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栗乡原风景】王晓峰的长城摄影——之二

守望文学艺术高地 · 打造微艺术平台

2010年12月18日,我们开始了拍摄长城的第二站行程。这次我们走的是城子岭到头道岭。这次我们又增加了一位队员郭法,共计五人。

城子岭关位于迁西县太平寨镇,因此地周围多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明代在此修建城堡时遂取名为城子岭。

《四镇三关志》记载:城子岭关,弘治十三年(1500)建,关东12里至擦崖子关,西13里至大岭寨。水口十丈,内外俱平,十马可并。《迁安县志》记载,石城高1.4丈,周169.5丈。有东、西、南三门。《畿辅通志》记载,关西3里原有明初所建的柳子峪关,嘉靖年间关闭,并入城子岭关。我们下撤地点就在柳子峪关(今为青龙县头道岭村)。

城子岭关这段长城当年修筑时候非常牢固,墙体用大石头、青砖砌筑,以石灰勾缝。墙体之上用砖建筑女儿墙,地面用青砖铺就。

可惜,这么好的一段长城都已经被人为拆损,只能根据残存的现状推算出当时的雄伟。

上山后遇到的第一个敌楼,只剩下遍地瓦砾,已经面目全非。

这个敌楼位于城子岭关西侧山崖上,想当初一定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不禁唏嘘!

当年坚固的城墙,如今已是满目疮痍。

外墙都是用这种大石头砌筑的,每块巨石都有几百斤之重,可见当时修筑的时候工匠们多么艰辛。

这段长城坡度很大,非常难走,行走在这里,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多么渺小。

石墙上面砖砌的女儿墙被拆的只剩下台基。

这是用石头砌筑的女儿墙,虽已残破,但仍屹立不倒。

坍塌的城墙

这是一段比较完整的城墙

在城墙外地势比较平缓的地方,又修筑有一道简易城墙,估计是当时用来缓冲敌人进攻的吧!

石头墙基本能够保留下来,砖墙几乎被拆毁殆尽了。

上山时候遇到一位当地百姓,我们向他了解当地长城的有关问题。

又是一座敌楼,却再也没有当年的威风了。

这个是敌楼上的门楣

清蔚在想什么?

坐下来休息一下,看,马泉笑的多灿烂。

石头墙与砖墙的结合点

再往前走,长城就到了一段断崖之下。

断崖对面的山谷边的一座敌楼,这个山谷当年应该是关内、关外的一条通道。

根据这座敌楼现状,大致判断当年应该是楼板结构的,由于支柱坍塌而导致楼顶整体坍落,只剩北、东、南三面墙体。

这是敌楼东面的墙

这是北面的墙

这个敌楼与众不同的是有一个南门,形成了三个门的结构,要出南门,需从一楼往下走台阶才能出去,这是在迁西境内所发现的唯一一个三门敌楼。

在长城遇到了一对老夫妻,他们是青龙县杏树岭的人,在此搭建窝棚开荒种地。

我们向他们询问如何走过断崖,他们告诉我们,断崖可以上去,也可以从边上绕过去,断崖之上的敌楼叫“尖楼”,当年八路军就在上面同日本鬼子打过仗,可惜敌楼被鬼子炸塌了,仅残存基座。

再往前走就是断崖了,清蔚、郭法和我决定从断崖爬上去,马泉、小建他俩决定绕过去。在这里还发生了一件趣事:马泉在绕道时,被“兔子套”套住了脚,摔了一个大跟头,我即兴作了一个上联“老马爬山,兔套套马脚”,可惜现在也没对出下联呢。

郭法年轻,体力好,胆子大,很快就爬上了断崖,他的成功,也给了我们信心。

爬上断崖后,跟郭法合影留念。看到没有,天是蒙蒙的,那个时候还没有雾霾的概念呢!

站在尖楼残基往西看,长城的走势真漂亮。

继续前行,到了又一座敌楼,里面的墙体有很多券,可能是当年守军用来存放武器和物资的吧!

从楼里往外看去,这个门像不像古代穿着铠甲的将军?

楼顶残存的楼橹

光线照射进来,给阴冷的敌楼带来一丝暖意。

此楼因为它距离村子较远、路又不好走,所以才幸免于难,保存尚算完好。

下了敌楼,路还挺远呢,继续。

这段爬升,长城都是碎石,需格外小心。

此时回头望望,尖楼、敌楼遥相呼应。我们感叹,那就是我们走过来的地方!

山顶发现一个三角石碑,观察后得知这是一个界桩,是迁西、青龙、宽城的分界线,这面是迁西。

这面是青龙

这面是宽城

GPS显示着坐标、海拔高度

因为迁西、青龙、宽城分属唐山、秦皇岛、承德三市,因此这也是三市交汇点,清蔚一屁股坐了三个市。

郭法一路上记录长城有关数据,很是辛苦,他也一屁股坐在三个市上休息一下。长城在此折向西南。

这座敌楼里面有个基座,估计当年是有一块石碑,可惜石碑不见了。

楼上有楼橹残存

过了此楼,我们就该下山了,村庄、道路隐约可见。

郭法还在抓紧记录

敌楼内部构造

告别敌楼,我们开始下撤。

此时,月亮已高高挂在天上了。

下山这段城墙全是砖砌,虽历经几百年,但是还依稀能看出当时的雄伟。

又是一段砖石城墙结合处

城墙、敌楼,构成长城的防御体系。

这个大概是瞭望孔吧?

这部分城墙面临着倒塌的危险,也许若干年后就再也看不到了,拍下来留作记录。

这段城墙已经没有了,只剩墙基。

墙基坍塌后路断了,在此必须小心地爬下来。

在这个敌楼上,有好多砖上有刻字“万历七年春主兵造”,经查,万历七年是公元1579年,距今已经400多年了。

下得山来,天已渐黑,远山已是朦朦胧胧的,但是,路就在脚下。

看见公路了,据说路边还有一块摩崖石刻,上面刻着“天限华夷”四个大字,看来今天是看不到了,改天,我们还会再来的!

诚谢作者赐稿致敬

摄影/撰文:王晓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海巨石阵长城
撞道口长城
巡游野长城-之七:大榛峪长城
箭扣全段长城穿越记
穿越涞源浮图峪长城
这一场缘,注定是永远放不下的牵挂--再走旺泉峪耷拉边长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