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商行的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面临的风险及改进措施(1) - - 中国金融网
2010年12月30日 9点13分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冯晓虹
相关标签:城商行

  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数量呈飞速发展的趋势,目前已达3000家以上,其类贷款已超过5万亿元。尤其是各地城市商业银行对该类公司的信贷投放迅速增加,比重已超过该类贷款总额的50%,其所累积的系统性风险急剧放大,且更具代表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城市商业银行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业务特点

  第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投放该类贷款的数量明显多于大型银行银行。以辽宁某市为例,全市目前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额为29.6亿元,其中城市商业银行为 13.01亿元,占43.9%;全市11家平台类公司,有5家向该行贷款。第二,贷款的发放受地方政府的影响更大。地方政府与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着隐性的利益输送和联系,这使城市商业银行难以拒绝该类公司的贷款请求。第三,贷款的平台类公司名目繁多,但既不是资金的使用人,也不是贷款的偿还人,其账面也无经营利润,其融资方式单一。第四,担保形式一般由财政部门承诺或人大文件予以保证,列入财政预算。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所面临的风险

  对于此类贷款,在防范风险措施方面,城市商业银行虽然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是由于政府背景贷款存在着较大的特殊性,贷款的风险现状堪忧。

  1.政府过度融资,引发信用风险

  此类贷款的本质是政府信用。贷款期限可能历经几届政府,本届地方政府利用平台公司名义,过度举债。地方政府现实负债规模实际已超过了未来的财政还款能力。而财政经常性开支增加、省管县政策的推进等各种因素,会导致地方财政收支波动较大。政府财政数据信息的透明度不足,银行和地方财政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银行依据财政提供的数据进行的地方财政还款能力测算难以准确。

  此外,作为贷款的还款来源之一的项目预期收益不确定性也较大。它主要依赖于土地出让金,对于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开发区来说,土地等生产要素不仅没有上涨,还存在下跌的风险。这些市级以下开发项目,项目选择的合理性、开发行为的可持续性都影响着项目开发的前景。一旦项目效益不能兑现,最终可能酿成地方财政债务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银行经营安全。

  2.暗藏隐患,存在法律风险

  目前,政府或人大对贷款的任何担保或变相担保承诺行为,其担保责任无效,贷款不受法律保护。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下文件,明确予以规定。另外,依据《合同法》第402条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委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即如果银行与融资平台订立贷款合同时,明知贷款被财政部门实际使用,则城市商业银行只能要求财政部门履行还款义务,而财政担保行为无效,在法律上,财政和平台公司实际上都摆脱了责任。

  3.违规操作,面临合规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方融资平台清查结果出炉 2万亿贷款存风险隐患
客观看待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地方融资平台近半现金流为零或负 银行惊出冷汗(2)
[股市360]中国银行或因地方政府贷款受损 23%贷款难以收回 国内财经
担保公司运营状况报告
调研报告:政府投融资类公司在地方商业银行融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