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骨皮

地骨皮(《大观本草》)

为煎科落叶灌木植物枸或宁夏枸杞的根皮。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初春或秋后采挖。剥取根皮,晒干。药材性状气微,味微甘而后苦,以快大、肉厚、色黄者为佳。切段,生用。

【历史】“地骨”之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枸杞,一名杞根,一名地骨……”。“地骨皮”之名则始见于《外台秘要》及《大观本草》。如《中华药海》所言:“本品乃枸杞之根皮,入土极深,皮亦极厚。力能至骨,故名。”异名有杞根、地骨、地辅、地节(《神农本草经》),枸杞根、苟起根(《本草经集注》),枸杞根皮(《药性论》),山杞子根、甜齿牙根、红耳堕根(《河南中药手册》),山枸杞根、狗奶子根皮(《山东中药》),红榴根皮(《中药材手册》),狗地芽皮(《四川中药志》)。

《神农本草经》将之列为上品,谓其“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对地骨皮的功用记述朴实有验。《名医别录》谓“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强阴,利大小肠,耐寒暑。”《药性论》日:“细锉,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肾家风。”《食疗本草》又日:“去骨热消渴。”《本草别说》:“治金疮。”《珍珠囊》载“地骨皮解骨蒸肌热,消渴,风湿痹坚筋骨,凉血。”《圣济总录》载“地骨皮饮主治小儿潮热,盗汗心忪,及骨蒸劳热。”李杲谓:“治在表无定之风邪,传尸有汗之骨蒸。”王好古谓“泻肾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热,补正气。”《日用本草》:“治上膈吐血;煎汤漱口,止齿血,治骨槽风。”《本草纲目》:“去下焦肝肾虚热。”至此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功效已确立。

【性能】甘,寒。主归肺、肝、肾经。

【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应用】

一、 阴虚发热证

本品性寒清热,甘寒滋润,能清肝肾之虚热,除有汗之骨蒸,为治疗阴虚血热,骨蒸劳热及盗汗等证之要药。“凡热在精髓阴分者最宜”(《本草正》),常与补阴药知母、鳖甲、秦艽等配伍,以收标本兼治之效。如《普济本事方》地仙散中与防风、甘草、竹叶、生姜配伍,治骨蒸肌热,解一切虚烦躁,生津液。《千金要方》枸杞汤中与麦冬、小麦配伍,治虚劳口中苦渴,骨节烦热或寒。《圣济总录》地骨皮汤中与银柴胡、胡黄连、知母等配伍,治阴虚内热,虚劳骨蒸。《卫生宝鉴》秦艽鳖甲散中与柴胡、瞥甲、知母等配伍,治骨蒸盗汗,肌瘦潮热。临床报道以清骨散加减治疗肿瘤骨转移患者放疗后骨蒸、潮热46例,骨蒸有效率76%,潮热有效率87%[中医药学报,2007(2):64]。

二、 肺热咳喘证

本品甘寒入肺经,善清泻肺_,除肺中伏火,多用治肺火郁结,气逆不降咳嗽气4等症,常与清肺泄热,平喘止咳药配伍,则咳喘自平。如《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中与桑白皮、甘草等同用,治疗小儿肺盛,气急喘嗽。临床报道加减泻白散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321例,治愈297例,好转13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为96.6%[中医儿科杂志20105)30]。银黛合剂(银杏、青黛、地骨皮、苏子、寒水石等)治疗小儿肺炎370例,痊愈320例,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5%[辽宁中医杂志,1992,(6)25]。

三、血热出血证

本品甘寒,入血分,清热凉血,兼能止血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尿血等多种出血证,可单用,也可配伍大蓟、白茅根、侧柏叶等凉血止血药使用,以增强疗效。如《卫生易简方》中单用煎汤含漱或内服治疗吐血或口齿有血。《疑难急症简方》中单用煎浓汁服,治疗尿血;《普济方》记载以枸杞根皮、子,为散,煎服,治疗吐血、下血。《经验广集》记载地骨酒以地骨皮酒煎服。若新地骨皮加水捣汁,每盏人酒少许,空心温服更妙,治疗血淋。临床报道泻白化血汤(桑白皮、甘草、地骨皮、粳米、花蕊石、三七粉、血余炭等)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53例,经治疗后咯血等症状消失者51例。其中服药最少5剂,最多18剂。随访1~2年,效果均较满意[北京中医,1985,(5)11]。固本止血汤(生地、熟地、旱莲草、地骨皮、女贞子、黄柏、白芍等)治疗室女崩漏30例,服药3剂血止者12例,4~6剂血止者14例,7~9剂血止者2例,服10剂以上血不止者为无效,计2例。总有效率达93.33%[江苏中医,1992(10)8]。

四、消渴证

消渴证为肺、胃、肾三脏阴津亏损,燥热偏盛,水谷运输失常所致。阴虚、燥热两者互为因果,终致肺燥胃热肾虚故口渴,善饥,尿多,消瘦之症常可相互并见。本品甘淡而寒,清热除蒸又兼生津止渴,可用治内热消渴。若消渴尿多可配伍玉米须同用消渴日夜饮水不止小便利,可配伍土瓜根、栝楼根、芦根、麦冬等同用,如《圣济总录》地骨皮饮。若消渴唇干口燥,可配伍石膏、小麦同用,如《医心方》中枸杞汤。现多与天花粉、五味子、葛根、生地黄等养阴生津止渴药同用。如临床报道以降糖方(黄芪、玄参、地骨皮、生地、葛根、苍术、丹参、山药)等,治疗2型糖尿病68例,总有效率95.6%。西药对照组68例,总有效率达77.9%,两者差异显著(P<>2004(5)16]。

此外,本品能泻热而泻肾经浮火,治虚火牙痛。又清热解毒,可用治火热内盛所致目赤肿痛,口舌生疮,风虫牙痛等病证。

【用法用置】9~15g。外用,煎水含漱、淋洗或调敷。

【使用注意】本品药性寒凉,外感风寒发热及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按语】

关于地骨皮有无补阴之功的讨论

地骨皮与枸杞子虽均源自枸杞,但由于药用部位不同,目前认为两者功效差异较大。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二经,善滋肾、益精、养血,为养血补精之要药。而地骨皮味甘性寒,入肺、肝、肾三经。功效主要为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甘则能补,寒则能清,地骨皮是否也有补阴之功值得商榷。如《本草新编》云:“二药同是一本所出,……枸杞子益阳而兼益阴,地骨益阴而不能益阳也……佐阴药以平阴也。”“夫骨蒸之热,热在骨髓之中……地骨皮虽入肾而不凉肾,止入肾而凉骨耳。凉肾必至泻肾而伤胃;凉骨反能益骨而生髓……地骨皮益肾生髓,不可少用而图功。”《本草述钩元》云“地骨皮,能裕真阴之化源,而不伤元阳……须知此味不兼养血,却专以益阴为其功,虽能除热、却不以泻火尽其用。”并且地骨皮不论临床治疗虚热还是消渴等阴虚病证均疗效颇佳,实非他药可及。其除了退虚热作用,是否也发挥了补阴作用,有待于结合临床实践进一步验证。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地骨皮含生物碱类成分为甜菜碱、地骨皮甲素、地骨皮乙素、alkaloidA及alkaloidB等有机酸及其酯类成分为亚油酸、阿魏酸十八酯、9-羟基-1012-十八碳二烯酸、9-羟基-10,12,15-十八碳三烯酸及玉米黄素二棕榈酸酯等肽类成分为lyciumimA、B、C、D蒽醌类成分为大黄素甲醚、大黄素等;木质素类成分为ly0niresimol-3α-0-β-D-glucopyramoside甾醇类成分为胆留醇、豆留醇、5α-豆留醇烷-3,6-二酮等黄酮类成分为芹菜素、蒙花苷等。

二、 药理作用

地骨皮水煎剂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对超氧自由基具清除作用(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达90%以上);具有免疫功能的双相调节作用。地骨皮乙醇提取物对12种供试菌均具一定的抗菌活性,尤其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更为明显具有解热镇痛及调节成骨样细胞的作用。地骨皮甲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地骨皮浸膏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具有调血脂作用。地骨皮所含的褪黑激素可促进生理性睡眠冲动,改善睡眠质量。地骨皮注射剂具有潜在的抗生育作用。

三、临床新用

1. 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   以地骨皮汤(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柴胡、生地、玄参)加味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37例。结果35例患者用药后2~3天体温降至正常,再用2~3天巩固疗效;2例患者持续低热,3周后出现切口红肿,确诊为迟发感染[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8]。

2. 治疗糖尿病   每日取地骨皮50g加水1000ml慢火煎至500ml,代茶频饮并适量配用维生素类。共观察16例,用本方后1周左右基本得到控制,血糖正常,尿糖转阴,其中3例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9)11]。

3.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以地骨皮60g加水3碗煎至1碗,煎好后加少量白糖或加猪肉煎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隔日1剂,第2天复查,服5剂为1疗程,必要时加服第2、3疗程。结果,显效20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效率94%。服本药1疗程后,血压下降,多数能持续2~3周,有少数加服第2~3疗程能维持数个月至数年[广东医学,19834(3)46]。

4.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以豨莶狗脊地骨皮汤(豨莶草、金狗脊、地骨皮、当归、白芍、仙灵脾等)为基本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96例,经1~2个疗程治疗和4~12个月的随访。痊愈97例,显效182例,有效83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91.5%[中医正骨,200517(5)32]。

5. 治疗化脓性溃疡   生、熟地骨皮细末各100g根据溃疡大小深浅及脓液多少,采用外治法治疗化脓性溃疡30例5天为1疗程。结果小型脓肿溃疡12例,1个疗程痊愈;中型脓肿溃疡9例2个疗程痊愈;较大而深的脓肿溃疡9例,3个疗程而愈。其中5例配合中药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等中药汤剂5~10剂,4例应用抗生素4~6天控制体温余者均未用其他药物。总有效率100%[中医外治杂志,1996(3)22]。

6. 治疗过敏性皮肤病   地骨皮煎剂(地骨皮50g徐长卿25g),内服治疗慢性荨麻疹、药疹、过敏性紫癜、接触性皮炎等取得一定疗效认为地骨皮是一种有效而无副作用的抗过敏药物,对皮肤黏膜的过敏性损害较对内脏过敏性损害有效[上海医学情况交流,1975(8)10]。

7.治疗手癣   地骨皮30g甘草15g煎水外洗,治疗15例,全部治愈[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9(2):10]。

8. 治疗基牙预备后牙本质过敏   将进行烤瓷、固定桥修复的活髓后牙病例12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市售地骨皮30g,水煎,漱口及口服,每日早晚各1次,共5天。其余病例不予药物,结果治疗组患者主观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地骨皮用于基牙预备后牙本质过敏效果明显[中国医疗前沿20105(12)63]。

9. 治疗牙髓炎   地骨皮30g加水500ml煎至50ml滤过后,以棉球蘸此液填入牙痛之窝洞内,经11例试用,均达到立即止痛并连续止痛数日之久[辽宁医学杂志1960,(4)41]。

10. 治疗鸡眼

(1) 地骨皮6g,红花3g共研细末,加适量麻油、面粉调糊,将患部老皮剥掉,然后上药摊敷患处,用纱布包好2日换药1次,观察25例均治愈[新中医,1974,(4)39]。

(2) 治鸡眼及胼胝取等量地骨皮、红花研磨成粉,过60目筛备用。使用时每个鸡眼或胼胝取此粉3~5g加适量植物油调成糊状,敷于纱布块或棉垫上,敷贴患处,胶布固定,中途不可着水或揭开,3天换1次药,每次换药前用热水泡足,并刮去软化的角质,治疗期3~6天,孕妇忌用[中国中药杂志,199217(7)43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骨皮(附图片)
枸杞子,知多少?
《本草精荟》:清热退蒸:地骨皮的功效与应用
第二章清热类-------地骨皮(《本经》)
地骨皮的功效与作用
地骨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