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32小便挟精

232小便挟精

[概念]

小便挟精,指尿液中混挟精液或排尿后精液流出而言。

本症《素问痿论》称'白淫';《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称'尿精';《证治要诀淋》称'精浊'和'精尿俱出'。《景岳全书》、《类证治裁》等所谓'白浊'亦包括本症在内。

本症与小便混浊不同,小便混浊指尿液混浊,其原因甚多;本症虽亦可使尿液混浊,但与通常所说的小便混浊有别。

[鉴别]

常见证候

湿热内蕴小便挟精:小便短赤或混浊,排尿不爽,有热涩感或刺痛感,尿后尿道口常有米泔样或糊状浊物,滴沥不断,茎中有痒痛感,或伴遗精、滑精,兼有口苦口渴,胸闷脘痞,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阴虚火旺小便挟精:小便短黄有热感,尿液不清,或见尿后尿道口有赤色浊物滴出,常伴有梦中遗精,夜寐不安,头目晕眩,夜间咽干,颧红唇赤,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

肾虚失藏小便挟精:小便清长或频数,尿后有精丝流出,排尿不痛,常伴有遗精、滑精,兼有面白少华,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腰背酸痛,畏寒肢冷,舌淡苔少,脉沉细。

鉴别分析

湿热内蕴小便挟精:多因嗜食肥甘,酿成中焦湿热,流注下焦,扰动精室,随尿而出。湿热熏蒸,精败而腐,阻塞窍道,故排尿不爽,排出米泔样或糊状浊物。下焦湿热,膀胱失司,故小便短赤而有热涩感,常伴口苦口渴、胸闷脘痞、大便不爽等表现。本证为里热实证,特点为败精挟于尿液,小便混浊较甚,同时见有里热兼证。治疗当以清热利湿为主,方选程氏萆薢分清饮,待湿热渐解后酌加固涩之品。

阴虚火旺小便挟精与肾虚失藏小便挟精:二者皆属肾虚。阴虚火旺小便挟精主要因素体阴虚,房室不节,热病伤阴等而致相火妄动,扰动精室引起小便挟精。肾虚失藏小便挟精因久病不愈损伤正气或遗精、滑精日久,阴损及阳,致肾气不固而失封藏,精关不固,精液混入尿中而使小便挟精。鉴别要点:前者为肾阴虚,尿道口有浊物,常兼见夜寐不安、五心烦热、小便短黄等表现;后者以肾阳虚为主,尿后常有精丝流出,无尿痛,常兼见面色少华、形寒畏冷、小便频数或清长等表现。阴虚火旺小便挟精治以滋阴降火、固肾涩精,方选知柏地黄丸威三才封髓丹酌加固涩之品;肾虚失藏小便挟精治宜补肾固精,方选大菟丝子丸或右归丸、金匮肾气丸加味。

小便挟精一症,虚实皆有,但临床所见,虚多实少。

[文献别录]

《儒门事亲疝本肝经宜通勿塞状》:'筋疝,其状阴茎肿胀,或溃或脓,或痛而里急筋缩,或茎中痛,痛极则痒,或挺纵不收,或白物如精,随溲而下,久而得于房室劳伤,及邪术所使,宜以降心之剂下之'。

《类证治裁淋浊》:'有浊在精者,由相火妄动,精离其位,不能闭藏,与溺并出,或移热膀胱,溺孔涩痛,皆白浊之因于热也。久之则有脾气下陷,土不利湿,而水道不清者;有相火已杀,心肾不交,精滑不固,而遗浊不止者,皆白浊之因于虚也。热者当辨心肾而清之,虚者常求脾肾而固之举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补肾养好肾脏人不老
每日一经方--遗尿散
藏精,不妨多吃种子!5味补肾种子介绍,了解一下
滑精的辨证论治
肾病辨证,摘自张德蕴主编《新编辨证歌诀》1996年
脏腑辩证(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