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称职的父亲
梁启超的名字太响亮了。认识他有几个阶段,最先是学生时代学历史,看到公车上书,梁启超与康有为齐名。
接着学到那篇著名的课文——《少年中国说》,虽然收录进教材是节选,依旧气势非凡。
再后来看近代史,才知道梁启超不仅是政治家,还在史学、目录学、图书馆学等方面是专家。
又知道,他的子女后代人才辈出,与康有为相比,梁启超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更具有大学问。这一方面,其他一般人更不能与他相比了。
前段时间经一位老师介绍,看了梁启超家书,对他了解得更多了些。他近一百年前写给家人们的信,让他的形象在后来的读者面前立体起来。

他像普通人一样,有着对孩子的爱,不同的是,他对待孩子们在温情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大的指导和引领,真正守护着他们的成长。
他告诉孩子们在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要发展兴趣爱好,不让专业占据全部的生活。
他给予他们为人处世、婚姻家庭、生活经济等各方面的指导,却把选择权留给孩子们,自己只是给出分析和建议。
他毫不吝啬自己对孩子们的爱,经常在信中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出来。间接表达时,他细致地描述自己在外的工作和生活,以及旅途中的风景:
循海周遭行,弥望荷花十顷,杂以菱芰芡之属,水佩风裳,冷香飞上,湖外老柳古槐,圆阴匝地,蝉声豪迈,如诉兴亡。
描述完毕,话锋一转,说道:“胜赏既殚,继以幽感,惜吾爱女不相陪侍也。”后来游西湖,又说:“非儿侍我,我不欢矣。”
有时就把那想念藏在琐碎的文字中。
他盼望孩子们的回信,就像小孩子希望得到一个心仪的玩具一样,经常在信中埋怨,孩子们写给自己的信怎么少了,或者哪个孩子比如梁思成多久没有来信了。

梁启超性格豁达,他曾在信中说:
“世俗之荣辱苦乐,富贵贫贱,无甚可喜,无甚可恼,惟有读书穷理,是最快乐事。有时忽有心得,其乐非寻常所可及也。”
“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天下大乱之时,今天谁也料不到明天的事,只好随遇而安罢了。”
“大抵凡关于个人利害的事只是'随缘’最好,若勉强倒回出岔子。凡着急愁闷无济于事者,便值不得急他愁他。”
卷入政治活动,他安慰自己道:“将来成败未可知,亦惟见一步做一步耳。”
在日本久了,回到国内,他很是想念原来的生活:“居东十年,养成山野之性,入此烦浊界,为之头痛。”后来信中多次提到想回日本,“以二十四金赁双涛园,理其荒秽供我啸咏”。
心胸再开阔,也有郁闷的时候——“事无可为而又摆脱不得,徒增懊恼”。有时又很矛盾,说自己不会闷:“像我这样一个人独处一年,我也不闷,因为我做我的学问便已忙不过来。”但那是假的,失意、烦闷来临时,他会羡慕孩子,说:
“诗云:'夭夭沃沃,乐子之无知。’最可羡者,思庄、思达辈耳。”
总起来看,他心胸开阔,面对不能左右的事和逆境,大都保持平常心,顺其自然。

他不希望孩子们总是身处顺境。
他说:“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还引用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道:“孩子们小小年纪,恰值此数年来无端度虚荣之岁月,真是此生一险运。而长育于寒士之家庭,即授汝等以自立之道也。”“终日孜孜,而无劳倦,即是忧患之赐也。”“昔人称,精神日用则日出。”
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话,他多次在信中对着孩子们唠叨:
“人生惟常常受苦乃不觉苦,不致为苦所窘耳。”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只要不至冻馁,在这种半清净半热闹的地方,带着孩子们读书最好,几个孙子叫他们尝尝寒素风味,实属有益。”
“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实何止乱世为然)。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
他不只是用讲道理那一种形式教育孩子,还拿自己的生活实例来说:
“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
“终日劳苦,而精神逾健,亦因诸事顺遂,故神气旺耶!”
他也不是一味地让孩子们吃苦,而是认为适当吃苦有益身心,不至于在遇到坏的环境时不能生存。吃苦之外,还要注意心理健康,不能消亡了志气:
“一个人若是在舒服的环境中会消磨志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消磨志气。”
“忧伤憔悴是最容易销磨人志气的。”
“我以为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惟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
“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上最可怖之敌,我们须终身不许他侵入。”

梁启超是学问大家,在子女学业方面,有很多话要说:
“人事难知,或不及待,亦未可知,当念光阴难得,黾勉日进。”
“'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应从实际上日用饮食求学问,非专恃书本也。”
“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
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见。规矩不过求巧的一种工具,然而终不能不以此为教、以此为学者,正以能巧之人,习熟规矩后,乃愈益其巧也。”
他不是书呆子,也不希望子女们成为书呆子,而是要学业、生活相互协调:
“不要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
“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我们做学问的人,学业便占却全生活之主要部分。学业内容之充实扩大,与生命内容之充实扩大成正比例。”
“我国古来先哲教人做学问方法,最重优游涵使自得之……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得起消化作用。”
“专门科学之外,还要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
“做学问,有点休息,从容点,所得还会深点,所以你不要只埋头埋脑做去。”
看到女儿梁思顺学问有长进,他说:“吾闻此则百忧解。”与普通的父亲没有区别。
他不希望孩子们做官,认为“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教育事业才是正途。他想专门从事于社会教育,除用心办报外,更在津设一私立大学,等女儿毕业回来,两件事都可以帮忙。

对于孩子们的婚姻,作为老父亲格外关心。他说:
“我的方法好极了,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
“婚礼只要庄严,不要奢靡,衣服首饰之类,只要相当过得去便够。”
“(婚礼)在不丰不俭之间,办得极庄严极美丽,正合吾意。”
某些在婚恋上比较特殊的人,比如徐志摩这样的,他会严厉批评:
“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决破礼防的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
孩子们婚后的生活,也是他重点考虑的内容:
“我的计画,本来你们姊妹弟兄个个结婚后都跟着我在家里三几年,等到生计完全自立后,再实行创造新家庭。但现在情形,思成结婚后不能不迎养徽音之母,立刻便须自立门户,这便困难多了。所以生计问题,刻不容缓。”
说到对女儿女婿的爱,他的话很实在:
“平心而论,爱女儿那里会不爱女婿呢,但总是间接的爱,是不能为讳的。徽音我也很爱她,我常和你妈妈说,又得一个可爱的女儿。但要我爱她和爱你一样,终究是不可能的。”
梁思成、林徽音成婚后,他的关心内容变成了生计:
“你们既已成学,组织新家庭,立刻须找职业,求自立。一面尽人事去找,找得着当然最好,找不着也不妨,暂时随缘安分,徐待机会。若专为生计独立之一目的,勉强去就那不合式或不乐意的职业,以致或贬损人格,或引起精神上苦痛,倒不值得。”

在对子女做人做事的教育上,梁启超的言论很值得思考。他说:
“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与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赖人。至于做人带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时还'有童心’呢!”
“独立的多走些地方,多认识些朋友,性质格外活泼些,甚好。但择交是最要紧的事,宜慎重留意,不可和轻浮的人多亲近。”
“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那里是那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
他自己做事也颇有方法,很善于用人,让“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请献于社会”,认为做首长的人应该“劳于用人而逸于治事”。他向来办事专在“求好副手”上用工夫。
能做到用人得当,与他对人才的认识是分不开的:
“一个人要用其长……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每个人的家书都有自己的特色。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梁启超家书,应该是最著名的三部家书,比较起来,在大的主题上,曾国藩家书和梁启超家书涉及较多;在生活细节方面,各有千秋,关注点不同。这当然与家书作者个人的职业、学识、经历、所处环境等有关。
人与人是如此的不同,写作者不同,读者不同,获取的收益不同。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绝对正确的人,读一点别人的思想文字,除了带给自己精神上思考的乐趣以外,在实用上也有一些参考的价值。
回过来看梁启超家书,他更多的是在教我们怎样做一个称职的父亲。
这篇帖子引用较多,引用的内容都出自《梁启超家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梁启超家书》,感受亦师亦友的父爱,领悟“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教育传奇
400多封家书的背后,一个中国最牛的父亲,9个子女个个成才
梁启超的四条为父教子秘笈,你学得会
梁启超家书好句摘抄
梁启超家书里的励志名言
梁启超怎样当父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