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加味黄连苏叶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加味黄连苏叶汤(《厦门医学》杂志)

【组成】黄连2g 苏叶3g 半夏9g 茯苓9g 竹茹9g 枇杷叶9g 柿蒂9g

【用法】水煎,频频冷服。

【主治】肺胃不和,呕吐,稍偏热

【证析】《温热经纬》说:“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本方由此加味而成,故名加味黄连苏叶汤。其机理是:外邪相侵,卫气内陷,郁结化热,津随气升,上逆作呕。所谓肺胃不和云云,实指肺气不宣,津气内归,导致胃失和降。

【病机】肺胃不和,胃热气逆。

【治法】宣肺清热,降逆止呕法。

【方义】肺胃不和,上逆作呕,法宜宣通肺胃,令内陷卫气出表而上逆胃气自降。此方用黄连清其胃热,苏叶宣通肺胃。所谓宣通肺胃,是指苏叶既能开宣肺气,疏达表邪,又能芳香化浊,和胃降逆,宜肺疏表是恢复卫气正常出入,芳化和中是恢复脾胃正常升降,与黄连共呈宣肺清热,降逆止呕功效。加祛痰降逆之半夏,清热涤痰之竹茹,淡渗利湿之茯苓,开宣肺气之枇杷叶降气止呃之柿蒂,无非增强调气行津作用,津气升降出入有序,肺胃自和,呕逆自止。此方展示了肺胃不和致呕之病机,津气升降出入异常之基本病理,宣通肺胃之治疗方法。由于津气异常与肺气不宣直接有关,故方中的苏叶、枇杷叶着眼于开宣肺卫,调理津气的出入,其余药物立足于降泄,调理津气的升降。

此方黄连、苏叶用量很轻的道理何在?

王孟英云:“此方药仅二味,分不及钱,不但治上焦宜小剂,而轻药竟可以愈重病,所谓轻可以去实也。盖气贵流通而邪气挠之,则周行窒滞,失其清虚灵活之机,反觉实矣。惟剂以轻清,则正气宣布,邪气潜消,而窒滞者自通。设投重药,不但已过病所,病不能去,而无病之地,反先遭其克伐。……川连不但治湿热,乃苦以降胃火之上冲,苏叶味甘辛而气芳香,通降顺气独擅其长。然性温散,故虽与黄连并驾,尚减用分许而节制之,可谓方成知约矣。世人不知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之理,治呕辄以姜萸丁桂从事者,皆粗工也。余用以治胎前恶阻甚妙。”王氏阐述二药用量宜轻之理可通,唯谓呕逆皆属于热,直斥使用干姜、吴茱萸、丁香、肉桂即为粗工,未免欠当。盖呕逆属热者固多,因寒者亦复不少,指出不能一律使用热药则可,斥为粗工则期期以为不可。此方证多见湿热初起,与藿香正气散证致呕的机理相同,仅有一寒一热之异。

【应用】以呕吐不止兼见舌红苔黄为其辨证依据。

【歌括】

加味黄连苏叶汤,苓夏柿茹杷叶匡,

肺胃不和呈呕逆,清热止呕效果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黄治打嗝 | 医疗卫生 - 东方论坛
国医大师李士懋:连苏饮的应用及析义(建议收藏)
“苏叶黄连汤”治打嗝(呃逆)
解表药之紫苏——用药经验分享:紫苏发表散风寒,理气安胎化痰涎;鱼蟹中毒此可解,苏梗安胎叶发散
李士懋谈一个治疗胃病的泡茶小方
湿热呕吐小妙方-黄连苏叶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