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

为什么“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

因为《水浒传》展示的是人性的恶,是一部赤裸裸揭示人性大恶的现实批判小说。少年未经世事,是非观、价值观、世界观均未成熟,容易误以为书中打着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幌子作恶的行为是现实,误以为闯荡社会靠的是江湖义气、义薄云天。混淆了小说和现实,在人生中受到那些疯狂暴力的影响,当然非长者所愿——所以,少不读水浒。

《三国演义》的本质是一部悲剧,各路英雄叱咤风云、精彩纷呈,但最后天下归晋,与这些纵横九州的英雄们有什么关系?这种结局会让人产生一种命运无常的虚空感,前期越是精彩宏大,读后越是掩卷叹息,虚空得让人怀疑人生。是非成败转头空,哪当烛下长太息——所以,老不读三国。

不过在本人看来,这全然没啥道理。

作为世俗性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流行靠的就是“热闹”二字。咱们看梁山好汉,是不是聚义厅排位之后就好没意思了?曹操一死,最多是诸葛亮一死,英雄尽是凋零,三国还有什么味道?哪怕是《红楼梦》,林黛玉一死,这书也就差不多气候已尽。

这世上俗人,多的是喜欢大鸣大放,觥筹交错,有几个喜欢残羹冷炙,饭后洗碗?

有几个人能看到《水浒传》其实说的一帮恶人的投降主义要不得?又有几个人读完三国,会如陈子昂一般“独怆然而涕下”?

好的小说,会让人产生同理心,带入书中主角,因为读者的自恋给主角戴上光环,在内心把主角塑造成自己理想中的形象。看书的人心善,黑帮头目宋江都成了“及时雨”。这些情形,便是成年人也未必去思索。小说就是一种世俗读物,虽然会让人产生思考,但是大部分人并不会去思考。

就算少年读出了《水浒传》的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世间的丑恶,和拔高了的小说从来是交相辉映,甚至“比小说还小说”。让少年早点认识社会,未尝不是一种好事。他们眼中的善恶,他们眼中的《水浒传》;他们心中的爱情,他们心中的《红楼梦》,和长者心中、眼中完全不同。

天下就没有不可读的书,只有浪费时间的垃圾书。

读书对人的性格养成有影响,但绝非全部。咱们不能指望读一本书就提升了价值观,也不用担心读一本书就教坏了一个人。

书是什么?书的文明的窗口。只是窗口而已,并非全部世界。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不过是一部分文化人偶然的感叹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不看水浒 老不看三国 男不看红楼 女不看西厢
为什么别人常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很多人都知道“少不读水浒 老不读三国”,可后面还有一句呢?
每日笔记(3月31日)水浒传里的女人
冷知识,四大名著被称为四大名著的时间比四大天王早不了几年
水浒传漫谈 神机军师朱武不简单 施耐庵为何恨不第秀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