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河南,你甚至可以用西瓜下饭
河南人开始频繁吃咸西瓜的时候,夏天就是真的结束了。

西瓜除了消暑解渴,河南人还给它安排了一种摇滚吃法——下饭。

把西瓜转化成秋冬皆宜的西瓜酱,是河南人“两掺儿”哲学的产物。清甜的西瓜和发酵的黄豆,通过极致的混搭,碰撞出的脂香醇厚、清香余味的二重味道。
几乎每个河南娃的书包里,都曾有一罐西瓜酱。尤其是上一辈的河南住校生,离家去学校前,都会背上一罐西瓜酱,用这罐味道,拌下一周的饭。

咸的那么脱俗,酱的那么彻底,打破你对西瓜的一切刻板印象,却又忘不掉那股余韵的果香
*作者供图




河南西瓜封印术!
专治瓜田吃不完的瓜


在食物上,河南人一向很有想象力。例如胡辣汤掺豆腐脑,刀削面配土豆粉,以及味道令人难以想象的西瓜酱。这是一种神奇的酱,可以打破你对西瓜、对酱的一切固有印象。

众多水果里,河南人最熟悉的大概就是西瓜。中牟礼品西瓜、开封无籽西瓜、夏邑富硒西瓜、内黄薄皮西瓜……几乎每个位于黄河故道上的城市,都有自己的西瓜品牌。

每个瓜农身上多少都有点技能在身上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早年间的黄河,时常决堤泛滥。大河过境,遗留下的砂土地虽不利于庄稼的生长,却是西瓜的天然土壤。

作为中国西瓜的第一大产区,河南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占全国首位。以2018年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该年全国西瓜种植面积为151.793万公顷,产量6153.69万吨。其中河南西瓜种植面积25.108万公顷,产量1364.32万吨。这就意味着全国平均每5个西瓜,就有一个来自河南。

因此,吃不完的西瓜如何保存,成为河南人发挥创造力的一种动力。为了封锁西瓜的味道,河南人从黄豆酱上找到了灵感。甘甜的西瓜果肉,搭配上霉过的黄豆,两者合抱之后,一起在阳光下发酵成西瓜酱。

西瓜挖出来制成西瓜酱,是河南“非遗”中的“黑暗料理”技术
*小红书|力鸿西瓜酱豆

我姑姑是重度西瓜酱爱好者,每年夏天都要晾晒西瓜酱。和她聊天,大约不出十句话,就能拐到西瓜酱上。今年她因工作去到新疆,最惊喜的发现竟然是,西瓜酱在新疆只需要一天就能基本晾晒成功,而在河南则需要半个月起。

西瓜酱或许听起来略显“黑暗”,味道也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但的的确确是河南人,尤其是上一代人心中的“下饭神器”。在那个物资稍显匮乏的年代,一罐西瓜酱,可以拌下许多虽不富裕但精神充足的日子。

西瓜酱酿好,没有胃口这件事,不存在的
 *作者供图

奶奶和她的西瓜摇滚之旅


在河南,西瓜酱的叫法并不统一,有的叫酱豆,有的叫瓜豆,也有叫豆糁儿的。但那抹咸甜交织、余味持久的清香,以及做法大致是一样的。西瓜酱的前期制作手法,和黄豆酱略有相似,都是将黄豆洗净煮好后,裹上面粉霉变。接下来,就是西瓜登场的时刻。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环节。小时候奶奶蒸馒头、做西瓜酱,我和姐姐经常围在一旁。为了不让我俩捣乱,奶奶会把搦西瓜的环节交给我们来做。

选用的西瓜,拍起来当当响,声音脆脆的。西瓜切成两半,我和姐姐往往会先把西瓜最中间的部分吃掉,然后一人搂着一半,用勺子把西瓜挖到一个纯白色的搪瓷盆里,最后上手把西瓜捏碎。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之后,奶奶会把搦碎的西瓜倒入霉好的黄豆里,煮熟霉过的黄豆和着西瓜碎块,一同入缸搅拌,加入盐、生姜、花椒、八角等配料,而后将其密封,放在堂屋的厦下,静待阳光的工作。

撒上这些香料后,西瓜汁要漫过豆子一寸高,才能让粒粒豆子都能粘上果香。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阳光,是制作西瓜酱的一味重要调料。经过烈日的暴晒,甜的西瓜,咸的酱豆,在酱缸内缠绵交融,把夏日的清凉与风味久久封印。

每天清早,奶奶都会打开酱缸一角,用勺子搅拌搅拌。酱缸上那层纱布,对当时的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经常会忽视奶奶的叮嘱,忍不住将其偷偷掀开,窥探酱缸里的细微变化。随着时间的流转,西瓜酱的酱味儿逐渐变浓,颜色也有了明显的深浅变化。

把美味封进缸里,变的是颜色,不变的是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大约半个月左右,西瓜酱便可晒成。成品的西瓜酱,呈现出一种好看的酱红色,黄豆颗粒饱满,却似乎溢着西瓜的汁水,大块的瓜瓤隐约可见,却已辨不出原本的模样。

黄豆还零星保持着独善其身的完整,而西瓜早就温婉的融在酱里难辨原貌了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世间的碳水
在遇见西瓜酱后开始升华



炒好的西瓜酱,蘸着刚出锅的馒头,最是绝配。
等到西瓜酱晒成,奶奶往往会蒸上一锅馒头,颇有些为了一瓶醋包顿饺子的劲头。在河南,蒸馒头是件“事儿”,需要号召全家来吃的那种。

夏天天热,奶奶会起个大早,和面、发面、揉面、上锅蒸一通忙活,待馒头的香味溢出,她就把看锅的任务交给我,而后从酱缸里舀一碗西瓜酱出来,加上大葱、青红辣椒爆炒,油润的亮光窜出浓郁的香味,略带厚重的酱香,飘出清甜的余味,味道直勾勾的,不加丝毫掩饰。

开坛的一瞬间,许久不见的西瓜甜香裹挟着黄豆酱的咸香扑面而来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大大和姑姑们经常踏着这种香味回来,这个时候奶奶会隔着窗户招呼大家支起饭桌,然后把一盘炒好的西瓜酱端出来,一群人热热闹闹地把馒头起了锅。

刚出锅的馒头,掰成两半,冒出拐弯儿的热气儿。直接把馒头放在盘子上,两手一挤,西瓜酱便夹在了馒头中间,流出透亮的红油。

*小红书|依依吖
馒头的热气,微妙地引出西瓜酱的浓香,诱得人直往嘴里放。即便是年幼时的我,蘸着西瓜酱吃下两个馒头,也不在话下。尤其是掺杂了马蜂菜的馒头,抹上厚厚一层西瓜酱,馒头的单一口感,有了细致的味道层次,直接从口粮升华成美食。有西瓜酱坐镇,平日里诱人的烩菜,也稍显无味了。

每一个家里都会有一缸是奶奶做的,号称打遍中原无敌手的西瓜酱
*小红书|农村棉儿姐

西瓜酱拌面,是河南的另一种寻常吃法。煮好的挂面,无需添加任何佐料,仅一勺西瓜酱,便能吊出面食独有的的醇厚口感。吃完拌面,续上一碗面汤,再坎坷的日子也能熨帖片刻。

除了日常的饮食,在一些地方小吃中,西瓜酱往往也是灵魂般的存在。开封炒凉粉,在河南小吃届驰骋多年,凭的就是滑嫩不碎的凉粉,和味道独特的西瓜酱。

手工打的凉粉,外观是透明的琥珀色,碰一下弹弹的,有种果冻的质感。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炒凉粉,开封炒凉粉虽然也使用葱姜提味,但一勺西瓜酱的加入,让凉粉的味道多了一抹清甜。

*微博@小希发呆

在热油的催逼下,凉粉儿滋滋作响,西瓜酱也顺势融入其中。用锅盖盖住闷少许,黄豆酱的浓郁酱香,西瓜的清香微甜,悉数缱绻渗入到凉粉之中。

这份味道的独特,蕴含着家的温暖,能够让人想起一段旧日时光,而这正是河南饮食的底色。

在平凡的日子里吃着奶奶做的西瓜酱蘸馍,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美味

 作者:莺时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风味星球

内容不代表地道风物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西瓜放在油锅里,瞬间变农家美食,拌面、就馒头、怎么吃都好吃
一直超想吃这种馒头终于被我找到了!一层一层的……配上我们河南的酱
自家做的黄豆酱真好吃
伏天一缸酱
李凯:西瓜豆瓣酱
在农村如何自制大豆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