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秋是什么意思?探寻立秋的由来

中国的文字是文化的基因,基因片段上镶嵌着文化进程中在慧识悊学文化时期、智识哲学文化时期以及意识哲学文化时期不同阶段的本义、衍义、变义等各种信息。我们若想准确地掌握中华传统文化,就必须厘清本义、衍义、变义,咬文嚼字追根溯源,对每个节气名字的文义刨根问底将其本义解释清楚,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住每个节气天时的修身与治事。


一、'立'的字源与字义

立字的字形演变


在中国历史上,“立”字与其他众多文字—样,在慧识想学文化、智识哲学文化、意识哲学文化这三个不同的文化时期,存在着不同的解释。


一般来说,智识哲学文化与意识哲学文化这两大时期的解析常常比较接近,  而且被近代所广泛采用;但是,文字在慧识哲学文化时期的本义,却常常被人们丢失或者违背。



《说文解字卷十立字部》“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凡立之属皆从立。”臣铉等曰:“大人也。一,地也。会意。”这其实只是古人在智识哲学文化时期和意识哲学文化时期对立字的一种解析。


立,由“大”与“一”组合而成,这是一种共识,但是对于“”和“”的本义,却在智识与意识哲学文化时期发生了认知上的蜕变。


从慧识哲学文化的层面上解析“

”的正确会意应该是:大,为道;一,为德。以图象义,“大”居“一”上,即道以德显为立。道德行世方为立,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其中充分地体现出了自然界的法则。到了立秋这一天,道,运载着义德金的能量,布输给地球上的万物,这才是真正本义上的“”。


老子曾经在他的五千言当中说“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告诉人们,大,就是道的名。从慧识悊学文化时期创造的甲骨文与金文的“立”之文形中,可以解读出,其本义正如老子所言,大道屹立于地,大道的真理深入人间,人类将信念改变为崇信大道,就是立。



从立的篆体字形上可以看到,“

”上面的“S”,也就是“玄之有玄”的“玄(甲骨文

)”,是指道德的能量灌输到大地上来,而且,这个法则只有“人"能明白。


人是万物之灵,人类经过“为学者日益”和“闻道者日损”,明白德的能量性和品格性,道德行世而立,才能符合自然法则 。 这个立字非常完美而形象地揭示了“天、地、人”与“道、德、人”的整体立意。


篆体时期,立字仍然保留着这种直指本义的象形表意,而且,我们从篆体的立字中,可以看出“S”玄曲波在字的顶部以及两侧的象形,都是直指“玄之有玄,众眇之门”的本义。篆文是具有承上启下功用的象形表意文字,向上所传承的是慧识悊学文化时期甲骨文和金文的象形表意文字;向下又可以使我们认清意识哲学文化时期所诞生的汉字的局限性。


二、秋的字源与字义


秋,名词,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蟋蟀又名秋虫,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籀文的“

”在蟋蟀形左边又添加“禾”旁,本义是收成,成熟的庄稼。籀文的另一种写法“
”,右边是蟋蟀形,左边为禾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


《说文解字·卷七·禾字部》“秋,禾谷熟也。"《尔雅·卷第六·释天第八》“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礼记·乡饮酒义》“秋之为言愁也。”意思是愁字可以用来解释秋字的本义,这个解释是很有道理的。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时,秋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


秋在五行中属金,方位属西方,在乐为商,在色为白,对应内臟为肺。例如,秋方、秋陆指西方。秋官,是传说中主管五行的五官之一,属白云,掌五行之金。“秋”+“心”为“愁”,对应于五行是“白+红”,表明阴金耗阳火,阴义坏礼德。


《遵生八笺·秋三月调摄总类》:“《礼记》:西方曰秋,秋者,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也。”


由这句话可以看出,愁的真实意思与现代人的理解不大相同。“心”上之“秋”,表明若身内礼火、信土不足,必然会忧义金不生而修身成果难生。所以,在这里“秋”与“愁”字是异曲同工的。春华秋实,怎样才能达成金秋的实现,实现真正的收获之秋、丰硕之秋?要想无此忧愁,就需要返观自己体内信土、智水、礼火的状况,通过它们单项的状态和相互间的平衡状况以及形成的动态趋势,来判断自己可能实现的到底是秋熟,还是秋收,或是秋天之忧。


《太元经》曰:“秋者,物皆成象而聚也。”


秋季,是能量从量变到质变,质象成物相发生变化的时节,是以质象能量的凝聚融合为物相特点的季节;果实成熟之后,果实内所凝聚的就是生命的能量。


 《淮南子·时则训》曰:“秋为矩,矩者,所以方万物也。”


秋季在年度周期律中,在五运六怎(气)的演化中,是义德金的法则为主导的阶段,所以万物都依照义德金炁的法则而进入成熟期。《管子·形势解》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秋时,天地之间阴阳二炁能量的升降交换,是阴炁能量开始下降,而阳炁能量开始收敛,因此被天德能量滋养的万物全都开始进入收敛期。


土载水润礼火照,春播夏长秋义收。

义金破否硕果结,守矩成象方正揫。  



春播夏长秋义收,外耕种和体内的耕种是道理相同的—个实践过程。所以,早期的信土承载、智水润泽、礼火温煦光照是先决条件。


立秋以后开始进入否卦,在此状态下,是否能够将前面所有的能量和实践过程揫住、把握住,集聚天地的能量、内天地的能量、信智礼的能量,并且能够顺四时之度,守住信和度,是确保我们在这一年当中能够取得一个丰收结局的前提。




文章选自《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秋》 中央编译出版社 熊春锦先生著 ISBN:9787511730770

图片来源:图片选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文解字论立信 | 《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信》
立冬文化探源
小寒,轻微的寒意——“小寒”的寻根探源
端午节的起源与民俗文化(音频赏析)
师嫠簋铭文,20,立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指导手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