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每年都做肠镜,发现息肉就处理,是不是得结肠癌的可能不大?

肠镜无疑是目前最有效的早期发现早期肠癌最有效方法。所以,没有做过肠镜和没做肠镜的人群相比,毫无疑问,做过的人健康更有保障!

但是我们说是不是做肠镜发现息肉就需要立即处理?假如,真的那么做了,是不是得结肠癌的可能性就不大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大家必须要先搞清楚的一点就是:我们的肠癌是怎么来的?

我这里提到的肠癌来源,不是指的大家平时听到的一些病因和发病机制,因为目前关于肠癌的发病原因至今还是个谜,只知道它跟我们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

一是环境因素。比如过多摄入高脂肪的食物、经常吃一些红肉、还有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以及近年来,我们还发现,这一个人的肠道菌群如果长期紊乱、失调,那么他发生结直肠癌的几率也会高一些;

二是遗传因素。肠癌,已经明确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的,而前者就是与我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直接相关;

三是其他高危因素。比如患有结直肠腺瘤,炎症性肠病等,像刚刚因为溃疡性结肠炎退休两次辞职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是肠癌的高危人群。

我这里要跟大家提的关于肠癌的来源,主要指的是这么多肠癌病人里面,他们这些人的肠癌是怎么演变,由哪些途径发展而来的

实际上,肠癌的发生途径主要有3种:

第一种是腺瘤—腺癌途径,这是我们肠癌最常见的,也是最普遍的发生途径。因为我们的结肠癌有70%都是由这个管状腺瘤演变过来的,所以说只要你发现了管状腺瘤,然后及时处理,在内镜下直接给它切掉,那么毫无疑问,结肠癌的发病率会大大降低。

因此,大家只要看到自己的是结直肠腺瘤,那么就要注意了,它是我们目前结直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只要发现都要进行积极的切除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的腺瘤是不是高危的?

大家把握三点:

第一点就是看大小,看自己的腺瘤直径是否≥10mm;

第二点看是否有绒毛状结构;

第三点看其是否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只要具备以上三点中的任何一个,即为高危,“切”,刻不容缓!

第二种途径是从无到有途径。这个很好理解,就是突发的,很可能你做了肠镜,甚至每年都做,或者你刚刚做完,没过多久就被确诊为肠癌。

有没有这些可能?

答案很明确,是有的。但注意,这不是我们肠镜出了问题,而是本来我们的肠癌的病因就不清楚,准确来说,一个人为什么会得癌,都不知道,所以突然出现也就蛮正常的,不过大家不用担心,这毕竟还是少数;

第三种途径就是炎症—癌症途径。这也是为什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因为溃疡性结肠炎辞职的原因之一,像长期、反复发作的肠炎,是有较高的肠癌的发生风险的。

接着,我们说,既然发现高危腺瘤,我们及时处理,切掉,有显著降低结肠癌发生风险,那么是不是同样适用于见到肠息肉就切?

实际上,我们说腺瘤属于息肉的一种,息肉本身是一种统称,而不仅仅指的是腺瘤样息肉,它还包括有大部分的良性息肉,而这些良性息肉并不是属于癌前病变,因此完全没有发现息肉,就一定会发生肠癌,不切息肉,就一定会发展为肠癌的说法。

只是我们现在有很多医生见到息肉,自己也把握不准,再加上病人听到自己息肉就心慌,心里有很强的必须要把它切掉心态,导致了我们目前相对较高的切息肉率!

事实上,完全没有必要所有的息肉都非得马上就做,有不少人的息肉是可以长期随访的,而通过我们的内镜检查,也完全是可以分辨出来的;

怎么样的息肉需要切?有显著降低肠癌可能性?

上面我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是腺瘤样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又包括两种:

一种是管状腺瘤;

另一种是绒毛状腺瘤。

这两种,也有轻重缓急,我们说假如你是绒毛状腺瘤,那么不要犹豫,必须“切掉”,而如果是管状腺瘤,也要拿,但是可以不用那么急,可以找个合适时间,去给它“切掉”,因为这都属于癌前病变了!

那么像增生性息肉等其他息肉,实际上没有所谓必须切除说法,是可以不切的,因为它们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是有时候我们医生为什么还会切?

有一个很重要原因那就是:病人放心不下,心理负担太重,坚决要切,实际上这不是必要的!

那么为什么说没必要那么急?也没有必要为了担心它癌变,就觉得切比不切好?

因为就哪怕是我们刚刚提到的腺瘤样息肉,它也不是我今天不切,明天不切,一个月也没切,半年没动它,它马上就会走到癌变这条路的

实际上是这样的,这癌变过程还是比较长的,一般来说要5-15年!所以,哪怕是肠镜发现这个腺瘤样息肉,它也会给我机会,让我们有足够时间去干预,那么其他息肉就更不用说了,没有所谓的必须当天发现当天切!

但是,我们肠镜要去做,得发现这个息肉,这个很关键!但是很遗憾,我们国家肠镜的筛查率非常低,不到10%,而像美国,它当年从不到10%,到如今的50%以上的筛查率,大肠癌的发生率出现了明显下降,而且大家可以去看最新数据,这个比例还在下降,而我们国家肠癌发生率还在走上坡路

所以,降低肠癌发生率,关键不是你发现息肉就切,而是我们有没有做肠癌的肠镜筛查,这点大家要非常清楚!

还有最后一点,也要跟大家说清楚,不然容易诱发医患矛盾。

那就是我们经常还是会听到有一些发现肠息肉患者或者家属抱怨,说:肠镜下不是可以直接切除息肉嘛!为什么你们医生发现那些需要切除的“息肉”,不当时就一次性切了,还要住院或者第二次再来切,这不是浪费钱吗?想多收钱嘛!

没错,像腺瘤息肉,还有早期的结肠癌都可以在我们的结肠镜下直接切除!

但是我们医生很多时候并不会把所有的息肉选择马上切,小的息肉,比较简单,可能我们病人看个门诊,我们就给它做了

但是对于大部分医院,大多数息肉其实这个结肠镜的检查和结肠镜的治疗是分开的。简单的来讲:你做肠镜检查就是只做检查,基本上不做治疗!要不要切?很多时候我们要求要做活检,取块病理做切片,等到病理结果出来以后才会建议病人是不是这个息肉要切了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发现肠息肉特别多,如果每个发现息肉都在肠镜检查时候去做这个切除,那么大家也可以想一下,后面预约肠镜的人,每天排队做手术的人,检查的人,很可能就排不过来了,有一些急的也可能耽误了,因为治疗是很花时间的,大家也不希望我们医生匆匆忙忙给你切,切不干净呢?

所以,肠镜检查和治疗,大家记住,大部分医院目前是分开的,大家也不用担心,会不会拖延一点时间就癌变了,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在文中早已经说过了,哪怕是腺瘤样息肉到肠癌,都一般要5-15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切了肠息肉,就不会得大肠癌了吗?
6mm的小息肉,短短3年变肠癌?医生:发现肠息肉,100%要切除!
6毫米的小息肉,短短3年变肠癌!
肠息肉种类可不少,读懂肠镜(病理)报告很重要!
结肠息肉怎么破?听听医生怎么说
说好的结肠息肉,怎么说癌变就癌变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