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5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父亲:“我肚子好饿,一天只吃两顿饭!” 女子埋怨哥嫂不尽心,谁想,嫂子失声痛哭:“我们已经尽力了”

45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父亲对她说:“我肚子好饿,一天只吃两顿饭。” 女儿心疼落泪,埋怨哥哥和嫂子不尽心,谁想,嫂子失声痛哭:“我们已经尽力了。”

6年前,朱明的母亲在老家摔了一跤,年过八旬的她,从那以后,就只能躺在床上,考虑到父亲也已经83岁了,根本没有办法再去照顾生活不便的老伴。

朱明跟妻子商量,将父母接到城里照顾。妻子小梅也是个通情达理的女子,她很痛快地答应了。

其实朱家总共有4女1儿,不过,在农村好像女儿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赡养父母就是儿子的事。

朱明将父母接到城里后,因为他们是住在6楼,考虑到父母上下楼梯不方便,于是,把他们安排在了地下室。

这地下室没有窗户,总共也就5平米左右,还要在里面烧饭,若是多进去几个人,转个身都困难。

条件虽然简陋,但对于朱明来说,也已经是尽力了。

他和妻子都要上班,还特意找了个保姆照顾父母,而这个保姆就是他的亲妹妹小英。

之所以找小英,那是因为她就在同一个小区租了一间房,家里条件比较困难,朱明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正自己要找保姆,还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自己的妹妹。

再说,有她照顾父母自己也放心。

小英照顾了父母6年,一家人相安无事,从来没有闹过什么矛盾。

这天,小梅生了一场大病,辞职在家里休养,再加上前段时间他们又买了一套房子,家里经济紧张,小梅不想再找保姆,提出自己照顾公婆的饮食起居。

小英心里有些不舒服,但她也不好反驳。

后来,小梅将照顾两位老人的任务交给了自己20岁的女儿,因为女儿刚好还在找工作没上班。

小梅自认为安排得好,但是小英和公婆却并不这样认为。

小英每隔几天就来看望父母,这天,老朱眼泪汪汪地对她说:“我想回老家,在这里住得太憋屈,像个鸽子笼一样,每天连饭都吃不饱,我的肚子经常饿得咕咕叫。”

小英听得目瞪口呆,他们怎么能这样对待你呢?

父亲说,自从他们照顾我,早上我们没吃过早餐,有时候中午也是要下午一点多才吃,晚上也不准时,这样的日子太难熬了。

得知父母的遭遇,小英气急败坏地打电话叫来了自己的妹妹,她说:“我们必须要为父母讨回一个公道,他们将我们养大不容易,怎么能让他们受这样的罪呢?”

在事情还没有弄清楚之前,小英还打电话叫来了记者,控诉着哥嫂的不孝。两位老人在记者面前,叫苦连天,心酸落泪。

父亲说儿子一家照顾得一点也不用心,有一次,他晚上7点还没有吃饭,儿子下班回来说:“你有手有脚,不会自己做吗?干嘛什么事都等着我?”

小英说:“要是一次两次就算了,最近我每次过来,我父亲都说肚子饿,我听了很不是滋味。”

这个时候,记者看见老朱坐地凳子上,两只腿不停地打抖,蹲下身一看,这么冷的天,老人只穿了两条单薄的秋裤。

老朱说:“我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

记者转身问小英:“你父亲穿这么少,你知道吗?” 小英支支吾吾转移了话题。

紧接着她带记者去了六楼,找嫂子理论,让她给一个说法,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两位老人。

小梅情绪很是激动,说他们家照顾了6年,女儿没出过钱,也没出过力,只是偶尔过来一趟,现在凭什么指责她?

小梅提出既然说他们照顾得不好,那大家轮流照顾。小英又说她没空,家里的事情一大堆 ,她还要带孙子,其他的几个姐妹也各有各的理由。

大姐在乡下,说自己身体不好,还得靠儿媳妇照顾。

二女儿开了一家超市,家里条件不错,也有时间,但她又说嫌太远了,来回不方便。
老三住得比较近,她家里最穷。

老四住得比较近,但她说自己要上班没时间。

女儿都有自己的难处,其实儿子一家又何尝没有呢?但他并没有推卸责任,让父母饿肚子,朱明说他并不是故意的,而是20岁的女儿不懂事。

她喜欢睡懒觉,早上起得比较晚,生活习惯跟老人不同,她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

小英觉得这样的解释太过牵强,她把一切责任都归咎到小梅身上,说以前我哥哥没结婚的时候,忠厚老实,对父母很孝顺,现在为什么突然会变成这样?

小梅气得倒在地上失声痛哭:“我们照顾了6年,就现在一个月没照顾好,你们就上纲上线,那你们自己又为父母做了什么?”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对于此事,左邻右舍又是怎么看的呢?

邻居都站在了小梅这边,说他们夫妻俩人挺好的,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人无完人,偶尔也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身为妹妹应该体谅,要么搭把手,不能光说不练。

这件事该怎么解决呢?

几个女儿都有各自的理由,朱明提出了一个方案,等他新房装修好之后,将父母接到他们现在住的6楼,专门请个保姆照顾他们,他每个月出1000元,四姐妹总共出500元,考虑到小英比较困难,另外三个女儿承担,小英多回家看望父母。

孝顺父母,虽说在农村是以儿子为主,但是作为女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都是凭个人的良心,对父母的好应该是发自内心,而不是相互比较。

每个人做好自己为人子女的本分,问心无愧就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暖的回家路
什么才是夫妻?
讲述:亲情不堪一击
“闺女,我病了你来看看我吧”“你说过,我嫁人了就不是你女儿”
一个离婚女人说:回到娘家,才发现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
爸爸去世,婆婆让我把房子过户给哥嫂 ,我冷笑警告:别逼我离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