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新生寄语: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编者按:读老友2021新生寄语,拍案而赞曰:“好一大碗热腾腾、香喷喷、麻辣辣的老鸡汤,应有培本固原、抗疫防毒之功用;乞君授权我用公众号发布,可乎?”答曰:“可!”

附录其2020新生寄语,其精彩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者:李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二级教授、文化传播学院院长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伴随这篇寄语的,是一纸录取通知。不论欣喜,还是遗憾,不论志得意满,还是心有不甘,总之,亲爱的新同学,从此你人生旅途中最重要(没有之一)的四年,命中注定将要与我们血脉相连。我谨代表文化传播学院全体师生,由衷而热忱地欢迎你!

回顾高考的拼搏与残酷,有舒畅,有沮丧;有欢歌,也有哀吟;有意志坚定、目标明晰、充满力量的日子,也有脆弱迷惘、四顾茫然,不知所往想要“躺平”的时候。青春少年的酸甜苦辣在这一刻已成为历史,愿诸君所经历的那一切,都能化为前行的动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又一年,面对新生,我的心情既相似又不同。

相似的是,每一届学生,都会成为我们老师个人历史的重要组成。你们来到学校,就仿佛给我们的生命注入了新鲜能量。不同的是,时代变迁,岁月不居,面对每一届同学,都会产生新的感悟,新的发现。

同学们把最宝贵的四年青春,满怀希望而虔诚地托付给我们,我要代表学院全体老师对你们讲:我们将努力不辜负你的信任。

毋庸讳言,每个考生都有一个梦:考进最好的大学北大、清华。只要进了北大清华,名师云集,精英荟萃,就一脚跨进了成功之门。其实,同学们早就具备了自由选择最佳教育的机会,早就自己一抬腿便可以走进“北大清华”,但却懵然不自知。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告诉同学们:“不要迷信声名显赫的时髦学者,也不要迷信北大清华。你们天天看的书,不少便是流芳百世的伟大人物写的。只要诸君认真读书了,以后毕业,若他人问起你是哪所大学的学生,有哪些名师教导过你。你就回答说:我是老子和孔子的学生,是李白和杜甫的学生,是柏拉图和康德的学生。”

记得文史大家陈寅恪曾讲过一段犀利批判中国人的话,他说:“我们这块土地,这些人,终其一生,大多所行,不过苟且二字。所谓风光,不过苟且有术;行路坎坷,不过苟且无门。”

还记得胡适先生对此写过一幅字,上书三个大字:“不苟且”。


亲爱的同学,我特别想把“不苟且”这一句话作为赠言。不苟且,就是保持做人的尊严,恪守做人的底线。在苦难面前,在诱惑面前,坚忍不拔,难以动摇。这是鼓励我们毅然前行、养育君子人格的强大动力。

是的,我们为什么要不苟且?

因为我们要珍惜与守护做人的尊严。而做人的尊严,源于爱与被爱,源于信仰与坚守,源于人格与常识,源于“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因为我们良善,坚韧;因为我们对公平推崇,对真理热爱,对正义渴求;因为我们不惧风雨,满怀理想,要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立德、立功、立言——所以,我们要有做人的尊严。

命途坎坷,百年丕变。“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高悬在我们人生顶峰的,那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不是财大气粗,不是高官厚禄,不是光宗耀祖的世俗成功,更不是聛睨一切、一呼百应的权力。

是的,这一切,都不是。

高悬在我们人生顶峰的那一颗明珠,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任何力量也剥夺不去的,我们做人的尊严。

附录:2020新生寄语:让理想的光芒永远闪耀

各位新同学,大家好!

语言不足以表达欢迎你加入文化传播学院这个大家庭的热忱。

当你捧起入学通知,终于跨过酸甜苦辣、爱恨情仇的高考,挥手从兹去,慷慨赴远方,胜利进度到人生远航的新阶,就注定了今天必然是一个印刻在你生命旅程中难以忘怀的日子。

每年这个特殊季节,我都要代表文传学院全体师生,给新同学们说几句话。这是命题作文,跟诸君刚刚经历过、不堪再回首的那场大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今天我不愿老生常谈,而想讲一点真切体会,期待与各位共勉,助力同学们启航新路。 

我想先问一个大家都关注的问题。为什么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大多数比我们这类大学的要强?不少同学到了我们这所学校,觉得自己高考失败,抬不起头来。别人考进北大、清华,985、211,不得了,自己上的却是一所二本院校。

其实,名牌大学除了其教学科研条件较强以外,相比之下,我发现我们这样学校的同学,最重要的就是差在一个自信心上。高考不理想,还有四年本科供你去追求并实现抱负。事实上,不少同学是因为自己失去信心而导致的平庸和失败。诚如西方哲人讲过的,“伟人们之所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自己跪着。”所以,开篇第一句,我最想对同学们讲的就是——站起来吧。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征途,不是大学4年后就会休止。同学们要有“万物皆有备于我”的气势和雄心,不要埋怨在涿州校区两年遥望灯红酒绿的京城,宁村的青纱帐也没什么不好。空气清新,没有红尘纷扰,就在那里静心读书,勤学专业,磨砺意志,培育性情,增长知识。

古人只有极少数人能跟着孔子学,跟着韩愈学,跟着王阳明学。现在,信息传播技术的发达,条件完全变了。你能接触到最好的专家和经典著作,所有资讯、新媒体等,共时传播学术观念的撞击和突破,你们和北大、清华的学生完全是同步的。哈佛、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也都有不少课程可以在网上观看。只要你有学习的热爱和毅力,当代社会提供了超越一切古人的良好条件,换个说法,只要你愿意,实际上人人都在读北大、清华,都在读哈佛、麻省理工。

不要迷信声名显赫的时髦学者,也不要迷信北大清华。你们天天看的书,有多少是流芳百世的伟大人物写的。以后毕业,只要诸君认真读书了,他人问起你是哪所大学的学生,有哪些名师教导过你,你就说:我是老子和孔子的学生,是李白和杜甫的学生,是柏拉图和康德的学生。

所以,任何时候,同学们都一定要有对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自己负责了,就是对父母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社会负责。自己对自己都不负责,那就根本不要奢谈其他事。

14世纪时,写出充满伟大人文情怀名著《神曲》的但丁,他的临终遗言,只有耐人寻味的一句话:“转动太阳和其他星球的是爱。”但丁辞世500年后,另一位伟大诗人拜伦去拜谒他的墓地。这位从不在活人面前表露激情的骄傲的天才诗人,在墓前跪了下来,默默地流泪。     

是的,有生以来人类生生不息,千百年来文明爝火绵绵,正是依靠人类最强大的情感——爱。高等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要以人类之爱的光芒,洗涤自己的灵魂,驱逐世界的黑暗。所以我要说,大学是弘扬人文、滋养博爱、崇奉真理的地方,是坚守陈寅恪先生所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地方,是鼓励同学们品行端正、心地善良、人格健全、充满追求真知和博爱的理想的地方,也是磨砺自己独立思考精神、善于批判敢于怀疑的地方。

一个人的勇气从哪里来?一个人国家社会使命与责任感从哪里来?一个人对苦难的发见和悲悯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其良善端正的价值观念中来。

如果高等教育忽略人文素养,大学生不懂得人文主体的审美,是每一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天只去想未来要当什么官、要赚多少钱,工具理性的东西太多了,那将是非常可怕、也是非常可悲的。

鉴此,我不揣冒昧集三句名言,作为“新生寄语”互相鞭策:

第一句:“致良知,不作恶。”

“致良知”是明代王守仁心学的主旨,它要求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生人格本体。在诸君重回社会后,逢迎拍马、虚骄丑恶的人与事或将屡见不鲜。我们如果沉笃坚毅,坚守君子人格,那就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不作恶”是谷歌的企业文化信条,借它献辞,是想告诉大家,无论多大的利益诱惑,无论多么艰厄的困境,都绝不要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当雪崩来临,每一片雪花都应为之负责。“不作恶”,是我们的做人底线。

第二句:“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这是胡适先生,在亲历现代中国腥风血雨、相互残杀的历史后,于1959年在《自由中国》上所刊的肺腑之言。这句话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那句名言:“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还会使人联想起2500多年前,孔子解释“夫子之道”“恕”的那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容忍,即对他人自由权利的尊重。做一个节制自己、尊重他人权利的当代合格公民,每一位同学应奉为圭臬。人是唯一的目的,一切违逆人伦者,不论有多么耀眼的光芒,最终都一定会引导你走向地狱。尊重他人的权利,就是在保障自己的人权。  

第三句:“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在经典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结尾,充满感激救命之情的犹太人,送给了辛德勒一个戒指。在那枚戒指上,镌刻了犹太人希伯来语经典《塔木德》里的一句话:“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  

我期望同学们牢记这一句话:“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当我们在这个特殊时代走向大社会,不知迎面而来的坎坷与苦难到底有几何。所以,需要我们牢记这句话——以我们的赤子之心和恻隐之心,以我们每一个人的切实努力,不懈怠、不恐惧、不急躁、不绝望。拯救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首先从拯救一个人、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

同时,作为这一句话的自然推演,我们更要牢记:凡害一人,即害全世界,这就回到第一句,我们的做人底线就是——不作恶。

学们,造物主造就了我们。每一个人,不论身处何地,不论高低贵贱,都是天地人世间的唯一。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自己,让理想的光芒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前途。

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3届新生辅导员寄语!第一弹强势来袭!!
北大清华学生谈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当年开学做什么
开学季 盘点各大学校长的新生寄语
五年五本,清华校长的新生赠书单中都有啥?
清华发布│校长邱勇赠书《万古江河》寄语新生“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清华大学2019年首封录取通知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