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十四章 收涩药

第二十四章 收涩药

 

一、含义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常用于治疗滑脱不禁证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为固涩药,或合称为收敛固涩药。

气、血、精、液(津)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物质基础。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消耗,又不断地补充,盈亏消长,周而复始,以保障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故《灵枢·本脏》篇云:“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生命者也。”气属阳,具有温煦、推动、固摄等生理功能血、精、液(津)属阴,分别具有营养、滋润、促进生长发育及制约阳气的生理功能。人体阴液的正常运行、分泌和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和固摄,而阴液的耗损,亦会导致气无所依存而随之外脱。故如久病体虚、正气不足、固摄乏力而导致气血精液滑脱不止,若不能及时敛其耗散,必然导致元气大亏,或变生他证而危及生命。“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故此时唯有收敛固涩之品,方可有效地收摄气血精液的滑脱,以挽留衰微之元气,为根治疾病之本创造条件,故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日:“涩可固脱”,李时珍日:“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药以敛其耗散。”因而收敛固涩可以理解为增加机体对气血津液的约束力,使之不过多地流失,或者耗散。

滑脱不禁证是指人体的气血津液不能正常地约束,而无节制地向外耗散,或者流失的证候,也就是李时珍说的“脱者,散而不收”。包括阳气虚弱、卫外不固、肌表疏松之自汗和阴虚火旺、虚热熏蒸、迫津外泄之盗汗肾气不摄、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和肾气不足,膀胱失约之遗尿、尿频、小便失禁;脾虚、肾虚或脾肾两虚之久泻久痢肺虚喘咳、久治不愈和肺肾两虚、摄纳无权的虚喘证脾肾亏虚,冲脉、带脉不固之崩漏、带下等证。

二、功效与主治

1. 共有功效与主治   收敛药都共同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均可主治滑脱诸证,症见自汗、盗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失禁、久泻、久痢、崩漏、带下、虚喘证等。有的具固表止汗作用,可用于阳气虚弱、卫外不固、肌表疏松之自汗和阴虚火旺、虚热熏蒸、迫津外泄之盗汗有的具固精缩尿作用,可用于肾气不摄、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和肾气不足膀胱失约之遗尿、尿频、小便失禁有的具涩肠止泻作用,可用于脾虚、肾虚或脾肾两虚之久泻久痢有的具敛肺止咳作用,可用于肺虚喘咳、久治不愈和肺肾两虚、摄纳无权的虚喘证有的具收敛止血、收涩止带作用,可用于脾肾亏虚,冲脉、带脉不固之崩漏、带下等证。

2. 兼有功效与主治   固精缩尿止带药常兼有补虚作用,有的具有比较强的补肾作用。由于既能补益肝肾,又具有固摄精气的作用,因而是临床喜用的补虚药。

三、性能特点

1.药性   收涩药的药性没有规律性,可能偏温,可能偏寒,也可能是平性,这一类的药典型的偏温或者偏寒的不多,但是有的本身就是补阳药,或者有的本身就是温里药,那么它的温性是比较强的,比如温里药肉豆蔻,或者补阳药桑螵蛸,温性比较强有的药它本身就是清热药,有清热作用,如五倍子,它的寒性比较强。

2. 药味   收涩药味多酸涩,酸可收敛涩可去脱。部分药物兼有补益作用,具有甘味。根据药性五味理论,酸味和涩味都能收能涩,这一类药的作用都是能收能涩的,所以都可以有酸涩味。有的药本身是很酸的,如乌梅、五味子如果药物本身没有酸味,口尝的时候没有明显的味,强调的是涩味,收涩药都与酸涩味有关。

3. 归经   主入肺、脾、肾、大肠经。归经取决于药物的具体的主治是哪一种滑脱不禁的证候。用于久咳虚喘的,肯定是归肺经。用于自汗盗汗的,可能以归心、肺二经为主因为汗为心液,肌表不固,肺主皮毛,能宣发卫气,所以与肺也有一定的关系。治疗久泻久痢的,归大肠经。治疗尿频遗尿的,归膀胱经。固精缩尿的,归肾经。

4. 升降浮沉   收涩药为酸涩收敛之品,善于收敛精气故其作用趋向以沉降为主。

5. 毒性   根据狭义的毒性,本章中的罂粟壳为有毒且可成瘾之药。

四、 配伍应用

滑脱病证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损。收涩药物毕竟是应急之品、治标之物,临床上只可暂用以治标。一旦滑脱病势得以暂时控制,即应针对正气亏损、脏腑虚弱情况,应用补虚药以固本或应用本类药的同时,与相应的补虚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则分别配伍补气药、补阴药脾肾两虚所致的久泻久痢,或带下不止者应与补脾益气药、温肾补阳药同用;肾虚精关不固、精滑不止、膀胱摄约无力、遗尿、尿频者宜配伍补肾药同用肝肾虚损、冲任不固、崩漏下血不止者,当与补肝肾、固冲任之品同用肺肾两虚、久嗽虚喘者须与补肺益肾、纳气定喘药配伍应用。总之治疗滑脱不止之病证,不可单用收敛固涩之品取效,须辨其根本,适当配伍,标本兼治,方可奏效。

五、 使用注意

1. 注意因证选药   自汗盗汗选用止汗药;久泻久痢选用止泻药遗精滑精、尿频带下选用固精缩尿止带药虚喘肺气不收选用敛肺药;出血不止选用止血药虚阳上浮选用引火归元药。

2. 注意证候禁忌   本类药物性涩敛邪,故凡是邪气未解,或湿热所致泻痢,带下,血热引起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单独使用,以免有闭门留寇、敛邪难解之弊。但本类药物中有一些药物除收涩作用之外,兼有清湿热、解毒功效者,则又另当别论。对于滑脱不禁、元气大亏而虚极欲脱之证,并非收涩药所能奏效,应当急用大剂补气救脱之品,以挽救虚脱。

收涩药除口服给药之外,尚有粉扑、调敷、熏蒸、浴洗等诸种用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八章收敛药
龙骨的功效与作用
方剂学——补益剂(五) 固涩剂(一)
中药学丨收涩药
收涩药_姥爷007
固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