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公开表扬一个人,后果很可怕
userphoto

2023.08.22 甘肃

关注

给于个人正强化,能够有效地让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变得积极,所谓的正强化。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表扬,无论是在学校当中还是在工作当中,

表扬学生或是表扬员工,都能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或是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但是,所有事情都具有双面性,表扬同样具有双面性,

一方面他能够激励被表扬的人,另一方面也很有可能会给其他人带来负面影响。

根据《消费者研究期刊》当中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内容描述了一项实验,

实验人员随机选取了几位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并且让学生们想象自己置身于商场当中。

共同在服装店当中挑选并且试穿衣服,当服务员极力夸奖其中一位学生身材好,

气质佳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如果这个被夸奖的人与你关系亲密,你又会是什么反应?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大多数学生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研究人员经过统计后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反应都是负面和消极的,

并且还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那些被夸奖的人与自己的关系越是亲密,内心当中的负面情绪却是强烈。

实际上这个实验很好理解,也是管理学当中最经典案例,实验简单明了的解释了,

为何表扬会对其他人产生负面影响。

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在赞美还是表扬,都能够让当事人心情愉悦。

但是无论是在美还是表扬都必须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场所进行。

因为各种心理学实验结果均显示,公开表扬一个人,实际上并不能起到激励群体进步的作用。

稍有不慎就会对其他人产生负面影响,只会适得其反。

一、 被比较

无论是在学校当中还是在职场当中,教师和领导者总是喜欢通过公开表扬一个人来试图激励群体,

希望所有学生或是员工都能够积极的面对自己的任务。

例如在班级范围内评选优秀榜样,在企业当中评选优秀员工。

并且给予这些被选者公开表扬以及奖品。

然而,心理学家确认为这样的做法弊大于利,因为公开表扬一个人,

会让群体当中的其他人认为自己陷入了一种被比较的状况,因为当一个人被肯定的时候。

大多数人都处于被否定的状况,心理学当中这种情况被称作为贴标签。

除此之外,那些被公开表扬的人很有可能会遭到其他人的红眼,

嫉妒心是最可怕的一种心理,因为嫉妒他们甚至会遭到报复。

实际上,嫉妒心理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状态,

人们在生活当中多多少少都会产生嫉妒心理,但是这种心理分良性和恶性两种不同的情况。

当个体的内心产生恶性嫉妒的时候,人们很有可能会被负面情绪冲昏头脑,

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甚至不惜伤害他人。

被公开表扬的人很有可能会成为集体嫉妒的对象,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很有可能会处处被针对。

二、 培养自恋着

被表扬是一种正向强化,如果能够受到业界内的权威人士,

或是自己尊重的上级和长辈的表扬,那么个体的内心当中会得到巨大的满足,

虚荣心的满足、成就感的满足、荣耀的满足等等。

与此同时,这些人的内心会主观的认为自己的价值已经得到了肯定。

但是那些对于自我价值认知不够充分的人,会更加看重外界的评价,这会导致他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和评判完全来自于外界。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那些被公开表扬的人的内心会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微妙的变化,

他们很有可能会变成自恋者。因为曾经接受过领导的高度认可。

他们的内心会认为自己与他人有所不同,并且绝对肯定自己的能力。

而对于那些本来就有些自恋的人而言,被表扬这件事情会成为他们日后炫耀的资本。

而真正危险的是那些隐形自恋者,因为他们在被表扬之后更容易在言行举止当中,

透露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其中不乏表现出整个世界都欠我的感觉。

一旦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特权,或是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极强的敌意和攻击性。

表扬虽然是一种正向强化,但是一定要分清时间和场合,

公开表扬一个人并不能有效的产生推动群体积极向上的作用,反而可能会把被表扬的人推入痛苦的深渊,不断被他人针对。

总而言之弊大于利,因此在想要公开表扬一个人的时候,

一定要思考清楚这样做是否真正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家:在公开场合表扬一个人,后果很严重
为什么有些人一看就很讨厌?
内心强大的孩子是怎样管教出来的?
孩子总往坏处想怎么办?家长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让孩子更自信
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之法
父母越付出,孩子越优秀?美国积极心理学教授:养娃,“避坑”比“培优”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