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归

当归(《神农本草经》)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主产于甘肃等地。主为栽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放置,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切薄片。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以主根粗长、油润、外皮色黄棕、断面色黄白、气味浓郁者为佳。其炮制名称有酒当归。

【历史】当归的命名多与其功用有关。宋·陈承日:“当归治妊妇产后恶血上冲,仓卒取效。气血昏乱者,服之即定。能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当归之名必因此出也。”由此体现出当归补血活血之功效。《本草纲目》谓其“古人娶妻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表达了当归对妇科调经理血之功用。当归的别名有乾归、干归(《神农本草经》),马尾当归(《本草经集注》),秦归、马尾归(《本草纲目》),甘白(《湖北中草药炮制规范》)等。如按药材产地命名,产于甘肃的,名为西当归、西归、秦当归、秦归、岷当归、岷归产于云南的,为云当归、云归产于四川的,为川当归、川归、汶当归、汶归产于湖北的,为窑归等。

在本草专著中,本品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其云“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大观本草》,洗音癣)。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首次指出了当归的适应证,后人多因此而推出其补血、活血和调经的功效。《名医别录》谓其“味辛,大温,无毒。主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汗不出,湿痹,中恶,客虚冷,补五脏,生肌肉。生陇西。二月、八月采根,阴干。”指出了当归不仅补虚,且辛散、止痛、温以祛寒,并介绍其产地、采制和药用部位。《汤液本草》谓其“入手少阴经,足太阴经、厥阴经。”指出当归应用于人体所选择的作用部位,与当今的归经认识完全一致。《本草纲目》谓其“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进一步明确当归的功用,补充其润肠作用。至此,当归的性能、功用已基本阐明。后世的医书多是对其药性、奏效机制等方面做进一步的阐释。如《本草分经》谓其:“治冲脉带脉为病,为血中气药,血滞能通,血虚能补,血枯能润,血乱能抚,使气血各有所归,散内寒补不足,祛瘀生新,润燥滑肠。”《滇南本草》谓其“其性走而不守,引血归经。”《得配本草》云:“行血和血,养营调气,去风散寒。疗疟痢痘疼、,痈疽疮疡,止头痛、心腹、腰脊、肢节、筋骨诸痛。”上述对当归的药性和功用方面又做了进一步的论述,对其当今在临床的应用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性能】甘、辛,温。主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活血,止痛,调经,润肠。

【应用】

、血虚证

当归甘温为主,功擅补血,归肝、心、脾经。《本草择要纲目》云:“入手少阴,以其心生血也;入足太阴,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自古以来,治疗血虚诸证常以此为主药。血虚证是由于血液亏少,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口唇、眼睑及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经血量少色淡、愆期、甚或闭经,舌淡,脉细。治疗常用本品配以熟地、白芍等养血补阴药,如《和剂局方》四物汤(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诸药配伍,补血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动静结合,温而不燥,滋而不腻。

根据血虚证的病理变化所侧重的脏腑不同,用药配伍亦有所区別。

1. 肝血虚   当归主归肝经,善于滋养肝血。《药笼小品》云:“凡遇血虚肝燥,筋失所养妇人月事不调,必须之品。”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之“筋缓不能收持”,用当归与熟地、木瓜、白芍等养血舒筋药同用,如《医宗金鉴》补肝汤。肝血亏虚、畏光酸涩,以本品与熟地、川芎、枸杞子等补血滋阴药同用,如《杂病源流犀烛》明目丸。肝肾精血亏虚之头晕眼花、肢体麻木、腰膝酸闲,当用本品配伍熟地、枸杞子、鸡血藤等养血填精、舒筋活络之品,如《益寿效方》归杞丸。现代临床报道用当归芍药散,即当归与川芎、白术、茯苓等药同用,治疗血虚眩晕68例,总有效率为94.12%[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342]。

2. 心血虚   当归入心经,《本草求真》谓其“通心而血生”。心血不足、心失濡养而见心悸、失眠、健忘,常以本品与酸枣仁、柏子仁、川芎等药同用,如《万病回春》养血安神汤、安神镇惊丸。若心肝阴血亏虚、阳气偏亢之心悸怔忡等证,以本品与熟地、阿胶、酸枣仁等同用,如《方药备要》益营镇心汤。对临床上脑卒中后遗症表现的失眠、健忘多梦、情绪低落等,用当归健脑抗衰合剂,即以本品与枸杞子、远志、酸枣仁等药同用,治疗55例,总有效率为92刀3%[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0)1255]。

3. 心脾两虚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当归辛香而润,香则走脾,润则补血,故能透入中焦荣气之分,而为补荣之圣药。”心主血藏神,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心脾两虚,则心血不足、神不守舍、脾气虚弱、健运失职,致生化无源、气血两虚,并可出现脾虚无力统血、血溢脉外。临床治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食少便溏、面色萎黄、慢性出血等症,用当归配伍黄芪、白术、茯苓等药,以补益心脾,如《正体类要》归脾汤。

4. 气血两虚   多由旧病不愈,亦可先有血虚或气虚,终致气血两伤,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神瘀乏力、头晕目眩等症。《本草从新》云:“血症而气血双虚,吾平补气血,而血亦归经。”临床最多用本品配以黄芪、党参等补气血之品,如《内外伤辨惑论》当归补血汤、《瑞竹堂经验方》八珍汤、《和剂局方》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的成方有归芪口服液、当归丸、当归补血口服液,治疗气血两虚之贫血症,或白细胞减少症,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颇佳。《中华祖传秘方大全》归芪二地汤用本品配黄芪、熟地、生地等药,治疗缺铁性贫血。《蒲辅周名老中医验方》慢性髓性白血病方用本品配以生黄芪、党参、丹皮等药,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若血虚气弱、阴不维阳、阳气浮越,致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或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当重用黄芪,配以当归养血,使气旺生血、虚热自退。《杂病源流犀烛》补益膏用当归配入参、熟地、地骨皮等药,治气血亏虚之低热不退者。若产后气血不足之缺乳,常用本品配参、黄芪、麦冬等药以补气养血滋液,使气血充足、乳汁自生,如《傅青主女科》通乳丹。现代报道用当归补血汤辅助肿瘤术后的化疗,可以改善骨髓抑制、增强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5(5)54]。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即当归与白芍、生地、黄芪等药同用,以益气养血,加以荆芥、防风、白鲜皮等疏风止痒,治疗30例,总有效率为93.33%[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651]。用当归桂枝霜治疗冻疮65例,总有效率为98.5%方中用当归与芍药、桂枝、细辛、附子等合用,以达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江苏中医药200324(3)13]。

二、血虚、血瘀之诸痛证

当归不仅甘补温润,又兼辛行,补中有动,行中有补。《本草蒙筌》谓其:“味兼行散,乃为血中气药。”《得配本草》云其“行血和血,养营调气,去风散寒。”《药性切用》云其“为养血温药,血滞能通,血虚能补,血枯能润,血乱能抚。”血瘀证多因气滞血行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血行迟滞,或因寒而血脉凝滞,或因热血液浓缩黏滞,或因创伤,离经之血未及时消散等,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其临床表现以疼痛、肿块、出血、舌紫、脉涩等为主的证候。当归擅长活血止痛,又补血,且性偏温故最宜于血虚、血瘀兼寒凝之诸痛证。

1. 心胸痛   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亦称胸痹。其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亏虚、心络失养,标实为阴寒、痰浊、气滞、血瘀等交互为患、阻于心络。临床所见亦多虚实夹杂,而当归既能补血扶正,又能活血祛实,止痛亦佳,故尤为多用。如《外台秘要》治心痛病症属气虚寒凝、胸阳痹阻者,引《延年》当归汤和《小品方》温中当归汤,前者用当归与配吴茱萸、桂心、高良姜等药同用,以温里散寒后者用当归与人参、获苓、桔梗等药同用,以加强补中益气若心血瘀阻者,引《广济》方当归汤,用当归与桃仁、橘皮、桔梗等药同用,以加强活血行气之功。近年来,临床将冠心病分为气滞血瘀、大气下陷、气虚血瘀、痰湿阻络、心脾两虚、气阴两虚、肾阳不足等多种证型,治疗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都选用了当归[光明中医200722(1)27]足以说明当归补血活血止痛之功切中病机之要。如有报道治疗年过半百、肾气渐衰、肾阳不能鼓动五脏之阳,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所致胸痹心痛用当归与桂枝、附子、黄芪等药合用,以益气温阳、散寒活血。治疗80例,总有效率为94%[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208]。

2. 脘腹痛   脘腹痛包括胃脘痛、胁痛和腹痛,而腹痛涵盖了内、外、妇、儿多科范围,涉及肝、胆、脾、胃、大肠、小肠、肾、膀胱等脏腑。若因外邪侵袭,或内有所伤,以致气血运行受阻,或气血不足以温养,均能产生脘腹疼痛。《本草求真》谓其“寒郁而见疟痢腰腹头痛者,则当用此以散寒寒散而血则和矣;血虚而见风无汗者,则当用此以养血,血养而风则散矣。”故无论是胃脘痛、胁痛,或痢疾、疝气、产后或小儿脏寒等腹痛,只要辨证属血虚、血瘀,兼夹寒凝,选用当归,理所当然。脘腹刺痛、痛处不移、舌质青紫,用当归与川芎、赤芍、延胡索等同用,如《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即使阴虚有热,亦可配伍应用,如见胃痛隐隐、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津,用当归配生地、枸杞子、麦冬等药滋养肝阴胃液,使胃得濡养而痛止,如《柳州医话》一贯煎。该方亦是治阴虚肝郁、肝胃不和所致脘胁疼痛的常用方。若肝气郁结之胁肋胀痛,当归亦常配伍柴胡等疏肝理气之品,因其养血可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可见掌握了病变脏腑的生理功能和气血关系,就可以灵活运用本品。

痢疾腹痛病位在肠,主因湿热、疫毒、寒湿之邪壅塞肠中、气血与之相搏结,使肠道传导失司、气血凝滞、化为脓血而下痢赤白气机阻滞、腑气不通,则腹痛、里急后重。刘河间指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故临床治痢疾,常加用当归行血、木香调气。治湿热痢、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用当归配芍药、黄芩、黄连、木香等药,清热解毒、调气行血,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芍药汤;寒湿痢,用当归配苍术、白术、厚朴等药,温化寒湿、调气行血,如《丹溪心法》胃苓汤加味;阴虚痢,用当归配阿胶、黄连等药,以养阴清肠,如《千金方》驻车丸虚寒痢,用当归与炮附子、白术、芍药等同用,如《永类钤方》当归丸。

产后腹痛若是气血亏虚,外寒乘虚入里,经脉失于温煦濡养,则腹中拘急绵绵作痛,用当归与生姜、羊肉同用,疗效甚佳,如《金匮要略》当归生姜羊肉汤。此方也可治血虚寒疝和虚劳腹痛。若是血为寒凝,或是气滞血瘀,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用当归与川芎、桃仁、炮姜等药同用,以活血祛瘀、散寒止痛,如《傅青主女科》生化汤。妊娠腹痛若是血虚气弱、胞脉失养所致,常用当归配白芍、白术、茯苓等药同用,如《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正如仲景所谓:“妇人怀妊,腹中痔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手术损伤失血,致气血亏虚、肠管暴露过久、寒邪侵袭,导致气血瘀滞、肠道通降失常,用当归与桂枝、白芍、细辛等药同用,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并加大黄、莱菔子通下消导,使气血行、寒邪散、肠腑通降正常,如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53例,总有效率为92.5%[现代中医药200727(6)40]

3. 头痛   头痛之病因,外感多因六淫外邪、上犯巅顶、邪气稽留、清阳被遏;内伤源自肝脾肾失调,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另,创伤亦可直接瘀阻脉络,不通则痛。当归治头痛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应用。《产宝》用当归、川芎、莲须、葱头、生姜焙干,水煎服,治疗产后头痛,取其养血和血、祛寒止痛。《景岳全书》用归酒治疗血虚夹瘀之头痛。若见由外感风寒、瘀血阻络所致的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或局部跳痛,或伴恶寒、鼻塞等,用当归与川芎、桃仁、麻黄、白芷等药同用,共奏疏风活血、通络止痛之功,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2010年版正天丸。临床报道用佛手定痛汤治疗紧张性头痛70例,用当归配伍川芎、白芍、僵蚕、防风等药共奏养血活血、祛风止痛之效,总有效率为94.3%[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2)16]。用《伤寒论》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58例,偏侧或双侧头痛、证属虚寒者,总有效率为96.5%[陕西中医,200021(9)399]。若血虚内热所致,用当归与生白芍、丹皮、生地等药同用,共奏养阴清热、祛风通络止痛之效,如自拟芍药牡丹汤治疗54例,总有效率为88.89%[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3)47]。

4. 风湿痹痛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入体、痹阻经络,导致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治疗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为基本原则。当归活血补血、散寒止痛,故常配伍应用。治寒凝血脉之痛痹,常用本品与桂枝、芍药、木通等药同用。据报道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风湿性关节炎68例,总有效率为98.5%[中国民间疗法,201018(10)43]。治风邪偏盛之行痹,常用本品配防风、麻黄、秦艽等药,当归意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医学心悟》),如《宣明论方》防风汤。尤其是痹证日久、肝肾受损、气血不足时,必须要加入当归等补益气血、滋养肝肾之品,如《千金要方》独活寄生汤、《医学心悟》蠲痹汤、《校注妇人良方》三痹汤等均选用了当归。若正气亏虚、风邪与湿热相搏、流注骨节经脉、气血不得流通,所致跬痹,用当归与茵陈、猪苓、防风、人参等药合用如当归拈痛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3例,总有效率为90.57%[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5)407]。

5. 腰腿痛及跌打损伤痛   腰腿痛,即腰部疼痛伴有下肢疼痛,或痛向下肢放射。《圣济总录》当归汤用本品与牛膝、肉桂、干姜等同用,以治风冷留著、·腰膝疼痛。《全生指迷方》当归丸用本品与水蛭、桃仁等药同用,治血瘀腰痛、腰如锥刀所刺。临床报道用活络效灵丹合当归鸡血藤汤加味治疗腰腿痛32例,总有效率为94%方中以当归与丹参、白芍、杜仲、蜈蚣等药同用共奏养血活血、通络止痛、补肾强腰之效[内蒙古中医药2007(7)10]。用《金匮》乌头汤合并当归四逆汤治腰椎骨质增生并腰腿痛43例,总有效率为93%方中以当归配黄芪、熟地、桂枝、骨碎补等药,以补益气血、温补肝肾、散寒通络[宁夏医学杂志,199921(12)757]。

6. 疮疡痈疽及其他瘀血病症   当归既能活血消肿止痛,又能补血生肌,因其性温,且偏补血扶正,故善于治因血虚气弱所致疮疡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等症。治疮疡脓成不溃,常与黄芪、川芎、皂角刺同用,以补气托毒、活血透脓,如《外科正宗》透脓散治疮疡久溃不敛,常与人参、熟地、肉桂等药同用,以补益气血、生肌敛疮,如《和剂局方》十全大补汤。若治疮疡热毒炽盛、红肿热痛、溃脓之症,亦可酌情与清热解毒之品同用,如《校注妇人良方大全》仙方活命饮,用本品配金银花、天花粉、赤芍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之品。临床报道将复方当归注射液(当归、川芎、红花)局部注射内痔250例,取其活血通络、消肿解毒之功,获得满意的疗效[数理医药学杂志,200316(5)415]。用当归乳康宁片治疗乳癖252例,以本品与川芎、莪术、三棱等破血行气药同用,总有效率为93.25%[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8)1017]。用当归愈肝散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0例,以本品与黄芪、制大黄、炙鳖甲、垂盆草等药同用共奏益气活血、滋养肝肾、兼清热解毒之效,服药3个月后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如肝大稳定、无变动或回缩等,且有抗病毒作用[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32]。用中药配方颗粒当归、天麻、川芎治疗小脑梗死30例,当归取其活血养血、化瘀通络之意,配伍后共奏活血化瘀、平肝潜阳之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河北中医,201032(11)1623]。用当归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59例,总有效率为91·5%[吉林中医药2005,25(7)23]。该病急性期的发绀是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较突出的一个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为瘀血,故用当归治疗其实早在《神农本草经》当归就有“主咳逆上气”之说。

此外,当归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常结合穴位注射或西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眼面肌震颤抽搐、肩周炎、肋软骨炎、剑突综合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工流产术镇痛、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中国药物与临床,20022(6)400]。

三、血虚、血瘀之月经病证

月经的蓄溢调节与冲、任、督脉密切相关,冲、任、督三脉一源三歧,皆约于带脉,且与肝经相通,而当归主归肝经既能补血养血、活血止痛,又对子宫有明显的选择性,有良好的调整子宫功能状态的作用。历代医家将本品作为妇科调经之要药,如《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引:“《支太医方》:治妇人百病,诸虚不足。”因其性温,故本品最适用于偏寒证者若偏热证者,当与清热药配伍应用。

当归补血调经,善于治冲任血虚或气血亏虚所致的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闭经等,常配伍人参、熟地等补益气血药,如《和剂局方》人参养营汤、《证治准绳》滋血汤、《景岳全书》大补元煎、《兰室秘藏》圣愈汤。

当归温通散寒,善于治血为寒凝所致之月经后期、痛经、闭经等,常与吴茱萸、桂枝、川芎等温经散寒之品同用,如《金匮要略》温经汤、《沈氏尊生书》艾附暖宫丸若要加强活血止痛之功,则增加延胡索、五灵脂、蒲黄等活血之品,如《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

当归活血调经止痛,善于治气滞血瘀所致痛经、闭经、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等,常配伍川芎、桃仁、枳壳等活血理气之品,如《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若以肝郁气滞为主,则常与柴胡等疏肝理气之品同用,如《和剂局方》逍遥散。

当归养血补肝,善于治肝肾亏虚所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闭经、崩漏等,如《景岳全书》归肾丸,以本品与熟地、枸杞子、山茱萸等补肝肾药同用;《傅青主女科》调肝汤以本品与白芍、山茱萸、巴戟天等药同用。

临床报道用归芪调经胶囊治疗育龄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0例,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病属中医学崩漏范畴,以本品与黄芪、山药、熟地、菟丝子等药合用,使气血调和、冲任得养、月经按期而潮[河北中医201133997]。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治血虚寒凝型痛经,甚至恶心、呕吐者56例,总有效率为96.2%[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1)645]。用益母草冲剂和当归丸治疗药物流产后腹痛及月经失调49例,针对药物流产后的瘀血而致腹痛、出血较多而致血虚、月经失调的病机,益母草可以祛瘀生新,当归可以补血调经、活血止痛两药前后服用,疗效颇佳[泰山卫生,200125(5)31]。

本品除调经之外,又可治胎前产后诸证,其宗旨不离当归补血、活血、散寒、止痛之功效。临床见不孕症、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下、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证属血虚、血瘀,兼寒凝者,尽可选用。

四、肠燥便秘

便秘的辨证有虚实之分,属热结者,宜泻热通腑气滞宜行气导滞气虚宜益气润肠血虚宜养血润燥;阳虚宜温阳通便。当归补血润肠而善于治血虚津亏之肠燥便秘,常与生地、麻仁、桃仁等药同用,如《沈氏尊生书》润肠丸。然临床便秘上述证型常相兼并见,如气虚和血虚便秘相兼出现气虚而兼阳虚血虚而兼燥热等,故治疗应随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临床报道用当归龙荟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2010年版治疗老年性热结便秘60例,总有效率为95%。方中以当归与龙胆、芦荟、黄芩、大黄等药合用,共奏泻火通便之功,老年人多见血虚津枯,故用当归养血润燥通便[陕西中医200728(9)1162].用加味小建中汤治疗老年性便秘属太阴虚寒、传导失常者68例,以当归与桂枝、饴糖、锁阳等药同用,温补之中更寓通便之功[中国民间疗法201018(2)34]。用疏肝理气法治疗便秘100例,取当归与芍药、柴胡、香附、白术等药同用,以达疏肝理气、养血柔肝、健脾通便,总有效率为98%[四川中医,2010,28(3)84用益气增液汤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46例,即当归与黄芪、党参、玄参、麦冬等药合用,以益气养阴,总有效率为96%[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2)814]。

【用法用量】煎服,6~12g。本品一般生用,酒炒当归长于活血。

【使用注意】本品甘温,湿热中阻、肺热痰火、阴虚阳亢者不宜应用;且润燥滑肠,大便溏泄者慎用。

【按语】

一、关于当归品种的讨论

当归的正品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但少数地区也以下列植物作当归使用。

1. 同属植物东当归,吉林省延边地区有栽培,东北地区以其根作当归入药,功效与当归类似,但品质较次。

2. 同属植物欧当归,华北地区曾引种栽培,现不宜混作当归使用,功效与当归不同。

二、关于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讨论

当归全长15~25cm,根上端膨大,称“归头”;主根粗短“归身”;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称“归尾”。古人一直有当归分部位入药之说,然说法不一。如元代李东垣日:“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尾,破血而下流。”《本草述钩元》进一步解释:“凡药根升而梢降。根在上,梢在下故也。血下脱者,其根能引之上行而止息;血凝涩者,其梢能引之下行而破散。”虽然多数医家认为当归头止血、身补血、尾破血,如《本草备要》《本草便读》《药性切用》《珍珠囊》等本草文献均持此观点。但也有持异议者,如《汤液本草》:“头能破血,身能养血,尾能行血”。究竟当归用药部位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如何,至今难有公认结论。而目前临床习惯认为归头、归尾偏于破血,归身偏于补血,全当归补血、活血两者均可。多年来有学者对此问题做了一些实验研究,如测定了当归头、身、尾的微量元素,发现归头中铜、锌最高,归尾铁高,归身钡高、铜较高。笔者认为这种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的研究远远不够,因微量元素本身对人体的影响是有阈值范围的,这些含量的差异性与疗效的关系如何,仍然值得进一步探讨。有关当归头、身、尾的化学成分研究发现了不同药用部位的各类化学成分和组成也有差异,如挥发油以归尾最高,比头部高11.8%~25.6%阿魏酸含量也以归尾最高,比头部高20.2%~21.2%藁本内酯的含量归尾却最低。由于阿魏酸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所以为归尾活血作用较强提供了一定的药理学基础。但近些年又发现当归多糖在凝血方面有着双向调节作用,既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又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因此当归的活血可能不是单一成分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成分的协同作用。提示在评价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疗效时需要选择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成分和观察指标进行研究,以期获得较为科学的结论。

三、关于当归止咳喘的讨论

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当归“主咳逆上气”之说,后世也将其用于咳喘证的治疗,如《和剂局方》苏子降气汤、《景岳全书》金水六君煎和《慎斋遗书》百合固金汤都运用了当归的这一功效来治疗咳喘证。而大多医家在用当归治疗咳喘证是作为一种间接功效使用的,故多用于治疗咳喘属耗伤营血,或血瘀气滞,或肺肾两虚等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并阐释当归止咳喘的机制,其一是以其养血、活血之效而调和气血,配合他药实现降气止咳、平喘之效,如《本草求真》云:“是以气逆而见咳逆上气者,则当用此以和血。血和而气则降矣,《血证论》云:“气以血为家,喘则流荡而忘返,故用当归以补血。”意即以血药当归招气归家。其二以其补血养肝之意使精血互生、益肾养阴,起到润肺止咳之效。其三以其润肠、通降大肠腑气,可助肺气肃降而起到止喘咳作用。而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当归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在多种机制协同下,可显著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肺循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同时使痰涎变稀,易于咳出,气道通畅,达到平喘止咳目的。另外,当归也可以通过其抗过敏作用,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及使血管通透性增高,而治疗哮喘。这就提示了当归还有止咳喘的直接功效,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研究还认为当归治疗喘咳时剂量宜大,多用12~30g,但虑其性温,也应因证因地因时制宜,适当配伍药物进行佐治[吉林中医药,2010,30(1)69]

四、关于当归止血的讨论

古人在论述当归不同药用部位作用时提到过“止血”,如《得配本草》云:“头止血(上行),尾破血(下行),身和血,酒洗。”而《雷公炮炙论》谓其“若要破血,即使头一节硬实处,若要止痛,止血,即用尾,两说不同,但都言及“止血”。当归历来也确有用于治疗出血病证的,但多适用于阴血亏虚,或血虚气弱,或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所致。治疗往往采用补血止血法,用当归与熟地、白芍等药同用或补益气血、固摄止血法用当归与人参、黄芪等药同用或祛瘀止血法,用当归与桃仁、红花等药同用。在上述治本的基础上加用一些止血药物以标本兼治。对于火盛迫血妄行所致之出血,当归药性偏温,则必须配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药,常与黄芩、丹皮等药同用寒客胞宫、妊娠胎漏者,宜加艾叶、阿胶等药,以温经散寒、止血安胎。关于理血药的双向性调节已日渐引起关注,近年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当归多糖不仅有抗贫血与造血作用,在凝血方面还表现出双向性调节作用,既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又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其抗凝血作用主要是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对外源性凝血系统影响较弱,其止血作用主要与促进血小板聚集有关[中药材,2002,25(5)344]。此研究对明确当归的止血功效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但笔者认为从实验研究到临床应用还有许多必须要做的工作其一进一步确定当归止血的有效成分。其二摸索出当归作为止血时的临床常规剂量。其三搞清当归炮制及药用部位对其止血的影响,《药笼小品》云:“凡治……便血吐血衄等症,皆宜炒黑,则温滑之性减,黑兼止血,可取也。”目前有研究认为炒炭后有机物破坏转变为无机成分,有促凝血作用的钙及其他元素溶出率增大,故呈现或增强止血作用[海峡药学,200820(8)83]。是否还有其他炮制方法,如《得配本草》谓其:“吐血,醋炒”,此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其四研究配伍的影响,《药鉴》谓其和血药则血和,入敛血药则血敛,入凉血药则血凉,入行血药则血行,败血药则血败入生血药则血生。”止血究竟是当归与他药的配伍功效还是独立功效,值得深思。总之,只有实验研究和临床疗效密切配合,不断探究,及时总结,才能真正验证或挖掘出中药的潜在功用。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正丁烯基酞内酯、香荆芥酚等;另含阿魏酸、丁二酸、烟酸、琥珀酸等水溶性成分;尚含谷固醇、亚叶酸、当归多糖及19种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E20余种微量元素。

二、 药理作用

当归能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对正常或经辐射损伤的小鼠多功能造血干细胞有促进作用,主要有效成分为当归多糖当归或阿魏酸钠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当归多糖有较强的抗凝血和止血作用。当归及其阿魏酸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当归水提物、阿魏酸钠和当归挥发油及其藁本内酯、正丁烯基酞内酯均有扩血管作用;当归及阿魏酸钠还有改善外周微循环和扩张血管作用。当归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有降低血脂的作用,阿魏酸钠可显著抑制模型大鼠胆固醇水平,而对甘油三酯和磷脂无明显影响。当归、当归多糖和阿魏酸钠能提高实验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当归、当归多糖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有促进作用;当归中性油总酸酯促进体液免疫。当归所含挥发油和阿魏酸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其水溶性或醇溶性非挥发性物质能兴奋子宫平滑肌。当归对子宫作用取决于子宫的功能状态而呈双向调节作用正丁烯基酞内酯和藁本内酯体外有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前者还能对抗豚鼠实验性哮喘;当归挥发油亦有明显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大鼠肠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当归有一定的保护肝细胞和恢复肝脏某些功能的作用;当归水提物、挥发油和阿魏酸钠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增加胆汁中固体物及胆酸的排泄量。当归粗多糖有抗氧化效应和镇痛作用。当归多糖有降血糖作用,并对实验小鼠的移植性肿瘤ECHEPS180、Lewis等瘤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归还有抑菌、抗炎、镇静、抗缺氧及抗维生素E缺乏等作用。

三、 临床新用

1. 治疗冠心病   当归水煎剂(生药20g,煎至20ml)口服,每日2次,疗程为60天用药期停用降脂药及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组30例,主要症状疗效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为5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血清脂质的影响:治疗组用药后甘油三酯TG)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动脉硬化指数(AI)亦显著降低。对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0x-LDL)的影响治疗组用药后较之前显著降低。另,治疗组用药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丙二醛(MDA)下降,较之前也有显著性差异[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5(4)25]。

2. 治疗室性期前收缩   用当归补血片(当归、黄芪),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为4周。治疗60例,其中显效27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恶化无,总有效率为85.0%而对照组用普罗帕酮治疗,总有效率为62.71%,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17(1):51]。

3.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当归、白及生药烘干、研粉,按11的比例混匀备用,每次5g,每日3次吞服。出血量较多、血压下降者,入院初适当补液,不加其他止血药疗程为1周。临床治疗38例,其中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84%[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8)82]。

4. 治疗糖尿病肾病   在一般糖尿病饮食、降糖、血管紧张素n受体拮抗剂和其他降压降脂对症治疗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当归合剂(黄芪、当归各30g),每日1剂,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45例,显效18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45例仅做常规治疗,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53.33%。从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而言,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海峡药学,201123(5)201]

5. 治疗网球肘   用当归四逆汤加味生北芪、骨碎补、川椒,加水煎煮,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将患肢浸洗每天早、中、晚各洗1次,每次外洗40~60分钟,每剂药可连续应用2天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判断疗效。共治疗120例,其中治愈82例、好转3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17%[中医外治杂志,200211(1)48]。

6. 治疗慢性荨麻疹   血虚寒凝型用当归四逆汤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判断疗效,治疗期间停用一切内服、注射及外搽药物。治疗60例,其中痊愈40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6%,较西替利嗪组的70%有显著性差异[华章2009(13)158]。

7.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组41例采用25%当归注射液250nJ静脉注射对照组肌内注射维生素B维生素Bl2,均每日1次,疗程为20天。两组均采用格列齐特片和(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7%显著优于对照组28例)的53.6%(P<>18364].

8. 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症   阁中药配方颗粒当归3g、天麻2g、川芎1.3g,每日2次,早、晚饭后冲服;同时口服桂利嗪片50mg每日3次。对照组76例单用桂利嗪片,或加用相应的对症治疗。总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88例,显效71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显著性[华西医学,201025(1)183]。

9. 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该病包括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及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等病。治疗在原穴配伍合穴位针刺后,注射当归II号注射液(1g/ml,pH7.0),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80例)所取得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8.75%,明显高于西药组40例)的72%和针灸组(40例)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ECGHolter评价,治疗组与西药组疗效相仿,而比针灸组相对要好些1周后对心功能的影响看,治疗组的疗效最好,总有效率达95%,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0%,也较高于针灸组的90%[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604]。

10. 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   50%当归注射液2ml2%利多卡因4ml进行穴位注射,隔日1次1周为1个疗程,一般3~4次明显见效。治疗92例,随访半年时间内痊愈77例、显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7%[山东医药,200444(3)37]。

11. 治疗脑梗死后遗症   在脑梗死患者接受常规用药加针灸的基础上,辅加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刺激神经干。治疗组66例,对照组64例,除不加当归注射液外,其余治疗相同。治疗时间为治疗组13.71±10.43天,对照组10.96±4.76(P>0.05)。针灸每日1次,每次2~3穴,每穴0.5ml当归注射液,隔日交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与对照组的7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中医药学刊2006,24(8)1495]

12. 治疗急性脑梗死   治疗组40例用25%当归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4天;配以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前5天为每8小时给药1次,后9天每天给药2次。对照组40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4天甘露醇用法同前。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47.5%和77.5%)明显高于对照组(30%和47.5%),后者有统计学意义[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15(1)49]。

13. 治疗精索静脉曲张   用当归注射液注射阴廉穴,每日1次,左右交替注射,1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0例其中近期治愈9例、显效好转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7%平均治疗时间为30天[针灸临床杂志1999,15(2)36]。

14. 治疗牛皮癣   用当归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隔日注射1次12次为1个疗程,一般连续注射2个疗程后休息1周。共治疗48例,其中痊愈37例、显效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100%,平均治疗2个疗程[新中医,199325:31]。

15. 治疗浅表静脉炎   采用当归注射液浸润注射于病变血管周围注射范围深浅越过病变血管,每1ml注射长度1.5~2.0cm,每周注射2次,直到病变血管变软、索状感消失。结果治疗33例,全部治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11)666]。

16. 治疗阳痿   用当归与白芍、甘草各60g蜈蚣18条组成抗痿灵,研成细粉,分为40包,早、晚用黄酒吞服0.5~1包,每半个月为1个疗程。另根据体质,辨证分型适当辅以汤剂。共治36例其中痊愈28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6)4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延胡索: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各种痛证。
补血药—“当归”功效
药物养生——补血药
【每天一味药】益母草(活血调经药4)|彭鑫博士带您了解传统中草药
红花 Honghua 《新修本草》
常用养生抗衰中草药之“补血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