入,大大丰富了我们对明清文化实态的认识。当然,有个别作者不免求之过深,文本阐释似嫌过度,也每有引文断句错误的情形。举一个后者的例子,第197页引潘江《吴道凝小传》:“予乔寓秦淮时,诗文有所质正,公辄谬加许可不啻口,出至下交,引忘年之义。”按,后半句应断作:“公辄谬加许可,不啻口出,至下交,引忘年之义。”不啻口出,成语,出《尚书·秦誓》。但无论如何,我们对于这些高质量的个案研究仍是极为欢迎、甚表赞佩的。

2、《清代的书籍流转与社会文化》

徐雁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版。

评分:★★★★★

评语:对徐雁平兄的著作一直很偏爱。徐兄做学问沉潜扎实,又有眼光识力,实属难得。这部书是程章灿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的第六卷,一般这种大套书,分册的作者多敷衍塞责,而这一部完全不同,章节设置很有个人特色,内容写的也都是自家的心得。

3、《清代刻工与版刻字体》

郑幸著,中华书局2022年3月版。

评分:★★★★★

评语:非常出色。材料丰富,关于穆大展、刘文奎的个案很精彩,论述也针脚细密。

4、《妙无余:中国藏书印的历史与文化》

王玥琳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年12月版。

评分:★★★★

评语:还行罢。图好看。

5、《远采诸邻》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中华书局2022年2月版。

评分:★★★★

评语:“复旦文史讲堂”系列出到第九本,我好像读了四本。这个系列的好处是,专家们讲完后,听众提问环节的内容也都原样记录,很有现场感,但又比看视频更有营养,因为文字更严谨、也便查考。但,编者啊,别那么拖拖拉拉的行吗?这些讲座都是九年前的,明日黄花——菜都凉了。博达伟(David Porter)讲得最差,空洞。

6、《远岫集》

赵伯陶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22年1月版。 

评分:★★★★

评语:老先生功底深厚。自序甚感人。

7、《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

徐晋如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版。

评分:★★★★★

评语:此非泛泛之书,而是随处体现作者强烈的个性以及不从流俗的见地的大著作。正因为如此,一些读者难免会觉得“其中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而事实上,作者在书中表达的主要思想——诗古文辞是中国文学的主流——无疑是完全正确的。全书十五讲,一讲讲《古诗十九首》,一讲讲乐府,两讲讲骈文(其中一讲专讲陆贽),这样的处理,当然可说是非常大胆的,但其实又是极有见识的;对于作者的标举陆宣公,我更是举双手赞成,其对于当代中国文学观的“拨乱反正”,意义甚大。观此书,读者宜先放下自己原本接受的那些俗见,虚心体会作者何以有他那样的一组观念,若稍有相异处,即生疑窦,欲与作者相辩驳,则是不会读书,亦不必读此书了。

8、《德国汉学研究史稿》(上下册)

李雪涛著,学苑出版社2022年2月版。 

评分:★★★★

评语:散在各处的论文萃于一编。

9、《辩证性的文学守望: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世界》

顾文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4月版。

评分:★★★★

评语:不错的博士论文。书后所附书目,不知出于何种编排原则,并未把正文中分类书目已列入的书尽数收录,读者宜留意。

10、《近代北京英文学术刊物研究》

顾钧、雷强著,学苑出版社2022年1月版。 

评分:★★★★

评语:评介性质。但列了《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辅仁英文学志》《图书季刊》《燕京社会学界》的详细目录,方便使用。

11、《中国与维多利亚想象》

(美)罗斯·福曼著,译林出版社2022年5月版。

评分:★★★★★

评语:作者罗斯·福曼在细致爬梳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大众文化中呈现的中国及中国人的形象做了相当细腻、敏锐、深刻的剖析、阐释。其材料之丰瞻、探讨之富于启发性,都令人印象甚深。如与近期出版、同样讨论了所谓“莱姆豪斯(华人在伦敦的早期聚居区)文学”的著作《老舍在伦敦》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罗斯·福曼的这部书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12、《老舍在伦敦》

(英)安妮·韦查德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4月版。

评分:★★

评语:作者挺老实的,说自己不懂中文——有没有搞错?这也行?

13、《郁达夫年谱》

李杭春、郁峻峰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版。

评分:★★★★

评语:还行。似乎在史料方面略有进境。

14、《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

黄德海撰,作家出版社2022年6月版。

评分:★★★★★

评语:自从去年读了金克木的散文、小说,对此老的印象完全改观,因之对其生平也多了几分关注。德海兄的这部书来得正是时候。此书在体例上有创新:传统年谱的写法详于行迹而略于心迹,此书则有意多引传主的文章,让读者在知道传主事迹的同时也能知道他所思所想,因此读来完全不觉枯燥,随时有兴会。

15、《钱穆致徐复观信札》

钱婉约整理,中华书局2020年10月版。

评分:★★★★★

评语:这本书太好了。前辈在艰困之际奋斗不息,读之令人感佩。更重要的是,读这些书简,可以看出宾四先生做人、处事之功夫,那种涵养和历练,不惟今日已无人可及,就连想象也是困难的,因此书而能加以亲切体会,实应礼赞。

16、《徐旭生文集》十二册

中华书局2021年10月版。

评分:★★★★

评语:咬了咬牙,在“6.18”以略低于五折的价格把这套大书买了——现在买书,主要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没地方放的问题,买大套书很有压力。《徐旭生文集》最后五册为日记,我目前只选读了一册:建国后、五十年代初的日记。日记稍简略了一些,但对彼时学界氛围还是有真切的反映的:徐表现积极,要求入党,但后来有动摇,一度想把申请书撤回来,被人劝服,没做蠢事。徐旭生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同事有夏鼐、尹达、郭宝钧、陈梦家等,朋友有梁漱溟等,往来无白丁。

17、《目加田诚北平日记》

评分:★★★★

评语:已写评论,见《书的肉体与灵魂》一文。现节引开头部分:“《目加田诚北平日记》一书,是日本汉学家目加田诚(1904—1994)1933年10月到1935年3月间的日记,日记除记载目加田诚留学期间学习、生活的日常事务,也记下了与当时的中国文化名流胡适、周作人、杨树达、俞平伯、钱稻孙、孙楷第等的交往,虽文字简省,却也弥足珍贵。从编辑的角度看,此书的一大特点,是由日本九州大学静永健教授召集的团队对整部书加了极其丰富的注释,不仅详细介绍了日记中提到的人名、地名、书名、电影名,还旁征大量辅助性的回忆文章,以佐证、补充目加田诚的记录。”

18、《科学思考者》

万维钢著,新星出版社2021年11月版。

评分:★★★★

评语:有些文字以前读过。但重温也是好的。

19、《亡明讲史》

台静农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3月版。

评分:★★

评语:台静农晚年这部历史小说残稿,写得极粗糙,对朱由检的刻画是粗陋的,对李自成、牛金星等的描写甚至很粗鄙。人物全无心理深度,叙事也不过是蔡东藩的水准。这样的东西,还能加以吹捧,评论者良心何在?

20、《记忆之城》

袁凌著,花城出版社2022年3月版。

评分:★★★★

评语:以作者在重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写的自传性小说。有独特的气息,动人的细节也不少。不过,总体上看,不如袁凌的非虚构作品,也不如写农村的小说集《世界》。

【外国部分】

21、《民主雅典的精英与大众》

(美)约西亚·奥博著,何典译,郑州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版。

评分:★★★★★

评语:这部书的译出,大约属于“有为而译”——为了某种政治的、社会的意向或意愿而进行翻译。不过原著是严谨的,译者是矜慎的,相信这个译本会为探讨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学者们提供有益的参考框架。

22、《探寻:宗教的历史和意义》

(美)米尔恰·伊利亚德著,晏可佳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22年3月版。

评分:★★★

评语:这本书是伊利亚德评述宗教史研究的通论性著作,本来是颇便读者的,可惜原著出版于20世纪60年代,现在读来,感觉还是有些陈旧了。译文磕磕绊绊,译名不规范处甚多。

23、《人类学与人类学家:二十世纪的英国学派》

(英)亚当·库珀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11月版。

评分:★★★★

评语:英国人类学界八卦集。

24、《普通法简史》

(英)哈利·波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版。

评分:★★★★

评语:不用怀疑,作者确实叫哈利·波特。这是一部面向非专业读者的英美法普及读物,作者挺会讲故事,但深度一般。

25、《跨文化研究 总第11辑》

胡继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5月版。

评分:★★★★

评语:北二外的胡继华主持的《跨文化研究》系列近年译介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哲学、文学理论文献。第11辑的主题是布鲁门伯格(胡继华的《神话与现代灵知:汉斯·布鲁门伯格的神话诗学研究》之前已出版,《跨文化研究 总第10辑》里也有布鲁门伯格的译文)和早期比较文学(赫尔德、勃兰兑斯、小林秀雄、莫莱蒂等的文章)。

26、《幽默》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吴文权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22年6月版。 

评分:★★★★

评语:已写评论,见本公号。

27、《重返昨日世界》

(美)利奥·达姆罗施著,叶丽贤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6月版。

评分:★★★

评语:这部以塞缪尔·约翰逊为中心群像传记,的确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18世纪伦敦文人、学者们聚谈的“俱乐部”。但为史料所限,关于“俱乐部”活动的记述实际上是很不充分的,比如书中为史学家爱德华·吉本专门辟了一章,可是对他在“俱乐部”中言行的叙述有多少呢?只有一段。而且是说那天吉本面对约翰逊的挑衅一言未发!所以尽管作者在书中刻画了不少名人,可是对他们中多数人间的互动没有太多可讲的,群像说到底更像由单幅肖像拼接而成。另一方面,“约翰逊学”在英美已是极发达的学问,而作者这部出版于2019年的著作却不怎么看得出研究进步的印记,对约翰逊、鲍斯威尔性格、行事所做的心理上的解释都相当肤浅。总的来说,只能将其看作记述约翰逊及其周边人物的通俗读物而已。所幸译文忠实可靠,尚且值得一读。

28、《法国大革命批评辞典:人物卷》

(法)弗朗索瓦·孚雷、莫娜·奥祖夫主编,商务印书馆2022年2月版。 

评分:★★★★

评语:这套书的人物侧影,写法居然很接近19世纪的随笔,颇为波俏,而非典重。有学者对此表达不满,我倒觉得挺好的。重点读了巴贝夫、米拉波、西耶斯等条目。

29、《小说的音乐化》

(德)维尔纳·沃尔夫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版。

评分:★★★★★

评语:作者的渊博有点超乎我的想象,叹为观止。虽然音乐理论我一点都不懂,但觉得能读到这样的书,实在是种幸运。

30、《法国名家散文选》

郑克鲁译,商务印书馆2021年8月版。

评分:★★★★

评语:此书估计知者不多,值得提一下。

31、《你的懒惰让我愁肠百结》

(美)F.S.菲茨杰拉德著,蒋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年4月版。

评分:★★★★

评语:这是小说家菲茨杰拉德写给唯一的女儿斯科蒂的书信集。信中流露出的深沉父爱和对既缺乏才能又贪玩任性的女儿的无可奈何心情,同样打动着读者。对于那些熟悉菲茨杰拉德生平、作品的人来说,阅读这些信,无疑会带来忧伤和刺痛。小说家的疲惫、痛苦、失落、乃至绝望,在这些谆谆叮咛中浮现出来。即使在那些匆忙写就的便条中,菲茨杰拉德对艺术及生活的敏锐判断也从未变得模糊。

32、《藏书ABC》

(英)约翰·卡特著,译林出版社2022年1月版。

评分:★★★

评语:也许我并非“目标读者”,属于擅闯误入。觉得没什么意思。

33、《德国出版零时年》

(德)克里斯蒂安·亚当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2月版。

评分:★★★★★

评语:非常有价值的图书出版文化史。讲述1945年之后东西德的畅销书故事,大量新知。

34、《世界在书店中》

(英)亨利·希金斯编,彭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3月版。

评分:★★★

评语:英国文人亨利·希金斯邀请了十几位欧美作家,各自缅怀那些影响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好书店,他们写成的文章结集为这本《世界在书店中》。除了极少数例外,这些文字都是为那些了不起的书店唱的挽歌,因为无论曾经多么光彩照人,这些书海中的灯塔如今皆已黯灭。

35、《非必要阅读》

(波兰)维斯瓦娃·辛波斯卡著,黄灿然译,译林出版社2022年3月版。 

评分:★★★★

评语:这些小文章,很多以前我都读过,忘了收在哪本书里,现在换个书名、译者,又出了一遍。书评,有一路写法可叫“打擦边球法”,就是像辛波斯这样的。

36、《写作的基本技巧》

(英)萨姆·利思著,九州出版社2022年1月版。

评分:★★

评语:本来Sam Leith这本谈英文写作的书译成中文,是值得欢迎的事儿。哪成想,对照原著,翻开第一页就惊到了:第一段最后一句翻得狗屁不通。Lynne Truss(是女士,中译本里写的“他”)那本讲标点的书《吃、射、走》(Eats, Shoots & Leaves,其实应该是“吃竹叶”)的书名,硬给省略了。

37、《巴黎评论·作家访谈6》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3月版。

评分:★★★★

评语:已写评论,见本公号。

38、《科幻精神》

(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著,侯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版。

评分:★★★★

评语:当然不是波拉尼奥最好的作品,但还是动人的。

39、《东大女子》

(日)太田敏正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5月版。

评分:★★★

评语:东京大学,作为日本的最高学府,有其象征性。东京大学的女学生,因其性别,也因其数量之少(在学生中占比不超过20%),就显得更加特殊,也更引入注目。记者太田敏正针对东大女生的现状进行了一些调查和采访,写出了这本书。客观地说,它既不全面,也不深刻,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而已,但其揭示的一些问题因具有普遍性,对中国读者实不无启发。例如东大女生的择偶难题,与中国的顶尖大学(如清华大学)的女生面临的情况,几乎完全相同:她们似乎没法在本大学之外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总的看来,对高等教育中的女性处境,此书是一面可资借鉴的镜子。

40、《阅读 写作 品味——我的第一堂文学讲座》

(日)中村邦生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2年3月版。

评分:★★★★

评语:作者给中学生讲文学,能讲得有趣,而且颇有见地,难得。日汉对照,很适合学习日语用。

41、《京都的早市》

(日)吉田庆子编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版。

评分:★★★

评语:吉田庆子领着一帮学生翻译了不少大正、昭和时期的旧文章,编成三本书,我目前只读了这一本。选文比较随意,有一些平平之作本来可以不译的,但也确有个别佳篇,比如此集中的《河豚》以及日本法学家写的《谎话的效用》,都很别致。

42、《日日杂记》

(日)武田百合子著,田肖霞译,北京日报出版社2022年5月版。

评分:★★★★

评语:此书是作家武田泰淳的妻子武田百合子写的日记杂录体的散文集。她的观察力敏锐,感觉非常细腻,对凡俗生活中细小的、转瞬即逝的事物、言词,能捕捉其微妙处,并以日本式的、在有理无理之间的笔调加以记述。虽然书中文字像一地散珠,不易觅其线索,但其光采却时时闪烁,具有别样的魅力。不过,武田百合子写作的题材中,日常消费和文化消费占了过大的比例,这种消费者式的、旁观式的书写终不免有些轻飘飘了。一想到有多少有才华的女性,只能写着这样的日记(且不说就连这样的文字也少有人读到)而不能去写那更广阔天地里的事,便深感痛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乔纳森2021年读书总目(外国部)
洗闲阁购书日志(2019年10月17日)
曾国藩的古文观
易经入门及升级书籍推荐
2021上半年读书总结&推荐
迈克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