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王维的《洛阳女儿行》,感受唐代盛极一时的生活

有着“诗佛”之美称的诗人王维,笔下的诗句要么是空灵的,比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要么是唯美的,比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要么是雄浑壮阔的,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但在早年,他也曾用过华丽的文笔,写下过极具批判深度的诗词。这首诗,就是《洛阳女儿行》。

那时候,王维才十六岁,正住在和他有过不解缘分的洛阳。

他住的地方,对面有个十五六岁的美貌女子,女子的丈夫,是个极尽奢华的豪门阔少。

他家富有到什么程度呢?王维是这样写的: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那女子的丈夫骑着青白色的骏马,马具上镶着贵重的宝玉。

侍女端来切成薄片的鲤鱼肉,那盛放鲤鱼肉的盘碟,也是黄金做成的。

家里雕梁画栋的阁楼,掩映在红桃绿柳之中。

出门要坐有绫罗帷幔的七香车,回来的时候,仆人们帮她举着遮面用的宝扇,一直走到九华帐里。

饮食起居已是如此,生活娱乐也不减铺张。

只见王维又写: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名贵的珊瑚树,说送人就送人,一掷千金却一点也不心疼。

他们日夜欢歌,通宵达旦,窗外已经初现曙光。灯花燃尽,细碎的灰烬落在了雕花的窗棱。

在王维的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唐代盛极一时的生活。

那么,王维对这种繁华是个怎样的态度呢?在诗的后三句,我们或许可以一窥。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成天欢歌,女子已经没有了弹琴的空暇。画完了妆,还要坐着给衣服熏熏香。

日子是过得很好啊,却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空虚。

这是王维的修行。且在看过繁华后,他心中依然有着一抹纯粹。

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则与上面花大笔墨描写的女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即使貌美如西施,因为家里贫穷,也只能在溪边洗衣服。

一奢靡,一穷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维意到为止,巧妙收笔,却耐人寻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王维《洛阳女儿行》
唐诗三百首中的《洛阳女儿行》,王维此诗中的生活现象
《洛阳女儿行》王维唐诗鉴赏
诗佛王维的少年时代:把自己比喻成西施,写了首不“佛系”的唐诗
唐·王维 诗词精选|译释·评析
楷书:王维洛阳女儿行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