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58小儿五软

358小儿五软

[概念]

五软是指头项、口、手、足、肌肉失去正常发育而呈痒软无力等症状而言。俗称'软瘫';《古今医统》又名'胎怯'。

本症,宋代以前多与迟症并论,《婴童百问》首将头软、项软、手软、脚软、肌肉软名为五软。嗣后,一般将头软、项软并称为'头项软',又将口软列为五软之一;也有将手软、足软并称为'手足软',而将身体软列为五软之一者,由于五软诸症往往互见,所以又把诸软统称为'弱症','软症'等。

[鉴别]

常见证候

胎禀怯弱肾阳虚衰五软:小儿出生后、渐见头项软弱倾斜,东倒西歪,遍身羸弱,足软弛缓,不能站立,兼见口软唇薄,不能咀嚼,口常流涎,手软下垂,不能握举,肌肉松弛,活动无力,唇淡苔少,脉沉细尺弱,指纹淡。

后天失调脾气虚馁五软:小儿病后,渐见肢体软弱,形体瘦怯,肉少皮宽,食少不化,吃食不长肌肉,手软不能握举,舌出口而懒于言,口开不合,咬嚼乏力,发育迟缓;五岁小儿不能站立行走,神情呆滞,智力迟钝,面色萎黄,不耐寒暑,以及头项软弱,唇白苔滑,脉沉无力,指纹淡。

鉴别分析

胎禀怯弱肝肾虚衰五软:系先天胎禀不足所致。有因其母血气弱而孕者;有因其母血海久冷,用药强补而有孕者;有受胎而母多疾者;或其父母酒色过度,元气虚弱者;或年老而复得子;有服堕胎之剂不去而竟成胎者;有早产者。上述诸因皆可致胎元耗伤,筋骨痒弱,而使头项、手、足、口、肌肉痿软。尤以项软不能支,足软不能立为主症。病机当责之肝肾,因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不支;又项为督脉及足太阳经脉所过,督脉空虚,精髓不足,膀胱经脉失养,以致头项软弱不正。治宜温阳益气,填精补髓,方用补肾地黄丸,或补天大造丸。

后天失调脾气虚馁五软:多见于吐泻久病,或肾疳,或慢脾风后;也有因护理不当,乳食、阳光不足而致者。以手足软、口软、肌肉软为主症,病机当责之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俯之化源,脾胃失调,脏气失其所禀,四肢无所主,故手软而懒于抬,足软而艰于步,肌瘦皮宽;清阳之气不升,故头不举,项软虽收;又口为脾之窍,上下齿属手足阳明,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脾胃虚、舌不能藏而舒出,口软不收而成五软。治宜补中益气,升举清阳,可用补中益气汤,或扶元散。倘得脾胃一旺,则脏气有所禀,诸软之症可图。

[文献别录]

《幼科证治准绳五软》:'肝受热风天柱倒,但将凉药与维持,贴须性热筋方缓,立见温和请莫疑,吐泻项软唯调气,伤寒柱倒不须医。'

《幼科铁镜天柱骨倒》:'天柱骨倒,乃项软也。由真气虚弱,客邪入腑,传于筋骨,项则软垂下而无力,治宜祛风散;或吐久泻久病久而软者,治宜六君子汤加肉桂。手软者,宜用薏苡仁、当归、秦艽、枣仁、防风、羌活、荆芥,等分服之。足软者,治宜六味地黄加牛膝、五加皮、鹿茸等分,服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推拿之 ------五软
老中医是如何彻底的治疗重症肌无力?
儿童五软中医中药
组成
小儿五软症中医治疗|小儿五软|中医治疗儿童五软
重症肌无力(肌肉萎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