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竹罐
中药竹罐
编辑
1800多年前,华佗结合了拔罐和刺血疗法的优点,发明了中药竹罐刺血疗法,相传华佗曾用此疗法给曹操治疗过头痛病。
中文名
中药竹罐
时    间
1800多年前
特    色
结合了拔罐和刺血疗法的优点
发明者
华佗
目录
1 疗法过程
2 特点
3 使用原因
4 治疗病症
疗法过程
编辑
将拇指粗细的竹罐放入中药锅内煮沸,然后寻经取穴,在适当的穴位上将皮肤扎针刺破,把已经加热的竹罐从药锅内捞出,趁热拔在患处。等到竹罐内的水蒸汽温度降低后凝结成水,就产生很强的负压,通过药力、热力和竹罐的吸力将患处的瘀血顺利地排出来,使气血畅通,消除病痛。
竹罐刺血疗法属于刺血疗法的一种,千百年来一直是秘而不传的民间治病绝技。关于刺血疗法,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出恶血也。通过扎针放血,能将体内的恶血放出,而不出好血。通过竹罐拔罐15分钟以后,竹罐下会有黑紫色的血块,还会参有粉色和白色的物质,这种黑紫色的血块和粉白色的物质叫做痰和浊,是由于人体受到风寒、暑湿或者劳损造成的。竹罐刺血拔罐最多的部位是背部,这是由于颈椎经常暴露在外边,容易受到风寒形成气血瘀滞,而痰和浊正是气血阻塞而造成颈椎病的罪魁祸首。中药竹罐刺血疗法可以有效地吸出人体内的恶血,故对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疾病有着显著的效果。 [1]
特点
编辑
一、中药煮罐:采用中药配方煮制竹罐,使罐内吸收浓浓的药气之后吸附于相关穴位之上,通过罐力和药气热敷渗透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祛除病邪的目的。
二、辨血辨症,根据病血的颜色、性状来辨别病因、病症:
1、血黑如墨,则为久病,瘀血阻络。
2、血中夹水,属风湿或肝病。
3、血出如丝,提示有高血脂、高血压。
4、血出如果冻样粘稠物质,属湿毒瘀积,凝滞日久。
5、血出如泡沫状物质,属风邪侵袭经络。
三、排瘀彻底:中医认为,瘀血为离经之血,离开身体后比正常血液凝固的更快。煮制竹罐的秘方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有效地延缓瘀血的凝固,将瘀血彻底地排出体外。普通的拔火罐直接作用于皮下,而对于深层次的病灶(例如深层次的软组织损伤)效果欠佳。而竹罐刺血疗法不但可以剥离组织粘连,而且还可将深层次的阻经滞络的病源呈现至皮下,而后施以药罐,将病源拔出体外,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从而恢复人体自身的愈病能力。
使用原因
编辑
和以往的拔罐器具不同,中药竹罐采用纯天然的竹子进行拔罐,效果更好。那么为何要采用竹罐呢?
1、采用的竹罐多为内径和拇指大小差不多的竹罐,俗称“拇指罐”。药罐内水蒸气冷却成水产生的负压要比“闪火罐法”大的多,但由于药罐的口径较小,皮肤凸入罐内较少,所以基本上没有疼痛的感觉、不会留下难看的印记,而且拔罐部位基本上不受限制。
2、使用竹罐刺血疗法治疗,竹罐内的水蒸汽温度降低后凝结成水,就产生很强的负压,吸力更强,同时用来煎煮竹罐的中药具有去风、活血的作用,拔罐过程中可以延缓瘀血凝固的速度,以便瘀血顺利排出体外。
3、经中药煮过的竹罐是热的,可以有效阻止血液的凝固,同时竹罐随着降温吸力是逐渐增加的,防止吸力增加过快使毛细血管过快充血而影响瘀血的吸出。
治疗病症
编辑
中药竹罐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颈椎病,颈肩综合症,肩周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脂,高血压、月经不调等。
参考资料
1.< class='gotop anchor' data-linktype='2' name='refIndex_1_4120694'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width: 15px;height: 14px;overflow: hidden;display: inline-block;margin-right: 4px;float: left;margin-top: 3px;background: 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ZDk3trmOORXhhI1nlyEEpUgotqodQVbf2CsfX03GsiaVJicBZWS6XangbibQNn2bqY0XOciaRdGOzdw58MwynUnA/640?wx_fmt=gif') 0px -14px no-repeat;' title='向上跳转'>  皇帝内经  .古诗文网.2010-5-5[引用日期2017-05-15]
词条标签:
科学 , 学科
竹罐
编辑 讨论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竹罐,泛指用竹子加工而成用来装物品的器皿,其广泛的运用于生活当中,常见的有“竹筒酒”“竹筒饭”“竹筒茶”等,还有由竹筒演变而成的乐器。以下介绍的竹罐为拔火罐所使用的竹筒罐。
中文名
竹罐
管壁的厚度
约2~3分
口    径
约为3厘米、4.5厘米、6厘米不等
约6—9厘米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使用方法
3 拔罐注意事项
形态特征
编辑
用坚固的细毛竹,截成长约6—9厘米的竹管(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者重量较大,容易脱落,过短者由于管腔容积小,吸引力亦小不易吸着),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口径约为3厘米、4.5厘米、6厘米不等。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管壁的厚度约2~3分,用砂纸磨光,口圈必须平正光滑。竹罐的特点是:轻巧、价廉、不易跌碎、比重轻、吸得稳、能吸收药液、且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缺点是易爆裂漏气。
使用方法
编辑
在拔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拔罐有保健和医疗的效果,后背排罐,特别是顺夹脊,督脉和经络排罐可以起到调理五脏六腑强身健体的功效.而对风症,痛症,寒症效果特别好.经常拔八大健康穴百会,大椎,内关,合谷,神阙,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可起到通奇经八脉的作用.
拔罐注意事项
编辑
①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② 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③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④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 class='title-folder' hidefocus='true'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border-radius: 2px;float: left;width: 17px;height: 17px;border: 1px solid rgb(237, 242, 245);margin-top: 5px;background: 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ZDk3trmOORXhhI1nlyEEpUgotqodQV7m8LttBUDyRdA2o8dqHttfxKicibtMRsUmycBO1mGXibUuOWhlaEjS0Ig/640?wx_fmt=png') 3px -250px;' title='收起'>
针灸学·相关科技名词
< class='title-folder'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border-radius: 2px;float: left;width: 17px;height: 17px;border: 1px solid rgb(250, 251, 252);margin-top: 5px;background: 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ZDk3trmOORXhhI1nlyEEpUgotqodQV7m8LttBUDyRdA2o8dqHttfxKicibtMRsUmycBO1mGXibUuOWhlaEjS0Ig/640?wx_fmt=png') 3px -250px;' title='收起'>
▪ 经络学▪ 腧穴学▪ 刺法灸法学▪ 针灸治疗学▪ 实验针灸学
▪ 经络现象▪ 循经感传▪ 经络诊断▪ 经脉循行▪ 腧穴
▪ 腧穴特异性▪ 腧穴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骨度折量定位法▪ 指寸定位法
▪ 同身寸▪ 中指同身寸▪ 拇指同身寸▪ 横指同身寸▪ 经穴
▪ 经外[奇]穴▪ 阿是穴▪ 特定穴▪ 背俞穴▪ 募穴
▪ 原穴▪ 络穴▪ 五输穴▪ 井[穴]▪ 荥[穴]
▪ 输[穴]▪ 经[穴]▪ 合[穴]▪ 郄穴▪ 八会穴
▪ 八脉交会穴▪ 交会穴▪ 下合穴▪ 中府▪ 云门
▪ 天府▪ 侠白▪ 尺泽▪ 孔最▪ 列缺
▪ 经渠▪ 太渊▪ 鱼际▪ 少商▪ 商阳
< class='title-folder  title-folder-close'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border-radius: 2px;float: left;width: 17px;height: 17px;border: 1px solid rgb(250, 251, 252);margin-top: 5px;background: 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ZDk3trmOORXhhI1nlyEEpUgotqodQV7m8LttBUDyRdA2o8dqHttfxKicibtMRsUmycBO1mGXibUuOWhlaEjS0Ig/640?wx_fmt=png') -15px -250px;' title='展开'>
其他名词
词条标签:
科技产品 , 工业产品
竹罐减肥
竹罐减肥拔罐时,用火燃烧罐内空气,使之内部产生负压,随即吸附于皮肤表面。利用局部热刺激、负压吸引作用,来达到逐寒祛湿、祛除淤滞、拔毒泻热、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目的,从而起到扶正祛邪、强身健体的作用。通过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脉,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进而令人形体健旺、精神饱满。竹罐减肥是集刺血、拔罐、药疗为一体的综合疗法。在疗法上注重循经选穴配穴,从穴位上入手,同时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根据手法可以快速辨别病症,寻找病源。学会中药竹罐同时也学会了一些按摩手法,在实践中加以熟练就可以开一家理疗按摩店了。可以按次收费、按疗程收费、也可以包年收费。由于其技术性、稀有性,可以获得不错的回报。
拔竹罐的好处和坏处分别是什么?
作者:caida时间:2018-05-22 18:29:45来源: 大众养生网 大众养生网
我要分享
文章导读
拔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养生保健方式,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有拔罐的习惯,拔罐有不同的分类,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拔火罐了,在民间的很多地方,人们也习惯拔竹罐,拔竹罐可以清除体内的寒气,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那么拔竹罐分别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
拔竹罐的好处和坏处: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的硬币都有正反两面,拔竹罐也是如此有好处也有坏处,拔竹罐的好处就是能为治疗很多疾病,远离疼痛。拔竹罐的坏处就是会留下印迹影响美观以及引发其他不明症状。因此一定要了解拔竹罐的注意事项,听从医生的治疗方法,那么才能真正体会到拔竹罐给带来的好处,让摆脱疾病的困扰。
既然生活中那么多人选择拔竹罐,那么就来了解一下拔竹罐的好处。通过拔竹罐,可以将身体里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因此那些患有风湿的朋友可以试试。拔竹罐可以通过外接的吸力,刺激身体表面的穴位,进而通过筋骨经络,使得人体内部器官得到相应的调理,让人气血畅通。对于腰间盘突出的患者,拔竹罐也有一定的功效,长期定期进行拔火罐,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
好处大家都知道了,就来谈谈拔竹罐的坏处吧!拔竹罐后会留下印迹,而且要在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消除,对于那些爱美的朋友就尽量不要使用这种方法了。如果是孕妇拔竹罐则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因此孕妇是坚决不能拔竹罐的。还有就是身体浮肿或者是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的患者拔竹罐会加重病情恶化,也不能拔竹罐。
拔竹罐后注意事项:
说起拔罐养生法,人们在选择该种方法的时候,可作出的选择也是有多种的,而具体操作容器选择的不同,其所得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拔竹罐的方式就是人们最常选择的一种,但在拔完竹罐后,大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三棱针
宝宝分腿睡袋 图纸 步骤教程
姐妹要的这本 , 分享下, 有图哦
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四大组织
腰背痛的诊断和鉴别
疼痛的护理常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