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才是责任的第一承担者(下)

五、菌种问题并不仅仅是卖种者的事情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南方的菌种按包装单元卖,北方的菌种却按重量卖。我一直搞不清楚这里面的差异是怎么弄出来的,不过显然的,按重量卖的给了某些菌种制作者一个孔子钻。

我在某基地遇到老板给我两袋种,让我分辨优劣,这是典型的农户考较技术人员的伎俩之一,长满了的菌种,是很难看出质量问题的,除非是问题明显的污染。不过这一回有所不同,因为其中之一明显感觉偏重,因此菌丝显得灰暗些。这就不难判断了。无巧不巧的是,这一次的答案在一个多月后被验证,我说的差的这一包同一批的菌种,出现较大量的死孔。而最后原因则是在运输途中含水量过高的菌种被冻伤。

为什么有人会在公认配方基础上增加菌种含水量呢?没别的原因——增加重量。

这个采购计量习惯是诱导此问题的根本原因。

另一个更为恶劣的是菌种的竞价销售,即低价销售。

过去我多次著文谈过菌种的成本问题,但许多菇农就是不肯承认技术成本和风险成本。卖菇希望优质优价,为什么买种不接受优质优价呢?这种人性里的逻辑悖论无从解释。

实际上,菌种这个东西真的不能按照直接成本来计价,因为菌种除了显性质量外,还有隐性质量和持续质量两个方面。

显性质量指看得见的东西,比如明显的污染率、含水量、运输伤害、以及可见的不良变化如转色斑等。

隐性质量包括菌种的活力、潜在污染比率、实际菌龄、原料质量和配比的合理性优化。

隐性质量对栽培的影响是不亚于显性质量的,显性质量的影响可以很快反应,容易规避,也能够计算,便于索赔。而隐性质量问题根本不可能索赔,而且影响到了每一栽培袋(瓶)。

持续质量严格的说叫做售后服务,也就是能够提供菌种销售后生产管理的一些参数和正确管理参考,帮助生产者更好的做好后续工作。不过,虽然持续质量方面大部分菌种生产者都有能力提供,但真正的大的好的菌种生产机构都不会承诺,因为那将耗费高成本的人力资源,除非客户也足够大。而通常个体菌种生产者则能够承诺提供足够服务,至于水平,就不好一概而论了。

如果加上这些概念,菌种的竞价销售,就成为了一种纯粹的销售手段,而择价采购,则变成了错误的诱因。

所以即使出现菌种问题,生产者也要反思自己选择菌种的责任和能力,对于优秀的菌种生产者是否缺乏忠诚度,对高价优质菌种有木有合理正确的认同。

一个好的生产者必须能够与时俱进,从思想到技术乃至市场、信息,做不到就得承担后果和责任。

六、器械与药物

器械问题、药物问题,归根结底也是人的选择问题,采购中的选择,其实也是包含技术的。器械质量不能听信厂家的广告,要有自己的鉴别和判断,实在不懂,可以问别人,周边有人做得稳定,这个就可以照着买,不能什么东西都自作主张,尤其是自己不懂的时候。

药物问题处理类似器械的问题,还包括配制和使用的规范,这些也都是必须掌握的,不掌握原理的应用,死套路,出问题只能说是活该,我就发现有的地方接种时,用药量超标,但接种操作期间的隔离却很不重视,那问题就不是药物质量了。

这两个方面,基本上生产者自己要负全责。因为那没有菌种问题那么不好掌握。

七、正确认识的基础是三观

这一段很重要,但不能多讲,因为涉及到一些敏感问题。

我近期有删除一些微信好友,并且还会拒绝一些服务邀请,其中重要的原因不是报酬问题或别的原因,而是因为三观的不合。三观者,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也,三观的基本正确离不开符合逻辑的判断和选择,尤其是在面对非直观对象的情况下。菌业的问题,恰恰基本上属于非直观的,三观不正,错误必将如影随形,什么技术水平都无济于事。比如食用菌扶贫,真正的菌业内部略有良知和技术能力的,都知道并无多少合理性,但谁都阻止不了。

许多人热衷于把菌业与政府政绩挂钩,往往决策不是以经济效益为原则,也不是以法律法规为参照,明知不可为也要为,明知是错误也坚持。这样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好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所以合作没有意义。

有些人根本不懂基本逻辑和是非,成天跟风喊口号,甚至毫无道德原则的行事,这其实对别人的无形伤害。例如我中学同学群里有一位天天夸奖当今世道的,我家被强拆他居然说没有可能,事实都无法惊醒的人,你和他(她)往来就等于每天被他恶心。

在看得见的问题上。三观不正的人都能扯淡,看不见的问题,你连说服他的方法都会失灵,这种交往就变得无意义。

但站在菌业的具体工作上,这些人在不懂的时候,经常用“我不知道你们谁是正确的,所以不能完全相信你”来对待工作争议,或者以某种情况不明的孤立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与之合作累死也无功。

有这样的情况,我只能敬而远之,哪怕他对我不错,或者他是一个泛泛的所谓好人,甚至他给我很好的待遇,都比不过那些扯淡的负面作用令我不舒服。如果有人企图在作为管理者的不当谋利方面有所图,技术人员永远无法与之合作,而且很容易成为替罪羊。

去年夏天,我与贵州某公司的断然决裂,就是三观不合这个原因。

这当然也算人的问题,有些栽培者抱怨没有人给他帮助指导,不知道人家为什么不给他帮助指导,甚至有人根本不懂得求助。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不出来怎么办?简单3步来帮你!
触目惊心 ,你做食用菌为什么不赚钱?
承揽合同中未约定产品质量保证期间 应如何确定产品质量异议期
灭菌那点事(1)
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怎么解决?
提高你的学习效率:其实只需要一张白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