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13上吐下泻

213上吐下泻

[概念]

上吐下泻是指呕吐和腹泻症状同时发生或交替出现,与单纯性呕吐或腹泻有所不同。

此症在历代文献中称为霍乱,意即这种疾病起于仓卒,挥霍撩乱不安。霍乱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又说:'土郁之发……故民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月加真),呕吐霍乱'。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分别载有'呕吐而利,名曰霍乱'。'驴马肉合猪肉,食之成霍乱'的条文。《诸病源候论霍乱候》具体地描述了霍乱病的症状:'其乱在于肠胃之间者,因遇饮食而变发则心腹绞痛,其有先心痛者则先吐,先腹痛者则先利,心腹并痛者则吐利俱发,挟风而实者,身发热,头痛体痛而复吐利,虚者但吐利,心腹刺痛而已'。此后历代医家,凡提到霍乱,除描述吐泻症状外,常述及心腹绞痛。所以民间又有绞肠痧之称。但必须知道,我国医学所说的霍乱,主要是指以上吐下泻症状表现为主的胃肠道病证。而对于时疫霍乱的症状和传染性,《医林改错》和《霍乱论》中有较详细的描述。

[鉴别]

常见证候

暑湿吐泻:发病较急,卒然吐泻交作,腹部绞痛,吐物酸腐,泻下黄水样便,或带粘液,其气秽臭,烦热口渴,胸脘痞闷,或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多滑数。

寒湿吐泻:呕吐清水,泻下清稀,不甚秽臭,腹部疼痛,喜热喜按,脘腹胀满,口淡不渴,小便清而量少,舌苔白腻,脉多濡缓。

虚寒吐泻:上吐下泻,腹痛欲暖,面色苍白,汗出肢冷,恶寒蜷卧,大便清稀,完榖不化,胀满厌食,口淡不渴,舌质淡白,舌苔白,脉细或沉迟。

食滞吐泻:呕吐酸腐,腹痛胀满,嗳气厌食,多见先吐后泻,泻下粪便酸臭,泻后痛减,稍缓又痛,舌苔厚腻,脉滑或弦滑。

时疫霍乱吐泻:起病急骤,剧烈呕吐腹泻,呕吐呈喷射状,倾口而出,大便初如泥浆,继呈米泔水样便,无粪臭,多无明显腹痛。口干而渴,双眼凹陷,皮肤苍白,冷汗如雨,口唇及爪甲青紫,小腿抽掣,脉浮或细涩。

鉴别分析

暑湿吐泻与食滞吐泻:二者的共同点均为实证吐泻,病位相同,症状类似。但病因不同,一是外感暑湿,一是内伤食积。暑湿吐泻发于夏秋之交,暑湿交蒸,秽浊之气侵入体内,暑湿秽浊郁遏中焦,脾胃升降失常。邪气犯胃而呕吐,水湿下迫而泄泻,气机阻滞而腹痛。因暑湿交阻中州,故见烦热口渴,胸脘痞闷,舌苔黄腻。食滞吐泻,四季可见,多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胃肠而致病。《千金要方卷第二十》:.饱食腥脍,复餐奶酪,海陆百品,无所不啖'。积滞阻于中焦,脾胃机能受损,升降失职,运化无权,致上吐下泻,腹痛且胀,嗳气厌食。治疗:暑湿吐泻以清暑利湿,辟秽化浊为法,燃照汤合葛根芩连汤化裁;食滞吐泻宜消食导滞,健脾利湿,平胃散合保和丸加减。

寒湿吐泻与虚寒吐泻: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寒湿吐泻以外感为主,虚寒吐泻为阳虚所致。寒湿吐泻多由贪食生冷瓜果,夜卧露宿当风,寒湿之邪,侵袭胃肠,肠胃功能失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交混,致上吐下泻,肠鸣腹痛而喜暖喜按。虚寒吐泻则因中焦虚寒,阴盛阳衰,寒湿凝聚,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吐泻,即所谓'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因阴盛阳衰,故症见面白肢冷,恶寒蜷卧等虚寒症状。治疗:寒湿中阻者,以温中燥湿化浊为法,藿香正气散化裁;中阳素虚者,温中救逆,健脾利湿,方选四逆汤或理中汤加味。

伤寒太阴吐利和少阴吐利,皆属虚寒吐利,但病机不尽相同。《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虽然太阴、少阴都有吐利症状,但病机、病位有区别。太阴吐利是中焦虚寒,脾阳不振,消运无权,湿从寒化,致腹痛吐利;少阴吐利则是肾阳虚衰,阴寒内盛而吐利。治疗:中焦虚寒者,用理中汤或吴茱萸汤等方以温中散寒;肾阳虚衰者可选四逆汤以回阳救逆。

时疫霍乱吐泻:霍乱吐泻按其临床症状当以寒证居多,因本病传染性强,为害甚烈。人体感受暑热疫毒之气,或恣食腐败污染之物,致使胃肠功能紊乱,清浊不分,升降失调。《内经》所谓:'清浊相干,乱于肠胃,则为霍乱'。其特点是发病急骤,吐泻剧烈,全身津液损耗殆尽,故见双眼凹陷,形脱干瘪。胃与大肠属阳明,以养宗筋,因吐泻津液暴脱,致两小腿转筋。阴虚及阳,阳气渐脱,致烦躁不安,汗出如雨,身冷如冰。此症病势危急,若不急救,势若迭卵,急当回阳救逆。四逆汤加龙骨、牡蛎、山萸肉以回阳救逆,待阳回又急宜大剂生脉散之类,以养阴益气。

上吐下泻一症,致病原因不一,临床表现各异,症状有常有变。另有欲吐不吐,欲泻不能者,俗称'干霍乱',虽不具备上吐下泻的典型症状,但挥霍撩乱,烦闷欲绝,腹部绞痛与吐泻证相似,且腹痛闷乱乃急性吐泻之先兆。治当利气宣壅,辟秽解毒,行军散或玉枢丹均可选用。针灸(内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亦颇有效。

[文献别录]

《千金要方卷第二十》:.原霍乱之为病也,皆因饮食,非关鬼神。夫饱食腥脍,复餐奶酪,海陆百品,无所不啖,眠卧冷席,多饮寒浆,胃中诸食结而不消,阴阳二气拥而反戾,阳气欲升,阴气欲降,阴阳乖隔,变成吐利,头痛如破,百节如解,遍体诸筋,皆为回转'。

《医学衷中参西录霍乱门》:.寇姓媪,年过六旬,孟秋下旬染霍乱,经医数人调治两日,病势垂危。其证从前吐泻交作至此吐泻全无。奄奄一息,昏昏似睡,肢体甚凉,六脉全无。询之犹能言语,惟觉心中发热难受。此证虽身凉脉闭,而心中自觉发热,仍当以热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灸治百病】吐泻的艾灸解决方法
理中者,理中焦也——脾胃虚寒者必看。
上吐下泻不一定就是霍乱
中医杂谈: 一次上吐下泻的真实体验!
理中丸治疗霍乱
三百八十八、上吐下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