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桂枝汤

1.桂枝汤

 

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故被称为群方之袓。它不仅在《伤寒论》中使用条文达19条,出现在太阳、阳明、太阴、厥阴和霍乱等5篇中,是《伤寒论》中使用条文最多、出现篇章最多、加减变化最多的方剂。同时也是产生衍变方最多的“母体”方剂。因而从古到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者不乏其人,精论妙语,俯拾皆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桂枝汤的正确使用己为人所共知,桂枝汤己在临床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用。不仅如此,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至今也尚存争议。例如桂枝汤是止汗剂还是发汗剂,桂枝汤是解表剂、和剂还是补剂等。

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抑或不涉讼其间,而执简驭繁地标示出桂枝汤的临床使用指征呢?我在多年临床,长期应用桂枝汤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营卫不和、桂枝汤药证和桂枝汤方证等三个问题后,立有几条标准。经验证明,据此标准,不仅能准确把握桂枝汤的运用原则,且可使桂枝汤在许多看似无关的病证中广泛得到使用。

现在就从剖析这三点讲起。

先讲营卫不和。欲明“不和”,须先明营卫。《灵枢卫气》说:“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这里,营卫阴阳是被并称的。那么,它们的关系又如何呢?《难经三十二难》指出“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营卫。”明确指出营卫即血气。可见营卫血气的不同称谓,是因它们循行和分布的部位不同,并非其本身有着质的差异。后来《医宗金鉴》把这种关系径直解释为“以其定位之体而言,则曰气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营卫。”可见阴阳气血营卫在这里是一体的。明确这一点在桂枝汤临床运用上太为重要了。因为《伤寒论》的成书,仲景明确提到是在参考《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书基础上完成的。

《内》、《难》上述论述作为生理病理认识基础融入其著作中,是必然的。因而,阴阳营卫血气在张仲景书中原是一体的。只是就生理而言,专指则称营卫血气,泛指则以阴阳称之。就病理而言,营卫则指表浅,气血则言内伤,阴阳则言病之深矣。明确这一点,在桂枝汤方证的研究上至关重要。桂枝汤既可通调营卫治表,同样也可通过调血气阴阳治里。这就是桂枝汤能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的道理。

次讲药证。“药证”即一个方中某药和另一种药配合后在该方中所起的特殊作用。这种作用通常己不是针对症状,而进到了针对病机。因此,把它称为“药证”,而不称“药症”。这是它同方剂学解释药物作用时的不同点。我在这里将药证作为研宄桂枝汤的“三大要素”之一加以提出。一是基于对方剂中“药证”的研究和应用尚未引起应有重视,二是因为破解桂枝汤密码时,它是一把必需的钥匙。

桂枝汤由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共五味药组成。从药证角度看它有四方面作用:一是辛温之桂枝与甘温之炙甘草配合,形成辛甘化阳作用,它益阳而温经,针对虚寒病机;二是酸寒之芍药与甘温之炙甘草配合,产生酸甘化阴作用,它益血而滋阴,针对血弱病机;三是甘温之炙甘草与甘平之大枣配合,加强了补益作用,它益气而养血,针对的中阳虚损病机;四是辛温而偏通阳之桂枝,与辛温而偏宣散之生姜配合,加强了其温散作用。它逐邪而散寒,针对的风寒犯表病机。这种分而侧重的作用点和合而向一的作用面,都集中在了对阴阳营卫血气的燮理和调和上。通过对桂枝汤的药证分析,可以揭示其散而能逐邪,益而能助正,温而能通阳,滋而能益血的原因。

再说方证。桂枝汤针对的病机为营卫不和,这是公认的。但这还不全面。因为它不能解释桂枝汤所具广泛作用的临床事实。而我们通过上述研宄,在明白营卫阴阳血气一体关系的同时,深入认识了桂枝汤组合的奥妙后,则可顺理成章地将桂枝汤证的病机概括为:营卫失调、邪犯肌表;阴阳不和、失于固护;中阳不足、失于温养。从而将其作用概括为:调和营卫、解肌祛邪;燮理阴阳、调营护卫;助阳温运、畅旺血气。正是桂枝汤的这种作用,才使得它具有了广泛使用的机会。桂枝汤的作用如此宽广,而其核心治疗机理却可用一个字加以概括,那就是“调”。“调”,除了一般意义的调理、调摄、调养作用外,针对疾病而言,其调和、调治,首先包含了调解意义。而调解本身即是使发生问题之双方渐趋协调,重归和谐。

为进一步明确,更为了临床能执简驭繁,方便运用,现拟桂枝汤临床应用指征数条:

1.恶风自汗。

2.发热自汗,脏无他病,汗出如水而冷。

3.心悸气逆。

4.腹中冷痛。

5.皮肤遇风起斑疹,或瘾疹遇冷加剧,久发不止。

6.稍遇风寒即感冒,反复发作。

7.脉缓、浮、虚、迟。

8.舌苔薄白、薄黄,而总润滑。

上列前6条任一条,加脉舌象后均属桂枝汤证。临床只要符合者,无论四季感冒、虚人感冒、汗证、痹证、心悸、怔忡、喘证、奔豚症、慢性瘾疹、虚寒腹痛、虚劳低热、鼻鼽、皮肤瘙痒症、冻疮、无脉证、产后疾病、妊娠恶阻等,均可使用。

在广泛使用桂枝汤的同时,一定要严格注意桂枝汤的禁忌证。其禁忌证为:

1.发热恶寒无汗者。

2.血证。

3.素体阳盛阴虚。

4.酒客家。

5.湿热偏盛或痰浊中阻者。

6.阳甚心烦者。

7.脉疾、数、洪、大、弦实。

8.舌苔干燥,或舌光剥或萎红者。

 

◎病案举例

这里举我临床正误病案各一例,以资说明。

例一:早年习医不久,根本不能综合思考,全面把握,对病机作出准确判断。一日,邻居宋姓中年妇女,身痛、头痛、寒冷而微有汗出,求我诊治。我当即开出桂枝汤加羌活、苍术、紫苏,1剂。令煎分三次一日服完。不料病人服下不久即鼻衄不止。细问病人得知,每吃生姜过多时即会鼻衄,望其舌干而偏红,乃知病人虽形体瘦小,而实乃阴虚阳盛体质。而我在用方时,不仅忽视了这点,甚至没有掌握其吃姜则的病史,造成误治。几十年过去了,而每当临床遣用桂枝汤时,总是以一种警示的心情想起。

 

例二:李某,女,67岁。每于夏日洗澡后即寒热不适,自感发热而又需披衣裹护。并于不知不觉中汗透衣服,急又换衣,如此三四次方渐趋平复。年年如此,以至夏日视洗澡为畏途。曾住院治疗不效。中医鉴于盛夏炎热,每以涤暑益气,敛汗固表为治,总不见效。三年前来我处就诊。症如前述,脉虚大而迟,苔薄黄。乃处桂枝汤加黄芪、炮附片,1剂效,2剂愈。后每年夏日发作,均来服药2剂即愈。

盛夏天热,慎用辛温,似属常理。而《温病条辨》出方第一条即明确提出“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可见季节对桂枝汤的限制并不那么严格。不仅如此,夏日炎热,毛孔大开,汗液大泄,当此之时,虽瞬息沐风求凉,而内虚之人,却可仅在这瞬息之间,外风即内入而损伤营卫,形成太阳中风证,所以盛夏天用桂枝汤的机会是很多的。我们提出桂枝汤的使用指征,从某种意义讲,就是要纠正一些多余顾虑,使这首“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柯琴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关于桂枝汤的加减方、演变方,我们将继续讲。

桂枝汤加减方甚多,这里仅选列数方。具体选列条件有三:一是其针对的基本病机仍未脱离桂枝汤的病机,亦即其病机尚未己然演变;二是药味增减均在一二味间,并未从药证方证上己经转到另一证候范畴;第三点更为重要,那就是都是我数十年临证中随时习用之方。它们是我治疗某种或某数种病时的首选,典型病例,比比皆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芍药知母汤学习、思考、运用
总是神疲乏力、精神萎靡?千年经方让你摆脱虚劳
桂枝汤为《伤寒论》第一方, 《伤寒论》中以桂枝汤加减化裁衍生的有 30 余方,可见桂枝汤适用范围之广泛,也因此被历代医家被誉为 “群方之祖”。
救逆汤,救血热冲逆,方名直指病机
李士懋临证应用桂枝汤经验探析
端正研究方向坚持务实学风——兼评张效霞同志关于“方证相对”的系列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