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别人的人生当成自己的人生,去经历,去体验。

如何把知识链接到本能上,才是最有效的。

在进入主题前,我们还是必须强调一下,我们人在生活的时候,用智的方式是怎样的,这两个部分分成前额叶与本能,重点理解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建立有效学习体系的关键。

特别是本能的地位。

有一句话可以概括本能的地位:即越原始的东西,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与稳定性,这个原理是我基础篇中的核心中的核心,是理解我整个体系的前提,同时也是这个学习法的根本。

对本能地位及重要性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将决定我们在后续所有的操作及学习中的效果。

“世界记忆力锦标赛”的历届冠军记录:2013年前是由中国最强大脑队长王峰保持的,他能以每秒一个的速度连续记住300个数字,王峰相比Steve,运用了一套更高级的记忆技巧和训练方法。而2016最新的世界纪录是456个数字,创造者是美国的LanceTschirhart

《刻意练习》中的记忆数字案例,Steve是记到82位,在所有的这些超级记忆法里面,用的都是宫殿记忆法,其本质都是利用了本能,拼的是看谁能更好的利用本能进行编码。

看着这些超强的记忆力,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如果你能深刻的读懂本能,你就知道这一点也不神秘,一个正确有效的编码方式,加上长期刻意练习,几乎任何一个人,都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你甚至可以这样子去理解,几乎所有的天才,所有的超强大脑,所有的大师大脑中所存储的知识构建体系,都是利用了本能的能力。

这就是我们所要利用的本能的能力,我们的本能具有超强的能力,因此,一定要学会最大效果的利用本能。

这是打造你高效知识体系的核心。

不读书法

实际上,大脑对人类来说,还是相当神秘的,即使是截止目前,我们依旧有大量的疑问有待解开。

另一方面,近十几年来,大脑神经科学的发展是最高速的,这为我研究人性与意识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源。

我此处的本能学习法,正是基于这些前提下,综合大信息量整顿出来的。

由于之前已经有数篇文章铺垫,因此,我不再重复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大脑本能的偷懒原理是本能学习法的第一号敌人。

成甲在他的书里面有提到一个叫“不读书法”,也就是20%的时间来读书,80%的时间来思考。

就是假如你有20分钟,我们平时的习惯就是看起一本书,一直看下去。

不读书法正好反正,花4-5分钟来阅读,读到一个知识点,比如这里的从众心理,于是停下来花15分钟左右对这个知识点进行思考。

因此,不读书法的核心是思考。

他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对于大脑是如何思考的原理,并没有详细的展开,而这却是学习时的最关键:如何思考才是最有用的?

我们在上一章节已经有初步讨论,即将知识点链接到本能的场景上。

但是这样的说法,又不完全精准有效。

比如我的前额叶上【从众心理】这个知识点,链接了如下这2个场景:

酒家门口坐满了人,

这就知识点链接到了本能经验,但是这个经验是我的,不是你的!这是有核心区别的,这是本能学习法里面的最关键点。

我之所以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两个场景,是因为我经历过,也就是我大脑里面本能区域有这些经验,一个人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其中一个最关键点就是这些事情是有情绪的,而情绪在我们大脑里面意味着链接的效率与强度,情绪越大的事件,在我们大脑里面存储得越牢固。

这就是我的经历与你的经历的最本质区别。

这就是我所说的本能学习法的最核心奥秘,真正懂得大脑的人,不是随便记忆的,更不是随便思考的,很多讲学习法的人,根本就不懂大脑,比如很多人说要思考,但是他并不清楚思考背后的更深层原理是什么。

我们的大脑是有规律的,而其中最核心的规律就是我们的本能,它是能量熵增定律与最小作用量原则的体现,它在人性里面的重要性几乎是决定性的,人这一生过得好与否,几乎就在于你对本能的理解程度,运用程度与调控程度,这些基础的东西,请参考我的《思维模型的基础篇》。

因此,当你读书的时候,或者读文章的时候,你读的是作者自己的经历,不是你的经历。

因此,如果你不对知识点与经历进行重新编码,那么别人的经历你是一定会忘记的,因为大脑的资源是极为稀缺的,任何没有意义的事情,它都会忘记掉。

因此,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把知识编码到本能上,才是最强记忆力的奥秘。

因此,“不读书法”,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打造个人知识体系的最有效方法。

把别人的经历编码成自己

这个时候,就需要把别人的经历编码成自己的。

比如,你读到了我介绍从众心理这个知识点,并且我举了2个我自己的例子,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例子对你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情绪的,于是,你必须在我这些例子的提醒下,回忆你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也是可以跟从众心理匹配的。

请重点理解,这里必须是你自己的例子,你自己经历过的,而且经历的时候情绪越大,你的这个链接就越有效。

比如这让你回忆起了有一次你在路边堆买东西时,当时也有好多人在买,但是东西你拿回来后发现很差,你怀疑那些人都是托,于是,这次受骗的经历有了情绪,并且链接到了【从众心理】这个知识点。

于是,下次你再在路边看到这样的场景时,你的前额叶第一时间会反应过来。

这就是思考以及学会如何思考的重要性。

而其中的最关键点,就是要把知识点链接到你自己的经历上。

所有那些你不进行这种编码的,几乎转眼间你就忘记了,你可以想想上一次读过什么文章,如果你只是从头读到尾,你就不可能有收获。

甚至即使是停下来思考,很多人的思考也是浅层的,低效的,过不了多久也会忘记,今天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信息太多,选择太多,鱼龙混杂,如果你一方面又不是沉下心,一方面又没有一个有效的记忆法,那么你几乎不可能在这个时代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这就是不读书法的奥秘,读到一个你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停下来思考,但是这里的思考,一定不是胡乱的思考,而且一定要把作者的例子转化成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例子。

这是一个极为微妙的操作,但是却起着本质上的区别,很多介绍高效学习法的人,实际上并没有区分这一步操作,他们并不知道大脑的背后原理。

如果说,人脑对什么样的事情记忆最牢固,那就是引发巨大情绪的经历,情绪越大,记忆会越深刻。

比如还是【从众心理】这个知识点,假设我此时前额叶的这个知识点只链接到前面的那两个事例。

当我继续进行编码时,也就是在大脑里面搜索还有哪些例子是符合从众心理的,我们首先会发现,大量类似的例子,比如点餐网上的商家评价等。

大脑在思考的时候,会顺着同一条线索或者同一个类型不断搜索,有时候,你会觉得你确实想不出来还有什么经历过的例子是跟这个知识点是匹配的,于是你就会觉得没有了,思考停止。

这就是大脑偷懒的一种表现,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重要知识点,你必须运用你的前额叶,告诉你内心中的那只偷懒的黑猩猩,请耐心点,一定还有大量的例子等待你挖掘的。

真正有效的学习,就发生在你这样挖掘的时候,如果你因为本能偷懒而停了下来,那么你的学习效率就会非常有限。

比如我前文举的例子首先也会引发你去搜索发生在你生活里面同类型的经历,但是有可能这条线索你搜索不到,大脑往往这个时候就会停下来,但是如果我换条线索,比如我切换到孩子身上,我立刻会意识到,孩子身上也存在大量的从众心理。

我一般会给自己设置几个不同的思考方向:

跟作者同方向的

生活中的

工作中的

育儿中的

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跨学习思考,如物理,文化及大脑等。

这个过程,每挖掘到一个例子,比你在一本书里面读到一个例子更重要,正如前文指出,核心是要自己经历过的例子,而不是别人的,别人的例子,读再多的话,只会增长大脑的负担,大脑是会主动遗忘的。

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你在读书时,不停下来思考的话,读完一本书后,没过几天,你几乎想不起来什么,一段时间后再读,你感觉就像是在第一次阅读一样。

《刻意练习》这本书,我三年前读过几次,最近又翻阅了2-3次,我才彻底明白“不读书法”的思考到底有多重要,一定要停下来思考,而且是要运用本能思考法,才会真正有用。

我们之所以遗忘,那是因为事件或者经历没有意义,你在网上读任何文章,读任何书,几乎都是这样的事情,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忘记,除非该事件刚好跟你现实生活中某个事件相似,引起了你的情绪反应,因此你记忆深刻。

因此,读书时,一定要对作者所举的例子进行重新编码,多线索编码,编码成自己的例子,特别是自己生活里面产生过较大情绪的例子。

下面,我们继续借【从众心理】这个知识点,我会举一些不同维度的例子,同时,请你把这些例子,编码成你自己的。

编码的时候,你的大脑才是在最有效的构建心理表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认知肤浅,在于你错误的用脑习惯
如何用主意识,改变潜意识?这是其中一个方法
乔布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为什么「费曼学习法」是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精髓在哪?
给老奶奶讲明白,爱因斯坦:我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大脑记忆力最强的学习法,爱因斯坦:我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