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老人,生了4个女儿,他发愁没人替自己养老,绞尽脑汁认了一个“干儿子”,跟对方说:“你替我养老送终,我就将房子和存款都留给你。”干儿子痛快答应,谁想,仅过了一年,老人就后悔了!
76岁的黄东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辈子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4个女儿又都不听话,嫌家里太穷,没人愿意留在家里招上门女婿,都远嫁到外地。
逢年过节,看着别人家热热闹闹,黄东河和老伴相对无言,他只能一个劲地喝闷酒。
想到再过几年,自己和老伴都快80岁,生病住院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办呢?
为了让自己老有所依,黄东河绞尽脑汁,这天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认一个干儿子替自己养老送终,将来家里的财产都由对方继承。
打定主意后,黄东河就悄悄地物色合适的人选 。
这天,他去县城的市场卖菜,恰好认识了一个外乡人谈会宏。两人一见如故,闲谈中黄东河得知对方无父无母,如今带着妻子和四个孩子四处漂泊做点小生意,还是租房过日子,有2个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还没有上户口。
黄东河立马眼前一亮,觉得谈会宏就是自己干儿子的最佳人选 。
当然,一开始黄东河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谈会宏,黄东河还想弄清楚谈会宏人品好不好,是不是一个值得靠谱的人。
经过一番了解,黄东河对谈会宏很是满意,这天,他开门见山地说:“我想认你当干儿子,你帮我们夫妻俩养老送终,以后我们去世后,家里的财产都由你继承。”
谈会宏欣然同意,若是能在当地有一个安稳的家,妻子和四个孩子也就不用跟他在外面漂泊,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就这样,谈会宏带着妻儿住到了黄东河家里。两人还签了一份父子协议,当时很多人都劝黄东河不要太天真,与其认陌生人当干儿子,不如过继一个亲侄子,这样毕竟还有血缘关系。
黄东河一意孤行,后来,还帮着谈会宏夫妻在当地落了户,他的两个女儿改了黄姓,户口问题也解决了。一开始,他们相处还挺好,在一起吃饭,不分彼此。
黄东河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还拿出了自己的一块宅基地,让谈会宏建房子。
建房期间,黄东河还帮忙给工人做饭吃,那个时候他们是一团和气。可是自从谈会宏搬到新房之后,双方就闹起了矛盾。
事情的起因其实只是一点小事,谈会宏想要重新安装一个电表,到时电费就各付各的。
黄东河心里很是不舒服,我们一个月最多用10块钱的电费,你们怎么就那么斤斤计较呢?我还拿了一块宅基地给你们盖房子,你们也太小心眼了吧!
谈会宏觉得亲兄弟明算账,分清楚有什么不好,再说他们日子也宽裕,还有4个孩子需要养活。
总之,双方都觉得对方不对,只考虑自己的感受。
那个时候,黄东河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也没太计较,大年三十那天,黄东河想着自己现在也是有儿子的人,应该和儿子一家热热闹闹地过年,可是他等到半夜,谈会宏也没有来叫他吃年夜饭。
黄东河失望至极,认为谈会宏简直就是忘恩负义,后来他们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发生争吵。
这天,谈会宏突然带着一家人搬走了,在县城租了间房住,一年都没有回过家,也没给黄东河打一个电话。
这可把黄东河气得不轻,他说谈会宏没有对自己尽到赡养义务,违反了合约,要求解除父子关系。
谈会宏也是一肚子的委屈,原本他是想在当地好好过日子,但事实上他并没有享受到什么好处,上了户口但并没有分到田和地,他多次让黄东河帮忙处理此事,他却并没有办成。
再加上,他也发现黄东河只有一间破房子,穷得叮当响,自己给他养老送终那可真是亏大了。
这对“合约父子”现在又该怎么办呢?
他们对彼此都不满意,都想要解除这份协议,现在争议的就是谈会宏出钱盖的这栋房子,建房时他出了3万,黄东河加起来1000左右宅基地也是他的。
估价大概4万,没有房产证也不好售卖,只能卖给村里的人,但大家知道他们这套房子存在争议,又没人愿意出钱买下。
黄东河自己也不愿意买下,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房子干什么?
谈会宏都没有打算给黄东河当儿子,自然就更不想要这套房子,最后法院只能判决这套房子黄会宏占70% 黄东河30%。
这对特殊的父子就这样一拍两散了。
从一开始,他们的这种关系就不纯粹,老黄想让对方替自己养老送终,小谈想要一个落脚的地方,他们是各取所需,当对方达不到自己的预期需求时,他们之间的那点信任便荡然无存。
这件事没有对错之分,好聚好散谁也不欠谁。
这件事还是老黄欠缺考虑,想得太天真,自己的4个亲生女儿都指望不上,又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陌生人身上呢?
但愿经此一事,4个女儿能够抽空多回家看看,不要让父母望眼欲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但在追求自己幸福的时候,多想想老家的父母。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父母在,不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