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化之路:日本的启示 | 深度观点

马国川先生

《财经》杂志高级研究员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

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秘书长

港大ICB SEA 2021年秋季开学典礼

嘉宾深度观点全文实录

(2021年11月27日)

尊敬的刘院长,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你们的开学典礼。

直到今天,整个世界仍然笼罩在新冠病毒的阴影之下。从去年到今年,我曾经采访过许多人,有中国的、外国的,有经济学家、政治学家、法学家,许多学者面对同一个问题,答案几乎都是一样的。

我的问题是:“在你们看来,这次新冠病毒大流行和历史上哪一个事件最相像,对世界的影响相当?”

他们不约而同的答案都是:大萧条。

1929年的大萧条确实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家请看下图图片,图上写的是:“如果有要卖女儿的,请到村公署联系”。这是大萧条发生后日本的一幕,日本的农民非常贫苦,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卖到城里去做妓女。这就是大萧条给日本造成的巨大影响和伤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九一八事变”。

日本通过“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对日本本身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就走向了战争的不归路,一直到1945年战争失败投降,持续15年的战争才算结束。中国叫八年抗战,但日本历史书上往往说15年战争,就从“九一八”算起的。

“九一八事变”后,松冈洋右提出了“满蒙生命线”理论。当时他在位于中国东北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工作。他认为,日本要保证经济安全,就必须占领满洲和蒙古,满洲和蒙古是日本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的生命线。今天看来,这完全是胡说八道,但当时日本军部下令,媒体都要宣传“满蒙生命线”理论,反对该理论的不同观点不允许刊登。从此日本已经开始走上了邪路。

回头看看日本的现代化历程。日本现代化是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的,核心就是学习西方,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现代化经验,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日本的学习是非常成功的,到19世纪末,它就崛起为亚洲大国。

但是到明治维新后期,日本的现代化之路出现歧途,表现就是两场战争,一个是甲午战争,打败了大清王朝;一个是日俄战争,打败了沙俄。这两场战争让日本被西方列强承认,跻身世界列强之林,但是这样的军国主义道路并没有持续下去。

明治天皇去世后,他的儿子大正天皇登基,日本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新发展方向表现有二,一是在国内,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比如,明治时期真正拥有普选权的民众只有3%。到了大正时期,民众要求扩大普选权,迫使政府颁布普选法,大部分18岁以上的日本男人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妇女得到选举权是1945年后)。二是在国际上,日本开始积极融入世界。比如它在国际上实行协调外交,不是和欧美对抗,而是努力融入英美主导的国际秩序。

在大正民主时期,国家方向基本正确,但背后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认识。一方认为日本人要承认国际秩序,融入国际社会;另一方则不愿承认现有国际秩序,认为国际秩序本身就是不公平、不正义的,日本在历史上受到了太多屈辱,今后要改变这一国际秩序,争取自己的大国地位。

我认为,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实现了第一波现代化。现代化本身也蕴含多种倾向,但主导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大萧条背景下,日本却选择了侵略,为什么一定要占领中国东北呢?关键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要以此解决国内矛盾。就像刚才我们提到的,大萧条后的日本,农民生活贫苦,城市工人失业,政治上也开始出现各种混乱状态,急需寻找出路,解决国内矛盾。国内矛盾不好解决,就把目光投向国外,试图把矛盾引向国际社会,引向中国,所谓的“祸水西引”。第二个方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日本的世界观发生了畸形变化,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丛林世界,是一个强者制定法则、强者可以获得一切特权的世界。

有这样一个故事。“九一八事变”前不久,1931年夏天的一个精英聚会上,日军的军务局长,战后期曾经担任日本首相的小矶国昭提出了“满洲独立论”,认为应该让满洲独立。当时《东京朝日新闻》的负责人绪方竹虎非常生气,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对小矶国昭说:“你是不是认错了时代,如果你现在宣传这样的理论,日本年轻人不会听你们的,也不会跟你们走。”小矶国昭回答:“你错了,只要日本发动战争,只要我们做好打仗准备,开启了战端,这些年轻人会跟着我们走的。”事实证明,小矶国昭是对的,媒体人绪方竹虎看错了时代。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整个日本陷入了一片狂欢。无数年轻人为国家的强大、为国家占领了中国东北而狂欢,他们去饭店点菜庆祝,狂欢到半夜,饭店里甚至出现了“战胜利菜单”,专为庆祝日本胜利而制定的菜单。所以说,这个时代的日本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这样一个狂乱的时代里,也有人保持了清醒,这个人叫室伏高信。很遗憾我一直没找到他的照片。他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媒体人和思想家,当全民陷入时代狂热中时,他出版了一本书叫《满蒙论》,他反对“满蒙生命线”理论,提出一个问题:“日本现在走的是正道吗?”他甚至预言“九一八事变”很可能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他还说:“当一个国家与世界为敌的时候,只能害人害己,错认时代只有灭亡。”很显然,他的观点具有惊人的历史预见性。

日本发动战争占领中国东北时,室伏高信和个别清醒学者曾经提出质疑。在经济上,占领中国东北,并没有提高日本国民的生活水平,很不划算;在政治上,这也不是精明之举,因为支持军人占领中国东北,会让军方更加狂妄,更加凌驾于政治之上,军队开始绑架国家。更重要的是,在国际上日本做出了极其不理性的选择。

“九一八事变”后,当时的“国联”——相当于后来的联合国——派“李顿代表团”到中国调查。1932年日内瓦举行“国联”大会,审议调查报告。日本派出松冈洋右——就是那个提出“满蒙生命线”的人,作为日本代表团团长参加了“国联”大会。他认为这个调查报告对日本是不公平的,愤而提出退场。日本从此彻底退出了“国联”, 开始与世界脱钩。

上面两张照片,左下是松冈洋右在“国联”发言时,他的英语很好,态度咄咄逼人。右上是他从“国联”开完会以后回国时的情形。一开始,松冈洋右并没有回到日本,因为他知道日本退出“国联”是错误的,自己在“国联”上的表现对国家是一个巨大的伤害。他悄悄跑到美国生活了三个月,之后才坐轮船回到日本横滨。一下船他就惊呆了,有那么多人迎接他,人山人海都在欢呼,当时日本的杂志、报纸等媒体都称他是国民英雄。松冈洋右自己都蒙了:明明大家都知道这样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欢迎我,是不是大家的脑子都出了问题?是的,整个日本、整个国家都出了问题。

1934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回头看历史,会发现它非常富有深意。那一年,外务省的一个官员司局长级外交官、战后最伟大的政治家吉田茂到日本驻世界各国的使馆去考察工作。在美国,他拜访了豪斯上校(爱德华·豪斯),这是什么人呢?他就是那个时代美国的基辛格,具有极好的战略头脑,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深得美国政治家器重。1919年巴黎和会,就是这位豪斯上校陪伴威尔逊总统赴会。

豪斯上校对吉田茂说:希望日本能够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如果日本要发动战争,那么多年现代化的积累和奋斗的成果就会毁于一旦;相反,如果仍然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和世界国际秩序保持良好的关系,那么日本的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豪斯上校还语重心长告诫:我曾见过德国皇帝,也曾对德国提出类似的建议与忠告,但很遗憾,德国没有听取我的意见,结果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败涂地。希望日本不要重蹈德国的覆辙。

豪斯上校的这段话讲得非常深刻,吉田茂也深受感动。吉田茂的回忆录叫《十年回想》,那本书第一章就回忆了豪斯上校的警告,可见对吉田茂的影响深远。回国之后,吉田茂在各种场合宣扬豪斯上校的警告,遗憾的是没有人听取,没有人听得进去冷静理性的观点和劝告。

对一个国家来说,什么最重要?道路最重要。一个国家不怕走的慢,就怕走错路。很遗憾日本就是在这样一条错误道路上越走越快。

当时的日本军人十分狂妄,肆意残杀政治家,夺取这个国家的权力。1936年“二二六事变”后,法西斯主义开始登场,日本成为一个军国主义国家。这个国家被军人绑架了,从1936年的“二二六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一年多时间内,日本就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其实,日本并未从“七七事变”中捞到好处:一方面,日本人越来越深地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沼。最初日本军人狂妄地提出三个月占领全中国,事实上根本不可能,战线越拉越长,国内民众生活越来越穷苦。从经济上来说,战争根本无法获益,掠夺来的资源无法提升国内百姓生活,打仗越久,日本国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另一方面,日本在国际社会越来越陷入孤立,英、法、美等主要发达国家,除了德国以外,都开始制裁日本,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反而对世界更加抗拒。

1940年,日本社会有一句流行语,叫“不要错过这班车”。“这班车”就是和德国、意大利结成同盟。1939年希特勒发动了欧洲战场的战争,势如破竹,到处得胜,日本人认为德国代表了历史的方向,应该拉上意大利一起和德国结盟。1940年9月,墨索里尼、希特勒和松冈洋右在柏林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轴心国形成,这是一个邪恶的轴心同盟。

这班车是通往国家复兴、大国崛起的快车,还是走向战争灾难、民族深渊的快车呢?历史已经给予了答案。这辆车一旦上去,就再也不能下来了。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松冈洋右说:“'三国同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他到那时候才认识到问题,可惜已经晚了。“珍珠港事件”是日本人卷入整个亚太战争的起点,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到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日本是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像失去刹车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一样。

为什么这个国家会失去刹车?在我看来,关键有以下几点因素:

第一是赌国运的军人。典型如山本五十六,这个人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历任驻美武官,考察过美国很多地方,对美国国力、社会进步、生产能力深有感触。一开始他是反对这场战争的,后来开始赌博,他认为只要拿下珍珠港,把美国打蒙,逼得它来和日本谈判,就有可能取得胜利。现在看来完全是一厢情愿,是把国家的命运押到了赌盘上。

第二是停摆的国会。这时候的国会已经失去应有的作用,对战争根本没有发言权。

第三是无能的政治家们。从1930年代一直到战争快结束,日本的政治家都表现得非常无能,近卫文磨就是一个典型。他表现得非常懦弱,不同意战争,但自己不说,总是想让别人说,不敢与日本军部和法西斯主义作斗争。

第四是全民同谋。知识人、媒体和国民也形成了支持战争的“同谋”,这是最可怕的,全民支持战争。下图中妇女的儿子都上了战场,她们仍然热烈地拥护国家投入战争,让人无语。

从1941年珍珠港事件,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持续4年时间。日本的战况只有一开始的半年时间表现尚可,很快就每况愈下,节节失败,1945年8月15日天皇无条件投降时,日本全国一片废墟。几代人的现代化成果毁于一旦,标志着日本第一波现代化彻底失败。1945年9月2日,在横滨的美国重型战舰“密苏里号”上,日本代表签署了投降书。

回想1931年到1945年的这一段历史,15年期间,日本人为什么会走向战争?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关键就是没有处理好民族主义的问题,民族主义绑架了这个国家。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法西斯主义,把整个国家推向了灾难的深渊。

日本战败了,美国占领日本,整个国家权力被美国占领军所掌握,当时美军的最高司令是麦克阿瑟。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至今为止,日本仍然称麦克阿瑟是日本的恩人,在我们看来这是很难理解的,因为麦克阿瑟率领着美国大兵占领这个国家五年时间,俨然太上皇。但是,麦克阿瑟帮助日本进行了全方位的重建。

在政治上,他推动日本妇女获得了真正的选举权,推动了和平宪法的颁布,这一部宪法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先进的,日本从此放弃了旧宪法,开始实行以和平与民主为主要特征的新宪法。

在经济上,解散了财阀,进行了土地革命。这场革命非常成功,没有流血。二战之后很多新兴国家都进行了土地革命,不少国家的土地革命充满了暴力与剥夺;但日本以和平的方式,没有发生流血事变,就让大多数农民得到了耕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而这样的经济体制变化,为日本的经济复苏、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文化上,日本也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文化革命。1946年2月时,美国通过了一个“日本人再定位”的文件,里面提到日本人各种文化缺陷和问题。比如日本人崇尚等级划分,崇尚武力和服从,对世界有严重和复杂的排外情绪等。美国希望通过文化革命,让日本民众从天皇的臣民变成真正的公民。变革的关键,就是要实现教育改革。下面提供了两张照片,对比特别鲜明。

右上角一群孩子穿着军服表现得杀气腾腾,左下角一群孩子坐在大树底下安静地读书。当时的日本教育基本法提出,学生有不服从不正当统治的权利,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公民,和战前的教育发生了根本彻底的变化。

有一位中国的教授到日本大学短期授课,他在课堂上问学生:假如有一天发生战争,日本和另外一个国家打起来了,或者人家打进来了,你们怎么办?结果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是“投降”。这并非个案,日本机构也曾做过类似调查,基本上有1/3以上的人回答“投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时的日本,从学生到普通民众的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家都知道宫泽喜一是日本非常有名的首相,在东京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他提到美国对日本的占领,认为这是屈辱,但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站起来反驳:你说的不对,那不是占领,而是日本的解放。日本的精英阶层对于美国的占领有自己的认知,和民众的看法基本一致,认为美国不仅仅是占领,并没有多么屈辱,而是给国家带来了重生。

这是什么样的重生呢?从宪法角度来说,1890年日本实行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这个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天皇,所有权力都由天皇给予,也可以随时拿走;所有民众都是天皇的臣民,唯一的义务,就是效忠国家,效忠天皇。但是到1947年实行的《日本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天皇只是国家的象征,国民享有的一切基本权利都是不可剥夺的。这意味着,日本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战前,这个国家是天皇的,民众都是天皇的臣仆与国家的奴仆;到了战后,这个国家是全体民众的,国民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

在我看来,日本战后最大的意义,就是重新建立了一套新的价值系统,在废墟的基础上,实现了国家的重建,这已经是个完全不同的国家了。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个核心问题:国家和公民的关系。国家到底是谁的?国家是公民的,还是公民是国家的?

在这个问题上,麦克阿瑟的名言是:“国家是为人而建立的,人不是为国家而存在的”。正是因为实现了正常的国家与公民的关系,这个国家才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相反,如果在今天,一个国家不能摆正这样的关系,仍然把国家的存在作为唯一和最高的价值,所有的民众都要为所谓的国家付出和牺牲,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真正实现现代化,就没有实现现代化转型。相反,这样的国家潜伏着巨大的危险,很有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的灾难,战前日本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如果说麦克阿瑟是改变日本的关键人物,但仅有他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在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日本政治家、日本社会各界、日本民众都发挥了非常积极主动的作用,比如币原喜重郎,战后的第二任首相,他曾经亲自找到麦克阿瑟表示:“日本今后不想再保留军队,我们想成为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日本在1946年制定的新宪法中放弃了国家的战争权,这是世界首例。当时两个人非常激动,麦克阿瑟紧紧握着币原喜重郎的手说:“你真的很了不起,我作为一个将军,经历了那么多战争,越来越知道和平的可贵。”币原喜重郎回答:“我们要建一个没有军队、放弃战争型的国家,可能现在人们不理解,但是百年后,人们会称我们是先知。”

币原喜重郎还曾说过一段名言:“我以为世界历史的动向,就是从动乱走向和平,从暴虐走向慈悲,从奴隶走向自由,一步一步,一点一点,沉稳阔步向前。”我觉得他的价值观是完全正确的,人类历史一定是走向文明、走向和谐、走向和平的。

另一个政治家吉田茂的名言是“要做一个好的失败者”。怎么理解“好的失败者”呢?他解释:“做一个好的失败者就是好好地和占领军合作。只要是占领军提出的方案,我都要认真思考,对的我要执行;错的我要向麦克阿瑟、向占领军说出来。如果他不听,那就按照他说的办,我们绝对不打折扣,不虚与委蛇。”他做到了两点:一是要经济,不要军备;二是同自由国家站在一起,他说的自由国家就是美国。他曾说:“每每日本人与美国背道而驰、与美国为敌的时候,国家就会蒙难;如果两国通力合作,日本就会繁荣昌盛。”事实也正是这样。正因为他确立了这样一个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日本的复兴就有了真正的基础。所以我们说,只要走向了正道,那么一个国家的经济腾飞是必然的。

日本就是一个典型例子,1945年日本战败,大中城市几乎都被摧毁,整个国家已经是一片废墟。一个日本官员在日记里写到:“现在日本里只有两种人,死人和濒临死亡的人”。经过艰苦奋斗,日本经济得到恢复,1954年、1955年开始腾飞,尤其是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16%。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当时的联邦德国(也就是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945年-1968年,仅仅23年时间,日本的经济成就令世界瞩目。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它是全民共享富裕,共享繁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产生贫富分化,没有典型的城乡差别,相反,城乡差别越来越小。今天去日本就会发现,日本的城市、农村基本上没有差别;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也并不大,一个工人和一个管理者、科学家、官员的收入没有太明显的差别。日本的第二波现代化取得了成功。

日本的第一波现代化从1853年开国到1945年,将近100年的时间。这一波现代化有成功又有失败,最终以失败告终,因为它把国家作为最高价值,最后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1945年开始的第二波现代化持续到1973年,日本彻底改变了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不再强调国家利益,而是把民众利益作为最高原则,通过现代核心价值认同重塑了国家体制,顺利实现了第二波现代化,成为亚洲第一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由此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国家为什么能成功?

麻省理工大学的两位教授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国家为什么失败》,反命题就是“国家为什么成功”。他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认为制度有两种,一种是包容性制度,一种是攫取性制度;而包容性制度和攫取性制度又分两种,一个是经济制度,一个是政治制度。由此提出了四种模型:

第一种,是包容性的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的经济制度。这样的制度就能让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第二种,包容性的政治制度和攫取性的经济制度。这是不存在的。因为只要是政治上包容,那经济制度也一定是包容的。

第三种,攫取性的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的经济制度,它有可能让一个国家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发展,但长期来看,要么退回去,要么向下坠落,坠落成攫取性的政治制度和攫取性的经济制度,最终这样的制度组合就导致国家经济发展迟滞、社会矛盾持续扩大,整个社会最后有可能堕落到一个混乱、失败的进程中。

如果从这样的制度角度来看,战前的日本恰恰就是这里面的第四种制度组合,攫取性的政治制度和攫取性的经济制度。战后的日本在政治上实现了包容性的政治制度,经济上也是包容性的经济制度,这就是日本成功的原因。我认为这样的分析框架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完全可以用它来分析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现实。

中国有一位周有光老先生,他发明了汉语拼音,我们大家都是受益者,我们学汉字完全得益于这位老先生。周有光老先生在改革开放初期访问新加坡,惊讶于其繁荣,这个国家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为什么新加坡会出现经济奇迹?他询问一起开会的英国教授,英国教授回答了八个字:没有奇迹,只有常规。

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什么奇迹,重要的是尊重这个世界既有的规则去发展。从这个角度分析日本战后成功之路,主要有这样几条:

第一,和平发展。摒弃了军国主义;

第二,尊重世界贸易规则。1945年后整个世界的贸易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此前崇尚战争、崇尚暴力、崇尚掠夺,而战后美国主导下建立的规则是以商业规则为基础的,只要尊重这样的规则,就可以从全世界购买你需要的东西。通过加工、生产、出口来赚取外汇,进行发展,日本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日本没有什么资源,为什么能够实现富裕?核心正在于此;

第三,政治民主。实现了政治民主,才能摒弃民族主义。这个国家才能稳定,融入现代文明,融入世界。

我们回顾日本的这段历史,既有让人倍感沉重的地方,也有让人感到欣慰的地方,历史在这里沉思。

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新冠病毒的阴影中,但是我相信,这样的历史很快会过去,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新时代。我衷心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增进人类文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附:马国川先生学习日本历史后集大成的三本著作:《国家的启蒙》、《国家的歧路》、《国家的重生》。



(本文整理自马先生演讲录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天皇呼吁反省九一八事变:需负起战争的责任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退出国联“五常”的一套说辞,值得中国人思考
当年日本真的是无条件投降?我们都被骗了,其实有三个无耻条件
抗日战争全过程(上)
“九一八”:国之耻,民之殇
大国崛起(七)之日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