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ature:人造胰岛有望攻克糖尿病

缺乏PD-L1的人造胰岛类器官的功能会逐渐丧失,导致机体血糖水平的增加,而PD-L1+的人造胰岛类器官则可以维持血糖稳态超过50天。

胰岛移植为1型和2型糖尿病晚期患者提供了良好的长期血糖控制。然而,尸体胰岛的可用性和质量限制了该疗法的成功和实用性。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分化为产生胰岛素的β样细胞是一项重大进展,从干细胞衍生的人造胰岛为治疗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带来了希望,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仍然存在很多的挑战。

Immune-evasive human islet-like organoids ameliorate diabetes

最近,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发文,报导从诱导的多能干细胞生成人类胰岛样类器官(HILOs)的方法,并发现非经典的WNT4信号可以驱动其代谢成熟,是体外葡萄糖刺激后大量胰岛素分泌所必需的。

这些功能成熟的HILOs中含有类似内分泌的细胞类型,移植后可迅速重建糖尿病NOD/SCID小鼠的葡萄糖稳态。

移植胰岛的临床效用受到异源性和自身免疫反应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健康胰岛中的细胞子集包括了少量的β细胞,其被发现表达PD-L1,PD-L1是β细胞免疫耐受性的已知决定因素。因此,研究人员做出假设,外源性PD-L1表达可以保护人造胰岛类器官在移植时免受免疫排斥。

表达PD-L1的人造胰岛类器官在人源化小鼠中提供更长时间的葡萄糖控制

为了研究这个概念,研究人员使用慢病毒系统生成表达PD-L1的hiPS细胞克隆,随后分化成代谢成熟的人造胰岛类器官。PD-L1过表达不影响胰岛素的表达。将具有和不具有PD-L1表达的人造胰岛类器官移植到免疫功能正常的糖尿病小鼠中,在移植后数天内可以恢复血糖控制,且两者疗效相似。然而,研究人员发现,缺乏PD-L1的人造胰岛类器官的功能会逐渐丧失,导致机体血糖水平的增加,而PD-L1+的人造胰岛类器官则可以维持血糖稳态超过50天。

此外,体外用干扰素-γ刺激可以诱导内源性PD-L1的表达,限制T细胞活化和移植排斥。

因此,该研究报导了能够逃避免疫检测的具有葡萄糖反应性的胰岛类器官的生成,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新疗法。

参考文献:

Eiji Yoshihara et al. Immune-evasive human islet-like organoids ameliorate diabetes, Nature (20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造胰岛细胞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首个绕开免疫系统的人造胰腺细胞簇诞生 1型糖尿病或不再是“不治之症”
科研 | Nature:免疫逃避型人胰岛类器官改善糖尿病
离治愈糖尿病更近一步!科学家研制首个“屏蔽”免疫的人胰岛类器官
《自然》:重大突破!科学家首次构建出免疫逃逸的胰岛类器官,可持久控制血糖水平丨科学大发现
糖尿病的死对头找到了,常吃修复胰岛细胞,血糖不升反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