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一零一中文方副校长回忆录——磨炼 改造 成就:回忆解放战争时期我校的张家口岁月(上)

文方,男,1922年生于天津。1940年入燕京大学,1942年转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1944年毕业

1946年参加革命,在张家口市入华北联大学习,同8月到张家口市中任化学教师。1949年随学校到北京,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二部教导主任,北京一零一中教导主任、副校长,北京'十一'学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北京海淀区教育局长、党组书记兼区委教育部副部长。

1983年离休。

曾于1960年被选为北京市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大会代表。

本文中提到的张家口市立中学、联合中学(联中,即晋察冀边区联合中学,为张家口市立中学在行军中合并回民中学、张家口女子中学而成)为我校一零一中前身,是校史的重要一部分。

一九四六年四月我经北平城工部介绍到了解放不久的张家口。我带着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失望和愤恨,满怀希望到解放区去寻求理想,实现中国青年的追求,冒着风险穿过敌人的岗哨进入了解放区。一到张家口,住在招待所,城工部组织我们十几个互不相识的人去各处参观。看到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主要是看到人和人的关系和在国民党统治下实在不一样。这里确实是平等的、坦诚的、互相尊重的,没有繁文缛节,没有虚情假意,给我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

四月中旬的一天组织我们去张家口市立中学参观,一进学校就把我吸引住了。我在平津上过天津南开初中和耀华高中,上过京大学和北大工学院,对学校是熟悉的,对学校的设备是见识的。张家口市立中学当时还很简陋,一个平房大厅做为礼堂,里面摆的都是长板凳,但是这所建筑平常的学校却给了我强烈的印象震撼了我的心灵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小女孩在指挥全校同学唱歌,那气势、那劲头非同一般,既落落大方又挥洒自如。随后,各班相互拉歌,此起彼伏,歌声震天。男女孩子们一个个都穿着土布制服,一个个都是红红的脸蛋,朴素大方又流露着稚气。教师们和学生坐在一起,同样的穿着,不细看年龄的差别,真分不清哪是教师。整个大厅充满着团结、民主、严肃、活泼的气氛。我感到吃惊,我感到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解放区的学校是这样的令人振奋,令人心情舒畅,虽然参观的时间很短,但这强烈的印象却影响了我的一生。

1954年文方、冯静吉夫妇和他们的女儿

四六年四月下旬我进入华北联大政治班学习。八月底分配工作时我就主动要求到市立中学教书。我和其他三位同志一起分配到市中,我担任化学课,从此开始了我从事一生的教育工作。

开学半个月后,军事形势开始紧张,九月十九日学校奉命撤离张家口,当晚听郝校长简单的动员,觉得撤出是很自然的事,打起背包,挎上课本、笔记本,当夜就随着大家踏上了征途。

离开张家口首站就是阳原县的东城,由于军事形势的发展,又经广陵、灵邱辗转约两月而抵东西黄泥,这一路行军对我们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没参过军,也没走过多少路,更没有在那样艰苦而又危险的环境中生活过。当时空中时有敌机轰炸、扫射,后面有敌人袭扰。为了摆脱敌人,我们背着行李每日爬山越岭走几十里路;吃的最好的就是小米饭、山药蛋。一路上只在广陵住了约三周,吃过一次肉,一次豆腐,那就是大大改善了伙食。撤出张家口时,我的一个中学的同学送给我一件旧棉大衣,尺寸太小,白天只能披着,夜里铺着,这已经是很特殊了。一路上喝的是山泉、溪水,可也真怪,我居然和大家一样既不害怕艰险也不觉得十分苦累,而是兴奋、很激动,觉得有无穷的力量,充满信心。

在行军中大家相互间的那种团结友爱和高度组织性、纪律性实在使我感动。撤离张家口时已是秋天,塞外高寒,过桑干河时,水深流急,最深度已到我的腹部。同学们多是十多岁的孩子,近半数是女孩。但都不怕冷不怕险。浅处大家挽起裤子手拉手地趟过去,偶有失足滑倒,周围立即有人拉扶,但到了深处小同学和部分女同学在齐胸的急流中很难移步,这就靠大个男同学和男老师来背驮过去。有的同学往返数次背人过河,其他大小同学则相互手拉手组成人链,徐徐前进。滔滔流水在众人腿间夺路而去,虽有冲撞却奈何不了我们。

队伍每到宿营地,往往已是黄昏,甚至到了夜晚,打前站的同志早按人、按班把房子号好,一班一班地领到住处;大锅小米饭和开水也已烧好,保证即时用饭,女同学还可打些热水洗洗脚,照顾的可算是周到了,这样大家可以多休息点,有利第二天行军。但是打前站的就要连夜奔赴下一站了。打前站的除个别教师外都是年龄较大有过行军经验的男同学。他们倍加辛苦,全心全意为全体同学的健康安全服务,令人敬佩。

既便是前站同志十分努力,在那战争环境贫困山区也不可能都安排周到。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住一间小屋,一铺土炕,人多挤点本来正常,但这铺炕太窄,我个子高,躺下伸不开腿,直不了腰,弓着身子又占地太大,挤的同学们睡不下,无奈何我出房门去看看有无能栖身之地。很高兴见屋旁有个牲口棚,槽前喂着一头驴,槽后边堆着草,满宽敞,我满心欢喜地抱着被子就躺到草垛上。那驴子并不“欺生”,正有滋有昧的咀嚼着草。开始相安无事,我也困极,很快睡着了,睡了会儿那驴子,噗噗一噗噗的喷着嘴,响着鼻,喷了我一脸的口水,我只得抹抹脸,掉头躲开这'及时'再睡。第二天才发现身上叫跳蚤咬了不少包,幸亏行军急迫,顾不上搔痒,也就过去了。这样行军过来,并不觉得多么苦,反以为是有趣的经历,就是在这种乐观的情绪鼓舞下,边工作,边行军,翻山越岭走了近千里路,成为我参加革命后经历的一次重大考验与锻炼。

奉献一零一,桃李满天下

我常常想,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力量? 能克服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困难? 就在于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和革命的信念。我们参加革命是怀着对民主和自由的渴望,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当时我还很幼稚,不懂多少马列主义,但是充满革命热情,有着鲜明的向往,有对党的信任,有定能战胜困难的信念,更有新的人和人的关系所组成的集体的鼓舞。共同的理想和革命目标把我们凝聚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在党的领导下大家团结奋斗,不畏险阻,奋勇前进,这就是取得行军胜利的联中精神,这就是把困难当作动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经过这种环境的锻炼就很难理解,也很难形成这种革命精神。(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去东方中学衡中分校讲学
河北张家口提前“中考”引发生源大战
三兵团报务员的回忆录——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前后
难忘1949|忆故乡浴火重生
全国传奇 沙中故事 休学一年考上清华
解说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