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两大才子孔融和杨修谁才华更高?

有朋友问:三国两大才子孔融和杨修谁才华更高?

孔融让梨,成了典故,杨修鸡肋,是个故事。

这二人都是三国时期的文人。孔融文学素养相当高,作为东汉名士,位列“建安七子”之首。虽然作品大多散佚,但是历来文人以及魏帝曹丕的称赞,绝不会是空穴来风。而且孔融是孔子嫡传,又是北海太守,麾下有猛将太史慈。

杨修出身也不低,先祖杨震来头很大,其父辈的杨秉,杨赐,杨彪都是当朝要员,他的身世也是汉代一等一的名门贵族。杨修的传记仅列于《后汉书·杨彪传》的附录,可见其本人成就并不彰显,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后世渲染的各种“小聪明”外露的故事。

这两位,是如何连接到一起来,经常有朋友拿出来做比较呢?

其实这中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三国时期最出名的处士——祢衡。

祢衡就是那个脱了衣服击鼓骂曹的名士,因为太过高傲,被曹操发给刘表,又被刘表发给黄祖,最终因言获罪,被黄祖杀害,年仅24岁,到死都没有受官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处士。

曹操使者祢衡,见江夏黄祖,二人共饮,皆醉,黄祖问祢衡:“君在许都有何人物?”衡答:“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除此之外,并无人物。”

就是这段话,从侧面反映了杨修、孔融的关系。曹操的师者祢衡,到了江夏和黄祖共饮(这已经是发配下来了)。两人都喝醉了,黄祖就问祢衡:“小哥(黄祖是个老江湖)在许都都认识哪些大人物啊?”搁在一般人,肯定先称汉帝,再说丞相。祢衡却就着酒意说:“我在许都的朋友啊,只有两个算得上好男儿,一个是孔融,另一个是杨修。其他的,都是庸人。”

这三个人,都是出身不凡,又都是才思敏捷,颇有文采,虽然年龄相差甚远,但并没有成为朋友之间的障碍。正因为性格相似,互相推重,又都恃才放旷,最终三个都因为“名士病”而死于非命,成了无谓的牺牲品。

文学才华最高的是孔融,但是他本身并不是很看重这一点。以他的名声威望和社会地位,文学才华更类似于末技。他更在意的是自己孔子嫡传的身份,也就是儒家正宗传人的身份,所以在汉末这个经学已经没落的时代,天下烽烟四起之时,孔融还执着于恪守儒道,骨子里有着汉室正统的意识形态。

当他应召放弃地方大员身份进入中央之后,却发现世道早已经变化,让他对曹操失去好感。所以动不动就要对曹操讽刺几句,最终被曹操抓住机会除掉了。

杨修的故事就人尽皆知了。但是说他的死其实并非因为鸡肋,而是因为曹丕、曹植夺位之争,也不见得。

杨修真正出仕已经四十多岁,职位也不算高,仅仅是曹操军中主簿和祭酒。这其实也反映了他的政治才能。他在公务文书处理上是把好手,对时政和举措有观察和认识,但是在曹植、曹丕的选择中也看不到什么政治远见。

同时,我们剥除小说戏剧的因素,杨修的死因,实在是泄露军中机密。

虽然很聪明,但是有违职业素养。

所以,实际上杨修就是个政治才能和文学才华都不算突出的人,和孔融相比差了一些,在文学造诣上能和写出《鹦鹉赋》的祢衡相提并论就已是高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曹操嫌弃的处士祢衡,怼天怼地,他到底为什么这样愤怒的活着?
【帝王轶事】曹操为何要对知识分子下毒手?
古代秘书|才子祢衡杨修的英年陨落之谜
军师联盟:杨修之死——四世三公的乱世沉浮|文史宴
三国死有余辜的四大名士排行榜,搁你也会杀了他们
文史随笔22篇:汉末文章宗师孔文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