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贯众(历代本草汇言)

贯众(贯节 百头 黑狗脊 贯渠 草鸱头 凤尾草)

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乌毛蕨科植物单芽狗脊、紫萁科植物紫萁的根茎及叶柄基部。粗茎鳞毛蕨主产于东北,蛾眉蕨主产于华北、华中地区,单芽狗脊主产于华东、华南地区,紫萁主产于河南及华东地区等地。原植物生于海拔 300~1200 米的林下沼泽地或林下阴湿处。味苦,性微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临床用名有贯众、贯众炭。

贯众:山阴清溪边,一本贯众枝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贯众,味苦,微寒。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一名贯节,一名贯渠,一名百头(《御览》) 作白),一名虎卷,一名扁符。生山谷。

《吴普》曰∶贯众,一名贯来,一名贯中,一名渠母,一名贯钟,一名柏芹,一名药藻, 一名扁符,一名黄钟。神农、岐伯∶苦,有毒;桐君、扁鹊∶苦;一经∶甘,有毒;黄帝∶ 咸,酸;一经∶苦,无毒。叶黄,两两相对;茎,黑毛聚生。冬夏不老。四月花,八月实, 黑聚相连,卷旁行生。三月、八月采根,五月采药(《御览》)。

《名医》曰∶一名伯萍,一名药藻。此谓草鸱头。生元山及冤句、少室山。二月、八月 采根,阴干。

案∶《说文》云∶ 草也。《广雅》云∶贯节,贯众也。《尔雅》云∶泺,费众。郭璞云 ∶叶,圆锐;茎,毛黑。布地,冬夏不死。一名贯渠。又上云∶扁符,止。郭璞云∶未祥。据《经》云∶一名篇符,即此也。《尔雅》当云∶篇符,止;泺,贯众。

《名医别录》:有毒。去寸白,破癥瘕,除头风,止金创。

《药性论》:使。主腹热,赤小豆为使,杀寸白虫。

《开宝本草》:味苦,微寒,有毒。去寸白,破癥瘕,除头风,止金创。花疗恶疮,令人泄。

《本草图经》:为末,水服一钱,止鼻血有效。

《滇南本草》:即蕨薇菜根。味咸、涩,性寒。祛毒,止血,解水毒。二、三月间,泡水盆中。凡用,去毛,切片于火上,白酒汁醮上焙干。

(附方)治妇人白带。制法如前。研末,开水服。

(又方)治刀伤流血不止。贯众(去毛) 发灰(炒为末) 龙骨(为末)各等份,共为细末,搽患处,能止血收口生肌。

《本草蒙筌》:淄州贯众,味苦、气微寒。有毒。在处山谷有,背日阴湿生。茎有三棱,皮系赤色。叶青绿如小鸡翅,根紫黑似老鸱头。故《本经》款中亦载曰∶此谓草鸱头也。(一说∶根形如大爪,下有黑须毛。)二八月采根阴干,赤小豆菌为使。驱诸毒,理金疮恶毒;杀三虫,去寸白蛔虫。仍除头风,更破症瘕。

《本草纲目》:贯众大治妇人血气,根汁能制三黄,化五金,伏钟乳,结砂制汞,且能解毒饮坚。王海藏治夏月痘出不快,快斑散用之。云贯众有毒,而能解腹中邪热上毒。病因内感而发之于外者多效,非古法之分经也。又《百一选方》,言滁州蒋数授,因食鲤鱼玉蝉羹;为肋肉所哽,凡药皆不效。或令以贯从煎浓汁益,分三服,连进至夜,一咯而出。观此可知其软坚之功,不但治血,治疮而已也。

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骨哽,解猪病。

《本草经疏》:贯众味苦,而又微寒,止应云有小毒。以其苦寒,故主腹中邪热气诸毒。三虫皆由湿热所生,苦寒除湿热,则三虫自死矣。苦以泄之,亦兼有散之之义,故破癥瘕。苦寒能除风热,故止头风。金疮出血后必发热,泄热散结,则金疮自止。

简误:病人虚寒无实热者,禁用。

《本草乘雅半偈》:(本经下品)

【气味】苦,微寒,有毒。

【主治】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

【核】曰∶出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山,今陕西、河东州郡,及荆、襄间多有之。生山阴近水处。冬夏不死,数根丛生,每根必有多茎贯之,茎作三棱如蕨状,有黑色汁,颇涎滑也。其叶两两对生,如鸡翎,及凤尾,又似狗脊叶而无锯齿,色青黄,面深背淡。四月花白,七月实黑,相聚连卷,而生其根,曲而有尖嘴,黑须丛族,亦似狗脊根状,及伏鸱,皮黑肉赤,直而多枝,若百头也。菌、赤小豆为之使,伏石钟乳。

先人云∶百头而以一贯,故名贯众。连卷有夏脉如钩之象,是心物无疑矣。腹中邪热,是夏气在脏之病,从血脉流入心腹之部者,当须此品。

【 】曰∶根具百头,独茎叶两两相对,若偶贯群阴也,因名贯众。多生山阴近水处,故禀苦寒气味,对待阳不贯阴而成邪热,理不贯经而成诸毒。生阳不贯四大而成三虫,亦地以阳杀阴藏之象欤。(既连卷有夏脉如钩之象,则百头一贯,有心主百脉宗主之象矣。假以治百合病者颇象形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故也。)

《本草易读》:味苦,微寒,有毒。主诸血,杀三虫,解热毒,兼愈骨哽,止金疮,亦疗漆疮。

生玄山及冤句少室,多生山阴近水处。茎叶如凤尾,其根一本而众枝贯之。根同黑狗脊,故 鼻血不止,末服立止。(验方第一。)

诸下血,焙熟,醋丸服。(第二。)

崩血,焙末半两,酒下立止。(第三。)

产后亡血,心腹痛,醋炙香,每米饮下三钱效。(第四。)

积年赤白带,诸药不瘳者,方同上。(第五。)

久咳脓血,同苏木、生姜煎服。(第六。)

痘出不快,同赤芍、升麻、甘草、竹叶煎服。(第七。)

漆疮作痒,为末,香油合敷。(第八。)

秃疮,同白芷、香油合敷。(第九。)

秃疮,烧末,油合敷。(第十。)

鸡鱼骨哽,同砂仁、甘草为末,绵包含咽汁,久随涎出。(十一。)

血痢不止,酒煎服。(十二。)

便毒肿痛,酒服二钱。(十三。)

解轻粉毒,牙缝出血,同黄连煎漱。(十四。)

《本草崇原》:贯众气味苦寒,色多赤黑,盖禀少阴水火之气。主治腹中邪热气,诸冱,禀水气也。杀三虫, 禀火气也。

《本草新编》:贯众,味苦,气微寒,有小毒。入阳明胃经,亦入心、入肺。祛诸毒,理金疮恶毒,杀三虫,去寸白虫,仍除头风,更破癥瘕,尤祛时气,亦止心疼。此物有毒而能去毒,所谓以毒攻毒也。人家小缸内置 贯众一枝,永无疫疬之侵,然须三月一易为妙,否则,味散无益耳。

或曰解毒用贯众,不可用贯众以祛毒,以贯众能消毒于毒之未至,不能逐散于毒之已成也。是未知贯众矣。贯众实化毒之仙丹,毒未至,可以预防;已至,可以善解;毒已成,可以速祛,正不可以前后而异视之。惟毒 来之重,单用贯众,则力薄势绝,必须佐之以攻毒之药,始易奏功耳。

《本草备要》:泻热解毒。味苦微寒有毒,而能解邪热之毒。治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破癥瘕,发斑痘。王海藏快斑散用之。化骨鲠,能软坚。杀三虫。

根似狗脊而大。汁能制三黄,化五金,伏钟乳、结砂、制汞,解毒软坚(以此浸水缸中,日饮其水,能辟时疾)。

《本经逢原》:苦微寒,有毒。

贯众苦寒而降,辟时行疫疠不正之气,疫发之时,以此药置水食之,则不传染,且能解毒软坚,治妇人血 气。《本经》治腹中邪热气诸毒,以其性专散结积诸毒,而虫和皆由湿热所生,苦寒能除湿热,故亦主之。王海 藏治夏月痘出不快,快斑散用之。云贯众有毒,而能解腹中邪热,杀三虫,病从内发者多效。王木山《百一选方》言食鲤鱼羹,为肋骨所鲠,百药不效,或令以贯众煎浓汁连进,一咯而出。可见软坚之功,不但治疮治血而已。病人虚寒无实热者勿服。

《本草从新》:泻热解毒。

味苦微寒。能解邪热之毒。治崩淋带下。产后血气胀痛。金疮鼻血。破症瘕。发斑痘。化骨 哽。(能软坚。)杀诸虫。有毒而能解毒。去瘀而能生新。别名管仲。岂音相类耶。抑为其有 杂霸之气耶。根似狗脊而大。汁能制三黄。化五金。伏钟乳。结砂制汞。解毒软坚。(浸水缸中、日饮其水、能辟时疫。)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苦,微寒。主腹中邪热气,寒能除热。诸毒,邪热之寒。杀三虫。湿热所生之虫。

贯众生于山涧之中,得天地清阴之气,故能除蕴热湿秽之疾。其体中虚而清芍,故能解中焦之毒。人身之虫,皆湿热所生。湿热除,则诸虫自消也。

《得配本草》:一名黑狗脊

雚菌、赤小豆为之使。制三黄、汞。伏石钟乳。化五金。

苦,寒,微毒。入足厥阴经。解邪热,止鼻衄,除血淋,驱诸毒,杀三虫,破癥瘕,疗金疮。病因内感而发之于外者,多效。配苏木,治咳嗽脓血;配升麻、甘草、赤芍,发痘;配缩砂、甘草,为粗末,绵包少许,含咽汁,治鸡鱼 骨哽。煅炭,童便、酒下,治乳痈。

置水缸中,用水制饮食,令人疫气不染。

《本草求真》:[批]泻热杀虫,辟时行不正。 

贯众专入肝、胃。即俗称管仲者是也。味苦微寒无毒,世遇天时行不正之气,人多用此置之水缸,使人食之不染。且不独力能解毒,凡遇崩中带下,并症瘕斑痘,虫蛊骨鲠,皆可用之。盖以苦能杀虫,寒能散热故也。以诸症皆因热成。昔王木山《百一选方》言食鲤鱼羹,为骨所哽,百药不效,或令以贯众煎浓汁连进,一咯而出,可见软坚之功,其殆若是之神矣。

《本经疏证》:贯众之根里缬层叠,茎须错出四射,恰有合于腹中。其初出茎须顽梗粗涩,恰有合于邪气。其外黑内赤,味苦气寒,恰有合于为寒所束之热气。然其四射之茎,无不可生青放叶,即皆生理之所敷,则其 义为重叠包之裹邪气热气,自随所过经络四散而导发于外。诸毒者邪热久秘不得宣泄之所成也,邪热既散,毒 于何有。虫者缘湿热而生,遇隙而居,善伏于生气不届之地,贯众随处孔隙,随处生机岔涌,一任沉于水,委于冰雪,皆不阂其生全,苟使脏腑空隙,钟气尽能如是,虫何由居?况顽梗粗涩之茎须虽发于外,而根于里缬 层叠之极内,千金外台以之治虫,专治肾家之虫,为非无所本矣。且其功能岂仅在是,形连卷而不密,则可以 疏症瘕中气血,叶对生而不双,则可以去头风之偏,内之赤不能越外之黑,则可以止金疮之血,外之黑终能限内之赤,则可已崩漏衄血,皆以其既喜生于山,又必近于水,置燥处而不枯,浸水中而不烂,为具刚体而行柔 化,畜滑润而出顽梗,而治喉痹,治物哽,解叶毒,消顽肿,均于此取裁矣。

《本草便读》:辟时行之疫疠。入血除邪。化痘毒与疹。散瘀解热。杀虫化哽方多效。入胃行肝苦 且寒。(贯众多生山阴近水处。味苦性寒。有小毒。故本经主治腹中邪热诸毒。杀三虫等语。皆取寒能胜热。以毒攻毒之意。其所以治诸血病者。亦血因热结。用此寒散之力也。察其 形性肝胃血分之药。一根能贯众枝。故名。皮黑肉赤。血分药也。其根丛生。虽苦寒而能解散。有小毒而能解毒。凡遇时疫盛行。痘疹窃发。皆以此浸水缸中辟之。)

《本草撮要》:味苦微寒有毒。入手太阴足厥阴经。功专解邪热。治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破 症瘕。发斑痘。化骨鲠。杀三虫。以之浸水中。去垢辟毒。

《本草分经》:苦,微寒。解邪热之毒,去瘀软坚,杀虫。浸水缸中,日饮其水,能解时疫。

《饮片新参》:形色:色黄微青,如藕节,中有孔,作多瓣形。

性味:苦寒涩,有青草气。

功能:泻热清营,止血解毒,杀虫,治崩漏热症。

分量:一钱半至三钱。

用法:炒炭,或生用。

禁忌:虚寒泄泻者忌用。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玄山山谷及宛朐又少室。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近道亦有,叶如大蕨,其根形色毛芒全似老鵄头,故呼为草鵄头也。

《中药大辞典》

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

粗茎鳞毛蕨:生于林下沼地。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

蛾眉蕨:生于山谷林下或灌丛中。分布东北及河北、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西北部。

荚果蕨:生于高山林下。分布东北、华北以及四川、西藏、陕西等地。

紫萁:生于林下或溪边的酸性土壤上。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乌毛蕨:生于林下或溪边阴湿地。分布西南、华南,至湖南、江西、浙江等地。

苏铁蕨:生于山地干旱荒坡上。分布广东、广西、台湾和云南、贵州等地。

狗脊蕨:生于山坡疏林下阴湿处。分布西南、华南、华东及长江流域各地。

【炮制】

《中药大辞典》

贯众:用清水稍浸,取出,早晚各洒水一次,润软,切片,晒干。

贯众炭:取净贯众片炒至焦黑色为度,喷洒清水,放凉。

【现代药理研究】

1.贯众有抗菌作用。粗茎鳞毛蕨浸剂和煎剂对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志贺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煎剂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氏黄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由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贯众有抗病毒作用。贯众对流感病毒(流感原甲型 PR8 株及亚洲甲型病毒、乙型、丁型)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 B5 病毒、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单纯疱疹病毒等 7 种有代表性病毒有较强 的抑制作用。

3.贯众有驱虫作用。粗茎鳞毛蕨煎剂在试管内对猪蛔虫有杀灭作用,也能驱除牛肝蛭。对牛片吸虫、阔吸盘吸虫、血吸虫等有明显的抑制或驱除作用。

4.贯众有雌激素样作用,东北贯众灌肠能使小鼠子宫明显增重,阴道涂片呈外源性雌激素样改变。

5.贯众有抗早孕、堕胎作用。

6.贯众对子宫有作用。贯众煎剂使家兔离体子宫的收缩增强,在体子宫的张力显著增加,小剂量致痉挛性收缩,大剂量致强直性收缩。

7.贯众有抗肿瘤作用。

(整理/程紫临)

(校对/小K)

(媒体/全思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章驱虫类-贯众(《本经》)
中药材:绵马贯众
【中药讲堂】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贯众
6.贯众
泄热解毒、辟疫疠之气的贯众
本草001:贯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