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阅读笔记《雍也篇》之21-30节

【我注】本次《论语》学习使用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译文1】为杨伯峻先生译,【译文2】为杨逢彬教授译。【注释】简选《论语译注》,称“前书”,两书不一致的释意会标明,称“后书”。

6.21【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1】孔子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译文2】孔子说:“中行智力以上的人,做得到跟他谈高深学问;中等智力以下的人,做不到跟他谈高深学问。”

【我注】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根据人的智力水平选择深浅不同的教学内容。

6.22【原文】樊迟问知[zhì]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 yuàn ]之⑴,可谓知[zhì]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⑵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1】樊迟问怎么样才算聪明。孔子道:“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义’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又问怎么样才叫做有仁德。孔子道:“仁德的人付出一定的力量,然后收获果实,可以说是仁德了。”

【译文2】樊迟问怎么样才算明智。孔子说:“管理民众的要义,是既要敬畏鬼神,但又不太接近他,这可以说是明智了。”

又问怎么样才算有仁德。孔子说:“仁德的人先历经坎坷,然后收获果实,这可以说是仁德了。”

【注释】⑴远之——远作及物动词,去声,yuàn。疏远,不去接近的意思。譬如祈祷、淫祀,在孔子看来都不是“远之”。⑵先难——颜渊篇第十二又有一段答樊迟的话,其中有两句道:“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和这里“先难后获可谓仁矣”是一个意思,所以我把“难” 字译为“付出一定的力量”。孔子对樊迟两次说这样的话,是不是樊迟有坐享其成的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注】到底孔子是否无神论者,通过“祭神如神在”、“子不语怪力乱神”,还有此句“敬鬼神而远之”,孔子像是无神论者,但他不大张旗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毕竟那时有神论是主流认同,他又不是自然科学家,有神无神与他的仁德理论都无大妨碍,有神无神并不是他思考并产生困扰的问题,且孔子性情温和,不会特意踩雷,所以并不点明无神,即使有神,也号召大家不要迷信。

6.23【原文】子曰:“知者[zhì][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zhì]动,仁者静。知[zhì]者乐,仁者寿。”

【译文1】孔子说:“聪明人乐于水,仁人乐于山。聪明人活动,仁人沉静。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

【译文2】孔子说:“智者喜爱绿水,仁者喜爱青山。智者活动,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我注】“知”同“智”,古文里多用。乐,此处读yào,喜爱、欣赏的意思。是读“yào”还是“”,也有争议。古文里多注音此处读yào。关于此句也主要有两种解释,还有一种解释就以朱子代表的“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也能自洽。

6.24【原文】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1】孔子说:“齐国[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达到鲁国的样子;鲁国[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进而合于大道了。”

【译文2】孔子说:“齐国[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达到鲁国的样子;鲁国[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进而合于大道了。”

【我注】孔子用齐鲁的改革做比喻,从文字上看,齐国需要改革才能达到鲁国的水平,而鲁国改革再进步就达到仁道了。孔子认为鲁国比齐国的治理更接近于仁与礼,有个高下之别。

6.25【原文】子曰:“觚[]⑴不觚,觚哉!觚哉!”

【译文1】孔子说:“觚不像个觚,这是觚吗!这是觚吗!”

【译文2】孔子说:“觚不像个觚,觚啊!觚啊!”

【注释】⑴觚——音孤,gū,古代盛酒的器皿,腹部作四条棱角,足部也作四条棱角。每器容当时容量二升(或曰三升)。孔子为什么说这话,后人有两种较为近于情理的猜想:(甲)觚有棱角,才能叫做觚。可是做出棱角比做圆的难,孔子所见的觚可能只是一个圆形的酒器,而不是上圆下方(有四条棱角)的了。但也名为棱,因之孔子慨叹当日事物名实不符,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之类。(乙)觚和孤同音,寡少的意思。只能容酒两升(或者三升)的叫觚,是叫人少饮不要沉湎之意。可能当时的觚实际容量已经大大不止此数,由此孔子发出感慨。(古代酿酒,不懂得蒸酒的技术,因之酒精成份很低,而升又小,两三升酒是微不足道的。《史记·滑稽列传》载淳于髡的话,最多能够饮一石,可以想见了。)

【我注】《论语》因为只记载孔子的简单语录,省去了语境与背景,所以有些句子只有从字面去解释,或者加上自己的猜测或推断,能自洽便可以?

6.26【原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⑴焉。’其从之也?” 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⑵也,不可陷也;可欺⑶也,不可罔⑷也。”

【译文1】宰我问道:“有仁德的人,就是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人啦。’他是不是会跟着下去呢?”孔子道:“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叫他远远走开不再回来,却不可以陷害他;可以欺骗他,却不可以愚弄他。”

【译文2】宰我问道:“有仁德的人,即使告诉他'井里有位仁人呢',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那样呢?君子可以让他走开,却不能使他沉沦;可以欺骗他,却不能使他迷失方向。”

【注释】⑴仁——卽“仁人”的意思,和学而篇第一“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用法相同。⑵逝——古代“逝”字的意义和“往”字有所不同,“往”而不复返才用“逝”字。译文卽用此义。俞樾《羣经 平议》读“逝”为“折”说:“逝与折古通用。君子杀身成仁则有之矣,故可得而摧折,然不可以非理陷害之,故可折而不可陷。”亦通。⑶欺、罔——《孟子·万章上》有这样一段话,和这一段结合, 正好说明“欺”和“罔”的区别。那段的原文是:“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知?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 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那么,校人的欺骗子产,是“欺以其方”,而宰我的假设便是“罔以非其道”了。

【我注】这节有两种解读:一种是告诉仁者他所追求的仁在井里,他要不要不顾危险去追求仁德呢?一种是告诉仁者有另一位仁人掉在井里,那他救不救人呢?而孔子的回答没有歧义:可以告诉仁者,但不管仁者做什么选择都不能欺骗他,即使欺骗了他,他也可以看清真相不被愚弄。前书举了两例,一种通俗地说就是君子可以杀身成仁,但可杀不可辱;另一种就是孟子的说法。对于“君子不可欺之以方”,一直理解的是,不能因为君子正直善良,有道德坚守,就利用这点绑架他,欺骗他,但君子即使被骗,也不会迷惑,依然坚定自己的信念。

6.27【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⑴,亦可以弗畔⑵矣夫!”

【译文1】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致于离经叛道了。”

【译文2】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并用礼法来约束这一过程,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吧!”

【注释】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子罕篇第九云:“颜渊喟然叹 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里的“博学 于文,约之以礼”和子罕篇的“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不是完全相 同呢?如果完全相同,则“约之以礼”的“之”是指代“君子”而 言。这是一般人的说法。但毛奇龄的《论语稽求篇》却说:“博约是两事,文礼是两物,然与'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不同。何也?彼之博约是以文礼博约回;此之博约是以礼约文,以约约博也。博在文, 约文又在礼也。”毛氏认为“约之以礼”的“之”是指代“文”,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由博返约”的意思。⑵畔——同“叛”。

6.28【原文】子见南子⑴,子路不说[yuè]。夫子矢[shǐ]之曰:“予所⑵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1】孔子去和南子相见,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道:“我假若不对的话,天厌弃我罢!天厌弃我罢!”

【译文2】孔子去和南子相见,子路不高兴。孔子 (不承认有不轨行为,并)发誓说:“我的话如有不实之处,老天厌弃我!老天厌弃我!”

【注释】⑴南子——卫灵公夫人,把持着当日卫国的政治,而且有不正当的行为,名声不好。《史记·孔子世家》对“子见南子”的情况有生动的描述。⑵所——如果,假若。假设连词,但只用于誓词中。详阎若璩《四书释地》。

【我注】“说”同“悦”,“矢”同“誓”。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也不多做解释,就发了个毒誓。由此可见,子路性格耿直敢言,觉得老师的行为不对,就直接表明态度。

6.29【原文】子曰:“中庸⑴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⑵鲜[xiǎn]久矣。”

【译文1】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是长久地缺乏它了。”

译文2】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老百姓已经是长久地缺乏它了。”

【注释】⑴中庸——这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中”,折中,无过,也无不及,调和;“庸”,平常。孔子拈出这两个字,就表示他的最高道德标准,其实就是折中的和平常的东西。后代的儒家又根据这两个字作了一篇题为“中庸”的文章,西汉人戴圣收入《礼记》, 南宋人朱熹又取入《四书》。司马迁说是子思所作,未必可靠。从其文字和内容看,可能是战国至秦的作品,难免不和孔子的“中庸”有相当距离。⑵民——这“民”字不完全指老百姓,因以“大家”译之。

【我注】孔子的“中庸”之道,他自己认为是儒家的最高道德,北宋理学家程颐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颇认同,后来批判儒家观点盛行,将中庸之道污名化。

6.30【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⑴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 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⑵其犹病诸!夫[]⑶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1】子贡道:“假若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仁道了吗?”孔子道:“哪里仅是仁道!那一定是圣德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哩!仁是甚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译文2】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施仁惠给百姓,帮助大家生活得好,怎么样?可以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为什么仅仅用'仁'来评价?一定要评价的话,那就是'圣'了。对此,尧舜都有遗憾呢!'仁'是什么?自己要站得住,也要让别人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也要让别人行得通。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可以说是实践仁德的方法了。”

【注释】⑴施——旧读去声。⑵尧舜——传说中的上古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⑶夫——fú,文言中的提挈词。后书译“事于”为“从事于”,译文用意译。病诸:病,遗憾,诸:之于。

【我注】孔子的“仁”重要的表现就是“博施济众”,但前提是自己要有实力有能力,那样才能在仁德的价值观下,产生行动力与实绩;光有心而无力,不是完整的仁德。己立才能立人,己达才能达人。孟子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也有此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公冶长第五
《论语》白话文(下)
《论语》全文翻译 2
《论语》选读02《克己复礼》注译评
《论语译注》杨伯峻
《论语》注释·读解(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