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燃灯 | 写在前面

替古言立左道,

为今人开旁门。

——少阳

我们在上一节  燃灯 | 序言  里面说了,人人心中都有一盏明灯。

人人都有佛性,自心觉悟就是佛。

有一首诗歌,就是这样写道:

生活是道场

所以,佛法就是修心的法门。

修佛,就是修心。

修心,就是修佛。

修行和生活,并不矛盾。

有些人为了修行,从穿衣打扮到居家布置,从荤素吃喝到梵香供灯,处处讲究,不一而足。

一人修行,全家反对,还把家里弄得鸡飞狗跳,乱得一锅粥。

这就不符合修佛的本意了。

人生时时在修行,生活处处是道场。

修行不必往外求,外在修得再好,终究不敌时间。

只有内在的品格素养,才能随着时间不断涵养、完善。

而读书,是最能滋养一个人的精神灵魂。

那我们就从佛教经典开始,来读上一读。

天堑变通途

我们在上一个栏目  草堂 | 序言  里面说了,我们与儒家经典隔了一座山。

这座山,叫做“古文”。

而我们与佛家经典之间,也隔了一座山。

这座山,叫做“梵文”。

佛经的原本就是用梵文写的。

像这样的鸡肠文,我们是看不懂的。

佛经,是从古印度来的舶来品。

早在东汉时期,因汉明帝的一个梦,就进行了一次古印度西行,带回了佛像和经典。

其中,中国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就在这个时候翻译出来。

自此,佛经便传入了中国。

佛法不可说

佛经从梵文翻译到中文,已有众多大德高僧完成,使佛经得以广泛传播。

而佛经的翻译,有意译和音译之分。

意译,是根据内容含义来翻译。

音译,是在汉字中找不到对应的意思,根据梵文发音来翻译。

我们看到有的佛经上面夹杂着一些意义不明的字,其实就是音译。

但就算翻译过来,佛经还是艰深晦涩,令人难以理解。

所以,大多数人只停留在念诵上,有的甚至背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像我妈一样,一部佛经背下来,可以不断句不换气,那是真厉害。

但是,你要是问她什么意思,那是答不上来的。

普通人想要了解佛经,似乎只能等着各位大德高僧的开示说法。

还有市面上流通的各种佛教书籍,会从社会、文学、历史等等不同的角度去阐释佛教和佛经。

但是,这些书籍对于佛经的解释,不是过于粗浅,就是深奥得让人想吐血。

而佛教与其他宗教相比,对哲学、心灵的研究是最深刻、最本质的。

哲学是探究事物的终极意义,所以有的人会说“佛法不可说”、“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但凡是说佛法不可说的人,都是因为自己半桶水,说不明白,才故弄玄虚。

真正通晓佛法的人,是能够深入浅出,把道理讲明白的。

《燃灯》的初衷,就是如此。

至此,《燃灯》的【前言】已经完结。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燃灯》第一卷【明心见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中容易念错的12个字,你能念对几个?
【学海泛舟】俞思义︱汉语中译自梵文的词语
当印度神仙跳槽汉传佛教以后
佛教小常识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各有所长
佛陀十大弟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