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弦高卖牛路上救郑国:从日本历史学家贝塚茂树的角度看战国

公元前627年,郑国的商人弦高正赶着十二头牛,要到成周做买卖。想到一笔收入即将到手,弦高的心情有些激动,脚步也轻快起来。可是在滑国的边界,弦高却嗅到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因为他看到了秦军。

按道理说,在这个地盘上是看不到秦军的,郑国也没有收到秦军要来对战的消息,难道这是秦军要偷袭?作为商人,弦高头脑灵活,心思缜密,也多少带有点警惕性。眼前这不合理的现象让他心中有了隐隐的担心,经过短暂的思考后,他决定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于是,弦高一边派人赶往郑国报告,一边深吸了一口气,大大方方地走到秦军边上套近乎,先是送了四张熟牛皮,后又送了十二头牛,最后说:我们郑国国君听说你们秦国的军队要路过,派我来慰劳大家。不过郑国也不富裕,只能准备一天的粮食供应,希望你们不嫌弃。

秦军本来就想靠出其不备取胜,看到自称郑国人的弦高,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又听弦高客客气气的一番话,于是干脆就回去了。这就是《左传》中记载的商人救国的故事。

后来,日本历史学家兼大教授,对甲骨文和金文有高深造诣的贝塚茂树,把这件事也写进了他的作品《春秋战国》,并从中看到了春秋战国的商业发展。

也许是思考的角度不同,同样是写春秋战国的历史,贝塚茂树笔下的这本《春秋战国》提出了很多平时我们所忽略的细节,读来能带给我们一些不一样的启迪和借鉴点,值得用心一看。下面我们先从贝塚茂树的商业角度,来看一看不一样的春秋战国。

在贝塚茂树看来,手工业的兴起,成为了战国商业发展的前提之一。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这是《诗经》里的一首关于采桑女的诗篇,旋律轻松明快,贝塚茂树却从中读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农家日常。

不过也是,采桑,养蚕,织布,裁衣,勤劳的古代女子总是希望凭着一双巧手,把日子过得美满一些。至少到战国,她们的这些技能已经日趋成熟。

1952年,长沙五里牌出土一批战国丝织品,主要以绢,绸为主,上面点缀有网格、飘带和花纹等装饰。5年后,长沙左家塘又发现战国中期的丝织品,这次以锦类居多。黄绢边,菱纹锦,填花燕纹,对龙对凤等细节,处处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纺织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小高峰。

纺织业只是手工业的一个小分支,进一步窥探战国的手工业概况,贝塚茂树发现民间的手工业在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而私营手工业也是缘起于春秋战国。

手工业的蒸蒸日上,代表着物品库存增多,为商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手工制作分工得到细化,在术业有专攻的生产方式下,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手工特产。

这种情况就像是我们现在说的老字号,特色店。比如燕地的铠甲,做工精良有保证,更接近刀枪不入的品质要求,那么大家自然希望买到的是燕地的铠甲。而胡地的弓车,木材地道滚轴流畅,受到了一致的五星好评,所以选择弓车的时候也就更多人选择胡地产的。这就进一步推进了商业的发展。

总之,手工业的进步是战国商业发展的前提之一,它为商人大展身手提供了一个专属舞台,而战国时期,也不负众望地诞生了吕不韦、范蠡等传奇商人。

春秋战国是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但当时百家争鸣的灿烂文化, 人才辈出的种种现象,却如璀璨的星河让人难以忽略。透过贝塚茂树的视角看《春秋战国》,看当时的各行各业各种生活,的确在历史中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箴言故事】修德正身——义以为质
弦高二十头牛智退秦兵
华夏炬光组诗之九十七(弦高)   献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组诗
牛贩子假扮使者
秦晋殽之战
华夏风云五千年之秦穆公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