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县市区级医院盖高楼、买设备要三思而行

在DRG的趋势下,县市区级医院在扩大规模、设备投资等方面就得慎重决策了,固定成本越低越好。

作者|刘 峻

编辑|张园园

2019年6月,国家医保局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组,确定了30个城市作为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计划2020年模拟运行,2021年启动实际付费。

2019年7月18日,浙江省医保局等五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全省县域医共体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意见》,文件中提出:“2019年,医共体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启动,总额预算管理全面实施,制定全省统一的有浙江特色的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及其付费点数计算办法。”

浙江之所以有底气全省推行DRG支付改革,是基于三年前在金华就开始的病组点数法付费试点。金华的DRG支付覆盖了从乡镇卫生院到三甲综合医院,甚至包含了民营医院和专科医院,评估结果非常好。

如果想了解细节可以阅读相关文章:【9200字长文】浙江全省要推行的医保支付模版在这里!

DRG支付对分级诊疗的影响

有两种观点

不利于分级诊疗。DRG是基于以治疗为中心的付费控制,谁的医疗服务能力强谁的支付率就高,稳定和固化了现有的大医院虹吸的局面,不利于强基层和分级诊疗制度推行。
有利于分级诊疗。DRG支付倒逼城市三级医院调整患者构成,尽量收治疑难重症患者,使得非疑难重症的住院患者会向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转移。

同一个病组,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如果采用同样的支付标准,就是有利于分级诊疗的。城市三级医院与县市区级医院的医疗成本有非常大的差别,同病同价后,由于区县市级医院成本上有很大优势,住院患者就可能向区县市医院流动。

如果做不到同病同价,而且差异比较大时,县市区级医院就没有了成本优势,地市级医院就可能“大小通吃”,对分级诊疗就是不利的。

过去医保的总额预算是“切豆腐式”,不同级别的医院,根据历史医保支出情况分配。如果要推分级诊疗,患者和医保预算应该向基层倾斜,但在现实中,要减少城市三级医院的医保总额可没那么容易。

总额预付下的DRG支付,各个医疗机构的医保基金占比是根据实际医疗服务量动态调整的。如果区县市医院的住院患者增加,医保总额就会随之增加。从这一点来说,对分级诊疗还是有利的。

不管DRG支付如何设计,最终要看县市区医院是如何应对这个变化的。

一旦推行总额预算下的DRG支付,医院之间比拼的就是争取高CMI值病种和控制医疗成本。

医疗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医院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医院能高大上,但盖新大楼、豪华装修、昂贵的新设备,就会大幅度提高医疗的固定成本。如果继续以CMI值很低的病种为主,就会给医院造成亏损。

医院只能争取CMI值更高的疑难重症,医疗服务收入会更高,但医院要有这个能力和患者信任度争取这些患者。所以,在DRG的趋势下,县市区级医院在扩大规模、设备投资等方面就得慎重决策了,固定成本越低越好。

当然,县市区级医院可以降低药品、耗材和检查等变动成本,但各级医院之间变动成本的下降空间相差不多,很难以此取得成本优势。大幅度降低药品、耗材和检查等费用,必然会有医疗质量方面的风险。

疑难重症的治疗,就是需要价格昂贵的创新药物,开展新技术和新业务多数要使用到高值耗材。另外不要忘记,降低药品、耗材和检查费用,还要为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留下空间,用于提升医务人员的收入。

医院都是通过药耗比、限制药品用量等方法进行总控,具体减哪些药品和耗材,还是让临床自己决定。至于临床路径,即使是县级医院版本,只能供参考。将来医院还会根据DRGs分组和实际运行后的DRGs数据,灵活地应用临床路径,动态调整诊疗方案,这是DRG支付对县级医院管理的最大挑战。

县级医院管理者都知道编码人员、病案首页质量等DRG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但不知道病案管理能力的构建需要一个提前量——储备人才、能力提升、内部磨合......如果等开始DRG支付再去重视相关工作,就有点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DRG下医院救治疑难重症「亏本」?这些病例可以除外!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怎么落地?专家解读来了!
不止于支付 DRG/DIP双轨撬动医院运营需联动更多政策
广东综合医改经验谈:利用医疗健康大数据精准发力!
县域医共体建设加速 基层服务短板正在补齐
DRG应用之医院管理与实施要点剖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