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合

百合(《神农本草经》)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卷丹和细叶百合的肉质片。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湖南、浙江、江苏等地。以产于安徽宣城者品质最优,商品药材称“宣百”。栽培或野生。家种者鱗片阔而薄,味不甚苦野生者鳞片小而厚味较苦。秋季采挖,洗净泥土剥取鱗片置沸水中略烫,焙干或晒干。无臭,味微苦。以瓣匀肉厚、色黄白、质坚、筋少者为佳。生用,亦可蜜炙片。

【历史】《本草纲目》云:“百合之根以众瓣合成也,或云专治百合病,故名。”别名有中逢花、重箱、摩罗(《名医别录》),白百合(《日华子本草》),夜百合(《本草崇原》),蒜脑薯(《本草纲目》),白花百合(《救生苦海》)。

本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谓其“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名医别录》则谓其“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止涕泪”。同时代的《金匮要略》以百合为君药,组成数首方剂,主治热病后,余热未尽所成之“百合病”,实已用其滋阴清热之功。唐代《药性论》言其“治脚气,热咳逆”,为本品治咳嗽的最早记载。其后,《日华子本草》又言其“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治癫邪啼泣,狂叫,惊悸,杀蛊毒气,乳痈,发背及诸疮肿,并治产后血狂运”。由此明确了本品安神定志之功,并增人了其对痈疮诸证的主治功用。明清时期,一方面,诸家对其主治肺部病证的功用记载更为详尽,如《本经逢原》云“百合,补土清金,止嗽”;《本草纲目拾遗》谓其“清痰火,补虚损”;《医学入门》谓其“治肺痿、肺痈”,其滋阴清肺之功更加明晰可见。另一方面,本草家们亦十分注重本品的通利降泄之性,如《本草正义》云:“百合,乃为甘寒滑利之品。……然古今主治,皆以清热泄降为义”;《本草述》称其为“渗利和中之美药”。这一认识至今对临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代对本品的功用认基本未超出上述内容。

【性能】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应用】

一、咳嗽证

本品入肺经,味甘而善润肺补虚止咳,又微寒可清热,正如《本草纲目拾遗》所谓其“清痰火,补虚损”,故常用于肺虚久咳、阴虚劳嗽等证的治疗。

1.肺虚咳嗽、咳血   本品补虚润肺止咳,可用于咳嗽日久而致肺虚失润症见干咳声短、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等。如《古今医案》百合粥,用生百合煮粥,加蜜服用,主治肺虚咳嗽《百病饮食自疗》沙参百合饮,以之与沙参煎煮后,取药液代茶频频饮用,治疗阴虚咳嗽《卫生简易方》单用鲜百合捣汁服,治肺虚咳嗽吐血《济生方》百花膏,以之与款冬花各等份为丸服,治咳嗽不已或痰中带血《全国中成药处方集》百花定喘丸,则是在百花膏的基础上,配伍麻黄、黄芩、桔梗、杏仁、天冬、麦冬、沙参、前胡、薄荷等,组合成方,共奏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润肺养阴之功,主治痰喘咳嗽、昼夜不止、胸闷咽干、睡眠不安。现代取其滋阴润肺、清热宁络之功,多用于支气管扩张病的治疗,常与其他养阴清肺止血之品同用。如《新疆中草药手册》治支气管扩张、咯血之经验方,以之与白及、蛤粉、百部共为蜜丸《名医妙方精华千首》载姜春华经验方大白汤,用生大黄粉3g(吞服),配伍百合片(百合、白及、百部、麦冬、天冬、丝瓜子制成片,用量适当),主治痰热夹瘀型支气管扩张出血,疗效甚好《邹云翔医案选》清肝养肺汤,其与蛤粉、合欢皮、旋覆花、沙参、麦冬、款冬花等疏肝清热、养阴化痰止咳之品同用,主治肝火犯肺、肺阴不足之支气管扩张,症见咳嗽有痰、痰中带血者。

2. 阴虚劳嗽   劳嗽日久必致阴虚内热,症见潮热盗汗,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咯血等症。本品既能养阴润肺止咳,又能清热补虚,故尤宜于阴虚劳嗽之证的治疗。常与生地、熟地、玄参、贝母、麦冬等滋阴润肺止咳药同用,以增强药力。如《慎斋遗书》百合固金汤,近代临床仍以之作为治疗肺结核之常用药物如《常见病单方验方选》抗痨丸,其与百部、白及、紫菀、天冬、贝母、牡蛎、胆南星同用,炼蜜为丸《中医秘单偏验方妙用大典》收载之经验方“结核灵”,其与壁虎(焙干)、川贝、百部、白及同用,共为散剂,装入胶囊服用。

此外,《药性论》谓其能治“热喘逆”,本品禀微寒之性,可用于咳嗽偏热者。如《太平圣惠方》用新百合120g蜜和蒸软,不时口含1片,吞津,主治肺脏壅热、烦闷咳嗽者《重订严氏济生方》百合散,以之与紫菀、贝母、前胡、桔梗、茯苓等同用,治孕妇风热外感、心胸满闷、咳嗽痰多者《习用方》百合枇杷藕羹,以鲜百合、枇杷(去核)、鲜藕各30g加淀粉、白糖适量,调和成羹治燥热伤肺咳嗽。

二、心神不安证

《日华子本草》言本品能“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百合入心经,甘而微寒,既能润肺清心,又能补虚安神,故可用于因虚因热所致百合病及心悸怔忡、烦躁失眠等心神不安诸症的治疗。

1.百合病   《本草衍义》谓百合“治伤寒坏后百合病”;魏念庭日:“百合病用百合,盖古有百合病之名,即因百合一味而瘳此疾,因得名也。”百合滋养心肺、清心安神,尤专于治疗百合病,心肺阴虚,累及百脉,影响神明,而症见精神恍惚不定,语言、行动、饮食、感觉失调,口苦小便赤,脉微数者,常与生地、知母、滑石、代赭石、鸡子黄等同用。如《金匮要略》治百合病诸方若治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见有上述诸症者,则以之与鲜生地汁同用,即百合地黄汤若治汗后之百合病,症见心烦口燥者,以之与知母同用,即百合知母汤若治下之后百合病,症见小便短赤而涩、呕吐呃逆者,以之与滑石、代赭石同用,即滑石代赭汤若吐后之百合病,症见虚烦不安、胃中不和者,以之与鸡子黄同用,即百合鸡子黄汤若不经误治,百合病日久发热者,以之与滑石配伍,即百合滑石散若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可用百合水浸取液洗身,即百合洗方。据临床验案报道,治疗一西医诊断为躁狂忧郁症的患者,中医辨证属阴液亏损、心神失宁,投予“龙牙”牌百合纯粉,每次1小包(30g),以100~150ml沸开水冲成糊状,每日3次,连服6个月,顽症告愈,随访3年未复发[四川中医,1995(9)32]。现代临床常用之治疗自主神经紊乱、脑膜炎后遗症等具有上述症状者。

2.心神不安诸症   本品甘而微寒,清心补虚安神,常用与其他安神之品配伍用于心悸怔忡、烦躁失眠等心神不安诸症的治疗。以心悸怔忡为主者,可以之与丹参、郁金、合欢皮、生地、麦冬等滋阴养心安神药同用,如《李斯炽医案》养心定悸汤。若以情志失常、烦躁不安为主者,可以与炙甘草、浮小麦、大枣、龙骨、號珀、珍珠母等养心除烦安神之品同用,如《魏长春临床经验选辑》百合龙琥甘麦大枣汤、《程门雪医案》百合甘麦汤。若以失眠为主者,常与酸枣、夜交藤、远志等安神药同用,如《新疆中草药手册》以本品与酸枣仁、远志同用,水煎服,治疗失眠。现代临床常以之为主药,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神经衰弱。如据临床报道,以百合30g,白芍、白薇、白芷各12g组成“一百三白汤”,治疗神经衰弱500例,疗效卓著[河北中医,1984(4)31];另有报道,用本品配伍生地、夜交藤、丹参治疗本病,疗效良好[辽宁中医杂志1980(3)16]。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疮痈、胃脘痛、二便不利等多种病证的治疗。

1.疮痈   《本草蒙筌》谓“百合,治外科痈疽痈,喉痹殊功,发背搭肩立效。”本品具“甘寒滑利”之性,以“清热泄降”为功效,故可用于痈肿疮毒的治疗,内服、外用均有效。如《经验广集》百合煎,单用白花百合,或煮或蒸食,治肺痈《包会应验方》以鲜百合同盐捣泥外敷治疮肿不溃;《濒湖集简方》用生百合捣涂,治天疱湿疮,一二日即安。现代临床经验认为,本品外敷治疗创口发炎、久溃不敛者,效果良好。如可将野百合(麝香百合)的新鲜鱗片捣细外敷,每2~8天换药1次,治疮疖痈肿溃后疮口红肿不消,久不生肌收口,或臁疮溃久不敛或以鲜百合适量,冰片少许,同捣烂拌匀,外敷患处,每日1换,治乳腺炎及骨结核溃久创口发炎[中成药研究,1985,(1)45浙江中医药,1979,(11)417]。另,《名医别录》谓本品主“喉痹”,近代亦取其滋阴润肺清热之功,用于慢性咽喉炎的治疗。如《名医妙方精华千首》百生汤,其与生地、熟地、玄参、麦冬等滋阴润肺之品同用,治慢性咽炎,症见咽干灼热、渴而欲饮、手足心热等《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百白汤,其与白芍、玉竹、棺梗、制首乌、白术、山药同用,共奏滋阴润肺、调和肝脾之功,主治慢性咽喉炎症见发音较低,甚则音哑不出,伴喉痛咽痒、饮欲不佳者。

2. 胃脘痛   《神农本草经》谓其主“邪气腹胀,心痛……补中益气”;《药性论》亦谓其能“除心下急、满、痛”。陈修园《时方妙用》百合汤以之与乌药配伍,两者刚柔相济、寒热共用,主治心口痛、气痛、火痛诸证。而现代用药则以本品为主药,配伍乌药、川楝子等行气止痛药,治疗胃脘痛,疗效甚好。如据临床报道,以百合、山药、白芍、茯苓、川楝子、陈皮、佛手、香橼、炒麦芽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40天为1个疗程。治疗128例,显效68例、好转55例,总有效率为97%。用生百合40g川楝子20g,荔枝核、乌药各15g,先将上药加水浸泡30分钟,再武火煎30分钟,每剂煎3次,混合早饭前半小时、晚睡前各服1次,治疗胃脘隐痛、腹胀、恶心、纳呆、吞酸等症,疗效确切。另有报道用百合、乌药、白芍、红花、山药、黄芪、甘草、黄连组成“萎胃百合汤”,随证加味,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56例,显效22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9.3%[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10)15中医杂志,1988,:55中国医药学报,19894(1)15]。

3. 二便不利   本品为甘寒滑利之品,能“利大小便”,可用于浮肿、小便不利之证的治疗。如《证治准绳》百合汤,以之与茯苓、大腹皮、紫苏等同用,主治咳喘胸闷、浮肿腹胀、小便淋涩等症。《邹云翔医集》滋肾养肺汤,以之与北沙参、麦冬、黑芝麻、桑寄生、川断、芦根、天花粉等同用共奏滋养肺肾、清热利尿之功用于治慢性肾盂肾炎,症见小便淋漓伴口干咽燥、头痛、便秘者。

【用法用量】10~30g亦可蒸食或煮粥食。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润肺止咳多蜜炙用,清心安神多生用。

【使用注意】

1. 本品为甘寒滑利之品《本经逢原》云“然性专降泄,中气虚寒,二便滑泄者忌之。”《本草求真》云“初嗽不宜遽用。”一般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2. 临床偶有百合引起过敏反应的病例报道。过敏症状有心烦心悸,面色潮红,坐卧不舒全身有蚁行感,以头部为甚。大约经30分钟之后症状自然消失。但目前尚未发现其致敏成分存在。

3. 有研究发现,百合有一定的致畸作用,但仅限于动物实验观察,尚未见有临床资料报道。

【按语】

一、关于百合品种的讨论

百合的药用种类在古代就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据考证,历代本草中记有多种百合,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历代本草著作中记载的百合原植物大约有3种,一种是百合,一种是卷丹,一种是山丹。李时珍根据他的实际观察,将这3种植物做了明确区分。其后,《植物名实图考》亦对百合、卷丹、山丹3种植物做了更详细的考证和区分。据实际调查发现,我国青海省地区(如今江西、浙江、广东等地)作为百合栽培和收购的原植物并非百合,而是卷丹及同属其他植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版,一部)将卷丹收载为百合正品。

目前,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百合、卷丹和细叶百合作为百合正品来源种而外,各地尚以多种同属植物作百合入药,主要有:

1.麝香百合(又名岩百合)

2. 轮叶百合。

3. 山百合。

4. 山丹。

5.渥丹

另有一种科植物野百合(又名佛指甲、蓝花野百合),在我国东北一带又多称作“农吉利”,有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曾用于治疗状上皮癌,应予区分。

二、关于百合与百合病关系的讨论

历代对《金匮要略》百合病之病名解释多与中药百合有关。一者以魏念庭为代表,认为百合治本病有特效,故以药名命名;一者以吴濂为代表,认为百合比譬百脉,“百合,百瓣一蒂,如人百脉一宗,命名取治,皆此义也”。两者各有见地,并不矛盾,一般以魏氏见解较为贴切。

百合病之病机,多为心肺阴虚内热所致。因心主神明,肺主治节,心肺阴虚,百脉失养,导致神明不能自主,而治节无权,故而出现神志恍惚不定语言、行动、饮食和感觉失调等百合病症状。而百合一药入心、肺二经,甘而微寒,功能滋养心肺之阴,又能清心安神,正当切中百合之病机,故治百合病每用其为主药。近代临床研究认为,百合病的症状与现代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较为相当。同时,现代临床用药中,以百合用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常常收到满意的疗效。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药百合与百合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百合主要含留体皂苷类成分岷江百合苷AD百合皂苷还含百合多糖、酚酸甘油酯、磷脂类、生物碱类、微量元素、氨基酸及少量秋水仙碱等。

二、 药理作用

百合的水和醇提取液对实验动物有明显的止咳祛痰作用,并可对抗组胺引起的过敏性哮喘。百合还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耐缺氧、镇静和抗应激损伤、降血糖作用。百合所含秋水仙碱具雌激素样作用,并能抑制痛风发作抑制癌细胞有丝分裂,阻止癌细胞增殖。

三、 临床新用

1. 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   用百合60g,配伍黄精60g、人参3g(另炖)、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3天为1个疗程,同时加服黑米稀粥。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205例,显效133例、有效6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8%[陕西中医,1993⑷:157]。

2. 外用止血   取百合粉25g,加入蒸馏水配成15%混悬液,再加温至60丈,并搅动成糊状采用冷冻缓消法制成百合海绵,高压消毒,以之塞鼻治疗鼻出血及用于鼻息肉切除、中下鼻甲截除等手术后止血。观察100例,止血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54(1)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润肺止咳汤
​【百合粥主治百合病】
治咳中草药逐个数
苦杏仁(附图片)
百合:润肺止咳 清心安神
常用养生抗衰中草药之“补阴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