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热解毒凉血中成药
  造成里热证的原因主要是外感温热泄气、六淫入礼化热、情志过极化火、阳盛所生内火及饮食失调化火等。清热解毒凉血中成药,温、热、火三者本质不同,只是程度不同。清热解毒凉血中成药,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属外感,如风热、暑热、湿热;而火多数内伤,是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的结果,如肝火亢盛、心火上炎等。《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温者清之”、“热者寒之”、“治热以寒”的治疗原则,对由温、热、火所致的里热证皆适用。由于里热证病情复杂,邪在气分、血分、脏腑等不同,所以,清热类中成药又分为清热泻火类中成药、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清热燥湿类中成药和清热凉血类中成药四类。

  清热泻火类中成药

  清热泻火类中成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适用于火热偏盛于三焦、脏腑、五官,症见目赤肿痛,口舌生疮,耳鸣耳聋,牙痛,牙龈红肿,咽喉肿痛,疮疡初期红肿热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等。

  此类中成药品种繁多,按作用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清上焦头目实火者,代表中成药有上清丸;清三焦火者,代表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等;清肝胆火者,代表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等;清胃火者,代表中成药有清胃黄连丸等;清心火者,代表中成药有导赤丸等;清肺火者,代表中成药有清肺抑火丸等。

  清热解毒类中成药

  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适用于或热炽盛,化为热毒,熏肌蚀肤,深入脏腑,发于官窍,症见烦躁狂乱,头面红肿焮痛,口鼻生疮,咽喉不利,疮疡疔毒,化脓溃烂,大便燥结等。代表中成药有清热解毒口服液。

  清热燥湿类中成药

  清热燥湿类中成药具有清热燥湿、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等作用。适用于湿热内蕴,湿邪化热所致诸症。如湿热蕴结大肠之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代表中成药有葛根芩连片等。湿热蕴结膀胱之淋证,症见小便频数,短涩,淋漓不爽,尿道刺痛,痛引小腹,或尿血,甚或癃闭不通。代表中成药有金沙五淋丸等。肝胆湿热之黄疸、胆囊炎、胆结石,代表中成药有利胆排石片等。

  清热凉血类中成药

  清热凉血类中成药具有轻盈头热、凉血散瘀、清热解毒等作用。适用于热入营血所致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等;热入血分所致出血,发斑,如狂,谵语,舌绛起刺等。代表中成药有清热凉血膏等。

  使用清热类中成药需要注意一般在表证已解,里热正盛,或里热虽盛尚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如邪热在表,当先解表,否则会因邪入里;如里热已实,则应采用攻下中成药;表邪未解,里热已实,则宜表里双解。另外,辨别热症的叙事、真假、在脏在腑也很重要。此类中成药多用苦寒之品,易伤人体阳气,所以不能长久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请问:清热利湿的中药有哪些?饮..
一般常用的清热类中药、中成药
清热类中成药
能治腹泻的中成药,并非只有蒙脱石散
中医治法的不传之秘:清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上火了,清热类的中成药到底清的是哪些“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