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阳八卦




阴阳





如《庄子·天下》所言:“《易》以道阴阳。”阴阳是《易经》用以说明宇宙人生的基本概念。《易经》的根本唯此“阴阳”二字,修习《易经》亦此“阴阳”二字,《易经》的功用就体现在此“阴阳”二字中。

1

阴阳本义

从字源学上讲,阴即暗昧,阳即光明。暗昧是无所见,光明为有觉知。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有所不知,亦有所知,这就是阴阳。

所谓“有所不知”,是我们与世界的遮蔽关系,故可直观地用两条分开的短横线来表示。这就是“阴爻”。“爻”是仿效、模拟的意思。所谓“有所知”,意味着我们与世界的通透关系,故而形象地图示为一条连贯的长横线。这就是“阳爻”。

“阴爻”断开,喻示个别性,是分,分则虚,故柔。“阳爻”连贯,喻指统整性,为合,合则实,故刚。

因此,就本义而言,阴阳旨在表明我们与世界的认知关系。后世对阴阳概念的诸多诠释,如分合、虚实、柔刚等,都是在此本义基础上的引申义。

2

阴阳是《易》本

 《易经》之根本在阴阳。《易经》对世间万象的描述及其规律的把握都是在阴阳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如《系辞下传》所言:“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易经》的学习,说到底,就是究明此“阴阳之道”。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问我:“‘阴阳’可不可以叫‘阳阴’?”

事实上,在“阴阳”的语序中,隐含有“从阴至阳”,即由“遮蔽”到“开显”的意义。这是《易经》的宗趣所在,它表明《易经》的学习,目的在于“去蔽”,是让我们的心性不断地趋向光明。如《系辞上传》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3

用九与用六

大约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卦爻时位的表示法,即阳爻“用九”、阴爻“用六”,这种方法一直沿袭至今。

用九:见(xiàn)群龙无首,吉。

“群龙无首”,隐喻了“用九”的核心是自主性。《易经》的宗趣在“从阴至阳”,就是要藉由我们的光明心性,来实现生命的自主性。如《乾卦·象辞》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用六:利永贞。

“利永贞”,说明“用六”要坚定不移、永向光明,这是一个德行的修养过程。所以《坤卦·象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的功用就是“九”、“六”之用,就是在不断趋向光明的过程中,以生命的自觉性来达成生命的自主性。





八卦





如《易纬》所云:“卦者,挂也。”意指悬挂物象以示于人。从根本上说,圣人之所以要设立八卦,就是为了帮助人们清楚地认识和理解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

1

八卦起源

关于八卦起源,《系辞下传》中有非常明确的记载:“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就是说,伏羲(庖牺氏)时代的先民在观察世间万象的过程中,开始用八卦来摹写其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纷繁芜杂的事物进行分类,从而达到以简御繁的目的。概言之,八卦是上古先民在实际生活中“仰观俯察”的结果。

2

八卦时位

我们可以设想:在对世间万象的观察中,上古先民最显著的感受应该有两点:

其一是“有所知”、“有所不知”,这就是我们在上一讲中谈到的“阴阳”;

其二是万事万物莫不处于运动变化的过程之中,是一种时间性存在。

对于时间性的存在物,最简单而直接的描述方式是采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分法。八卦的三阶结构即是对这种存在方式的模拟。

首先,任何一个存在于当下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过去”,“过去”构成事物存在的基础,位于最底层,故通常称之为“地利”。

其次,“未来”是当下事物的发展趋势,处于最上层,所以是“天时”。

最后,“现在”是从“过去”到“未来”的连接点,居于中间层,因此叫“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要素,故合称之为“三才”。天地人的“三才”构架是《易经》用以诠释宇宙人生的基础。

3

八卦符号

进一步将“阴阳”与“三才”结合起来,则“三才”的每一时位,都可以对其观察者构成“阴阳”关系。由此进行排列组合,总共有八种方式。

将这八种方式用图画表示出来,并予以命名,就构成了八个基本符号,即八卦。

乾☰;坤☷;

离☲;坎☵;

震☳;艮☶;

巽☴;兑☱。

为了帮助大家记忆,后人将八卦符号编成了一首歌诀:

乾三连,坤六段;

离中虚,坎中满;

震仰盂,艮覆碗;

兑上缺,巽下断。

乾卦的三条线都是连着的,而坤卦是断开的,共六个短线段;离卦的中间为阴,是虚的,而坎卦的中间为阳,是实的,故称“满”;震卦像一个仰放着的盂,而艮像一个覆下来的碗;兑卦的上面有缺陷,是阴,巽的下面是断开的,为阴。

4

八卦原型

从根本上讲,八卦结构所概括的是:事物发展变化在时间维度上的特征。这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认知框架。为了利用该框架对万事万物进行分类,还需要进一步设计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应用方法,即从八卦的每一卦中各选取一个典型物象,构成对比分类的基础。这些作为类比的象征物就是八卦原型。它们分别是:

乾为天,坤为地;

震为雷,巽为风;

坎为水,离为火;

艮为山,兑为泽。 

(1)☰乾为天

乾的三个时位都是阳,表示人对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比较清楚,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通透的。

乾卦的原型是天,因为当我们从地面上抬头仰望苍穹时,天是空阔的、通透的,没有遮拦,处于一种完全显现的状态。

(2)☷坤为地

坤的三个时位都是阴,表示人对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甚了解,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阻隔的。

坤卦的原型是地,因为当我们在地面上环顾四周时,地面的起伏变化,物类的参差不齐,构成了我们的感知障碍,使事物常常处于遮蔽状态中。

(3)☳震为雷

震的初爻时位积聚了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在当下发生裂变,能量得以释放,并一直持续到将来。

震卦的原型是雷,因为雷的典型表现就是爆发与震动,是积聚能量的突然释放过程。 

(4)☴巽为风

巽的初爻时位能量处于分散状态中,由于当下的统合作用,能量被集中起来,沿着一个方向持续地行进。

巽卦的原型是风,因为风的典型特征就是让各种分散的事物沿同一方向整齐划一地列队前行。

(5)☵坎为水

坎的中爻时位是贯通的阳,它能够将四周分散的事物都向中心汇集。

坎卦的原型是水,因为无论在何种环境中,水总是汇聚与集中在一起的。水代表着一种向心力。

(6)☲离为火

离的中爻时位是虚弱的阴,因其控制力不足而致使能量向四周逃逸、扩散。

离卦的原型是火,因为火的典型表现就是能量从中央向周围扩张、膨胀。火代表着一种离心力。

(7)☶艮为山

艮的上爻时位是阳,表示遮蔽着的事物发展到最后,终于豁然贯通了。

艮卦的原型是山,因为只有当我们到达了山顶,才能够居高临下、一览无余。

(8)☱兑为泽

兑的上爻时位是阴,表示统整在一起的事物到最后,终于扩散开来。

兑卦的原型是泽,因为泽的典型特征就是沉浸于其中,只有到达了表面,才会开阔而散开来。

在易象推演中,八卦原型是我们进行取象比类的基本参照物,一切事物的卦象都可以通过与八卦原型的类比而获得。例如,有人感觉自己的抑郁情绪像泽一样,则她的抑郁情绪就是兑卦;又如,有人感觉自己的恋人如水一般温柔,则其恋人就是坎卦;等等。

5

八卦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1)乾坤生六子

《说卦传》(第十章)以亲缘关系为喻,对八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梳理。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

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

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在八卦中,乾坤为本,是父母。震巽、坎离、艮兑从乾坤而来,为末,是子女。在六子之中,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

由此还可以将八卦分成阴阳两组:乾、震、坎、艮为四阳卦,坤、巽、离、兑为四阴卦。

(2)八卦对待图

《说卦传》(第三章)按阴阳的互补关系,对八卦进行排序,由此构成了八卦对待图。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八卦对待图以阴阳相错的方式对称排列,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共构成四组相错之卦,其中乾坤、坎离为四正卦,震巽、艮兑为四隅卦。

在数序上,八卦对待以乾为起点,标记为“1”,由此逐渐展开,是兑“2”、离“3”、震“4”、巽“5”、坎“6”和艮“7”,到坤为终点,标记为“8”。如《系辞上传》所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从乾到坤是事物生成的自然顺序,故“数往者顺”;反过来,从坤至乾则为逆序,是回溯以探究事物的由来,即“知来者逆”。易以道阴阳,是从阴至阳,所以为“逆数”。

(3)八卦流行图

《说卦传》(第五章)按照事物的演化过程,对八卦排序,由此构成了八卦流行图。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yuè)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万物从震开始出现,时间在春季,位于东方;由此经过巽的序化作用,在南方的离位得以显现,其时为夏季;接着是坤的含藏培育,而在西方的兑位达到成熟,这时是秋季;熟果通过乾的精炼萃取,在北方的坎位凝结团聚,此时已入冬季。最后,由于艮的尖端生长优势作用,从熟果中选择出硕果,进入到下一个四季的循环。

在流行图中,以五行配八卦,则震、巽为木,离为火,坤、艮为土,而兑、乾为金,坎为水。

(4)八卦的性情

《说卦传》(第七章)概括了八卦的基本性情。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yuè)也。

按照明代来知德的注解,乾纯阳,故性情为健;坤纯阴,故性情为顺。

震、坎、艮,都是阳卦,因而有乾健的性情;巽、离、兑,都是阴卦,故而有坤顺的性情。

健则能动,顺则能入,此震巽所以为动为入也。

健遇上下皆顺,则必溺而陷;顺遇上下皆健,则必附而丽。此坎离所以为陷为丽也。

健极于上,前无所往,必止;顺见于外,情有所发,必悦。此艮兑所以为止为说也。

(5)八卦的功能

《说卦传》(第四章)描述了八卦对待以生成万物的功能。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晅(xuǎn)之,艮以止之,兑以说(tuō)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亦以明代来知德的注解来看,乾坤始交而为震巽,中交而为坎离,终交而为艮兑。

震巽相错,动则物萌,散则物解,此言生物之功也。

坎离相错,润则物滋,晅则物舒,此言长物之功也。

艮兑相错,止则物成,说则物遂,此言成物之功也。

乾为造物之主,于物无所不统;坤为养物之府,于物无所不容。而六子则各分一职,以听命耳。

上述八卦的基本性质及其关系,是我们进行易象推演的必备知识,须反复体会,以熟练掌握。

6

八卦相重

 八卦是易象推演的基本单位,称为“经卦”;六十四卦是两个八卦之间的相互推演,所以亦称“别卦”。

(1)从八经卦到六十四别卦

《系辞下传》(第一章)对六十四卦的建构给予了明确说明。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从时位的立场来刻画变化着的事物,其形式无外乎八种状态,这就是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是观察者在某一时点上所感知到的事物的静态存在。

但是,正如《系辞上传》所言:“生生之谓易”,《易经》之旨重在摹写事物的动态存在。这就须要将八卦两两相重,以反映事物从一个时点推进到另一个时点的运动变化过程。六十四卦由此而来,如下方图所示。

乾卦序列:乾为天;天泽履;天火同人;天雷无妄;天风姤;天水讼;天山遁;天地否。

兑卦序列:泽天夬;兑为泽;泽火革;泽雷随;泽风大过;泽水困;泽山咸;泽地萃。

离卦序列:火天大有;火泽睽;离为火;火雷噬嗑;火风鼎;火水未济;火山旅;火地晋。

震卦序列:雷天大壮;雷泽归妹;雷火丰;震为雷;雷风恒;雷水解;雷山小过;雷地豫。

巽卦序列:风天小畜;风泽中孚;风火家人;风雷益;巽为风;风水涣;风山渐;风地观。

坎卦序列:水天需;水泽节;水火既济;水雷屯;水风井;坎为水;水山蹇;水地比。

艮卦序列:山天大畜;山泽损;山火贲;山雷颐;山风蛊;山水蒙;艮为山;山地剥。

坤卦序列:地天泰;地泽临;地火明夷;地雷复;地风升;地水师;地山谦;坤为地。

(2)六爻的基本结构

六十四卦由两个八卦符号重叠而成,其时位有六,故称“六爻”。六爻时位从下往上依次为初、二、三、四、五、上。

“爻”有阴阳变动之义,如《系辞传》所言:“爻者,言乎变者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因此,如果我们进一步在六爻时位中把阴阳动态用九、六标注出来,就可以得到十二个名称,是谓“爻题”。它们分别是六个阳爻: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和上九,以及六个阴爻: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和上六。

六十四别卦是《易经》的核心内容。每一个别卦的基本构成都包括卦符、卦名、卦辞、爻题和爻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中蕴含的大道
周易入门35问
《周易》入门35问
周易与思维方式《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中国观念(思想)
国学论道
再学《矛盾论》,好好理解易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