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邦之所以斤斤计较,则是与他的流氓本性有关,却与真小人有差别

在大多数人的主观印象中,农村人没什么经济来源,仅靠辛勤耕耘养家糊口,因此多数人都是农民,一般来说人为都勤劳踏实。但实质上随着时代变化,这种现象已经成为过去式,农村人也不一定就是勤劳的人,城里人也不一定就吃不了苦。

再说,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地域是很难区分每个人的品行,就像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他也是农村出身,但以品行来说,是十足十的混混,小时候游手好闲偷鸡摸狗,什么事都做就是不做正事。

刘邦虽然不打家劫舍,但也纠结了一帮狐朋狗友,当然,在他眼中则是朋友,一起胡作非为蹭吃蹭喝。时间一长,自然引起街坊邻居和同乡的反感,并对刘邦产生了轻视。

其实,刘邦没崛起的时候,确实有很多人看不起刘邦,就连亲戚也是如此,他的父亲还说,刘邦以后定然是没出息的货色。但这些轻视的人,万万都想不到刘邦会成为帝王。

据说,刘邦对这些事情一直铭记在心,有一次,宴会中刘邦与权贵们畅所欲言,其中也有他父亲刘太公。刘邦说到兴致时,直接对刘太公问道:“你常说我是兄弟里最没出息的,如今你看,是谁的产业更大呢?”

当然,如此作为并非想让刘太公难堪,而是刘邦本性如此。

可见刘邦虽非正人君子,但也类似“真小人”,相当于流氓混混,道德底线也许会很低,却在某些事情上会明着来,在恩怨上分得比较清楚。是比那些,表面称兄道弟,暗地里阴谋算计,一切只为自身利益的伪君子强不少。

其实,这样的事例有很多。话说刘邦建立大汉皇朝后,分封了许多异姓王,虽然表面上其乐融融,但这异姓王已经威胁到皇权统治,而这些异姓王也心知肚明。

在经过一系列暗中争斗后,刘邦胜出,并把齐王韩信、梁王彭越等八个异姓王杀掉,分封的土地也收了回来。在这一点上,刘邦作为皇帝,也是无可厚非的。

此后,所作所为也在预料之中,历代皇帝皆如此,刘邦把收回的土地,分封给刘氏宗族,其中除了过世的大哥刘伯,二哥当上代王,四弟当上楚王,刘邦大儿子当齐王。

这些都是直系亲族,刘邦如此封赏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远房亲戚刘泽也被封为营陵侯,却唯独一人被刘邦遗忘了,就是刘伯之子刘信,也就是刘邦大哥的儿子。

其实,刘伯已经被追封为武哀侯,不仅封号威武,也表达了哀悼之意,说明刘邦对大哥很尊重。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不封其子一官半爵呢?

其实,这也与刘邦当年被人轻视有关,并掩藏着一段心酸的往事。

原来,当初刘邦在沛县,带着一帮狐朋狗友吃喝玩乐,银子总是不够花,因此只能在较为富裕的大哥刘伯家蹭饭。而刘伯对弟弟倒是很亲厚,对此事也不介意,每次还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招待,可见兄弟之间相处愉快。

唯独刘伯的妻子,也就是刘邦的大嫂,对此非常反感,并认为这么好的饭菜,用来招待刘邦这些混混,简直是浪费粮食。于是在刘伯去世后,大嫂开始摆脸色,在厨房里多次用勺子使劲刮锅底,发出刺耳的声音,向客人表示没有饭菜了。

每次,酒喝到一半菜就没了,客人尴尬不已,刘邦也不好说什么,最终都是不欢而散。时间一长,刘邦怒从心头起,便去厨房一探究竟,才发现还有很多饭菜,大嫂是故意如此做的。

因此,刘邦才没有给刘信封爵。虽然最后在父亲的恳求下,答应给刘信封爵,却也耍了些手段,给了个嘲讽性的称号是为羹颉侯,也导致导致刘信不受待见,在权贵中地位低微。

后来,王莽自称“摄皇帝”,刘信自立为太子,联合东郡太守翟义、武平侯刘璜、东郡都尉刘宇等人,起兵反莽,但不日兵败,刘信就此不知所终。也许从不封刘信为爵开始,就注定他命运坎坷。

结语

有人可能会说,刘邦升米仇斗米恩,实则不然,只能说你看到的是表面。大哥对刘邦好,他也感恩封爵赏地,而大嫂对他不好,他不可能去欺负一个弱女子,加上与侄子刘信也无甚感情,这仇只能落到刘信头上,也算恩怨分明。

其实刘邦还是挺大量的,只要别人不是故意针对他,他也不会报复别人。之所以显得有些斤斤计较,则与他的流氓本性有关,让他的行为看起来,有些类似于真小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太公质问:“为什么不封刘信?”刘邦回答:“他母亲太小气!”
刘邦称帝后, 每天不断给嫂子吃一种食物, 一个月后嫂子跪地求放过
冷历史:打败项羽的刘邦,要多流氓有多流氓!
项羽威胁刘邦要杀死他父亲,后者只说了一句话,尽显其流氓本性
刘邦身世之谜:其母与人野合不慎怀孕
刘邦四个亲兄弟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的缩影,只不过是在帝王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