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希明 | 语文高考题量难度宜“双减”
目前的语文考试,包括高考以及考前的各种模拟卷,学生做起来痛苦,老师批起来也痛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题量太大,难度太高

先说题量的问题。

上海市的语文考试答题写作量越来越大是不争的事实。语文考试的问答题,格子是越来越不够的。

一般情况下,语文的所谓参考答案只是可能的答案中的几条。这种情况下,考生只能采取求全的策略,标准答案有3点,考生要答出5个点才能踩中。所以考生写的答案必然比参考答案长。但是现在有的题目就连给的答案只怕格子都写不下。

我很想举高考的例子,但是近几年上海市的高考试卷又不公布。那就只好举2022考试手册中样卷的例子。第8题的答案我word统计出来是149个字符。

一线教师都很清楚,基本上答题纸A4纸三栏分,几分的题就划几道线。这道题是3分的,样卷附的答题纸给了4条线,已经属于多给了。

我拿区里的A3标准答卷纸试一下:

结论是4条线也写不下。何况很多学校因为印刷不便,答卷纸是B4,那就更困难。

怪不得每次语文答卷,学生都是密密麻麻写满虱子一般的小字,有的还要中间挤着再加一行。老师看起来也要累死。每次区里批卷,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往往半天结束,语文经常要拖到两天,有时候要加班到晚上。平时批考卷,我连节假日都带回家改,学生还不满意,说我批得慢,我无话可说,只想对他们翻个白眼。

以前的上海市高考答案是什么样子的?看2015年的:

简洁明了,得分点少而精。

目前语文考试落实新课标精神,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又强调答案的多元,我都举双手赞成。那么格子多给点,题量减少,学生不是就会更从容一些吗?

题量减少有可行性吗?

目前的考试结构是这样的:积累应用,再加一篇社科类现代文,一篇文学性现代文,一篇诗歌鉴赏,一篇传记类文言文,一篇论说抒情杂记之类的文言文,再加作文。其中其实有很多重复的题型,比如作用题,四篇都可以出现。有的考点其实没必要重复出现,内容理解类的,赏析类的,逻辑推断的,全覆盖了就可以了。

我觉得完全可以砍掉一篇阅读。如果现代文的文学性阅读是人物相关的,比如小说,文言文一就没必要考,字词翻译合并到一道文言文中。当然更理想的是社科类、文学类现代文阅读只考一篇,随机考某一种类型。毕竟现代文阅读的答案一般争议比文言文大。

再说难度的问题。

现代文部分,这几年越来越重逻辑推断,这个我也举双手赞成。但是这种题烧脑啊,而且答案的要点也难弄。顺便说一下,如果思路题算在这一类里面,我很不喜欢这类题目,答案一般要写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有时候还要把构思特点写在里面,虽然确实可以考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程度,但是因为不知道要细到何种程度,各模拟卷的答案普遍非常臃肿。

还有就是新增比较探究题,其实不但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题量。还是举2022年样卷为例:

这是两篇古诗啊,比较题出得非常精彩,问题是难度成倍增加了。

更不要说,现在连出文言文的题目,包括我在内,都很有一种出两个相关语段让学生比较的冲动了。各区的模考卷中,这种题目绝不少见。

很多题目都是这样的,出题的人殚精竭虑,题目让人拍手叫好,好题目凑在一起,题题烧脑,学生做起来可就苦不堪言,最后老师批起来也是苦不堪言。

已经说到了文言文,我就顺便说一下,把上海市历年来考的文言文放在一起,我感觉趋势越来越明显,那就是文本越来越长,难度越来越高。简单统计一下高考文言文一字数(word无脑拉一下看字数,不准确,而且近几年官方不公布考题,数据不全,但是大致趋势是对的):

至于难度,看看2003年的高考题:

太平崔默庵医多神验,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遍身皆肿,头面如斗,诸医束手,廷默庵诊之。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诊此少年时,六脉平和,惟稍虚耳,骤不得其故。时因肩舆道远腹饿,即在病者榻前进食。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饮啖甚健,愈不解,久之,视其室中,床榻桑椅漆气熏人,忽大悟,曰:“余得之矣!”亟命别迁一室,以螃蟹数斤生捣,遍敷其身。不一二日,肿消症现,则极顺之症也。盖其人为漆所咬,他医皆不识云。

让人不由感叹这么短这么简单的文本居然是高考的文言文一。

最后说结论:我举双手赞成考试出现的新题型,赞同出题者付出的艰辛努力,从心里觉得很多题出得非常高明,但就是学生负担太重了。我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好一点:(1)答案简化。(2)砍掉一篇阅读语段。(3)适当降低文言文难度。(4)作文两个题目,一个文学创作(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一个议论文,二选一,这样也许就不会搞出拼合的怪胎体。

最后一条未及展开,以后有机会再说。如果能题量难度“双减”,希望学生能有超过一个小时时间好好构思慢慢写作文,而不是审题都来不及勉强凑800字。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成拉分最大的科目,如何轻松提到120分?这几点必不可少
1979年高考语文试卷难不难?初中生看了也“跃跃欲试”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高中三年学习方法:语文
今年的高考数学卷, 珠海专家这样说……
201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