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瓜(历代本草汇言)

木瓜

木瓜(木瓜实)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安徽、浙江、湖北等地。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味酸,性温。归肝、脾经。功效舒筋活络、化湿和胃。临床用名木瓜。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味酸,温,无毒。主治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

《食疗本草》:    

上主治霍乱(呕啘),涩痹风气。〔卷·证〕

(二)又,顽痹人若吐逆下(利),病转筋不止者,(煮汁饮之甚食)。〔卷·证〕

(三)脚膝筋急痛,煮木瓜令烂,研作浆粥样,用裹痛处。冷即易,一宿三五度,热裹便瘥。煮木瓜时,入一半酒同煮之。〔证〕

(四)(谨按):枝叶煮之饮,亦(治霍乱),去风气,消痰。每欲霍乱时,但呼其名字。亦不可多食,损齿(及骨)。〔卷·嘉〕

(五)又,脐下绞痛,可以木瓜一片,桑叶七枚炙,大枣三个中破,以水二大升,煮取半大升,顿服之即(瘥)。〔卷·嘉〕

《本草拾遗》:本功外,下冷气,强筋骨,消食,止水痢后渴不止,作饮服之。又脚气冲心,取一颗去子, 煎服之,嫩者更佳。又止呕逆心膈痰唾。

《日华子本草》:止吐泻,贲豚及脚气水肿,冷热痢,心腹痛,疗渴,呕逆,痰唾等。

《开宝本草》:味酸,温,无毒。主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其枝亦可煮用。

《本草衍义》:得木之正,故入筋。以铅霜涂之,则失醋味。受金之制,故如是。今人多取西京大木瓜为佳,其味和美。至熟止青白色,入药绝有功。胜、宣州者味淡。此物入肝,故益筋与血。病腰肾脚膝无力,此物不可阙也。

《汤液本草》:气温,味酸。

入手足太阴经。

《本草》云∶治香港脚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益肺而去湿,和胃而滋脾。

《衍义》云∶木瓜得木之正,故入筋。以铅白霜涂之,则失酸味,受金制也。此物入肝,故益筋与血。病腰肾脚膝无力,此物不可缺也。

《东垣》云∶气脱则能收,气滞则能和。

《雷公》云∶调荣卫,助谷气是也。

《滇南本草》::秋木瓜,味苦、辛、甘,性温。治筋骨疼痛,痰火脚软。

《本草蒙筌》:木瓜实

味酸,气温。无毒。各处俱产,宣州独良。经入手太阴,用之勿犯铁器。气脱能固,气滞能和。平胃以滋脾,益肺而去湿。助谷气,调荣卫,除霍乱,止转筋。(凡转筋时,但呼其名及书木瓜字于病处皆愈,莫晓其义。)香港脚能驱,水痢可禁。《衍义》云∶木瓜得木之正,故入肝益筋与血。腰背脚膝无力,不可缺也。以铅霜涂之,则失酸味,受金之制故尔。枝大者可作策杖,木干者堪造桶盆。取根叶煎汤,淋足胫已厥。

《药性解》:木瓜,味酸,性寒,无毒,入肺、脾、肝三经。主脚气水肿、心腹冷热痛及奔豚,去湿气,调荣卫,助谷气,和脾胃,止吐泻。忌犯铁器。

按:木瓜之入三经,何也?经所谓以酸补肺,以酸泻肝,脾则受制木而孕育夫金者也,何弗入焉。东垣云:气脱则能收,气滞则能和,腰肾脚膝之要药也。香薷饮用之,取其专和脾胃,培植肺气,除夏间之湿,以生至微之金耳。

《景岳全书》:味酸,气温。用此者,用其酸敛,酸能走筋,敛能固脱。入脾肺肝肾四经,亦善和胃。得木味之正,故尤专入肝,益筋走血,疗腰膝无力,脚气,引经所不可缺。气滞能和,气脱能固。以能平胃,故除呕逆霍乱转筋,降痰去湿行水。以其酸收,故可敛肺禁痢,止烦满,止渴。

《本草纲目》:木瓜所主霍乱、吐利、转筋、脚气,皆脾胃病,非肝病也。肝虽主筋而转筋则由湿热、寒湿之邪袭伤脾胃所致,故筋转必起于足腓。腓及宗筋皆属阳明,木瓜治转筋,非益筋也,理脾而伐肝也。土病则金衰而木盛,故用酸温以收脾肺之耗散,而籍其走筋以平肝邪,乃土中泻木以助金也,木平则土得令而金受萌矣。《素》云: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孟洗云:多食木瓜,损齿及骨。皆伐肝之明验,而木瓜入手、足太阴, 为脾肺药,非肝药,益手枢矣。又《针验》云:多食酸,令人癃。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两焦之气不能出入,流入胃中,下去膀胱,胞薄以软,得酸则卷缩,约而不通,故水道不利而癃涩也。罗天益《宝鉴》云:太保刘仲 海日食蜜煎木瓜三、五枚,同伴数人皆病淋疾,问天益,天益曰:此食酸所致也,但夺食则已。阴之所生,本 在五味,阴之所营,伤在五味。五味太过,皆能伤人,不独酸也。

《本草经疏》:木瓜实得春生之气,禀曲直之化,故其味酸,气温无毒。气薄味厚,降多于升,阳中阴也。入足太阴、阳明,兼入足厥阴。其主湿痹脚气者,以脾主四肢,又主肌肉,性恶湿而喜燥,湿侵肌肉,则为湿痹,伤足络则成脚气。木瓜温能通肌肉之滞,酸能敛濡满之湿,则脚气、湿痹自除也。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者,脾胃病也。夏月暑湿饮食之邪伤于脾胃,则挥霍撩乱,上吐下泻,甚则肝木乘脾而筋为之转也。酸温能和脾胃,固虚脱,兼之入肝而养筋,所以能疗肝脾所生之病也。藏器治脚气冲心,强筋骨,下冷气,止呕逆。大明主吐泻,水肿,心腹痛。好古治腹胀善噫,心下烦痞。无非取其去湿和胃,滋脾益肺,利筋骨,调荣卫,通行收敛,有并行不悖之功也。

简误:下部腰膝无力,由于精血虚,真阴不足者,不宜用。伤食,脾胃未虚,积滞多者,不宜用。入药忌犯铁器。

《雷公炮制药性解》:木瓜,味酸,性寒,无毒,入肺、脾、肝三经。主脚气水肿、心腹冷热痛及奔豚,去湿气,调荣卫,助谷气,和脾胃,止吐泻。忌犯铁器,石捣用。

按:木瓜之入三经,何也?经所谓以酸补肺,以酸泻肝,脾则受制木而孕育夫金者也,何弗入焉。东垣云:气脱则能收,气滞则能和,腰肾脚膝之要药也。香薷饮用之,取其专和脾胃,培植肺气,除夏间之湿,以生至微之金耳。

雷公云:凡使,勿误用和圆子、蔓子、土茯子,其色样外形真似木瓜,只气、味、效并向里子各不同。若木瓜皮薄微赤黄香,甘酸不涩,调荣卫,助谷气,向里子头尖,一面方,是真木瓜。若和圆子,色微黄,蒂核粗,子小圆,味涩微咸,伤人气。蔓子颗小似木瓜,味绝涩,不堪用。土茯子似木瓜,味绝涩,子如大样油麻,又苦涩不堪用。若饵之,令人目涩、目赤、多赤筋痛。凡使木瓜,勿犯铁,用铜刀刮去硬皮并子,薄切,于日中晒,却用黄牛乳汁拌蒸,从巳至未,其木瓜如膏煎,却于日中薄摊,晒干用也。

《本草乘雅半偈》:

【气味】酸温,无毒。

【主治】主湿痹香港脚,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

【核】曰∶木瓜处处有之,西雒者最胜,宣城者亦佳,山阴兰亭尤多也。可种可接可就,亦可枝压,木类之易生者。状似奈而材极坚。广志云∶枝一尺有百二十节,可为数号。叶浓而光,春末开花深红色。入夏缀实,如小瓜而有鼻,乃花脱处,非脐蒂也。黄赤薄皮,如着脂粉,香松津润,甘酸不涩。实中之子,向里头锐而面方者,木瓜也。形圆而小,味木酸涩者,木桃也。大于木桃,似木瓜而无鼻,蒂粗味苦涩者木李,亦曰木梨,即 楂及和圆子也。一种颗小微长,味极涩者曰蔓子。一种实中之子如大麻,味绝苦涩者曰土伏子,饵之令人目赤筋痛,不可不辨。故宣城人种莳尤谨,始成实时,剪镞纸花粘贴其上,霜后摘取,花纹如生,以充土贡,因有花木瓜之称焉。修事,勿犯铁器,铜刀削去硬皮并子,切片晒干,黄牛乳汁拌蒸,从巳至未,俟如膏煎,乃晒用也。今唯切片晒干,力少味不全矣。按大明会典,宣城岁贡乌烂虫蛀木瓜,入御药局。或取其陈久无木气耳。

缪仲淳先生云∶木瓜得春生之气,禀曲直之化,味酸气温,气薄味浓。降多于升,阳中之阴,先人云∶木实曰果,草实曰 ,木瓜类 ,禀草木之全气者也。性专甲拆,而真气从之,故

【 】曰∶木瓜,果也。缀本之瓜曰 。,小瓜也。释木云∶叶似奈,实似 ,其枝可数,一尺百二十节,味酢,善疗筋转。陶隐居云∶如转筋时,但呼木瓜名,或指画作木瓜字,病辄愈。尔雅翼云∶枝坚可作杖策,颇利筋膝,根茎煎汤淋足胫,可以已蹶。盖望说酢梅而蠲渴,呼濯木瓜而缓筋,理固有相感,则心之所向,气即交通矣。如磁运铁,珀拾芥,虽凌空物障,犹互为嘘 ,况无情及诸有情者乎。经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也。木瓜枝节比筋,酸津肝木,达春升之自下而上。行痹闭,下香港脚,定霍乱,止筋转,为象形从治法也。系云艮为山,为果 ,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尔雅名。郭璞云∶木实如小瓜,酢而可食。得木气之正者,故名 。从林从矛,谐声也。继本之瓜,亦曰瓞。尔雅云∶其绍瓞。郭璞云∶继本曰绍,形小曰瓞,亦曰 。故近本之瓜尝小,近末之瓜转大也。)

《本草易读》:酸,温,涩。无毒。入脾、肺、肝、肾。止转筋而平霍乱,退香港脚而消水肿,除呕泻而却冷气,治胀痛而强筋骨。助腰肾脚膝之无力,去湿痹烦痞之有余。处处有之。

香港脚急痛,炙木瓜踏之。(验方第一。)

脚筋挛急,酒水煮烂,捣贴之,冷再易。(第二。)

脐下绞痛,同桑叶、大枣煎服。(第三。)

霍乱转筋,煎服、酒水皆可。(第四。)

霍乱腹痛,同桑叶、大枣煎服。(第五。)

虎骨丸 木瓜(一斤) 天麻(一斤) 苁蓉(一斤) 牛膝(一斤) 附子(一两) 虎骨(一两)

酒丸豆大。每五十丸,盐汤下。治两脚痿废不行。(诸方第一。)

《本草新编》:木瓜,味酸,气温,无毒。入手太阴、足厥阴之经。气脱能固,气滞能和。平胃以滋脾,益肺而去湿,助谷气,调荣卫,除霍乱,止转筋,祛脚气,禁水利。但可臣、可佐使,而不可以为君。乃入肝益筋之品,养血卫脉之味,最宜与参、术同施,归、熟并用,生者可以辟邪也。

或疑木瓜可以为君,治霍乱转筋实神。不知木瓜非君药,霍乱,非香薷不能转其逆,木瓜不过助香薷而回筋,不能助香薷而返气。且香薷无参、术,则返逆之气亦不能骤顺也。谁谓木瓜是君药哉。或问木瓜利气,故能转逆,然有用木瓜而不能定逆者,岂木瓜不能利气乎?曰:木瓜未尝不利气也。因用之未当耳。木瓜无君主之药,愈利气而愈无成功。盖木瓜宜于补中利气,而不宜散中利气也。

《本草备要》:补,和脾,舒筋,涩,敛肺

酸涩而温。入脾肺血分。敛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酸能敛,敛则化,与山查同)止渴(酸能生津),气脱能收,气滞能和,调营卫,利筋骨,去湿热,消水胀。治霍乱转筋(夏月暑湿,邪伤脾胃。阳不升,阴不降,则挥霍撩乱,上吐下泻,甚则肝木乘脾,而筋为之转也。《食疗》云∶煮汁饮良。时珍曰∶肝虽主筋,而转筋则因风寒湿热,袭伤脾胃所致。转筋必起于足腓,腓,音肥,足肚也,腓及宗筋,皆属阳明。木瓜治转筋,取其理筋以伐肝也。土病则金衰而木盛,故用酸温以收脾肺之耗散,而借其走筋以平肝邪,乃土中泻木以助金也。陶宏景曰∶凡转筋呼木瓜名,写木瓜字,皆愈),泻痢脚气(脾主四肢。或寒湿伤于足络,或胃受湿热之物,上输于脾,下流至足,则成脚气。恶寒发热,状类伤寒,第胫肿掣痛为异耳。宜利湿清热,忌用补剂及淋洗。昔有患足痹者趁舟,见舟中一袋,以足倚之,比及登岸,足已善步矣,询袋中何物,乃木瓜也),腰足无力。多食损齿、骨,病癃闭(酸收太甚。郑奠一曰∶木瓜乃酸涩之品,世用治水肿、腹胀,误矣!有大僚舟过金陵,爱其芬馥,购数百颗置之舟中,举舟人皆病溺不得出,医以通利药罔效。迎予视之,闻四面皆木瓜香,笑谓诸人曰∶彻去此物,溺即出矣,不必用药也。于是尽投江中,顷之,溺皆如旧)。

陈者良(香薷饮用之,取其和脾去湿,补肺生金)。忌铁。

《本经逢原》:木瓜酸收下降,所主霍乱转筋,吐利脚气,皆取收摄脾胃之湿热,非肝病也。转筋虽属风水行脾,实由湿热,或寒湿之邪,袭伤脾胃所致,用此理脾而伐肝也。多食木瓜,损齿及骨,皆伐肝之明验。患头风人,以鲜者放枕边,引散肝风,日久渐安。凡腰膝无力,由于精血虚,阴不足者,及脾胃有积滞者,皆不利于酸收也。

《本草从新》:和脾舒筋、涩敛肺。

酸涩而温。和脾理胃。敛肺伐肝。化食(酸能敛、敛则化、与山楂同。)止渴。(酸能生津。)气脱能收。气滞能和,调营卫,利筋骨。(筋急者、得之即舒、筋缓者、遇之即利。)去湿热。消水胀。治霍乱转筋。(邪伤脾胃、清浊不分、挥霍扰乱、上吐下泻、甚则肝木乘脾、而筋为之转也、时珍曰∶肝虽主筋、而转筋则因风寒湿热袭伤脾胃所致、转筋必起于足腓、腓及宗筋、皆属阳明、木瓜治转筋、取其理脾以伐肝也、土病则金衰而木盛、故用酸温以收脾肺之耗散、而借其走筋以平肝邪、乃土中泻木以助金也。)泻痢香港脚。(脾主四肢、或寒湿伤于足络、或胃受湿热之物、上输于脾、下流至足、则成香港脚、恶寒发热、状类伤寒、第胫肿掣痛为异尔、宜利湿清热、忌用补剂及淋洗、昔有患足痹者、趁舟、见舟中一袋、以足倚之、比及登岸、足已善步矣、询袋中何物、乃木瓜也。)腰足无力。多食损齿及骨。病癃闭。(酸收太甚、郑奠一曰∶木瓜乃酸涩之品、世用治水肿腹胀误矣、有大寮、舟过金陵、爱其芬馥、购数百颗、置之舟中、举舟人皆病溺不得出、医以通利罔效、迎予视之、闻四面皆木瓜香、笑谓诸人曰∶撤去此物、溺即出矣、不必用药也、于是尽投江中、顷之、溺即如旧。)陈者良。忌铁。(反花痔疮、木瓜为末、以鳝鱼身上涎调贴之、以纸护住。辟除壁虱、木瓜切片、铺于席上。)

《得配本草》:   酸、涩、温。入手足太阴,兼足厥阴经血分。和胃理脾,伐肝敛肺。专治筋病,能疗暑湿。(血为热迫,筋转而痛。气为湿滞,筋缓而软。木瓜凉血收脱,故可并治。)得桑叶,治霍乱腹痛。配槟榔,治脚气冲心。配杜仲酒,治久痢。(木瓜醒筋骨之湿,杜仲合筋骨之离,用以收之,痢疾自止。)佐生地,加乳、没,治项强筋急。(肝肾受邪也。)和青盐、甘菊、艾茸,治肾脏虚冷,气攻腹胁,胀满疼痛。

调鳝鱼涎,贴反花痔疮。

宣州陈久者良。勿犯铁器,以铜刀切片。多食损齿及骨,病癃闭。血虚脚软者禁用。

枝、叶,酸、涩、温。治热痢。

《本草求真》:[批]醒脾胃筋骨之湿,收脾肺耗散之气。

木瓜专入脾、肺,兼入肝。酸涩而温,止属收敛之品。何书备著其功,曰理脾舒筋敛肺。缘暑湿伤人,挥霍撩乱,吐泻交作,未有不累脾胃而伤元气,损营卫而败筋骨。木瓜气味酸涩,既干湿热可疏,复于耗损可敛,时珍曰:木瓜所主吐利转筋脚气,本皆脾胃病,固非肝病也。肝虽主筋,而转筋则由湿热、寒湿之邪袭伤脾胃所致。故转筋必起于足腓,腓及宗筋皆属阳明。木瓜治转筋,非益筋也,理脾而伐肝也。土病则金衰而木盛,故用酸温以收脾肺耗散,而藉其走筋以平肝邪,乃土中泻木以助金也。木平则土得令,而金受荫矣。故能于脾有补,于筋可舒,于肺可敛,岂真脾肺虚弱,可为常用之味哉。然使食之太过,则又损齿与骨及犯癃闭。《针经》 云:多食酸,令人癃,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两焦之气不出入,流入胃中,下去膀胱,胞薄以软,得酸则缩卷,约而不通,故水道不利而癃涩也。刘仲海曰:食蜜煎木瓜三五枚,同伴数人皆病淋疾,以问天益。天益曰:此食酸所致也,但夺食则已。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所营,伤在五味;五味太过,皆能伤人,不独酸也。郑奠一曰:予治举舟人病溺不得出,医用通利药罔效。迎予视之,闻四面皆木瓜香,笑谓诸人曰:撤去此物,溺即出矣。尽倾其物,溺如旧。以其收涩甚而伐肝极,奈人仅知理脚,湿热伤于足者用此可理,如昔有患足痹者赴舟,见舟中一袋,以足倚之,比及登岸,足已善步,询袋中何物,乃木瓜也。若寒湿伤于足者,用此酸涩,虽曰利湿,而于寒不克除,恐非利湿佳剂耳。而不审其虚实妄投,殊为可惜。

《神农本草经读》:  气味酸、温,无毒。主湿痹脚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别录》)

《本经疏证》:木瓜发叶开花于春,成实于夏,其气且温,似全秉木火之化者。无如其味酸甘,其质津润,其皮始青而终黄,其肉先白而后赤,是其用又全在血液。故兼考其体用,为假木火之盛焰,行血液之柔滋。夫柔滋生于木火,则非阴腻可比,威焰宣于血液,又非固益能俦。用阳摄阴,使阴不得澌尽,以阴和阳,令阳迫逐流亡,木瓜功力,大概具于是矣。虽然,湿痹无非邪气,邪气已为湿痹,而叠称湿痹邪气何也?夫阳以阴痹而穷,阴以阳穷而痹,合之则似阴阳相胶,分之又似阴阳相轧,惟摄其阴以从阳,宣其阳以布阴,斯邪气化而湿痹开,湿痹开而邪气退,方足徵木瓜之功,见木瓜之用,而叠称之不为无故矣。然则霍乱吐下间以大字,转筋之下缀以不止,其故何欤?夫霍乱即是吐下,吐下便名霍乱。但小小吐下,未必遂致转筋,霍乱大吐下,则中气溃败,血液暴亡,筋失所养而绞旋收引焉。若仅见于手足者,犹系血液不能远及四末,如在四末不急施治,则由外及中,病遂危殆,故转筋入腹则死也。然曰转筋不止,则又何见吐下止而转筋不止,何者?上文之称大,正所以截吐下使成句,惟霍乱大吐下句,与下文不属,则不止者仅转筋,非吐下亦不止矣。霍乱既止,血液当复,转筋自应渐止,乃犹不止,始用木瓜,则以霍乱者其源,转筋则其流耳。古人治病,贵求其本,故仲景于霍乱理中五苓四逆加参加猪胆汁,并料及过经传外,且有桂枝小和诸法,亦不为备矣,而无用木瓜者,以本未尝言转筋也。譬如应用理中、五苓时,原不必有转筋,即有转筋亦当急救其本,无暇泛及其标。倘至四逆、桂枝时,又焉能必不有转筋,有转筋则逆桂枝中,何妨加入木瓜耶?如入木瓜,所以收合血液之余,宣布筋骸之养也,说者谓惟酸能集津液,而梅与木瓜为尤甚,故谈梅可以已渴,呼木瓜名书木瓜字可以止转筋,二者毕竟如何分别,不得互为用。盖酸者阳在阴中蠕蠕以动之义也,但气平者静而降,气温者柔而行。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静则养神,柔则养筋,惟其养神,故主安心下气,除热烦满;惟其养筋,故主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神者行于血脉,血脉不咸则为死肌,筋者络于骨节,骨节不利则为湿痹,是其不得互相为用处。且梅究得春气多,夏气少,木瓜则得春气少,夏气多,春气者撮阴以荣阳,夏气者用阳以宣阴,撮阴以荣,阳故主自内而外出,用阳以宣阴,故主由中而旁推,此其分别矣。

《本草便读》:木瓜

香入肝肺。温通经络。气因芳馥。筋急者得之即舒。味则酸收。筋缓者遇之即利。霍乱转筋之证。用以疏和。风寒痹湿之邪。服能宣达。(木瓜处处皆有。而以宣城出者为佳。味酸涩。性温。气香。入肝脾二经。专治筋脉为病。急者可舒。以其香也。缓者即治。以其固也。凡霍乱转筋。痹病香港脚等证。皆属肝脾不和。筋脉为病。木瓜能疏肝和脾。舒利筋脉 。故均可治也。)

《本草撮要》:味酸。入足太阴厥阴经。功专去湿痹香港脚。霍乱转筋。腰足无力。多食损齿骨病癃闭。陈者良。木瓜切片铺席上。可辟治壁虱。为末以鳝鱼身上涎。调贴反花痔疮甚效。

《本草害利》:

〔害〕下部腰膝无力,由于精血真阴不足者不宜用。其味酸涩,伤食脾胃未虚,积滞多者不宜用。愚谓性温必燥,肾恶燥,故久服损齿及骨。针经云:多食之,令人癃(闭溺者为癃),忌铁器。

〔利〕酸涩而温,和脾理胃,敛肺伐肝,气脱能收,气滞能和,故筋急能舒,筋缓能利,攻湿痹,治脚气,但酸收能闭小便,须与车前子同用。

〔修治〕八月采实,切片晒干入药。宣州瓜陈生者良。

《本草分经》:酸涩而温。和脾理胃,敛肺伐肝,化食止渴,调营卫,利筋骨,去湿热,消水胀。气脱能收,气滞能和。酸收太甚,多病癃闭。

《本草思辨录》:木瓜味酸气温而质津润,皮始青而终黄,肉先白而后赤,为肺胃肝脾血分之药。津润之物,似湿证非宜。然风以胜之,土以制之,温其气以行之,湿之挟寒者,讵不能疗。肝主风木,木得湿则盛。既却湿而平木,故风亦自息。其味酸,能收而不能散,能下抑不能上升,故所主为筋转筋弛之证。在下焦者多,在上中焦者少。用是物者,能于仲圣风湿寒湿诸方之所以不用,而转求其可用,则思过半矣。

转筋由于霍乱。霍乱而不转筋者,非木瓜所司。其证有寒有热,治法天渊,不得稍存偏见。至于转筋,愚则谓纵属热证,亦必微兼冷气。盖筋属肝,肝就湿而拒冷,亦就亦拒,斯足筋为转。足腓属阳明,木瓜入阳明筋转之所以温之润之,两适其性。若非溺秘,邪无出路,必无不愈之理。且木瓜温而非热,润而非燥,虽热证何至有害,要在制剂配合之有道耳。

《本草择要纲目》:

【气味】 酸温无毒。入手足太阴血分。

【主治】 湿痹香港脚。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调荣卫。助谷气。去湿和胃。滋脾益肺。气脱能收。气滞能和。寇氏云。木瓜得木之正气。酸以入肝。故益筋与血。腰肾脚膝为病无力。皆不可缺也。或曰木瓜所主霍乱吐利转筋香港脚。皆脾胃病。而云肝病何也。盖寒湿之气。袭伤脾胃而筋转。必起于足腓。腓及宗筋皆属阳明。用木瓜之酸温以收脾肺之耗散。而藉其走筋以平肝邪。乃土中泻木以助金也。木平则土得令而金受其荫。得非因治肝以及脾胃乎。

《玉楸药解》:味酸,性涩,徽寒,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敛肠止泄,逐湿舒筋。

木瓜酸敛收涩,能敛肺固肠,燥土泻肝,治霍乱吐利、腹痛转筋,疗脚气,治中风筋挛骨痛。其主治诸病,总皆寒湿之邪,但用木瓜,终难成效。《本草》谓其性温,止泄而搪积。

瓜汁寒脾,冷饮立生泄利。虽能泻肝止痛,而土虚木贼,最忌酸收。功止治标,未能无弊,何如苓、桂、姜、甘温燥之品,效大而力捷也。

木瓜鲜者,糖饯,敛肺止渴。

《医学衷中参西录》:门人高××,曾治一少妇。吐泻一昼夜,甚是困惫,浓煎人参汤,送服益元散而愈。盖独参汤能回阳,益元散能滋阴,又能和中(滑石甘草能和中以止吐泻)解毒(甘草朱砂能解毒),且可引毒气自小便出,是以应手奏效。此亦拙拟急救回阳汤之意也。

此证之转筋者,多因吐泻不已,肝木乘脾气之虚而侮土。故方书治转筋多用木瓜,以其酸能敛肝,即所以平肝也。然平肝之药,不必定用木瓜。

《饮片新参》:

陈木瓜:

形色:色淡红紫,片如干木耳。

性味:酸平。

功能:主治转筋消渴,退足肿。

分量:一钱半至三钱。

用法:陈用。

禁忌:外感骨痛者忌用。

【来源产地】

《中药大辞典》

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果实。9~10月采收成熟果实,置沸水中煮5~10分钟,捞出,晒至外皮起皱时,纵剖为2或4块,再晒至颜色变红为度。若日晒夜露经霜,则颜色更为鲜艳。

栽培或野生,分布华东、华中及西南各地。主产安徽、浙江、湖北、四川等地。此外,湖南、福建、河南、陕西、江苏亦产。安徽宣城产者,习称宣木瓜,质量较佳。

【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勿误用和圆子、蔓子、土伏子。其色样、外形真似木瓜,只气味、效并向里子各不同。若木瓜,皮薄、微赤黄、香、甘、酸、不涩,调营卫,助谷气;向里子头尖,一面方,是真木瓜;若和圆子,色微黄、蒂、核粗、子小、圆、味涩、微咸,伤人气;蔓子颗小,亦似木瓜,味绝涩,不堪用;土伏子似木瓜,味绝涩,子如大样油麻,又苦涩,不堪用;若饵之,令人目涩、目赤,多赤筋痛。

凡使木瓜,勿令犯铁,用铜刀削去硬皮并子,薄切,于日中晒,却,用黄牛乳汁拌蒸,从巳至未,其木瓜如膏煎,却,于日中薄摊,晒干用也。

《中药大辞典》

清水洗净,稍浸泡,闷润至透,置蒸笼内蒸熟,乘热切片,日晒夜露,以由红转紫黑色为度。炒木瓜:将木瓜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焦为度。

【现代药理研究】

1.木瓜提取液能明显降低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提高机体免疫力。

2.木瓜水浸液对多种肿瘤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提得的木瓜结晶和有机酸对小鼠艾氏腹水瘤有明显抑制作用。

3.木瓜能显著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减轻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修复,有良好的保肝作用。

4.木瓜还具有抗炎作用、抗菌作用;对牛凝血引起的人血纤维蛋白凝聚时间有明显延长作用。

(整理/陈曦)

(校对/小K)

(媒体/全思捷)

▼点击查看药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木 瓜(《名医别录》)
木瓜
『祛风湿药』木瓜
聊中药:木瓜
木瓜 ------
木瓜能治多种肢体疼痛,但是丰胸传闻是假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