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止和定

浮躁,心浮气躁是一个大毛病。


平时喜欢妄言,说大话,做事毛糙不耐烦,好出风头,言行不一......这些都是浮躁的表现。


很多人的大问题就在于把自己的浮躁当成了聪明机灵,所以还自我感觉良好。


而时间和结果不会骗人,如果几年过去,回过头看自己做了什么,就会发现年华虚度,一事无成。


如果你对自己足够诚实的话。


这不是说你去年赚了多少钱,前年赚了多少钱,而是问问自己有没有变得更长进,毕竟,只有原地踏步的人才会觉得自己已经很牛了。


谦受益,满招损,懂得自谦的人才能够更进一步啊。


璀璨俗世,物欲横流,人要不到退、原地踏步都已经很难,所以要想更进一步,非得给自己找个办法才行。


当年曾国藩也曾找过,那时候他自认“素有忿恨不顾之习,偏于刚恶,自究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


后来他去请教理学宗师唐鉴,唐鉴告诉他,最是“静”字功夫要紧。


朱熹说,“心不定则内必纷扰。”


“小人闲居为不善",小人往往是妄想纷飞,以此定论的话,我们日常所思所想所行,都是一种小人的状态。


比如在大街上看到漂亮姑娘,眼睛就不由自主瞟了过去,还有平时心里有着千般的算计,万般的计较,根本就是静不下来。


定力不够,自然是心猿意马,又贪多又浮躁,这样的身心状态自然是做不了什么事业,谈不上什么成就,所谓力小而任重,是做人做事的大忌。


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曾国藩得了这个“静”字诀后,终于慢慢下功夫改变了自己庸人的状态。


但是一上来就求“静”,往往是求而不得。


根据我的亲身体会,先求“止”最为简易牢固,止住了,静也就不远了。


事实上,儒家修身讲究的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佛家也有“戒定慧”的修行步骤,而我们现代人最习惯的是那个“断舍离”,实际就是一个“戒和止”的意思。


信息时代,随时随地都有世界上的无穷信息冲刷到你身心上,你要是没有个屏蔽、筛选的能力,指定是信息过载,心烦意乱。


再加上物质丰盛易于得到,更是加重了人的贪嗔痴,让人不得清净。


为此,有人躲到了大理,躲进了终南山,但更多的人却躲无可躲,只能是红尘颠倒,心醉神迷。


人生就是借假修真,结果我们都是认假作真了。


做人做事,必须要知“止”和“定”才能成就!


要想“每临大事有静气”,这一辈子多少做成一点事情,“止”和“定”是必须经过的步骤。


浮躁,心浮气躁是一个大毛病。


平时喜欢妄言,说大话,做事毛糙不耐烦,好出风头,言行不一......这些都是浮躁的表现。


很多人的大问题就在于把自己的浮躁当成了聪明机灵,所以还自我感觉良好。


而时间和结果不会骗人,如果几年过去,回过头看自己做了什么,就会发现年华虚度,一事无成。


如果你对自己足够诚实的话。


这不是说你去年赚了多少钱,前年赚了多少钱,而是问问自己有没有变得更长进,毕竟,只有原地踏步的人才会觉得自己已经很牛了。


谦受益,满招损,懂得自谦的人才能够更进一步啊。


璀璨俗世,物欲横流,人要不到退、原地踏步都已经很难,所以要想更进一步,非得给自己找个办法才行。


当年曾国藩也曾找过,那时候他自认“素有忿恨不顾之习,偏于刚恶,自究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


后来他去请教理学宗师唐鉴,唐鉴告诉他,最是“静”字功夫要紧。


朱熹说,“心不定则内必纷扰。”


“小人闲居为不善",小人往往是妄想纷飞,以此定论的话,我们日常所思所想所行,都是一种小人的状态。


比如在大街上看到漂亮姑娘,眼睛就不由自主瞟了过去,还有平时心里有着千般的算计,万般的计较,根本就是静不下来。


定力不够,自然是心猿意马,又贪多又浮躁,这样的身心状态自然是做不了什么事业,谈不上什么成就,所谓力小而任重,是做人做事的大忌。


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曾国藩得了这个“静”字诀后,终于慢慢下功夫改变了自己庸人的状态。


但是一上来就求“静”,往往是求而不得。


根据我的亲身体会,先求“止”最为简易牢固,止住了,静也就不远了。


事实上,儒家修身讲究的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佛家也有“戒定慧”的修行步骤,而我们现代人最习惯的是那个“断舍离”,实际就是一个“戒和止”的意思。


信息时代,随时随地都有世界上的无穷信息冲刷到你身心上,你要是没有个屏蔽、筛选的能力,指定是信息过载,心烦意乱。


再加上物质丰盛易于得到,更是加重了人的贪嗔痴,让人不得清净。


为此,有人躲到了大理,躲进了终南山,但更多的人却躲无可躲,只能是红尘颠倒,心醉神迷。


人生就是借假修真,结果我们都是认假作真了。


做人做事,必须要知“止”和“定”才能成就!


要想“每临大事有静气”,这一辈子多少做成一点事情,“止”和“定”是必须经过的步骤。


实际上,“戒和止”都是为了求定,定了以后才可以有静和慧。


南怀瑾先生说,定是中心,真正得“定”了,就不谈戒了,一念清净不用再多谈了,一念清净,就是“慧”也发起了。


“定”就是真功夫,现代人网上的知识浩如烟海,在知见上、辩论上都可以头头是道,但真到了功夫上就傻眼了。


你让他一个人定在那里半天试试,真有功夫的老和尚是可以定在那里好几天不下座的。


所以好多人只是知道而已,多是虚妄,没有实证。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没有行,知又有何用?


有句话说得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权衡好当前形势,明白自己的需求,坚持走自己选所选择的道路,这才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前提。很多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都会精心设计自己的人生,在发现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后,他们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所以想要成功,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极”“太极”与“虚灵”
功态:站桩时的入静和入定心理状态分析
静极生动 通运周天
身心愉悦状态下的「执着」,容易成就道业!
静以修身,能伏虎降龙的3星座,见多识广,总有惊人之举
太极拳的这种“气”一定要学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