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讲“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是什么意思?

古人讲“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是什么道理?鞭春是什么意思?

对这句俗语的不了解,最主要是在于“鞭春”。什么是“鞭春”,为什么好男儿就不能干这个事情?搞清楚这个,这句话就通俗易懂了。

好男不鞭春

中国是农业大国,所以每年的春耕秋收是头等大事,从上古神农氏开始教化老百姓耕种起,最高统治者的首要民生就是保障老百姓们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所以祭天之类的活动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农业活动,有了粮食,才能保证贵族生活和国家军政。

也正因为如此,从来“士农工商”,除了统治阶层“士”,就是农耕者地位最高。

最高统治者(皇帝)对每年立春的迎春活动是非常重视的,甚至亲自下场,带领百官参加,一是祈求今年丰收,二是与民同乐。而这些迎春活动中流传很久的一项就是“打春牛”,即“鞭春”。

其实用鞭子抽牛,是犁田的必须动作。皇帝老子模仿这个动作,表演一下,既鼓励了老百姓,又显示了自己爱民如子,参与农业活动——其实就类似于今天的大领导来种棵树,做个样子走个过程。

鞭打春牛也可以看作如今的大楼奠基的剪彩仪式,用一个动作预示了春耕的开始。不过民间倒是另有说法,说这个习俗来自隋炀帝南巡——这个习俗确实自六朝开始,于唐宋盛行,明清全国流行,到民国才渐渐销声匿迹。估计是农业到了近代,和其他行业从业者比较起来,地位逐渐发生了变化的缘故。

民间相传,隋炀帝下江南的时候,正好在立春过生日,大摆寿宴,劳民伤财。同时因为杨广属牛,就下令所有耕牛休息一百天。不过这正是农忙季节,老百姓没了耕牛,如何犁田插秧?人们恨透了昏君的不懂事,却又敢怒而不敢言,只好拿牛出气,后来演变成鞭打春牛。

老百姓在立春这天打春牛时,边打还要边唱:“春交五九尾呀,春打六九头。手举鞭条打春牛,打得春牛下田去,打得昏君不露头。”

不过这种说法呢,不足取信。隋炀帝虽然暴虐、奢侈、浪费,但并非一个蠢皇帝。像这种故事大多是编排,在让习俗变得合情合理的时候,还同时借用隋炀帝这个已经认定昏君的例子,其实是想说一些对当下的看法,表达了老百姓希望再没有昏君的美好愿望。

不管怎么说吧,“鞭春”就是鞭打春牛,到了后来就不打真牛,而用纸牛,可能类似于扎的纸灯笼一样的工艺,牛肚子里还藏有种子,根据长官们抽烂纸牛掉下来的种子预测一年收成。

作为民俗习惯,鞭春一直延续下来。不过随着老百姓的文化程度提高,这种活动到民国时期就停掉了,毕竟祭祀改变不了天象,也增添不了收成。

那为什么好男不鞭春呢?

在当时,能够官方鞭春的是地方最高长官。而在民间,大多数也是年轻、能力出众的小伙子能作为鞭春代表。而这种身份在年轻人自然会引起争抢,在农耕社会,能代表鞭春就证明了农业技能和身体素质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就更容易获得五里八乡年轻女子的青睐——交配权是所有冲动的源泉。

常年累月下来,这种对鞭春代表地位的争夺,在民间愈演愈烈。不是有人特别出众的情况下,就会有人不服气,甚至引发斗殴。特别是“鞭春”之后还有“抢牛头”——谁抢到,谁就讨到好彩头——所以在和平年代,这种合法的斗殴实际上很容易造成邻里不和,引发年轻人的戾气。

所以老学究们就发明出这么一句话来,“好男不鞭春”。年轻人,多读书吧,书里才有颜如玉。好男儿,当多读书,报销朝廷和国家,“鞭春”这种农民才做的事,当然是志在四方、经天纬地的男子汉不应该去干的事情。

好女不观灯

至于“好女不观灯”的说法,则充满对女性的歧视。这就是认为女子就该好好在家,相夫教子,尽量别出门。

元宵观灯,是自古以来男女见面偷会的最好时机。汉唐之际,因为有宵禁,晚上就根本不能出来玩,只有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可以出门观灯。那些憋坏了的年轻男女,自然趁此机会幽会。还有三月上旬的上巳节,也是为男女交往提供方便的共同沐浴、出游、相会、定情的好节日。到了宋朝宵禁取消,不过理学兴起,男女之间逐渐成为大防。上巳节因为污秽了老古董学究的意识,直接被取消,而元宵观灯也成为了良家女子避之不及地烟花浪行。

在残酷地理学禁锢下,男女授受不亲,碰一下就要定终生。何况元宵节男女同游,一起看花灯?由于元宵节传统太长远,老学究们没办法改变,于是发明出“好女不观灯”的说法,让人在口语习惯中形成一种意识,给爱热闹、喜欢出去野的女生直接定性为“不好女”,其用心可谓险恶。

当然了,这也是一种社会意识,是被礼教侵害后整体环境下的意识倾向。我们不经常也听女人说,“泡夜店的一定不是好女孩”,其实就是这一个意思。

所以,这两句话中,“好男不鞭春”随着“鞭春”这一习俗的消失,已经没有了具体依托,走向消亡。而“好女不观灯”则变化了形式,将“关灯”替换成为各种当代流行的社会活动或者行为,如“好女不喝酒”、“好女不跳舞”、“好女不抽烟”,实际上还是对女性歧视的一种表现。

这种歧视,几千年了,并没有完全消失。

当然,喝酒、抽烟、跳舞未必就是好的行为,但是不足以让我们对一个人下判断。即使这些行为会增加变成“坏人”的几率,但是对于男女来说,也是平等的。

你看,我们要是说“好男不喝酒”、“好男不抽烟”、“好男不跳舞”,是不是也可以接受呢?

这证明我们比古人要文明得多了。

至少我们在歧视的时候,也是男女平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说: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鞭春到底是什么?如何理解?
古人讲“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为何不能?鞭春是什么意思?
古人常说“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到底是什么意思?
俗语:“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啥意思?别说不知道
“好男有毛不鞭春, 好女有膘不看灯”, 啥意思? 古人的经验之谈
古人说的:“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